谍海猎影(校对)第13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24/1449

  什么问题?
  难道他本来就是日本人的特务?
  不可能吧,方不为会叛变?
  这么一个人物,真要是叛变了,日本人不会是这样的用法,太浪费了……田立成能想到的,梁洪志想到的更快。
  但他现在也有些犯嘀咕,心里无比好奇,原田熊吉在给影佐祯昭说什么。
  “这个齐希声,是中村阁下引荐我们认识的……”
  梁洪志就在外面,怕他听到,原田熊吉刻意压低了声音:“当时赤木君也在……”
  中村,赤木亲之?
  “引荐过之后,他们没有暗示什么?”影佐祯昭皱着眉头问道。
  如果齐希声是外务系统发展的重要间谍,按常理,中村肯定要暗示原田熊吉的。
  主要怕引起什么误会,被自己误伤。
  但也不绝对。
  “没有!”原田熊吉摇了摇头,“我也不敢确定,齐希声是不是有其它的身份,不过据我所知,他与南洋胡氏、于氏两家的关系非常好……”
  虽然说着不确定,但原田熊吉本身的态度,就已说明问题了。
  “那就是还有其它的身份了?”影佐祯昭呵呵一笑。
  日本在华特务机构山头众多,大部分属于外务系,比如特高课,岩井公馆,另外的一些属于陆军,海军等各军的特务部。
  更或是独立在这三方之外的,比如满铁调查课。
  也有一部分,属于几方联合,比如影佐祯昭的梅机关,土肥圆时期的奉天特务机关。
  而这几个派系之间,矛盾又太多,所以大部分的时候,涉及到原则性利益的情报,从来都不会互相沟通的。
  而外务系针对齐希声的“蝰计划”恰恰就属于这一种。
  自然是因为涉及到了南洋的利益,怕陆军和海军干涉,更或是提前摘桃子。
  而像影佐祯昭、原田熊田这种,本身出自外务系,做过高级外交官,并且主持过兴亚建国同盟,又在陆军中担任高级将领的人物,对外务系图谋南洋的野心多少知道一些。
  一联想到齐希声的来历,和南洋的关系,答案呼之欲出。
  “中国有句老话,老鹰也有被家雀啄瞎眼的时候……既然有疑点,就必须要查清楚!”
  影佐祯昭沉吟道,“先不要打草惊蛇,你先带人,把人控制住,包括袁殊和申振纲,还有周佛海的那两个手下和那个独立团的团长,同时,再问问中村阁下,他与齐希声认识的过程,然后再与这些人对质,看能不能找出线索……”
  只问认识的过程……原田熊吉当即就明白了,如果真是中村或是外务系疏忽了,只要将方不为的生平和田立成等人的猜测告诉他,中村自己就能判断出来,他们是不是真的疏忽了。
  只要验证了这一点,接下来自然就好办了。
  “明白!”原田熊吉应道。
  原田熊吉走了,影佐祯昭又把梁洪志叫了进来。
  “梁桑辛苦了,先喝杯茶!”影佐祯昭笑着说道。
  看到影佐祯昭这样的反应,梁洪志松了一口气。
  这是让他稍安勿燥,安心等消息的意思。
  看来原田熊吉已经去查了……
  肯定是要查的,哪怕真的错了,再反过来给中村道歉也不迟。
  但警政处的这两个,必须要严惩,哪怕不惜损害汪精卫的威信,也要杀鸡儆猴。
  两只船是那么好踩的?
  既想立牌坊,又要想快活,哪有那么好的事情?
第1320章
各怀心思
  梁洪志的动作不慢,汪系骨干的动作更快。
  虽然汪精卫有些犹豫,想着这件事不但涉及到日本外务系的代表人物袁殊,还牵扯到了梁系骨干申振刚,便认为应该先向影佐祯昭汇报一声。
  还是周佛海劝他:你现在是一国元首,就该有一国元首的气度,不能时时刻刻想着自己是一个傀儡。
  梅思平更了解汪精卫,直接激他,要是换成蒋委员长在他个位置,会怎么处理?
