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校对)第6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1/821

  “怎么一天的时间不到,觉得他们……怎么说?”
  “变得很奋发向上?”
  “对,就是这个说法!”
  蒯的全名叫楚蒯,身为汉军一小卒,还是服徭役刚刚登陆阿三大陆不到两个月的小卒。
  与之楚蒯说话的叫余盛,同样是服徭役的郡县兵,只不过因为能打被安排了一个伍长的职位。
  楚蒯识字,临时被安排了一个记录收押战俘数量的活,相反是身为伍长的余盛不识字。
  在这么一个年头,识不识字很重要,别看余盛现在是伍长,可是识字的楚蒯未来的前途绝对比余盛光明得多。
  “那些要求与之身份地位相匹配待遇的战俘怎么处理?”楚蒯说着看向了左侧,那里站着数十个穿着光鲜的战俘:“上面没交代这个啊!”
  大约是三十来个一看就是刹帝利的阿三,他们的精神状态要比普通的阿三好上一些。
  所谓的好上一些其实也没好多少,指的是他们至少会思考接下来该怎么办,比如能不能抱上汉人的大腿亲切地喊声:爸爸。
  说起这个余盛就郁闷,他觉得自己的军侯的手气也太臭了,得是多么的倒霉才会抽到留守的签。
  “别奢望盛能去问。”余盛无比惆怅地看着怎么收押都还有更多的战俘:“屯长就更不会去问,现在谁都没敢触军侯的霉头。”
  楚蒯同样露出了惆怅的表情:“真羡慕那些能够出征的袍泽,跑一圈回来,能分的战利品比我们多,要是遇到抵抗的阿三说不准还能砍几颗脑袋,爵位可不就有了,表现勇猛了都有机会被吸纳进入常备军。”
  余盛下意识就捂向了心脏的位置,他感觉自己的心好疼,忍不住还会一酸一酸,心情老复杂了。
第886章
自立为王只在一念之间?
  平原大决战之后,远赴阿三大陆征战的汉军,像是要把憋了数个月的闷气全发泄出来那样,开始进入了狂暴模式。
  桓温的应对方式非常直接,俘虏之中属于各地的贵族麻溜地挑出来,接下来就是军队分批开拔干活。
  愿意合作的阿三贵族自然是能留下小命,甚至还能得到不错的待遇,视配合程度还能继续对着同为阿三的人种作威作福。
  不愿意合作的阿三贵族暂时也没有刻意为难,人是一定要让活着,什么时候把财产全搜刮完了,基本是能挖个坑埋了。
  历经大变之后的阿三贵族,他们已经知道自己与汉人的差距不是砂砾和大山,是砂砾和太阳的个头比对。
  要只是弱了那么一点点,是个人输了都会觉得不甘心,可要是自己使出浑身的实力,却是被一指头摁在地上蹂躏,就算是神经再坚韧的人都会无法控制地精、神、气全泄了。
  战事的进展远比桓温事先预料的还要顺利,有了被俘阿三贵族的合作,再则是汉军也的确不是阿三所能够抵抗的,汉旗所到之处基本就是接收城防和安置降军。
  哪怕是有城池选择抵抗,一般是调来青铜炮……或是干脆埋上炸药包,“轰隆”那么一声过后,城头的旗帜就算成了汉旗。
  “战争……是越来越无趣了啊!”桓温一脸的无敌寂寞,无视掉袁乔那似笑非笑的表情:“听说本土也制作出了火枪,只是还要一再改良?”
  袁乔不搭桓温的茬,也不知道关于火枪消息,他毕竟级别有些不够,是说:“征西将军已经率军越过都赖水(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塔拉斯河)。”
  “是啊……”桓温摸着下巴微微地感慨了那么一下下:“都已经打穿古大宛,进入匈尼特人的地盘了。”
  那可是大宛呢,先汉军队所能向西最远的地界,自东汉崩溃之后,别说是汉军了,汉人也是很久没有出现在那一片土地上。
  时隔数百年之后,当代的汉人终于又去了,还比自己的祖先走得更远。
  “我们更厉害。”桓温不是刻意去和谢安比较,纯粹就是心情很爽:“不算之前的热身,仅是一个半月就横扫笈多王朝,现在连华氏城都拿下了。”
  其实汉军也没真正完全控制笈多王朝原来的所有疆土,一些地方还是处于笈多王朝贵族的实际控制下,笈多王朝西部也有相当的土地被两萨特拉普和伐伽陀伽攻占。
  笈多王朝的崩溃太突然了,先是沙摩陀罗笈多战死疆场,超过六十万的大军被汉军全歼,华氏城的笈多王室正在挑选新国王的时候汉军兵临城下了。
  华氏城被汉军围了起来,并不是汉军一抵达就进入攻城模式,主要是桓温需要笈多王朝的新国王上任。
  笈多王朝的西部军队,他们是从两萨特拉普和伐伽陀伽知道自家国王死掉的消息,一开始其实是不信的,派人回去华氏城,一路上看到的是汉军轻轻松松接收一座又一座的城市,也证实了沙摩陀罗笈多死掉的消息,进华氏城是没有可能的,倒是将一路上的见闻给带了回去。
  两萨特拉普和伐伽陀伽捡了天大的便宜,虽然还是费了点劲,但却是办到了以往办不到的事情,各自轻轻松松扩土数百里。
  “我欣赏他们的勇气。”桓温近期似乎是有些膨胀了?他像是在自言自语那般,呢喃:“我正努力地约束自己,连华氏城都没有进去,要不然其实很想参观一下笈多的王宫,听说正殿里面随便一块砖都是金子做的。要不要找他们泻泻火?”
