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女将星第2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9/360

  李匡正背对着她,闻言转过身来。这些日子他憔悴苍老了许多,与绮罗站在一处,还真像是绮罗的父亲。曾经那位大魏的名将飞鸿将军也曾这样调侃,不过绮罗并未觉得有什么。她自己的父亲去世得早,李匡给了她食物、住的屋子以及庇护,这世上许多亲生父亲,对女儿还做不到如此。而且李匡是保护百姓的英雄,她敬佩他,从不觉得他有什么不好。
  此刻,她的“夫君”,抬眼看向绮罗。目光里涌动着她看不明白的深意,似是沉痛,又像是夹杂了冷酷,就这样看了很久,他才沙哑着嗓子问:“绮罗,你跟了我多久了?”
  绮罗偏头想了想,“回老爷,妾身跟了老爷三年多,等这个夏日一过,就四年了。”
  李匡很宠爱她,所以每到一处都带在身边,他自己的夫人和儿子都在朔京,还要奉养双亲,是不可能随他来边关苦寒之地的。偏偏绮罗这样看上去年轻貌美的小娘子,却一跟就跟了他许多年,且毫无怨言。
  他生平率直粗豪,不喜妇人勾心斗角,绮罗有些无伤大雅的小心机,更多的,是一种单纯的热情。她很容易满足,总是明明白白的把“争宠”二字写在脸上。她待人接物都很有礼,同僚们都羡慕他有这么一朵解语花。事实上,绮罗也从未真正的享受到什么。
  作为他的爱妾,绮罗过的,比不上京中那些女子。
  李匡喃喃道:“四年了啊……”
  他语气沉重,绮罗莫名的感到有些害怕,她侧头去看周围的人,周围往日与她相熟的那些士兵们则撇过头去,避开了她的目光。
  这是为何?
  饶是她平日里再如何聪明,也想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便用那双葡萄似的湿漉漉的眼睛盯着李匡,满眼都是疑惑。
  李匡眼中亦有痛意一闪而过,片刻后道:“过来。”
  绮罗依言上前。
  ……
  禾晏与江蛟他们说了一会儿话,石头和洪山也醒来了。小麦和石头帮着修缮完兵器,回屋看见了禾晏,只问:“阿禾哥,你今日不去找李大人吗?”
  “已经找过了。”禾晏耸了耸肩。
  江蛟想了想,“要不我们陪你一起去找一趟李大人吧?我们一起说服他?”
  禾晏其实觉得江蛟此举并不会有太多作用,李匡的态度太过坚定了。不过都已经到了这份上,索性死马当作活马医。便起身道:“好啊,可以再试试。”
  当年柳不忘都因为被她烦死了所以收她为徒,李匡的耐心还不如柳不忘,说不准也能如此,虽然这样做的结果极有可能是李匡与她拔刀相向。
  禾晏带着一行人又去寻李匡,走到半路,路过赵世明的院子,看见赵世明的夫人正抱着小孙儿坐在门口发呆,禾晏一怔,上前问道:“赵夫人,没有瞧见绮罗姑娘吗?”
  她走之前分明与绮罗说好,要绮罗去找赵夫人,怎么眼下看来,又只有赵夫人一人?
  赵夫人似乎不太明白禾晏的话,过了一会儿才回答:“她被总兵大人叫走了。”
  禾晏心中“咯噔”一下,二话不说,立刻往李匡的院子跑。身后的王霸等人不明所以,王霸问:“他那么紧张做什么?他和那个女人有私情?”
  洪山:“别胡说!阿禾才刚到润都不久。”
  “那他也能招蜂引蝶。”王霸嘟囔了一句。
  禾晏一口气跑到李匡的院子,今日李匡的屋子前,竟然有士兵把守,她心中一凛,就要往里冲,被门口士兵拦住:“你做什么?大人有令,旁人不许进入!”
  禾晏死死盯着他的眼睛:“他在里面做什么?”
