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校对)第6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4/821

  那是本来就希望有那么大的动静,任何人都无法悄声无息的开门。
  进了未央宫,看去是一片广场,除却走道是砖石铺成之外,其它的地面就是绿茵,一部分区域建有矮小的房舍,能看到走道两边皆有石灯台。
  大多数房舍是一些工具房,少部分的房舍则是通往底层建筑的入口。
  石灯台现在并没有燃烧,它们在夜幕降临之后会被点亮,成为两条发出亮光的直线,一片漆黑之下仅存两条有光的景色,看去会非常的美丽。
  是绿茵,不是荒草地,也就是十分讲究地进行维护和修剪,绝不会让草长到过脚踝的高度。
  此时此刻就有不知道多少人忙碌着清扫白雪,未央宫的宫门被开启的时候她们还在劳动,看到刘彦的出现才停下干活的动作,面朝刘彦所在的方向弯腰成行礼的姿势。
  从进门处再往前一千米皆为广场,视野再延伸可以看到广场仅是短距离之内的视觉错误,要是从高空往下俯视看到的会是一个巨大的“回”字形状,中间是未央宫的正殿,外围则是其它的建筑群。
  整体显正方形的宫城,城墙之外的广场同样是一个“回”字的形状,又有四条笔直的大道直通宫城的宫门,大道连接的地方会一直贯穿整座城池,直接通向郊外。
  刘彦是徒步走路,却绝对不会是单独一人。
  除非是待在室内,要不然刘彦身边的侍卫就没少过五十人,离得最近的会是身穿重甲的甲士居多,外围则是会以身着轻便的侍卫较多。
  会是身穿重甲的甲士里刘彦近,明摆着就是一旦有什么动静就是充当盾牌,一旦爆发交战他们也会是刘彦身前的坚实防线。
  以刘彦自身的武力值而言,要是以冷兵器的对战模式,世界上应该是没人能单挑打得过他。
  不过,既然是身为一国之君,除非是不将国祚当回事,要不然再勇猛能够亲自上场的机会几乎是没有。
  自建国之后,刘彦其实也没有再上场亲自搏杀的例子。不是他怕死,是在以身作则。
  军队的指挥官就是不应该亲自上场搏杀的人物之一,职责是统筹和指挥全局,不是像个小兵一样自己卖力去杀敌。
  指挥官只有在两种情况下需要亲自上场搏杀,第一种是必须去鼓舞士气,第二种是不拼命就没命的危险之下。
  要不然放弃指挥军队而去展现自己的武勇,压根就不是一个指挥官该干的事情。
  一千米并不短,刘彦是花了十五分钟左右才算是踏上了通往未央宫正殿的台阶。
  刘彦出现在广场的时候,值班的校尉得到消息立刻是快跑而来。
  校尉得到的命令是不大张旗鼓,迎接仪式什么的就不用搞了,更不能让皇子皇女知道刘彦的到来,包括那些身负教导皇子皇女的教员。
  未央宫的正殿依然是建造在可以夯高的地基之上,导致想要上去需要迈过近百道的台阶。
  上了顶端并不是只有通往正殿一条路,出现的是一个面积较小的广场,有多条路与广场形成连接,提供通往它处。
  “禀王上,众皇子在承明殿,众皇女在曲台。”
  未央宫就是一座巨大的宫阙群,涵盖各种殿超过十座,章台的数量则就更多,不但建有各种的林苑以及汤池,少府的主要办公机构也是宫阙群的一部分。
  承明殿一听就知道是什么用途,就是一个小型的宫内藏书馆,有资格进入宫城办公的官员闲暇时会前往休息看书,互相交流时会留下一些手稿,一些言之有物的手稿也会成为承明殿的收藏品之一。
  刘彦极少会去承明殿,想看什么书都是随时随地携带或是临时让人去找来,承明殿也就成了众皇子在那边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
  恰恰是众皇子的学习场所定在承明殿,导致更多的官员只要空闲就会过去,他们没资格直接教导皇子,却能尽力书写一些手稿,说不准会被哪位皇子拿出来读,一旦皇子读着喜欢是不是会问作者是谁?
