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珠(校对)第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337


郑氏一愣,“吴、吴亮?吴亮是谁?”
扈秋娘冷笑:“少打马虎眼!”
郑氏瑟缩了下。但仍嘴硬着:“什么吴亮不吴亮的,我真不认得……”
“吴亮你不认得,那吴秦跟吴泰呢?”若生懒懒靠在那。漫然发问。
郑氏闻声,面色微变。
因若生一直戴着幂篱,加上穿得不普通,郑氏一直没大敢放眼去看,这会一听声音竟像是个小姑娘,不觉弄不明白了,又听她提了自己的两个儿子,知道是瞒不住的,只得硬着头皮答:“那是老妇的两个儿子。”
若生不动。
郑氏有些慌张起来:“劳姑娘宽限几日。这银子且等我们凑一凑,再还您……”
一宽限。自然就是跑了。
何况若生这醉翁之意不在酒,自然不会应允这话。
郑氏应是被追债追得多了。形形色色的人皆见过,这回见只是个小姑娘,心底里其实并不大畏惧。
“银子的事,好说。”若生悠然开口。
郑氏大喜:“多谢姑娘!”
“慢着。”若生笑了下,“我只说好说,可没说答应。”
郑氏微僵,“姑娘,实不成,您这银子就去找老妇那死鬼男人要吧,到底是他借的,不干我跟儿子们的事啊……”
若生咯咯笑了两声,忽然吩咐扈秋娘跟绿蕉道:“你们先下去候着吧。”
“姑娘,这怎么能行?”扈秋娘跟绿蕉异口同声说道。
若生却只摇了摇头:“下去候着吧。”
二人无法,只得先行下了马车就站在窗子边候着。
郑氏则见身形高大的扈秋娘下去了,心中愈喜,觉得只一个小丫头怎么也能搞定了,正要出声却不妨耳边传来一句,“那雀奴呢?”
她当即瞪大了眼睛。
若生嗤笑:“怎么,你卖了她,竟也会于心不安?”
郑氏多年不曾听到过雀奴这个名字,这会骤然听闻,只觉心神不宁得厉害,又看看跟前的人,若雀奴活着,应当也差不多是这个年岁,不觉无措起来,“你……你难道就是……就是雀奴?”
若生怔了下,索性将错就错,“你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还能见着我吧?”
“竟真是你?”郑氏一屁股摔了下去。
若生冷笑连连:“你将我卖给了谁,你可还记得?”
郑氏误以为她真是雀奴,见马车内布置华贵,坐在那的少女身上衣着更是不菲,愈发慌乱,当即哭道:“怎是母亲卖的你?母亲若有法子,又怎舍得那般做?不过是你父亲逼的不得不做,母亲这心里,日日如刀绞一般啊!”
“我问你,记不记得将我卖给了谁!”若生咬牙问,“你怎么能将我卖给他?”
郑氏瘫在地上哭,“母亲只知刘大人是个好人,想着你去了也能过好日子,这才狠下了心肠舍了你……”说着,她忽然看向若生,“你看看你如今这穿的用的,还能呼奴唤婢的,若没有母亲当年那狠心一舍,你何来的这等好日子?”
  第064章
选择
言罢,见若生不说话,她就又哭哭啼啼道:“母亲只得二子,膝下无女,当年一见着你就觉得是从自个儿肚皮里爬出来的一般无二,若非你父亲不堪,母亲那就是卖了自己也不能将你换了银子呀……”
哭着说着,她将昔年卖了雀奴的事尽数推给丈夫吴亮,只把自己往那心底纯善的好人说。
若生隔着轻纱冷眼看她,只觉耳边声音聒噪不已。
郑氏只怕是心存侥幸想蒙混过关,可一个连结发多年的丈夫都能被她弃之如敝屐,对一个本不是她十月怀胎所生的孩子,她又怎么可能会真心相待?
即便此刻坐在马车里的人就是雀奴,也断不会相信郑氏说的一个字,更不必说此刻呆在这的是连家的三姑娘若生,而非雀奴。
若生尤其不喜这般敢做不敢当的人。
人有好坏善恶,可有些人就是坏那也坏得坦坦荡荡,这样的人,你能恨,却不会像面对郑氏这样的人时厌恶到骨子里。
又听两句,若生不愿意听她胡说八道了。
她抬脚在地上重重一顿,扬声冷笑:“刘大人是个好人?”
