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珠(校对)第1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6/337


“这话哪里是这么用的。”云甄夫人失笑,而后慢慢敛去,凝视着她,“姑姑明白你的意思,回头便命人去查一查这些事,你不必挂心。”
她既说查,那就一定会查。
若生安了心。
云甄夫人抬头看看窗外的天色,夜已深沉,响雷早停,哗哗落下的雨也小了很多,便让若生回木犀苑去,早些歇息。
姑侄俩就一齐出了点苍堂。
打着伞走到抄手游廊下,云甄夫人忽然道:“前些日子入宫,皇上提了你的婚事。”
若生一怔:“我年岁尚小……”
既是嘉隆帝提的,那说的八成就是昱王长孙少渊了。前世这事最终未成,姑姑并没有特地告诉过她。
“我也是这么个话。”云甄夫人点点头,“夜深了,快回去吧。”
若生应是,带着人往木犀苑去。
云甄夫人则转弯朝千重园走。
进了门,窦妈妈便命人备水侍候她沐浴。
云甄夫人却摆摆手道:“先去叫玉寅来见我。”
  第109章
相像
窦妈妈应声而去,不一会珠帘后头就又重新传来了脚步声。
轻缓而平稳,来人脚上着的必是软底的鞋子。
千重园里人来人往,络绎不绝,但众人来往之间发出的响动一直都是轻微的,从无人敢放声喧哗。不管是婆子们,还是云甄夫人养在园子里的这群人。哪怕其中最得宠的,若无云甄夫人的吩咐,也断然不敢大声说上一个字。
云甄夫人最见不得的就是放肆之人,尤其是仗着她的喜爱,放肆而为的人。
这么些年来,因着说错话,叫云甄夫人命人掌了嘴丢出千重园的人,也不在少数。
然而,人人谨慎,却从来没有人能像玉寅一般,这样的自如。这样的生活于他而言,仿佛与生俱来。
有时候,就是云甄夫人自个儿瞧着,也觉得他十分不同。
他的兄弟玉真,说来这日子过得也是悠然自得的,但他们俩人之间的自如又是那样得不同。往深了说,堪称南辕北辙。
玉真性子轻佻,喜欢享乐,所以千重园里的奢靡日子,叫他欢喜自在。
可玉寅不是。
如果将他跟底下的那群人放在一处,全身着一种式样,一种颜色的衣裳鞋袜,梳一模一样的发式,他仍显得似鹤立鸡群一般。
他身上有着截然不同于云甄夫人手底下养着这伙子人的气息。
这会,他垂首立在珠帘后头,谨声请着安。
云甄夫人歪坐在紫檀木美人榻上,视线循声望了过去,盯着珠帘缝隙间若隐若现的人影看了一会。方才开口漫然说:“到跟前来。”
“是。”帘后的人应了声,动作轻柔地打起帘子,缓步朝里头走了进来。
云甄夫人养的人,不论四季冷暖,清一色穿白衣。
月白色的,乍然看去,仿若僧衣。
素净的颜色下。着了这身衣裳的少年。那张眉清目秀的面孔也就显得愈发清隽温润起来,干净得好像是月夜里盈盈绽放的昙花。
令人不忍移开目光。
云甄夫人望着眼前的玉寅,也的确没能将视线移开。
她只是想看他一眼。谁知一看,这目光就似乎凝在了他面上,不管她如何想要别开眼,都无能为力。
玉寅在距离美人榻三步开外的地方停住了脚。
不得吩咐。他不能再往前靠近。
云甄夫人却也没有再发话命他走近,她只是看着他。嗓子微哑地道:“抬起头来。”
他依言抬头,对上了她的眼睛。
这一瞬间,他恍惚间似从云甄夫人眼中看到了一抹别样的情愫。
——是哀戚。
他怔了下,来不及咀嚼那抹古怪的悲伤。云甄夫人便吩咐道,“侧过脸去。”
空气里弥漫着浮华绮丽的香味,令闻者舒心。但玉寅嗅着,一颗心却慢慢地提了起来。
他心生疑惑。不明白云甄夫人的意图,但她既发了话,他就只能从命。
于是,他朝右转过半张脸,看向了不远处长案上搁着的名贵茶器。
茶器边上,有只不大的罐子,口子敞着,边上沾了几抹晒干的花瓣。
这里头装的是花茶!
他蓦地想起,二房那位姑娘据闻前些日子去了平州,这茶自然是她打平州府给带回来的。
这是平州的花呀……
他定定看着,有那么一瞬间,将云甄夫人都抛却在了脑后。
而云甄夫人望着他,也是不动,不言语,只静悄悄地看着,眼神渐渐迷离起来。
她分明是在看他,看的却好像又不是他。
她第一眼见到玉寅时,便打从心底里觉得像,正脸像,侧面更像。
眼睛、鼻子、嘴巴……不全一样,却是她这么多年来,见过最像的一个。
只是,眼前的人终究是比她心底里藏着的那人年轻了些,青涩了些,真说像,却似乎也没有那般像。
然而她有时会忍不住想,如果那孩子还活着,如今也就是玉寅这般大吧?
暗夜中,往事鲜明如故。
生产时那撕心裂肺般的疼痛,此刻回想起来,却已经模糊了。
那孩子,落地时哭了没?
她拼命回忆着,却是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也许是哭过的,又或者是不曾的。
明明是从她身上掉下来的肉,她却连一声娘亲也没能听到。
她可怜的儿子,尚不会言语,就离她而去了。
不过也好,人世艰险,她也舍不得他来吃这些苦头。
但那时,她尚且年轻,还不足二十岁,痛过哭过,仍觉自己活不下去了。她见着刀剑就想自刎,见着绳索便想悬上房梁自缢,瞧着剪子,也想往自己心窝子里扎上两下。
这胸腔里的心活生生的,每日里“怦怦”地跳。
可她伸手按着心口,却觉里头的东西一天天变得跟石头似的,沉甸甸的压着,压得她几乎就要喘不上气来。
偏偏,难受又不会死人。
那样活着,委实不如死了算了。
她不吃也不喝,话也不说,门也不出。
母亲以泪洗面,百劝无用,求她告诉自己这究竟是怎么了,好端端的人,怎么就突然间不想活了呢?
她任母亲抱着自己,眼眶里是干涸的,没有一滴泪水,干燥的嘴唇哆嗦两下,想叫母亲不要哭,可终究说不出半句话来。
父亲也日日忧心她,但眼瞧着,她还是一天天衰弱了下去。
彼时尚且年轻的嘉隆帝,还未继承大统,仍只是皇子,百忙之中也是特地来见她。
但他,是知道她为何变成这样的。
所以他并不劝。
他们一向情同兄妹,他很清楚她的性子,知道劝说定是无用的。
他在她跟前搬了张椅子。一坐就是一个时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6/33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