  值班校尉自然是不能跟在刘彦屁股后面转悠,得到消息的卫尉伏寿用最快的速度赶过来。
  伏寿是最高跟随刘彦崛起于微末的人之一,跟刘彦时是壮年,那么多年过去却是老了。他之前是兖州的刺史,元朔十年被调回中枢上任卫尉,算是刘彦赏赐他在退休前能有个九卿的履历,日后家谱和墓志铭也能好看一些。
  对了,伏寿是伏伟的父亲。
  刘彦要去看看自己的子女,自然是不会进正殿,是拐向了前往承明殿的路。
  宫城之内不缺绝美的风景,或者应该说到处都是被建得风景如画,差别就是有各自的风格。
  宫殿与宫殿之间必定是会保持距离,没可能是宫殿相连,中间也就存在景观。
  刘彦虽然是长时间待在宫城,却是极少会去闲逛,哪怕是要前往哪座宫殿而经过哪里,一般也很少会将目光的视线注视向景观,经常不是在看什么奏章就是在闭目养神。
  说白了,自己家的东西,家业不大经常溜达不想看也不行,家大业大事业又忙,真没功夫去留意了。建了就不是给自己欣赏,是给客人用来赞叹的。
  从室外进入室内,色彩开始变得丰富起来,不再是室外的一片雪白。
  建筑物越是大,室内就会越是昏暗。毕竟不是开门光线照射进来就能提供整个房间的光线。
  宫城之内的室内,除非是刻意要保持昏暗,要不然照明从来不是难题。
  原始一些,要么是人提着灯笼什么的,要么是墙壁上弄油灯,总是能够提供光线。
  科技还能提供另外一种方式,像是白天的时候会利用光线折射的原理,用不知道多少面或大或小的镜子反复折射阳光,使室内光线充足。夜晚的时候则是一样用镜子反复折射人造光线……例如足够亮的火堆,也能使室内一样光线充足。
  利用光线折射原理提供光亮这么一件事情,埃及人早在公元前三千年就在干了,要是明白原理其实也没什么难度。
  “王上……”伏寿不得不多嘴问一句:“可要遣散臣僚?”
  在这个时间,承明殿那边的人不会少,一些是纯粹过来休憩阅读,更多则是过来看能不能与某位皇子来次邂逅。
  “不用。”刘彦没有什么多余的想法:“寡人不会经过大殿。”
  要是阅读一下历史,会发现一个很特别的现象,有明一朝之前的皇朝,只要是正儿八经的汉家苗裔当皇帝,宫城从来就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禁宫,只有后宫才会杜绝外人进入,不然其余区域的限定其实并不严格。
  像是西汉和东汉,中枢的办公地点就是在宫城之内,臣工要是愿意也能到除了后宫之外的地方随意溜达。
  另外一个就是,正儿八经的汉家苗裔当皇帝,除却有宋一朝以及有明一朝之外,皇帝从来就没有与普通百姓过不去的记录,真要针对一些什么人也是至少寒门以上,不过一般是拉拢寒门去干豪强以上。
  所谓的寒门可不是普通百姓,起码是家有数百亩良田,有仆人数十成百,家财万贯不在等闲。那些什么寒门士子,对比的是一些高门,可不是对比普通百姓,能读书就是一个界线。
  刘彦没有自小经过什么特别培养,自然是不存在什么皇家气度,却是真正的皇一代。他对臣僚宽厚不是经过什么教育,大约有一些在现代养成的思维,更多的是对自己统治地位的自信。
  话又说回来,真的只有一个对自己统治地位感到惶恐的皇帝才没有安全感,搞出一套又一套除了限制自己之外的东西出来,搞官僚以及大族也就罢了,算是智商在合格线之上,知道只要百姓支持自己就没什么难关过不去,可是偏偏有那么些皇帝会脑子有病和百姓过不去。
  刘彦不想太多人知道自己来了,伏寿自然是需要尽心尽力地满足刘彦的需求,少不了是有人会在刘彦会经过的地方进行疏散。