郑氏的哭声一滞,而后再起,双手拍打地面,一副委屈不已的模样:“人人都道那刘大人是青天大老爷,是个秉性刚正不阿的人,母亲不过是深宅妇人,自然就也这般以为了。”
吴家富贵的时候,她身为吴亮的正房太太,那日子也是过得风风光光的。
面上涂脂抹粉,用的都是百年老店里最好的胭脂水粉,那赤金的头面更是一打一副,金楼的师傅见了她个个点头哈腰。身上穿的用的,哪一样不拣了贵的买?日常也不过就是同那些个富太太一道凑桌马吊玩耍,她一扬手。袖子微微往下一滑,就露出腕上滴水似的翠玉镯子来。羡煞一桌人。
可那样的好日子,早就如同过眼云烟一般散去了。
而今的郑氏,也不知是不是在市井陋巷里呆得久了,动不动便摆出一副泼妇模样来。
她明明在哭诉,但这哭得也叫人听着不痛快。
若生兀自扭头朝着格窗看去,心道郑氏跟吴亮夫妻二人当年正是好银子的时候,身边只一个雀奴,定然不会胡乱换个几十、百来两的就将人卖了。瞧郑氏如今这嘴皮子还能这么利索。当年这价钱,她定然也谈得高高的。
那刘大人若只是一方小县令之流的芝麻官,想必是拿不出银子来的。
所以,郑氏口中的刘大人,只怕官职不低。
想到这,若生不免有些齿冷。
大胤的天下难道就叫这些个东西来保来兴?
从马车上的小窗子望出去,外头天色蔚蓝,日光和煦,一派安然景象,可这平静底下藏着的。却是肉眼看不见的污垢,像冰冷湿滑的苔藓一般,一点点将大胤王朝吞噬殆尽。
她悚然一惊。不由得闭上了双眼。
良久,她问郑氏:“你可知道,刘大人如今当的什么官?”
郑氏闻言,抹着眼泪透过手指缝偷偷看了她一眼,只当她是想同自己显摆那刘大人如今高升了,连带着鸡犬升天,连她也说话响亮。郑氏心中不屑,低垂着的眼睛里闪过鄙夷之色,等到抬起头来时。她又成了原先那委委屈屈的老妇模样。
她揉着红肿的双眼,带着格外浓重的鼻音道:“刘大人如今是咱们平州的刺史。自然不同往昔……”声音渐微,郑氏突然将手一移。似想起了什么要紧的大事一般盯着若生说,“你今次来,是大人的意思还是?”
若生恍若未闻,只咬牙道:“平州刺史?”
“你不知?”郑氏诧异地脱口而出。
不等她多想,若生霍然站起身来,扬手指着她的鼻子问:“我娘的墓在哪?我要带她走!”
郑氏的身子猛地僵住,支支吾吾说不清楚话来。
若生心生不安,“说!”
郑氏这才小声答:“没有墓……”
“没有?”若生面色惊变。
“兰姨娘是火化的……”她声音愈低,也不知是惶恐,还是不愿意提起雀奴的生母生怕自己不经意间流露出厌憎之情来。
若生低头看着她,几乎是将声音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你明明知道她是东夷人!”
在东夷人的习俗中,人死后若不能入土为安,当永世不得超生。东夷人信奉人有轮回之说,一个人即便是死了,灵魂仍存,如以烈火焚烧尸体,其内心必痛楚万分。
所以当年她跟雀奴偶然谈起父亲时,在纸上写了火化二字后,雀奴的面色登时就变了。
若生不敢想,她若知道生母死后是被郑氏一把火烧成灰烬的,心中该有多少难过。
她死死盯住郑氏,仿佛要从她身上看出一个洞来。
那目光太过炽热,即便隔着一层纱,郑氏也依旧像是被烫着一般瑟缩了下,可她那张嘴里仍在狡辩:“母亲我当年见过的东夷人,也就只你兰姨娘一个,怎知东夷人是如何办那身后事的……”
“骨灰呢?”若生没搭理她。
郑氏讪讪地笑:“全洒在兰姨娘最喜欢的那片花下了。”
“洒在花下了?”若生的声调平静如水,“是根本就不曾命人拾过吧。”
郑氏立即反驳:“自然是收了的!”可面上眼神虚浮,底气不足,再假不过。
若生别过脸,再不看她一眼,只扬声唤了扈秋娘上马车,而后指了郑氏道:“两千两银子,还不上就把你的命还了!”
“雀奴!”郑氏先是微微一怔,然后便大叫起来,“我是你母亲!你怎么敢!”
事到临头,她倒是连装也不愿意装了。
若生就笑,抬手将轻纱撩去:“你是我哪门子的母亲?”
纱幕后,少女面上的一双眼。烟波潋滟,黑白分明,隐隐含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33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