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校对)第7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0/821

  “我们这一次征召的阿三贱民是十三万,来自首陀罗是十六万,剩下的便是刹帝利军团。”伏寿就是负责幕府兵力划分和编制的长史,比较熟悉征召兵源的分布:“在阿三的种姓制度中,首陀罗是数量最多的。我们征召首陀罗的时候他们很诧异。”
  按照阿三自己的分类,首陀罗其实就是属于杂种的阶层,他们绝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由伺候用餐、做饭的高级佣人和工匠组成。在种姓制度中,来自不同种姓的父母双方所生下的后代被称为杂种姓。
  这一次对首陀罗进行大规模地征召,的确是打破了阿三的传统。以往并不是不会征召首陀罗这个阶层,是征召也仅是很小的一部分,主要是征召属于肉盾的那一批首陀罗。
  骞建同发布征召命令,首先进行反对的就是婆罗门阶层,他们反对的理由是征召的数量太多。
  哪怕是汉帝国正在遭受举世围攻,却是一点软弱都不会有,骞建同给予婆罗门的答案非常直接,作为阿三大陆上最为尊贵的阶层,汉人保留阿三的制度已经是非常仁慈的行为,进行一些规则上的更改是最为尊贵阶层的权力,别瞎哔哔。
  会大量征召首陀罗,其实是因为贱民太过贫穷,天竺幕府压根没可能给他们分发武器的前提下,绝大多数贱民只会是手持木棍踏上战场。
  首陀罗虽然是低种姓,但他们的状况会好一些,至少被征召的时候有钱来武装自己。
  要是按照诸夏的征召传统,算得上最应该被征召并不是首陀罗和贱民,是刹帝利和吠舍才对。
  刹帝利能够算是军功世家,诸夏要是进行动员,首先动员的就是军功世家。
  吠舍则算是商人阶层,诸夏的动员制度中,商人和赘婿是比较靠前的征召群体。
  依照诸夏的征召制度,阿三种姓制度中的首陀罗和贱民相反会是征召序列中排名靠后的群体。
  诸夏历来是知道哪一类群体上了战场最有用,例如会优先征召百姓之中的良家子,除了良家子家世清白之外,还有足够的訾产来武装自己,再则便是有足够的追求军功欲望。最重要的是,他们一旦当逃兵或是投降,家乡的亲族会付出代价。
  “我们并不想改变他们太多。”冉闵耻笑了一下下,满是嘲讽地说:“就让他们继续腐烂下去。”
  汉人是征服者而不是解放者,没有那个义务去改善阿三的制度,那就是为什么不摧毁种姓制度的原因所在。
  事实上阿三的种姓制度对征服者非常有利,他们的制度本来就是为了征服者的特权而被设立,征服者空降下来成为新的最高阶层,谁打服了他们都能立即当大爷,称得上是无缝连接的构造。
  “走吧。”冉密转身迈步:“看一看整训做得怎么样了。”
  以往贱民被征召起来压根就不会经过训练,是集中起来就被拉上战场。
  汉人是拿阿三当炮灰没有错,只是军事传统太过悠久,觉得哪怕是炮灰经过短暂的训练,大概是能从消耗敌人的炮灰,变成至少能杀些许敌人的炮灰。
  “不训练是绝对不行的。”冉闵看着被麻木训练的阿三,深深皱眉说道:“要是连最基本的号令都无法服从,要来干什么?”
  诸夏的军事历史上有过无数次的例子,证明军队的数量从来都不是越多越好,军队就该有最基础的调度能力,要不纯粹就是浪费粮食和给敌军送人头。
  最为关键的是,天竺幕府对阿三的训练已经持续将近两个月,成果却是近乎于没有。
  “他们太麻木了。”张石评价道:“他们服从征召踏上战场,不是为了去杀死多少敌人,很像是期盼被杀之后能有美好的来世?”