  远赴万里之外,还是跨海远征,前期为了达到目标是一直憋着,后面利索地一个半月灭掉地区一霸,任是谁达到这样的成就,心态飘一飘也是正常的吧?
  “元子。”袁乔可不想看着桓温因为一时的心态飘飘然惹下祸事。他偏偏还不能倔着劝,反应应该用轻松的方式:“尼泊尔、门隅、迦申陵波等笈多的盟友还没有解决,他们的国王可不能再用炮轰死了。”
  “唔?还有阿拉干、曼尼普尔、塔达、骠国……话说都是些什么烂名字,称呼起来真拗口。”桓温的注意力果然是被吸引了:“国家是小了一些,不过也是敌国,可以将他们的国王拉到长安遛一遛。”
  其实没那么多的国家了,平蛮校尉部那边一直也没闲着,桓温这边在进行平原大决战的时候,另一路的汉军也是一路向被进军,虽然破城灭国的速度没桓温这边快,但是骠国、阿拉干和曼尼普尔已经先后扑街,兵峰已经进入塔达国境,再加把劲就能与在笈多王朝境内的汉军会师了。
  “已经到了秋季,乘船回去需要历时三个月左右,差不多是进入冬季。”袁乔脸上一直带着微笑,眼神却是显露出了紧张:“这边的战事不会有什么反复,我们已经抓到旃罗罗,该抓的大贵族也全抓到,周边属国的首领也全来了,要不元子就先带他们回国?”
  桓温迟疑了,一百步都走了九十九步,走是能走,也真的想及早回国为分封做更多的准备,可是只差一步就能圆满了啊!
  “大大小小能拉出来遛的人物近百,安石可没办法列出这样的礼单。”袁乔还是一直在微笑,牙却是有些酸:“元子抵达京口,后一脚那些敌国小王就到。”
  桓温只是心态有些飘,不代表智慧被狗吃了,袁乔一劝再劝怎么都该反应过来了。他愣了一小会的神,用着莫名的目光一直盯着袁乔看,看得袁乔有些心里发毛。
  “彦叔……”桓温也不知道是因为太热了,脸上能出汗的地方看去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汗珠。他拱了拱手:“一切尽在不言中啊!”
  袁乔这才真正松了口气。
  刘彦统治下的汉国,是历朝历代对统兵将领真正的放权,桓温统率大军远在数万里之外,一直就是想怎么打就怎么打,中枢那边从来就没有任何的指手画脚,甚至连监军都没有一个。
  要军队有军队,还是那种会坚决执行统兵将领命令的军队,物资也是能有多少就有多少,袁乔真的怕桓温生出不该有的念头。
  没错!看到忍不住一直在飘飘然的桓温,袁乔是真的在怕!
