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校对)第7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1/821

  “对方太乱了,我们的人无法确认他们主力的动向。”宋平说到这个觉得荒谬的同时又非常头疼:“这一场战事,打到现在成了烂仗。”
  李匡作为指挥官早就确认是一场烂仗。
  不是李匡对己方部队失去指挥,是部队太少,敌军太乱,就算己方很努力地在杀人,敌军也在自相残杀,但己方无法有效地劝降,难以短时间内结束战事,是在不断杀人中迎接敌军能逃的人全逃掉。
  现实就是这样,要是一支军队没有出现成批投降的事情,军队数量多到一定份上,就是再乱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被消灭。
  数量规模庞大的军队,会在短时间内被消灭只有一个可能性,那就是这一支军队失去了战斗意志,己身保持次序进行了投降。
  不少时候总是会有那么一句话,像是某支军队败了,还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全军覆没,那么通常就会有“就是多少头猪让敌人杀,也要杀X天”之类的评价。就是因为猪不会投降,它们会逃窜到安全或死掉才会停下来。在指挥官命令下投降的军队,一声令下就全成了俘虏。
  罗马的一个满编军团和一个残了的军团,携带一万左右的附庸种族,是在马鲁斯的率领下脱离了营地。
  就是罗马人短腿的毛病很致命,他们不像那些骑马逃窜的人,一离开拥挤区域就向着漫山遍野的驰骋逃窜,只能是以小跑的姿态混在溃逃的大部队中进行撤离。
  不知道是出于骄傲还是素质,罗马人哪怕是在逃跑的时候都还保持着相对完善的队形。这一点与包括波斯人在内的所有溃军相比起来,显得非常的难得。
  汉军是被滞留的反汉轴心联军溃兵给拖住了脚步,散出去的斥候因为战场整体形势太混乱很难进行有效的侦查,很多时候斥候侦查到有效情报也难以进行汇报,罗马人逃离营地的消息暂时没有汇报到李匡手里。
  艾尔巴塔同样也是逃出了营区,只是与马鲁斯还能带上自己的大多数军队相比,他能够有效控制的部队仅有三千不到的样子,其余是被丢在了营地。
  反汉轴心联军现在有没有指挥官都不会有什么区别,他们极度混乱的情势从某些方面做到了阻止汉军的高速推进。
  身在战场上的刘慎,面对眼前的景象是一种脑子乱哄哄的状态。他看到的是到处乱糟糟的模样,不止是汉人在杀人,敌军也在进行互相残杀,到处都有人在不断倒下,空间却是短时间看不到“空旷”的迹象,一眼看去还是那么的拥挤。
  汉军步枪兵进入敌军营区之后,受于地形的影响难以保持漫长的阵列线。他们是分成了若干的小队,有了各自的射击视野。
  与之前排成漫长的阵列线相对比,汉军步枪兵在分成若干小队之后,遭遇到的冲击机率大涨。
  那是火力密度的减少和射击频率的降低,再来就是他们对上了歇斯底里到连死亡都能忽视的敌军。
  很搞笑却是现实,反汉轴心联军歇斯底里到忘记了恐惧,无视了前方的人不断成片倒下,发狂地迈腿狂奔进行冲撞,反倒是真的冲到了可以和汉军步枪兵肉搏的距离。
  只是失去理智的反汉轴心联军,他们无视死亡的冲击只是想要跑出一条能逃命的通道,与汉军步枪兵发生冲撞之后,压根就没人想着要汉军士兵搏斗,是进行撞开,没死就继续迈腿向前狂奔。
  “退,退出营区!”
  传令兵在各个位置奔跑着,传达秦松下达的最新命令。
  步枪兵不应该待在这样的战场,他们当前的数量还稀少,本身就是作为扩军的种子,那就是为什么依然保持峻稷山校尉部番号的原因,日后会被拆散到各个常备军,成为组建火器师的骨干。
  秦松命令火枪兵撤退是得到李匡的同意。
  作为总览全局的李匡,他在接到秦松的请求之后并没有立刻应允,是在后方增援上来的部队能够接替步枪兵的战斗位置,才允许前线的步枪兵撤退。
  其实也不是什么增援部队,是李匡原先留在喷赤河东岸的守军,他们原先的作用是防止渡河作战不利,起到哪怕是过河部队战败,乃至于是被全歼,依然能保证河防不失的必要兵力。
  反汉轴心联军陷入崩溃之后,李匡就下令原先留下的后备队抵近战场,送往喷赤河东岸的命令要相对晚一些。
  已经发现无法短时间内结束战事的李匡,他有些脑仁疼地命令新投入战场的部队只是做出逼进姿态,继续给予敌军恐惧让他们自相残杀,但不要冲上去与之硬撼。
  “我们的兵力太少了!”李匡都不知道自己是多少次说这句话。他满脸苦笑地说:“打了胜仗,结果是这种进又进不得,退又退不了的样子。”
  “都护,这一战之后,您也成了当世名将了。”宋平并不觉得自己是在恭维:“您投入一万的部队,可是击溃了数量多达二十余万的敌军。”
  就是因为这样,李匡才会觉得憋屈。
  人总是在达到某种自己想要的结果之后,想着既然是做到了,那么要是手头的筹码更多一些,肯定能做得更好,在做得更好之后就会想要完美。
  李匡现在就是这么一个情况,能用一万部队击溃二十余万敌军,就会不甘心只是做到击溃,贪心不足又短时间内无法得到兵力的补充,就产生了郁闷。
  作为获胜者的指挥官是在郁闷,那么成为战败一方的马鲁斯和艾尔巴塔该情何以堪?
