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海猎影(校对)第10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31/1449

  “不是说伤的很重么?”委员长疑惑的问道。
  “确实伤的重,但亏他命大,运气也好……”林尉将整个情况讲了一遍。
  挨了五枪,中了三刀,差点连心脏和肾脏都被扎个对穿,更是流了近一个小时的血,最后竟然活了下来?
  委员长觉的自己像是在听神话:“你说是你见到他的时候,他不但醒着,还和你说了话?”
  “确实如此!”林尉点头道。
  太不可思议了。
  委员长差点忍不住的去摸光头。
  直到林尉再次将方不为的伤情,马春风也将方不为往常受伤后的状态等,前后说了一遍,委员长才半信半疑的点了点头。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啊!”
  “他是如何受了这么多的伤?”委员长又问道。
  “朱司令正在整理战况细节,马上就会送来,到时自然一目了然……”白崇喜回道。
  在手术室门口,所有人关心的都是方不为能不能活下来的问题,对这一点倒是忽略了。
  林尉倒是知道一点,但他怕有什么疏漏,所以索性等着看朱少良的战况报告就行了。
  委员长消化了好一阵,才将方不为好像是铁打的这个疑点压了下去。
  人没死就好办,接下来首尾也就好处理了。
  他准备假意斥责一番,把那个连长判个十年八年。
  只要不要这个连长的命,就等于保全了白李二人和桂军的脸面,白崇喜肯定会答应,也更能理解自己的善意。
  至于方不为……
  事后好言安尉一番,再将奖赏提高一些,应该也能安顿的住。
  既便方不为有怨言,怨的也只会是白某人和桂军,而怨不到他蒋某人的头上来。
  天大地大,家国最大。
  委员长故意扳起了脸:“那个连长呢?”
  白崇喜往后轻轻一靠,又看了一眼林尉。
  意思是这话他不好接,让林尉来。
  “部长已命宋师长收押,等调查清楚后,再行发落。”林尉回道。
  “健生之意呢?”委员长故意问道。
  “自然是就地枪决,以儆效尤……”白崇喜斩钉截铁的回道。
  “健生此言差矣!”委员长装模做样的摇了摇头,“罪不至死……”
  “禀委座!”林尉猛的站了起来,向委员长敬了个礼。
  “讲!”
  “属下临走之时,方不为让我代他向委座禀报:当时情况复杂,他正与日敌伙为一团,阴差阳错之下,被冯友杰误以为是敌寇,所以才导致误伤一事发生……
  方不为以为,此事不能怪到冯友杰头上,不应因此治其罪,反因救援之义酬其功……”
  嗯?
  委员长一脸惊疑的看着林尉。
  难道不应该是方不为趁着这次机会,报白崇喜屡次为难他的仇么?
  “方不为称,此时正是国难当头之时,我等自当捐弃前嫌,万众一心,力克强敌,万万不可做出让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来……”
  像是三伏天喝了冰镇的蜂蜜水,委员长从心底畅快到了骨子里。
  真是说到自己心坎里去了,不妄我蒋某人赏识你一场……
  “捐弃前嫌?”白崇喜冷哼一声,“他也配?”
  看模样,白崇喜像是嫌弃的快要吐出来的样子。
  委员长知道白崇喜是什么性格,自然明白他不是暗讽自己,只是纯属看不惯方不为这个人,从而生厌。
  想想也不奇怪。
  白崇喜治军威严,最是看不惯方不为这种不尊上官,擅做主张的下属,看看方不为的所做所为,他不讨厌才怪。
  “方不为真是怎么说话的?”委员长佯怒斥了一句,转而语重心长的说道,“不过他这句话,说的也有几分道理……健生,万万不可因为这么点小事,坏了你我间的情份……”
  要是方不为在,非笑出眼泪来不可。
  这两位打生打死数十年,到死都是对头,也就抗战时期,缓和过那么一段短暂的时间。
  这情份二字,是从哪里生出来的?
  委员长好言相劝,林尉和马春风也在旁边帮着腔,好不容易才将“老子哪怕拼着‘忍痛斩马谡’,也不愿落方不为人情”的白崇喜给劝了下来。
  白崇喜得了便宜还卖乖。
  “委座放心,我白崇喜自然知道轻重,更明白你的一番好意……”
  说了一半,白崇喜又冷笑一声:“想以此向我示好,和我套上交情?做梦去吧……”
  这后半句,骂的是方不为。
第1012章
战报
  看着林尉和马春风不停的替方不为解释,一副头上冒汗的样子。
  再看委员长都在替他说情,白崇喜既感慨,又佩服。
  如方不为这般坚持之余,却又能游刃有余的年青俊彦,他着实再没见过第二个。
  包括像他自己,坚持到是做到了,却始终弯不下腰来。
  正思量着,外面又传来一阵动静,原来是朱少良到了。
  这次宋元良没来,就他一个人。
  宋元良是被委员长吓怕了,想着缓两天,等钱凑够了再说。
  “委座,请过目!”朱少良把此战的报告递给了委员长。
  林尉则从面前抽出了一份,递给了白崇喜。
  马春风也拿了一份看了起来。
  “飞机八架次,坦克六辆,装甲车十六辆,步兵炮若干,一个步兵独立大队,一个坦克中队,一个装甲中队……另有舰炮自沿江对岸轰击近半小时……”
  虽然已有耳闻,但再看到这些数据时,委员长还是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气。
  日军本土的援军到达上海的当日,攻占吴淞口的时候,也就这个阵势了。
  而当时的吴淞炮台先是第六一一师驻守,被打残后,张治中之又派了第六师。
  第六师被打的只剩下一个团的编制,张治中又急调独立第二十旅顶上去,在上海保安总团的协攻下,才堪堪守住了阵地。
  而当时,日军出动的兵力,至多也就是这一战的两倍而已:两个装甲支队。
  除此外,就飞机多一些,应该有三十余架。
  这样算下来,今天这一仗,一个师都不一定能守的住,五二三团是怎么做到的?
  “先是预判做的好!”朱少良回道,“炮声刚响,五二三团全员便躲入了工事……虽然舰炮轰击时,一营有近一个连的人被活埋,但大都为伤残新弱之兵……
  也正是最前沿的一营,成功起到了引吸敌军火力,让敌寇误以为我军所有兵力,都在第一道阵地集中,所以日军而后的舰炮,才未向五二三团纵深延伸……”
  朱少良顿了顿:“这其中,方不为至少有一半的功劳……正是他提醒吴求建提前规避,才使五二三团的主力躲过了舰炮……”
  “嗯,继续!”委员长听的连连点头。
  白崇喜则是眼睛一亮。
  方不为“听声辩位克敌炮”的典故,他也是听过的,一直半信半疑。
  但这会再从朱少良嘴里说出来,他又信了几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31/14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