第887章
明智的选择
  当今天子不姓司马,朝廷更不是原先那个只能当一块招牌的小朝廷,可就算是原先司马皇族的小朝廷那么地烂,四大门阀随便再拉上一些世家和豪强就能裂土为王,也没有人去那么干。
  之前没人干不是没兴趣(野心),是神州陆沉山河破碎,要是长江以北的胡虏弱一些,小朝廷肯定会一再出现裂土为王的人物,可是北方胡虏着实太强,谁都明白内部真不能再出大乱子,要不然大家伙就该等着胡虏杀过长江,一块去当真正意义上的亡国奴了。
  就算是在那种情况下,长江以南还缺“自治区”了?王、庾、谢、桓哪一家不是有各自的控制区,要是他们不乐意的话,小朝廷连一根毛都管不到。
  历史上,桓温率军攻下巴蜀,之后美滋滋地就准备起了封王的行头,控制巴蜀为自己的领地,就差举行仪式封王,还是包括桓氏在内的所有门阀和世家一块劝,有些劝不动了就一块威胁,才没搞出裂土封王的糟心事出来。
  历史上的桓温到死都没有自立为王,可是他死之前小朝廷的任何命令都进不了麾下的控制区。他对小朝廷极度失望之后再也没有收敛自己的野心,是一再挥师进行规模大大小小的北伐,一度差点将整个关中从胡虏的手里夺回来,为的就是累积更大的威望,使那些反对者失去反对的理由。
  袁乔不是针对桓温,也不认为桓温有自立为王的胆子。
  是袁乔读了相当多的书,史书上有着太多的例子。
  某一名将军本来很是尽忠职守,但是这一名将军一再率军打胜仗,来自战败者的竭力讨好,另外一些人的阿谀奉承,将军开始慢慢膨胀起来,一再试探麾下率领的军队,又是试探效忠的中枢,然后真的反了。
  近些日子以来,作为战败者的阿三为了活命和为了留下更多的财产,又或者是出于讨好战胜者的单纯心思,他们是用着各种各样的手段在讨好桓温。
  不止是战败的阿三们,来自罗马、萨珊和其余国家的人,有一个算一个都在花着心思讨好任何需要他们讨好的汉人。
  人啊,能经得起一次、两次、三次……乃至于是数十次的讨好,可只要有那么一次心态飘了,那就是堕落的开始。
  接受了一次讨好,随后就会认为,老子就是牛逼,就应该被讨好。
  手里稍微有点权的人膨胀起来,害的人不会太多,利用权利对国家造成的危害也是在自己职权范围之内。
  要是手掌重兵的将军膨胀起来,真的认为一切的胜利都是在自己的英明领导下获得,其余将官和士兵总合起来的作用都没有自己大,转入的就是骄横模式。
  有了骄横之心的将军,他的下一次统兵作战就算不失败也会使率领的军队蒙受没必要的损失,甚至真的觉得世界就该是围绕着自己转,考虑着要不要把谁拉下马,玩一玩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游戏。
  桓温在很短的时间之内想了很多,他扪心自问在某个夜深人静睡不着的时候,是会忍不住升起试探麾下将官的心思。
  更深层的事情桓温还没来得及想,不过要是真有那么几个愿意跟着自己干任何事,无外乎就会开始拉拢指挥阶层,收买士卒的爱戴之心。接下来就是不愿意向自己靠拢的将官找机会干掉,真正掌控大军之后,就该想一想是直接造反,还是玩一玩清君侧。
  当然了,桓温只是控制不住会想试探一下将官们对自己的态度,后面那些是图谋大事的叛逆份子才会去计划并执行,他很清楚自己是不会去干那些事情的。一切只因为他并不是汉国权柄最大的将军,征南将军不过是四“征”之一。
  还有一件对于桓温来说很重要的事情,他的副手……也就是远征军的长史袁乔,那么一个有着深厚交情的密友,他只是稍微膨胀那么一下下就有那么大的反应,其余只是上下级关系的下属察觉到了会有什么反应很值得思考。
  【天子……】桓温不敢再想下去了,他回过神来发现自己不但是满头大汗,连带浑身都湿透了,对一直注视自己的袁乔扯了一个很难看的笑容,说道:“此间战事只剩收尾,温略一思索,是该先回转本土。”
  刚才袁乔都在思考要不要出去,怎么着都该先召集执戟郎中,再调来执法队,将中军大帐给团团围起来,接下来是不是要来个摔杯为号什么的,取决桓温愿不愿意接受先回本土的建议。
  “这是极好的。”袁乔笑得很是开心,推心置腹地说:“虽然是无令而回,元子却没有率领大军,仅是跟随天使返转。”
  桓温刚才已经想到了这一层,出征在外的将军没有得到命令私自回国,却是在灭国之战的收尾阶段离去,这种行为是在向天子表明对权力的不恋栈。
  “那个……”桓温的心多多少少是有些乱了,争取意见:“温是否私藏珍宝?”
  “……”袁乔先是一愣,后面明白桓温是在寻求要不要自污的建议,历史上很多将领都是用这种方式消除君王的戒心。他做出了哑然失笑的表情,边摇头边说:“元子心乱了啊!”
  桓温立刻就是露出“囧”的表情,觉得自己刚才的行为很好笑,天子无限度的放权,那种小手段真没必要做,做了天子反而会多想,还会被同僚笑话。
  “择日不如撞日!”桓温是一个很雷厉风行的人,对着外面大喊:“来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1/8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