  被疏散的人感到莫名其妙的同时,足够聪明自然是会能猜出为什么,但他们绝对不会去声张。
  刘彦一路来到承明殿,却不是走大门进入,是进入一条隔层通道。
  宫城的每一座宫殿都少不了一些隔层,里面也必然是有人在值班,他们就是一群躲在暗地里关注任何谁一举一动的人,被一些人称为暗卫。
  “他们今天学什么?”刘彦在昏暗的视野里是看不到人的脸庞,得到值班暗卫的回答,点了点头:“九章算术是得学。”
  《九章算术》的作者是张苍,却是集合前人的智慧编写而出,儒家还没有完全烂到底,以及被后面的那些腐儒瞎搞之前,《九章算术》才不是什么偏科,是儒者必须学的知识之一。
  刘彦所处的位置有些高,透过薄纱向下看去,教导众皇子学习《九章算术》的教员是有江南第一才子称号的罗含。
  除却罗含之外,三张之一的张亢,会稽名士虞喜,以及一些刘彦没什么印象的人,是作为次席环形坐在边上。
  刘彦现在有十一个儿子,年纪最大的是嫡皇长子刘慎为八岁,女官所生的庶长子刘铭七岁,能够坐在下面学习知识的是五岁以上,一共有六个儿子在场。
  六个皇子坐的顺序很鲜明,作为嫡皇长子的刘慎独自一人坐在最前端,后面则是四妃的儿子坐第二排,生母品阶再低同坐第三排。
  刘彦没想过要怎么地秉承同心,每一个儿女都是同样的态度,他很清楚那么干会有什么后果。
第922章
君失臣兮龙为鱼
  刘彦就是来看一看,不会去打断或打扰众皇子的学习。
  罗含是教员,说白了就是一个讲师,不是师傅更不是师父,连老师都不是。
  教员除了教导的学生身份特殊一点,并不是什么官职。
  当前的汉国关于皇子主教……如少师、少傅、太子洗马是空缺状态,更没有什么人担任太师、太傅、太保的官职。
  不是没人去争取那些官职,是刘彦在册立太子之前根本就不会选人就任。
  目前教导众皇子的教员数量挺多,上一次刘彦搞文学盛会,对于一些有才学的人,能当官的基本是给了官职,一些不适合当官的人则是留在长安。
  被留在长安的那些人,大多数是得了个教员的身份,每个月会有多少工资(不是俸禄),也给安排了住所,但真不是官方在编人员的身份,但却比公职人员的身份更吃香。
  “你可有关注承明殿?”刘彦自然不会是问暗卫,更不是问卫尉伏寿。他人也不在承明殿了,是到了曲台,问话的对象是过来看外甥女的桑虞:“教员讲课如何?”
  曲台同样是未央宫的一个组成部分,听名字好像是一个唱歌练曲的地方,可实际上并不是。
  曲台就是一个拥有各种锻炼设施和有校武场的场所。
  来宫城办公的武官或是禁卫军将士,反正是有空闲或是不值班,喜欢就可以过来练一练。
  对于众皇子的教员,桑虞有意见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原因是众多的教员竟是只有两成不到出身北方,出身南方的教员竟是占了八成。
  “讲明科也就《九章算术》能好好讲一讲,其余就是讲得乱七八糟。”桑虞可没傻到胡言乱语来诋毁,是讲真事:“讲文科,风格偏于柔了。”
  所谓的明科,包含了法令条规以及一些杂学,说白了就是大多不算做儒学。
  现在的文科则就是专指儒学,也就是四书五经那些书籍。
  刘彦最大的女儿刘茵是九岁,生母是拓跋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4/8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