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夫第11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55/1398


冯霁雯听罢唯有点头。
“夫人莫急。”和珅又宽慰道:“这几日,我会派人暗中留意着两位先生。倘若生变,亦可及时处理。待过了这几日,寻到合适的时机,再与之当面印证亦不迟。”
“那我们眼下还能做些什么?”冯霁雯大有一种不做点什么就觉得是在虚耗时间的紧迫感。
和珅示意她先坐下。
继而问道:“夫人不妨先仔细想一想,太岳父在出事之前,可有何异样?又可曾接触过寻常不常来往之人?”
眼下冯英廉神志不清,若想查明其招来此等杀身之祸的源头所在,唯有从出事前曾接触的人和事来着手查实。
虽极难,但也无其它捷径可走。
“我只知祖父出事之前的这段时日,早出晚归,每日都极忙,我问过几回,他皆以年关临近,内务府公事繁多作为解释。”冯霁雯说道:“我起初也不觉得有什么异样,只是后来瞧着他时常走神,心情亦是不大能舒展的起来,似是有心事的模样,但无论我如何问,他也皆是三言两语便搪塞了过去,并不愿与我说明。”
故而她敢肯定,彼时祖父所怀揣的‘心事’,定是此番遭人陷害的关键所在。
可从一开始,直到祖父入狱,眼看没了活路之际,也仍不肯同她开口讲明。
“太岳父早出晚归之象,是从何时开始的?”和珅不知是想到了什么,又问:“可是自我离京之后?”
冯霁雯点头。
“自我搬回英廉府起,便几乎是日|日如此了。”
和珅眼底神情微动。
冯霁雯于此时起了身来,来至梳妆台前,自妆奁中取出了一张折叠成巴掌大小的宣纸。
回到桌边坐下,递到和珅面前,道:“这是前些时日我让庆伯帮着理出来的近三个月来英廉府上所接待过的宾客名单——”
和珅展开了来看,果见纸上拿小楷写满了来客造访的日期与身份,甚至连在府上待了一盏茶还是半个时辰,都记录得十分详细,可见是花了心思来整理的。
“夫人很有先见之明。”和珅称赞道。
此事若在她欲帮英廉府翻案的目的暴露之后来做,只怕会难得多。
“但我没能看出什么异常来。”
“夫人能由此查到两位先生身上,已是常人所难及之聪慧了。”他亦能从中看出他不在京中的这段时日,她独自一人苦苦寻求真相的过程中,究竟是有多么地劳心劳神。
“你就别抬举我了。”冯霁雯叹了口气,并不认同他话中的夸赞。
她时常自责,倘若自己能再聪明些,做事再谨慎些,兴许祖父尚不至于落到这般田地。
和珅未再多言,只握住了她一只手。
眼睛却在一寸寸地扫视着纸上的每一个名字。
“太岳父曾见过程世伯?”他抬起头来问:“还曾与之在书房中单独密谈过?”
冯霁雯点头。
“太岳父与程世伯似乎并无往来。”和珅道出心中不解。
且二人在公务之上也不存在什么交集。
“那日是我托祖父请的程世伯上门,而并非是出自祖父之意。”权衡之下,冯霁雯隐晦地与和珅说明了程渊与况太妃之间的过往。
和珅固然意外至极,可此时他的注意力却不在这些陈年往事之上。
他思索着说道:“倘若为闲谈,应不必特意移步书房才是。”
经他这么一说,冯霁雯也略觉得有些异常。
但是……“退一万步来假设,即便祖父不知因何与程世伯密谈,可若当真谈及到了什么,程世伯回到云南之后,听闻了祖父出事的消息,想来不该对大爷闭口不提此事才对。”
“夫人的推测不无道理。”和珅讲道:“可倘若太岳父所言隐晦,程世伯并未察觉异样,也不无可能。”
这话确实也没得反驳。
只是凭此来找到线索的可能实在微乎其微。
“我这便修书给程世伯,与他问明此事。”和珅起了身道。
知他向来做事缜密,且见解敏锐,而冯霁雯自也不愿放过任何一丝线索可能,见状便随之一同前往了书房,替他备纸磨墨。
待将书信连夜送了出去之后,夫妻二人洗漱一番,躺在床上又说了约半个时辰的话,适才熄灯,相拥而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55/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