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珠(校对)第1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4/337


她迟疑了下,试探地问道:“你已经暗中查了他多久?”言语间,她暗忖着,这少说想必也得有个月余了。
谁料,她话音刚落须臾,便听到苏彧波澜不惊地回答自己,“已有近半载了。”
那就是,差不多六个月!
若生倒吸了一口凉气,讶然脱口道:“当真是能告诉我的事?”
如果是她不该听的,那就赶紧打住了才是,话这东西,多说多错,多听也是错,知道了不应该知道的事,谁还能有好果子吃?
苏彧却漫然斜睨了她一眼,兀自吃了颗糖渍梅子,说:“你同我说过的事,难道便是能告诉我的事?何况,大局为重。”
若生怔怔地想,这倒也是。
他都知道她这人浑身上下不对劲,脑子里藏着许多世人尚不知晓的事了,他们之间还有什么不可谈论的?
她略微松了一口气:“苏大人真是深明大义,十分……”
“自然,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连三姑娘心里想必也清楚得很。”他悠悠然插进来一句话,而后神情阴恻恻地道,“杀人不容易,但想杀你,绝对不难。”
若生叫他面上神情唬了一跳,刚想老实点头说自个儿心中有数,忽然琢磨起了他方才说的话似乎有哪里不对劲,而后蓦地将杏眼瞪得溜圆。
难道她不是人?!
然而当着苏彧的面,她到底没敢指着他的鼻子问回去,只得别过脸去干咳了两声,问及要点:“既已有半年光景,那每半月会晚归一次的事定然没有错了,可是已经知道他为何晚归,而且每次都恰好时隔半月?”
“每隔半个月,给他赶车的车夫,就会换成另外一个人,而且那一日走的路定然不是他平素回永定伯府的路,而是特地绕上一圈。”苏彧解释道,“这原本并不是多起眼的事,但半年有余看下来,就成了一桩十分有趣的事了。”
说到后头,少年清越的音色略略一沉:“他很谨慎,寻常不露马脚,所以直到临近离京前去平州时,我才知晓他每回绕路而行,为的是在某处暂留。”
从外头看,那不过就是一座极为普通的小宅子罢了。
安安静静的,一点嘈杂的声响也无。
门前檐下挂着的灯笼,也不知是什么时候挂上去的,颜色陈旧不说,上头甚至还积了一层薄薄的灰,像是已经许久没有人点过灯。
那宅子,似是无人居住。
若非跟着段承宗走了许多回,寻常人根本不会想到这宅子里会有人在。
“那座宅子不过两进,委实不大,但西北面有座绣楼,里头暗藏玄机。”苏彧一点点将自己查找的事说了给她听,“可附近的人,从未见过那绣楼亮灯。”
楼高,窗窄,里头就是有身影走动也不容易瞧见,但夜里总是要掌灯的。
那宅子里,处处透着古怪。
若生只这么听着,也是心头一颤:“你是疑心,雀奴就在那里头?”
“是如霜,那本账簿上记载着的如霜。”苏彧略一沉吟,“那座宅子的出现,同账簿上所记的日子,十分接近。”
所以,十有八九,就是了。
只不过,一日不曾亲眼见到人,这事就还是悬乎的。
苏彧心知肚明,若生心里头也清楚了然。
听罢,她正色道了谢:“多谢苏大人相助!”
这些事,她自个儿查,也许有一天也能发觉,但那一天一定还十分遥远。
这个谢,是必须的。
苏彧却像是早料定她会如此,闻言只道:“不必谢,不过顺道而已。但……”他拖了个长音,挑起一道眉,“记个账如何?”
若生正思虑重重想着雀奴的事,听到这话脱口而出:“记着吧。”
说完了她方才反应过来,问:“记账?”
苏彧身子前倾,推开小窗朝马车外看了一眼,微微一笑:“问之那小子说得好,人情往来不过如此。”
我助你一臂之力,你早晚也得还我这一臂之力。
他收回视线,笑意又逐渐变淡,最后成了平常淡然的模样,说:“赛事快开始了。”
“是啊,难得出来一回,便也去瞧瞧吧。”若生拍拍指尖沾着的细白糖霜,回眸看他,“赶明儿别给忘了,这账,索性写下来?”