  “……”冉闵一时间表情变得有些僵硬,他想起了很不好的往事:“曾经在石碣的肆虐之下,我们何尝不是求死。”
  还是有区别的,汉人麻木是麻木,可至少还抱着能杀几个是几个的念头。
  看看那些阿三的眼神,再看看他们的表情和动作,无法从眼神里面看到任何正面的东西,那一脸的不耐烦再加上被一再纠正就是改不过来的肢体动作,就是一帮等着去死的家伙。
  冉闵带着众人离开贱民训练区,来到的是首陀罗的训练区域,可算是看到了一些稍微正面的东西。
  “这些家伙相对好一些。”张石再次评价:“相比贱民上战场求死,他们还知道怕死。”
  首陀罗在阿三社会中同样是被欺压的群益,只是他们还能欺负比自己更惨的贱民,算是多少有希望的一个阶层。
  然后首陀罗这个阶层还有一项特殊属性,他们能够发挥出多大的能力是与服侍什么样的主人有关,越是为强大的主人服务就越是热情高涨。
  冉闵等人看到的是,那帮首陀罗在汉人士兵的操练下很努力在适应,只是他们的基础着实是太差劲了,通常是需要被一再纠正才能像点样子。
  首陀罗被教育的就是怎么去伺候人,肯定是要被磨掉凶性,同时也会被训练拥有比较高的服从度。
  有服从度会是很好的士兵,只是凶性被磨没了则是失去了作为士兵的基础。
  士兵要是凶不起来,看着软绵绵没有气势,无法从气势上去压倒敌军,明明能很轻松打下来的战事,敌军也会缺乏畏惧而凶狠地反击。
  “兵法有言,夫战,勇气也。”张石看着那帮有绝高服从性却是凶悍不起来的阿三,叹息道:“他们这模样,没打气势便弱了一大截。此起彼涨之下,敌军恐怕是要变得更凶悍。”
  当代汉人对外战争,光复中原阶段以及北伐草原阶段战损比通常是维持在五比一左右。
  跨海远征本来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汉人与笈多帝国的战事战损比却能达到十五比一左右。
  后面汉帝国对汉笈之战进行总结,得出的结论有许多,其中包括双方军队的精锐差别,列装方面的差距,特别点出双方士兵在战场上的气质反差。
  汉人自然是无比的凶狠,那是对上任何敌人都从气势上压倒对方的关键之一,真不是汉人的装备比敌人好太多,才能打出那样的战损比。
  “伐伽陀伽和两萨特拉普,他们也是阿三吧?”冉闵不是那么确定地问:“还是有什么不同?”
  冉闵的意思是,烂的话,是不是整个大陆的人种都一样烂。
  张石与伏寿是一阵面面相觑,他们是有做过了解,阿三是天子对这边人的统一称呼,其实这个大陆上的人并不觉得自己是一个民族来着。
第1062章
利害关系
  冉闵带过不少部队,烂到无可救药的队伍也不是没有率领过,到最后基本上是能锤炼出能够打仗的人出来。
  早年间的北方汉人,状况比起阿三怎么样?阿三至少还能吃饱,有衣服可以穿,能够总有金属武器。那个时候的汉人三天能吃上一顿就算幸运,大多数人是没有一件完整的衣物,武器什么的就是木棍。
  在那种艰难到几乎是地狱的环境中,冉闵还能训练出一支数量为三千左右的精锐。
  那一支精锐早说有什么比较出名的军队能比较,大概就是斯巴达军队了。差别是斯巴达战士是穿着重装甲胄的重步兵,有完善的武器。冉闵的那些精锐能有一身完好的衣服就不错了。
  冉闵其实并不在乎部队里面有什么人,他有绝对的自信能把一摊烂泥般的废物锤炼成为精钢一般的精锐。
  阿三?冉闵才没有那个闲心去锤炼他们,甚至认为这些家伙最好永远腐烂下去。
  “死的人多了,另外一些没有死的人怎么都能学会作战。”冉闵冷笑了一下,说道:“我们该做的是怎么去消耗那些学会作战的阿三。”
  诸夏其实是吃了不少这一方面的亏。训练出异族的部队,却没有在合适的地方将他们正确地消耗干净,不是让这些家伙成为他们民族的精华变成未来的祸害,就是让他们成为现实中立刻的叛军。
  吃过这种亏的并不止诸夏,应该说几乎每一个霸主民族都吃过这样的亏,并且是一再没有得到教训,反反复复一再上演相同的事情。
