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海猎影(校对)第11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60/1449

  三艘米船缓缓驶过关卡,方不为连眼珠都没斜一下。
  他现在心里苦的就跟吃了黄莲似的。
  怎么这么巧,恰恰好就碰到了陈浩秋?
  这王八蛋是怎么把自己给认出来的。
  不用扭头去看,只凭直觉,方不为也能察觉到,从头到尾,陈浩秋的视线都没从自己的身上挪开过。
  这说明既便看到了自己现在的这张脸,陈浩秋也没有消除自己是不是方不为的疑心……
  见了鬼了?
  方不为暗暗的骂了一句。
  他根本就没把这几个日本宪兵放在眼里。
  即便是不杀,他也有的是办法应付。
  真以为方不为就那么蠢,脑子进水了,故意往日本人的怀里撞?
  对这一个班的日本宪兵没起杀心之前,方不为就已有了全盘的打算。
  祭奠英烈只是一方面,方不为不想偷偷摸摸的。
  二则是,他想到日军在上海的大本营去转一转,提前堪查一下地形。
  三则是,他想逼中村现身。
  不确定这个老狐狸躲在背后在谋划什么,方不为心里没什么底,便打算尽快把系统利用起来。
  有了窃听器,方不为等于是中村肚子里的蛔虫,中村有什么阴谋,有什么计划,他第一时间就能知道,而不是像现在这么被动。
  齐希声被日本宪兵抓了,无奈之下报出了中村的名号,期望中村来捞人,合情合理……
  但没想到,碰到了陈浩秋?
  方不为现在最担心的,反而是陈浩秋对自己的怀疑程度,达到了哪一个级别?
  这一次干的,真的是刀尖上跳舞的买卖,不到万不得已,方不为是绝对不敢向任何人透露身份的。
  方不为犹豫都没敢犹豫,一枚窃听器丢了出去。
  你妹啊……
  看着陈浩秋的背影,方不为恨的直咬牙。
  五十个鬼子的积分,就这么没了?
第1141章
失望
  日本宪兵不懂,但翻译却是识货的。
  帽子,西装,皮鞋,甚至是那副墨镜,无一不是做工考究的好东西。
  翻译虽然认不出是什么牌子来,但也能猜到价格绝对不菲。
  再加上一口流利至极的英语,翻译在心里已经确定了七八成:这个男人没说假话,应该就是美国人。
  说清楚了厉害,日本宪兵自然不敢像对待中国人那样对待方不为了。
  方不为闹得狠了,才会不轻不重的收拾两下。
  关卡这里就有电话,分队长一个电话打到宪兵司令部,没几分钟,就跑来了两辆三轮摩托车。
  方不为被绑到了车斗里拉走了。
  与此同时,日军宪兵司令部通知了七十六号特工总部,派了一组特务,跑去和平大饭店核实齐希声的身份了。
  和平饭店就在苏州河南岸的外滩,离宪兵的这个卡口还不到两百米。
  但这里却实打实的属于英美租界,日本宪兵和七十六号特工总部都没有执法权,只能偷偷摸摸的派人暗查。
  日本宪兵在审问方不为来历的时候,陈浩秋也听到了:美裔华人。
  今天才到上海,住在和平大饭店。
  他还有几个随从,应该也在酒店。
  陈浩秋还是不死心,决定派人查一查。
  所以船刚开过关卡,陈浩秋就把刘戈青叫到了身边,交待了几句。
  又往前开了一会,离开了哨卡宪兵的视线,陈浩秋把船靠到了南岸,刘戈青独自一人跳下了船。
  “我就奇了怪了?”陈公树万分好奇的问道,“你这眼睛白长了?”
  陈公树怎么也想不通,陈浩秋怎么就卯上劲了,非要认为那个人就是方不为?
  哪里长的像了?
  陈浩秋嘴上却不承认:“确实不像方不为……但我总感觉这个人的行为太诡异,像是故意跑到日本人眼皮子底下,求着日本人抓他一样?我越看越像是同行,还是查一下的比较好……”
  我信了你个鬼……
  坐在摩托车斗里吹着冷风的方不为,肠子都快要悔青了。
  自己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心血来潮,促使着他跑到苏州河口来的?
  后悔的同时,他也不得不佩服陈浩秋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这王八蛋在第一时间,竟然就猜到了自己的意图?
  不行,太危险了。
  再要是接触上一两次,非露馅不可。
  必须得补救一下……
  一路上,方不为满脑子都转悠的是这个念头。
  ……
  衣服是在船上就换好的,黑衣黑裤已经换成了西装。
  跳上了岸之后,刘青戈又把踩湿的布鞋换成了皮鞋。
  一位面相俊秀,风度翩翩的年轻公子新鲜出炉……
  这也是一位传奇人物。
  刘戈青的父祖是福建富商,家境殷实,他父亲刘建寅还是国民革命军第七混成旅的旅长。
  三五年,他从上海国立暨南大学毕业。
  既便放在后世,这个文凭也是985,211的高材生了,更何况如民国这种十个百姓,九个就是文盲的年代。
  毕业后,他准备回老家成立矿业公司,去向他老爹的好友,淞沪警备司令杨虎道别的时候,在杨虎家中偶遇了马春风一面,然后就在特务的这条路上,一去不复返了……
  放着千万家业不去继承,放着矿业公司不开,却非要当特务?
  这种现像,却非个例。
  就方不为知道的,特务处刚成立时的洪公祠特训科,之后的杭州警校培训班,乃至三七年成立的青浦培训班,这三个军统直属的特务培训机构当中,如刘戈青这种家世不凡,才学卓绝的人才,真不是一个两个。
  都是抱着报国的一腔热血来的……
  人才自然不会被埋没。
  两年时间,刘戈青就凭着自身能力,成了上海区行动一组的组长。
  二组组长是沈醉。
  三八年军统成立,各区站跟着水涨船高,刘戈青这个组长自然也是。
  他现在已是上海区行动二处的上校处长了。
  虽然名义上隶属于上海特区,但自三五年秋,上海区一分为三之后,刘戈青其实有三个顶头上司。
  原第三任上海区区长,前京沪铁路稽查处少将处长陈浩秋;
  第四任上海特区少将区长王兴恒,以及第一任上海区区长,之后任淞沪警备司令部侦察处少将处长翁光辉。
  不管是哪一个,其实都是军统设立在上海的特务机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60/14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