  她目光如冰刀冷冽,士兵被她唬了一跳,还没来得及说话,就见一边赵世明也过来,瞧见如此场景,皱眉道:“怎么又吵起来了?这是小禾大人,还不让开。”
  两个士兵像是回过神来,这才又看向禾晏,语气坚持:“大人有令,旁人一概不许进入,武安郎也是一样。”
  禾晏:“滚开!”
  她顺手抽过其中一人腰间的佩剑,两人伸手拦,又哪里拦得住她,禾晏一掌将这两人打的跌倒在地,踹开门大步走了进去,一进去,便愣住了。
  屋中除了李匡外,还有许多副兵和士兵,椅子的旁侧,还跪着一群女人。这些女人衣着整洁,有的面带泪痕,有的神情平静,但禾晏还记得其中一两张脸,正是那一夜偷袭敌营,她从乌托人手中救回来的大魏俘虏。
  最中央的地上,躺着一个女人,女人的身体被白布蒙盖,看不到究竟是谁,然而手里却紧紧攥着一只花环,小巧精致,其中点缀着零星的紫色。
  禾晏的眼眶顿时红了。
第一百七十八章
剑锋所指
  屋子里寂静了片刻,李匡带着怒意的声音响了起来:“谁让你进来的?”
  禾晏抬起头,怒视着他,强自压抑着颤抖的嗓音,“你杀了她。”
  “这是我的家事,与你何干?”李匡似乎很不想看到她,“滚出去!”
  周围的士兵们亦有面色不忍者,或是避开禾晏的目光,或是低头不语,谁也没有说话。
  “我为何要滚出去?”禾晏冷道:“纵然绮罗姑娘是你的家事,这些女子,是我从乌托人手中救回来的。这总该不是你的家事么,李大人,”她猛地拔高声音,“你也要将她们全部杀掉吗?”
  地上的女人们闻言,有一些就小声啜泣起来。
  闻讯赶来的赵世明终于也跟着王霸他们冲了进来,乍然看见屋中倒着一具尸体,吓了一跳,赵世明抖着手问:“这是……这是怎么回事?出什么事了?这人是谁?”
  禾晏上前一步,李匡怒道:“你别碰她!”下一刻,白布已经被人揭开。
  倒在地上的姑娘,自心口弥漫的血迹将她的衣衫都染红。她就躺在地上,神情平静,如娇花一般动人。几个时辰前,她还在笑盈盈的给禾晏看她编好的花环,对旁人述说未来的向往,如今,就已经不会哭,不会笑,只是一具冰冷的尸体了。
  “绮罗?”赵世明大惊,“绮罗怎么会?是不是有乌托人混进来了?李大人?这是怎么回事?”
  若是真有乌托人混进来,李匡何以会这样平静,只怕润都早已混乱成一团了。只是……眼前一幕,又要如何解释?
  李匡死死盯着禾晏,禾晏不为所动,一字一顿的看着他道:“这就要问问李大人了,我看李大人,这是想效仿前朝张巡呐!”
  此话一出,赵世明倒吸一口凉气。
  王霸和石头一行人里,唯有江蛟念过书,其余几人尚且不明白禾晏说的是何意,唯有江蛟面色微变。
  “前朝张巡守睢阳城,城中粮尽,杀妾以飨军士。李大人这是作何?你想做大魏的张巡,可如今润都城还有别的生路,何至于此!”
  “你懂什么!”李匡忍不住斥道:“一介妇人而已!若能挽救一城百姓,我这条命亦死不足惜,不过是个女子,为润都城死,绝不可惜!”