  两个反汉轴心联军的指挥官,他们在脱离混乱的营地就再也没有重新获得联系,甚至连选择撤退的方向都不相同。
  艾尔巴塔是笔直向着西面撤退,他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撤到第三条防线,赶紧接手第三条防线的指挥,准备抵抗汉军的抵近。
  马鲁斯则是选择向北撤退,他知道己方很腿短,向北撤退很有可能会被追上,却依然选择这么做的原因是,已经清楚城墙根本拦不住汉军的进攻,撤向北方去联军的放牧区,获得足够多的代步畜力,头也不会回就要经由匈尼特国境,直接退到萨珊境内。
  不同的选择是因为背后的国家不同,艾尔巴塔所在的国家离汉帝国中间也就是相隔一个匈尼特,但凡是还有希望,哪怕仅仅是微弱的希望,他都不会放弃尝试将汉军给抵挡下来,只要他们能够多挡住汉军一天,萨珊就能有多一天的准备时间。
  马鲁斯所在的罗马离汉帝国足够远,要担忧也是来自汉帝国的海上远征军,除非是萨珊倒了下去,要不然罗马面对汉帝国陆地上的入侵还很久远。
  旷野之上到处都是在逃窜的人,有的是徒步奔跑,有的是骑马狂奔,每个人脸上要么是逃出生天的庆幸表情,不然就是一脸的心有余悸。
  艾尔巴塔尝试收拢周边的溃兵,他接下来还要组织第三道防线的布置,兵力是越多越好,明知道溃兵不是好选择,可是多一个人头怎么也能多消耗汉军一支箭矢或一发子弹吧?
  饥不择食想要更多兵力的艾尔巴塔,很快就知道各族根本不再鸟所谓的波斯权威,直接拒绝的人大把,兵器相向的更多。
  各族已经见识到了汉帝国的强大,有多么恐惧汉帝国,那么就有多么痛恨将自己拉进反汉轴心的波斯人。
  他们之前还畏惧波斯萨珊的强大,经历过这么一场大败之余,看到波斯人在汉人面前是那么不堪一击,多少是会生出一种“波斯人也不过如此”的想法,不敢去面对汉人,倒是敢对波斯人呲牙了。
  “蠢货!那些蠢货!”艾尔巴塔不是气急败坏才谩骂,是在冷笑:“他们已经加入了反汉的阵营,难道汉人会放过他们?不坚定地与我们站在一起继续对抗汉人,不止汉人会攻击他们,我们也不会放任产生敌意的杂种!”
  骑马狂奔中的艾尔巴塔突然看到了前方的一条黑线,同时看到了奔跑向那条黑线的溃兵成片地倒下,一时间恍然过来,难怪之前的汉军数量那么少,原来是有汉军迂回到了战场的后方。
第1042章
汉帝国不需要盟友
  军队溃败就代表着失去次序,极度慌乱的溃兵才不管前方是哪里,他们是在恐惧的驱使之下闷头闷脑地乱跑乱窜。
  迂回到主战场西面二十里外的这一支汉军,他们没有过多的时间寻找有绝对优势地利的地形来进行布置,其实是急行军到了一半突然察觉到主战场方向大批敌军涌过来,临时布置了阻击西岸。
  从主战场方向而来的反汉轴心联军看去没有任何的阵型可言,就是那种三三两两先出现,随后大批大批漫山遍野的出现,一瞬间就被这一股汉军判断对方为溃兵。
  迂回的这一支汉军真没想到主战场的战斗会那么快出现结果,一时间是被突然出现的溃兵给惊讶到了。
  如果是大股大股的敌军溃兵一块出现,汉军哪怕是能够将之拦截下来,肯定也是来不及展开队形,对后面的溃兵只能小部分拦截。
  汉军将阵型展开之后,横出一条大约两千米长度的战线,其实也无法将全部的溃兵拦截下来,毕竟敌军溃兵是漫山遍野在跑,不是集中在一块冲向同一个位置。
  艾尔巴塔看到的是,跑向汉军组织起来拦截线的己方溃兵,一片接着一片被汉军的火器部队扫到,不从汉军拦截线位置跑的溃兵只是遭遇到汉军小队骑兵的追杀。
  “我们绕开!”