  汪精卫还用回忆么?
  即便蒋委员长干啥啥不行,但要论内斗的手段,他认了民国第二,没有人敢认第一。
  遇到这样的机会,老蒋绝对是宁可杀错,不可放过。
  一个是对立派的派系首脑,另一个是对立派的骨干,说不定蒋委员长直接会派兵,管他是真假间谍,还是真假见面,先趁机会全灭了再说。
  汪精卫直接被激起了火气,不打算给影佐祯昭汇报了,直接命周佛海,让他全权处理。
  当然,杀是绝对不敢杀的,周佛海只能想办法查清,这个齐希声是不是重庆派来的特务,袁殊和申振纲是不是真有问题。
  临走的时候,周佛海和梅思平交换了一下眼神,两人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遗憾:与蒋委员长相比,汪精卫还是差了一些杀伐果断的魄力。
  当然,如果真换成蒋委员长,他们敢不敢跟着叛变,还是个问题。
  相比较起来,汪精卫至少不会乱甩锅,有错就会认……
  一场纷争将起,而做为绝对主角的方不为,却在听申振纲讲故事。
  讲的就是汪精卫。
  申振纲讲的兴起,只当中村不存在,戏称汪精卫之所以叛国投敌,是上了蒋某人的当了。
  这算不上什么绝密,其实坊间早有传闻了,申振纲是当笑话来讲的。
  但方不为认为,这种说法,未必是空穴来风。他怀疑汪精卫叛国,上的不是蒋委员长的当,而是日本人的当。
  他一直觉得,汪精卫这个人有些复杂,而且性格当中有很大缺陷。
  不然眼看争权争不过老蒋,甚至连投敌叛国都可能要落后一步的时候,竟然先一步叛变,并美名其曰曲线救国?
  我去你妹的吧!
  应该是日本人告诉他,他要是再不叛,就是蒋委员长叛了,弄不好,他连叛国的机会都没有。
  汪精卫真的信了。
  因为当时的蒋委员长一边喊着联合抗日,不死不休,一边却偷偷在和日本当局接触。
  第一次是南京战败后,日方进一步控制上海,持续向各国使馆及银行施压,致使国民政府财政体系即将崩溃。
  当时的委员长已经开始考虑,要和日本人和谈了,并已决定派何应钦亲自赴南京谈判。
  恰逢当时,方不为被派到了美国,在他的尽力斡旋之下,在司徒美堂、于二君、陈佳庚、胡文虎的鼎力支持之下,竟然只在三个月的时间里,就凑够了国民政府三八年全年的军费。
  就是这个原因,让国民政府缓过了一口气,又在宋夫人、宋子闻等绝对心腹的劝阻之下,再加上日本人的条件确实太苛刻,委员长才犹豫了起来。
  这一犹豫,就给了汪系骨干接触日本人的机会。
  他们想着反正都要叛,早叛一步,也能占据主动权……汪精卫就是这样,被周佛海、梅思平等人说动的。
  之后,就有了汪精卫逃到河内,以及名震天下的《艳电》,这一下就把委员长的路给堵死了。
  还怎么谈?
  难道让汪精卫当老大,他姓蒋的当老二吗?
  去你娘的吧。
  当然,后面再到最危急的时刻时,委员长也不是没有生出过再次和谈的心思。
  最有名的就是四零年夏,日军进军川渝,准备攻打重庆的时候。委员长授命宋子闻的弟弟宋子良,准备再次与日本和谈,日本人称之为桐计划。
  奈何中共太给力,发动了百团大战,迫使日军放弃了进军川渝的计划,更让委员长生出:日本人也并非是不可战胜的,以及“再咬咬牙,说不定又能挺过去”的想法。
  没想到,还真挺了过去。
  结果就是,没叛变的,成了民族英雄,叛变了的,自然成了千古罪人。
  方不为边在心里感慨,边极为狗腿的给申振纲和袁殊捧着哏,特别是申振纲,越看方不为越顺眼,甚至半开玩笑说,让方不为到他手下来,保准给他弄个高官当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24/14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