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海猎影(校对)第11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10/1449

  八十八师全体官兵,真的做到了既便战至最后一人,也绝不后退!
  不提宋元良之前以及以后的那些过错,在这数日当中,他做到了一个师长,一个指挥官应该做的事情。
  八十八师以一部残师,七千余人,顶住了日军第六师团,第十四师团两个精锐师团四万余人的猛烈进攻,是南京保卫战中,面对敌人人数最多,攻势最猛,歼敌数最多,阵亡将官最多,伤亡人数也最多的部队。
  整个南京保卫战中,国军所有战死的官兵加起来,有一万五千余人,八十八师独占三分之一。
  就连日军事后也承认,南京保卫战时,日军死伤近两万人,至少有一半,死在了雨花台之下……
  方不为抹了一把眼泪。
  八十八师之功,足可永载史册!
  可惜,宋元良不跑就好了!
第1092章
谁更无耻
  十二月十一日,上午十点半。
  武汉行辕。
  会议室中高官满座,将星云集。
  人不少,但几乎没有声响,所有人都目不斜视,坐的毕直挺拔。
  坐在最上首的委员长忍着怒气,冷冷的扫视了一圈何应钦、白崇喜、徐永昌等人,又看了看陈诚等一干中央系的骨干。
  党国的栋梁们觉察到委员长的目光向自己扫来,下意识的把头又往下低了一分。
  委座,咱们可是一家的,你可千万不能坑害自己人啊……
  委员长的脸色越来越难看,眼看就要压不住火气了。
  平时口号喊的一个比一个响,为什么到了最关键的时候,就没有一个人为自己分忧?
  早上八点,太阳还没冒头,委员长就召开了会议,第一议题为若南京沦陷,日军持续南下,国军该如何应对。
  委员长的意见是打,其它人的意见也是打,但打和打之间,也是有区别的。
  何应钦,白崇喜提出诱敌深入,然后关门打狗,但委员长以所需兵力太多而否决了。
  然后委员长再一次提出据江而守的提议后,坐在会议桌上的所有人就成了眼前这副模样。
  只要在武汉的,够份量的人物都来了,但没有一个人附和老蒋。
  还要守?
  委员长还真是记吃不记打,也不看看南京打成了什么模样?
  南京和武汉的地理位置如出一辄,三面环水,一面迎山,用来布口袋最好不过了,但想要据城而守?
  呵呵呵,不知还在南京的唐生志有何想法?
  还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委员长此时无比的怀念唐生志。
  为什么就再没有这样一个知情识趣的人物站出来支持自己?
  其实据守武汉只是一方面,毕竟日军不一定就会沿江而上,等上几天,看看日军的具体动向后,再下定论也不迟。
  委员长的最终目的,其实是想引出南京的战事。
  南京一战,他无时无刻不在关注,至多一两个小时,就会催促林尉或钱大均向他汇报战况。
  原本计划坚守五十天以上的外围阵地和复廓,竟然连五天都没能坚守,就被日军攻破了。
  日军已是真正的兵临城下,南京城破在际。
  三个德械师,还有第一军和教导总队,这可是蒋某人起家的班底,一想到可能会折损在南京,委员长就觉得心里在流血。
  他想撤军,但这两个字却无论如何都说不出口。
  当初所有人都反对固守南京,是他一力坚持,才酿成如今的局面,他要是现在主动提出撤军,和自己扇自己嘴巴有什么区别?
  委员长无比渴望能有当初他提议固守南京时,唐生志那般的一个人物出现。
  可惜,再没有人上当了。
  在座的各位也不傻,唐生志这个前车之鉴还在那里摆着呢。
  万一事后要是追究南京战败的责任,唐生志自然是第一个,谁提议撤军的,谁就是第二个。
  既便是以陈诚为首的中央系的几位,此时心中也隐隐生出了一丝不岔。
  委员长这一次,有些不太地道了……
  正僵持着,门外有人喊了一声报告。
  熟悉的人都知道,这是林尉的声音。
  当场就有几个人变了脸色。
  林尉素来沉稳,若无紧要军情,是绝对不会做出这种打断重要军事会议的举动的。
  难道是南京有变?
  “滚进来!”像是被恰好点燃了的炮仗,委员长一声怒吼。
  “规距呢?”看着推门而入的林尉,委员长怒声骂道。
  林尉心中一叹,不急不徐的回道:“是同下莽撞了!”
  他虽未参会,但一看委员长的脸色就知道,委员长没达到自己的目的。
  也不知他看到自己手中的这份电文之后,又会做何打算?
  林尉不卑不亢的把一份电报放到了委员长的面前:“委座,有紧急军情!”
  紧急军情?
  委员长的脸色微微的变了一下。
  其它人也都看着林尉手里的那份电文,纷纷猜测着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委员长顺手打开了桌面上的文件夹。
  二十三集团军急电:
  禀委座:苦战十数日,终不敌强敌……芜湖已失,我军残部将退往长兴一带……另:日军第十八师团在芜湖、当涂一线强征船只,似有过江之举……
  嗡……
  委员长像是被人迎头砸了一铁锤,脑中猛的一阵晕眩,连身体都跟着晃了一下。
  川军的二十三军团,之所以留守芜湖至长兴一带,就是怕被日军抄了后路,但没想到,越是担心的事情,越是偏偏就发生了。
  日军强征船只过江?
  还能干什么,自然是准备从南向北,向浦口合围,彻底把南京围在中间。
  真要让日军得逞,南京的这十四个师,还有浦口的第一军,就只有全军覆灭这一个结局。
  当涂在南京以南不到一百公里的地方,既便没有机械化部队过江,以日军的行军能力,最多两天就能赶到浦口。
  两天……
  委员长眼前一黑,一屁股坐到了椅子上。
  “委座?”
  坐在最前首的李棕仁猛的站了起来,焦急的问道:“哪里的军情?”
  委员长捂着额头,用力的吸了一口气,将文件夹往李棕仁的面前一推。
  “芜湖失守,日军渡江……”
  听到李棕仁念出的这几个字,与会将领齐齐失色。
  日本人这是准备瓮中捉鳖了!
  南京危矣!
  委员长咬了一下舌尖,硬是提起了一丝精神,看着李棕仁,缓缓的问道:“德邻以为,我军该如何应对?”
  李棕仁轻轻的放下了文件夹,正色的说道:“全凭委座定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10/14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