  罗马人是在这一件事情上一再吃亏却是死不悔改的民族之一。哪怕都搞出驯养的蛮族入侵并毁掉都城的大事件了,依然死不悔改继续培养训练蛮族。
  到现在罗马人已经是到了吃最大苦头的时候了。比如中欧的日耳曼蛮族都建国了,罗马人在那边面临被杀死和驱离,大片大片属于罗马人的土地正在丢失,罗马人却是难以有什么办法。
  会出现一再死不悔改的执着,无非就是罗马人的数量太少,只能是拉异族当炮灰。
  诸夏在西汉时期拉乌丸人和鲜卑人,削弱了乌丸人,但是没处理鲜卑人。
  到东汉时期,乌丸人和鲜卑人成了汉人的麻烦。然后那些汉人精英去扶持南匈奴人,到最后是等汉人自相残杀够了,鲜卑、乌丸和南匈奴,连带其他异族一块发作。
  当代汉人对于消灭异族有着非一般的执念,发现一个异族,哪怕是那个异族看着还十分的弱小,会随着与本土的距离远或是近,生出等同的灭绝想法。
  在那一种执念之下,也是刘彦足够铁血,本土的异族基本上不是被融合就是消失,周边的异族会视有多少利用价值,完全没有利用价值当然是消灭,有价值则是进行奴役。
  如果说有什么人让汉人感到最为满意的话,那么当属倭人了。
  倭列岛现在并不止有一个民族,甚至连大和族都没有出现。
  现如今的位列到只有两种人,一种为舶来人,另一种则是土著。
  舶来人指的是从倭列岛外面迁徙来的各个人种,包括不同王朝末期因为躲避战乱前往倭列岛的诸夏人,更多的是来自朝鲜半岛以及东北的各民族,暂时还没有来自南洋的各民族。
  土著所指的是当地的虾夷人、阿伊努人和弥生(文化)人。
  在倭列岛,越是西面,土著就越少。他们基本上不是被外来人驱逐就是杀死,或是被奴役。越是到后面,倭列岛的人种其实就越混杂,然后由各个民族互相融合,变成新的民族。
  汉人会对倭人感到满意,主要是倭人对汉人几乎没有底线的逆来顺受,同时也是各种跪舔。
  要是没有刘彦的存在,汉人恐怕是会对倭人进行各种优待,然后不加防备地教导各种知识?
  上一次桓温从平蛮校尉部抽调了近十万到阿三大陆,后面那批倭人并没有回去,是被留在阿三大陆作为仆从。
  各个地方改组之后,天竺都护府名册下是有七万左右的倭人仆从,他们活跃在各个城市和乡镇,一般是充当巡警和警卫的身份。
  这一次冉闵没有选择抽调倭人仆从,主要是骞建同觉得倭人着实是太好用了,再来就是倭人仆从充当的角色很重要,一旦将他们抽离,地方上的治安下降是一件无所谓的事情,关键是将会使天竺都护府失去对各个地方的掌控。
  “远征舰队到哪了?”冉闵得到答案,寻思了一下下,说道:“能不能请求他们从海上对伐伽陀伽实施攻击?最好是进行登陆!”
  张石说道:“或许桓将军会很乐意。他们在对罗马展开入侵之前,肯定会想进行一些低烈度的登陆实战。”
  冉闵也是那么觉得的。
  汉帝国各个地方的军队将领,每一次统率的部队都不是原来的那一批,像是上一次桓温带来阿三大陆的军队基本上在灭掉笈多帝国之后就留在原地,等于是桓温这一次率领是一支全新的部队,那一支部队并没有有登陆作战的经验。
  “天竺幕府与远征幕府是平级关系……”伏寿看了冉闵一眼:“只能是请求,不能是命令。”
  冉闵不愉快地看了一下伏寿。
  用得着特别提醒吗?搞得冉闵好像是一个多么跋扈的人一样。
  在随后,冉闵没有着急统率部队出征,没其它的原因,是气候的因素。
  阿三大陆一年之中的冬季末尾,中部区域是到了雨季,连续两个月内几乎是每天都在下大雨,各个地方不是出现水涝,便是洪水到处乱灌,别说是外部的人不适合进入,本地的人也只能是迁徙到地势较高的地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0/8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