  艾尔巴塔认为自己不是惧怕才选择绕开,是以目前的状态不适合继续交战。
  之前出现的溃兵基本上都是失去组织,艾尔巴塔带着这一支还有组织的波斯军队出现其实很显眼,立刻是被汉军发现。
  “调动一曲的骑兵。”杨锐能够从望远镜里面看到那一支波斯骑兵保持建制:“尝试进行驱散。”
  很快就有号手吹响号角,原本在分散追杀敌军溃兵的汉军骑兵,小队与小队会合组建变成大队,轻易就看到了那一支向战场一侧驰骋的波斯骑兵。
  杨锐手头上只有两千骑兵,调动一曲前往与有组织的波斯骑兵交战,其实最大的用意是一种保险手段。
  反汉轴心联军大部分是崩溃状态,有那么一支还保持次序的敌军出现,要是任由这一支有组织度的敌军活动,会出现很大的威胁。
  艾尔巴塔当然发现有汉军骑兵笔直向自己这支部队追上来,一种前所未有的憋屈填满了心胸。他不断心里破骂,自己都要不管不顾逃跑了,汉军不去杀那些好杀的溃兵,竟是盯着自己不放。
  保持组织力的波斯骑兵,他们就算没有去冲撞汉军的拦截线却是依然造成了麻烦,首先是他们的迂回绕路,带动了庞大数量的反汉轴心联军跟着向侧面跑。
  向着汉军拦截线冲去的反汉轴心联军数量减少,那么汉军消灭的反汉轴心联军自然也就变少。
  迂回过来的汉军才堪堪一万的数量,五千步枪兵和两千骑兵是主力,剩下的是三千徒步冷兵器士兵。
  只有一万的汉军,既要拦截反汉轴心联军的溃兵,又有一曲骑兵去追击那支有组织的波斯骑兵。
  这一边的地形是一片平坦,压根不是理想的阻击地形,基本上就是属于能拦截下多少,能干掉多少,都是属于运气的交战场所。
  杨锐同时知道两点。
  第一点,只堵住一个位置,让敌军溃兵不至于没其他路能跑,其实是一种理智的做法,要是敌军溃兵连逃的地方都没有,很可能逼得他们拼命。
  第二点,他们的兵力太少,敌军溃兵看上去漫山遍野,后续还会有敌军溃兵跑过来,能稳住一线进行拦截已经非常理想。将拦截线拉扯得更长更薄,乃至于是再分兵阻击,搞不好会把这一万部队给折进去。
  这一个战场就出现很奇怪的一幕,汉军设置拦截线阻击,不断有溃兵撞上去然后成为尸体,其余方位的反汉轴心联军溃兵是忍受着汉军骑兵的衔尾追杀,成了杀人、被杀、逃窜,谁都不去在乎谁的模样。
  临近傍晚时分,主战场有一支骑兵部队先过来,带队的军官告知杨锐主战场的情况,然后这一支部队加入到对反汉轴心联军的追杀之中。
  哪怕是一两个小时过去,主战场方向溃败下来的敌军士兵依然没有断绝,他们也不知道是不是没看见前方的尸体和汉军,闷头闷头撞上去成为尸体。
  “这一边都快成尸堆了。”
  “他们还在爬着尸山,冒头上来让我们杀。”
  “这就是溃兵了。”
  人要是被逃命的念头占据,脑子的确是会变傻,没有了平时的理智,忽视掉原本应该一眼看到就避免的一些愚蠢举动。
  汉军拦截线的前方,一排由众多尸体堆叠起来的尸堆都快成为血肉组成的墙壁,可是依然不断有溃兵一脸扭曲地向上爬,有些是刚冒头就被子弹命中成为尸墙的一部分,一些则是下了尸墙往前一小段距离被射杀,没有多久那边又成了尸体互叠的新尸堆。
  便是到夜幕降临,主战场溃退下来的反汉轴心联军败兵依然没有断绝,只是相比白天的时候数量要少非常多。
  一直到午夜时分,溃退下来的反汉轴心联军溃兵才成了三三两两,疲惫万分的汉军将士发现新的溃兵数量锐减,心里也不知道该放松还是失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1/8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