苏彧打量了她两眼,忽然道:“在下记性很好。”
“那就牢牢记着吧!”若生弯起眉眼笑着转过身去。
刚要下马车,脚边猛地窜过来一物,她一惊,笑着垂首去看,揶揄道:“跟着我走?”
元宝拿脸蹭着她的裙摆,蹭啊蹭,还是退了回去,轻轻地“喵”了声,似不舍,又似无奈。
苏彧漠然道:“想去便去。”
“喵呜……”元宝闻言,立马一个转身贴到他边上,谄媚地仰头看他。
若生看着颊边笑意不由得加深,终于还是下了马车。
扈秋娘跟忍冬立即迎了过来。
忍冬去同苏彧说话,扈秋娘便来问若生:“姑娘,眼下可是回画舫上去?”
  第125章
认错
方才乘坐小舟,只是因为小舟比画舫行动方便,眼下已见过苏彧,观赛的话自然是回画舫上去更合适。
若生便也没有多加犹豫,同扈秋娘说了句“回吧”,便侧身朝着来时的路走了去。她带着幂篱,身上穿着的衣裳料子上佳,样式颜色却都并不打眼,周围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倒也一直没有人注意到连家的三姑娘就这么混在人群里随意走动。
扈秋娘几乎寸步不离地跟着,眼神锐利地扫视着四周。
幸而一路走去,道路虽然并没有那么顺畅,却也不算太艰难。
走至一处,若生脚下的步伐渐渐慢了下来,侧目看向扈秋娘,笑着说道:“诗会这会儿便开始了?”
她往年没怎么出来过,是以只知沿岸时常会有学子聚集作诗,却不知道原来这般早便开始了。
远远吹来的风,也慢慢变大,带着两分河水的腥气往众人鼻子里钻,而夹杂在风声里的擂鼓声,亦是一声赛过一声得洪亮。扈秋娘朝若生所看的方向打量了一眼,笑了起来,回道:“姑娘没瞧错,是诗会开始了。”
若生不觉微露惊讶,“看来,这诗会是同赛舟一并进行的?”
“姑娘有所不知,沿岸像这样聚集在一起的学子,数不胜数,这儿开始了,旁的却不一定就也开始了。”扈秋娘笑着说完,顿了顿,补了句,“何况这些个多是寻常学子罢了,画舫上还有许多呢。”
勋贵家、官宦人家的子弟,多半还是聚在船上的。
若生想一想也就明白了过来,笑了笑。将视线收了回来,继续往前而去。
可谁知才走出几步,斜刺里突然间冲出个人来,扬手就要来抓她的袖子。
若生愣在原地,手脚僵硬,连闪避也忘了。
好在扈秋娘还是个眼疾手快的,一把就将她给带到了自己身后。
“阿姐。你怎么还在这?!”来人亦是一愣。而后莫名其妙地再次伸出手来要越过扈秋娘去拉若生的胳膊。
扈秋娘带着若生连退两步,厉声呵斥:“放肆!”
“放肆?你今儿个指着谁说放肆呢?”来人的声音顿时变得气急败坏,可说了两句。他的声音蓦地变了个调子,一副疑心重重地问道,“我怎么原先没见过你?”
话音落,打从前头的人群里又急巴巴冲出来小厮打扮的人。一溜烟跑到他们边上,急得脸色都白了:“公子!您怎么上这儿来了?”
若生听着这声音似有几分耳熟。悄悄从扈秋娘身后走到了边上,隔着幂篱朝眼前的俩人看了一眼。
率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身红通通的衣裳,其次便是根翠绿翠绿的腰带……
再接着,就是那一脸疑惑的少年脖子上挂着的赤金璎珞项圈了。
刚刚才出了点太阳。这会日光一照,明晃晃的,亮得刺人眼。
饶是她再记不住人。眼前的少年也根本不需要她特地费心思去记脸,这人的打扮。简直见所未见。
他方才喊她什么?
阿姐?
她戴着幂篱,他是怎么认的人?
不认错才是怪哉!
这时,小厮模样的人拽着红衣裳少年拔高音量喊了声:“公子!”
红衣少年看也不看他一眼,只盯着扈秋娘上下打量,而后口中状若随意地说了句:“你怎地又跟上来了?”
“这人这般多,小的怎敢不跟着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4/33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