  禾晏看着他,李匡曾与她一起并肩抗敌,同生共死。她与李匡虽然称不上挚友,却也算的着故交。禾晏从没有怀疑过李匡的品性,作为将领武人,他正直勇敢,赤胆忠心,但就是这样一个世人眼中的英雄,“女人”在他眼中,也不过是如猫狗一般,动物一般,财物一般的牺牲品。最宠爱的小妾,转瞬就可以以“大义”为由斩杀,成为填饱肚子的食物。
  这就是比易子而食更可怕的事。
  她已经想到了可能会有这一幕,可那毕竟是前朝之事,如今尚且没有到那样的绝境,而李匡也不是张巡。禾晏还尚怀着侥幸之心,只道自己或许将人性想的太过可怖,然而……什么都没能阻止。
  李匡还是做出了同样的选择。
  当年在贤昌馆时,读《忠义传》读到此处,张巡失守睢阳,敌军难以破城,便驻扎在城外等城内兵马饿死。城中粮绝,张巡杀爱妾强令官兵吃下,接着又有人杀掉奴仆做军粮。
  “城中妇人既尽,以男夫老小继之,所食人口二三万。”
  堂上少年们无一出声,气氛安静。先生还在读,“睢阳城中战前四万人,城破活人仅四百。”
  都是十来岁的少年郎,又都出自富贵高官之户,不曾听过如此惨烈之事。人吃人已经够耸人听闻,若是加上战争,更令人唏嘘。
  先生问:“你们以为,张巡所为,是错是对?”
  少年们发言踊跃,各自陈述,到最后,还是认为当时情景,张巡所做,无可厚非。
  先生道:“杀人之事,有悖人伦。但并非张巡本意。有道是,‘仓黄之罪轻,复兴之功重’。食人过小,守城功大。”
  少年们点头应是。都认为虽然惨烈,但正是此事,才正体现出张巡的忠直。毕竟妾室是“家事”,守城是“国事”。以牺牲妾室守国,张巡乃忠臣。
  当时的禾晏并不这么认为,她坐在堂上,不曾开口,也不曾附和少年们的言论,只蹙着眉头,神情凝重。
  先生看出了她的不赞同,含笑叫她起来,问:“禾如非,你可有不同的看法?”
  她那时在贤昌馆中,还是考试次次倒数的笨蛋,被叫到名字,还有些不安。然而心中终是愤懑难平,终于鼓起勇气道:“世人皆说张巡乃忠臣义士,的确不假,可那些被吃掉的人何尝不无辜?我能理解他的选择,可若是换了我……我绝不如此。”
  “哦?你当如何?”先生笑问。
  “我当带着剩余的残兵,与叛军在城外决一死战。”少年站在堂上,日光穿透窗户,落在她的脸上,将她清秀略显稚气的脸也渡上一层坚毅的色彩,“手中执剑之人,更应该明白剑锋所指何处,是对着身前的敌人,还是身后的弱者。”
  “我绝不向弱者拔剑。”
  堂中安静片刻,响起了少年们哄笑的声音。
  “弱者?什么弱者?他自己就是弱者!”
  “还有禾兄的剑术烂成这样,居然也能执剑?怕不是在做梦。”
  “说的好厉害,怎么可能嘛,若是刀马这样差都能被去守城,这城我看也不必守了。哈哈哈哈。”
  禾晏被哄笑声围着,脸色涨得通红,抿着唇想,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指不定有朝一日,她就是驰骋沙场的将军,到那时,她一定保护自己想保护的人。绝不让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沦为军粮,她要做,就做最勇敢的将军。
  先生让那些嘲笑她的少年们平静下来,看着禾晏,眼底都是欣慰,“你能站在那些百姓的立场上想,说明你有怜弱之心,这很好。”
  禾晏心中叹息,并非她有怜弱之心。只因为在堂上哄笑的这些少年们,都是男子,自然而然的将自己当做“张巡”。而她是女子,便自然而然的站在“爱妾”的立场上。
  站在“张巡”的立场,这个举动很高义,站在“爱妾”的立场,这不过是一场无妄之灾。
  世上人与人的悲欢,并不能时时刻刻相通。无非是处在什么位置,做出什么选择罢了。
  就如此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9/3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