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校对)第6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7/821


第862章
高尚,了解一下!
  阿三洋是汉人的叫法,罗马人、波斯人和阿三们是称呼它为厄立特里亚海。
  根据谁是强者谁有命名权的普世真理,汉人现在怼笈多王朝都怼上了阿三大陆,罗马人和波斯人必须承认汉人的强大,那么罗马和波斯萨珊在地图上就需要改一改,将厄立特里亚海这个名称划掉,用汉人新命名的阿三洋这个称呼。
  不止是厄立特里亚海需要改成阿三洋,原本被称呼为信度的大陆也要改成阿三大陆。
  只是包括罗马人和波斯人在内的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还将笈多王朝等众多阿三大陆的国家和民族包含进去,他们真的不知道汉人为什么对“阿三”这个名字这么执着。
  其实汉人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取名叫作“阿三”,他们原以为是刘彦承认笈多王朝是已知世界的第三强国地位,可是怎么算都觉得不对劲,汉国自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罗马和波斯萨珊占据了另外两个排名前三的位置,那么“阿三”到底是有什么特别的意思?
  刘彦才不会将秘密说出去,里面其实是有着很不光彩的背景。
  阿三,指印度人,带有种族歧视意味的贬义称呼,阿SIR音译。“印度阿三”来自“十里洋场”时期的吴语上海话,吴人极喜加“阿”字,而上海话中与“三”相关的词汇(阿三、八三、瘪三、十三点、猪头三)多为贬义词。上海当年的英租界中经常会有从印度调来的“公务员”,负责一些杂事,而这些印度人是英国人的忠实“爪牙”,整天警棍乱舞,因此上海人便蔑称其为“阿三”。
  在世界的各个海域中,自远古就显得繁荣的海域并没有多少,地中海算是其中的一个,再来就是阿三洋。
  “好多……船只啊!”尤利安说的不是从非洲大陆而来的舰队,是航行于阿三洋的其余船队:“赛里斯人对海洋的利用远超我们的想象!”
  然而汉人开始玩航海也就是近些年的事情,之前玩海航仅是因为统治者认为海上有仙岛的存在,造船出海是为了找到仙岛向仙人祈求长生不死之药,仅有极少的一两次大舰队是抱着军事目的而出海。
  阿三洋现在的繁荣是建立在汉人先后又找到了可以抓捕奴隶的地点,像是尤利安等人所看到的那些船队,就是汉人要涌去非洲大陆干捕奴大业。
  可以预期的是,汉人不断前往非洲大陆捕奴,固然黑蜀黍是倒了血霉,可是非洲大陆也将迎来文明,会出现汉人成批建造出来的城镇,甚至会吸引汉人过来垦荒,使这一片长久处于蛮荒状态的土地迎来文明。
  “注意看。”克谢亚斯说着一口别扭的汉语,抬手指向不断交错而过的船只,有着众多不同的旗帜:“那些旗子上面的图案应该是家徽,不同图案的旗子背后都有着一个家族。”
  其实很多旗帜根本就没有图案,是不同文字的汉字,例如正在交错而过的船队悬挂的“庾”,还有之前那些船队悬挂的“谢”、“桓”、“王”、“徐”、“冉”、“蔡”、……等等的很多。
  每一个姓氏后面的确都有着一个家族,新王朝的从龙之臣,依靠功劳成为勋贵的家族,地方上底蕴很强的家族,他们正在追赶时代的潮流。
  尤利安还是认得汉字,但是没理由教会克谢亚斯学聪明,随口“哼哼哈依”乱回应,内心却是五味杂陈。
  “在这场大变革中,赛里斯人已经远远地走在了我们前面。”弗拉维斯更加坚定必须搞懂怎么造远洋船只的决心:“一旦抵达赛里斯,立刻向他们下订单!”
  “哈!”克谢亚斯好像是发现了什么似得,极度惊讶地吼:“我们的人,那是我们的人!”
  众人随着克谢亚斯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几艘船只的甲板上看到了波斯人,他们是作为水手的身份在进行忙碌。
  他们无法分辨出汉人与倭人的区别,要不之前就该了解到一点,众多家族的船队其实是有着相当多的倭人水手。
  汉人才玩海航没有几年,海军一再规模扩张,大多数的水手被征召进入海军,留给民间私人船只的海员着实不多。
  大航海时代已经来临,但凡是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不能错过,培训船员是日久天长的事情,聪明人就将目光转移到本土沿海以及倭列岛,大肆挖掘各种航海人才和雇佣水手。
  汉人的船上会出现波斯人,无非就是有些家族着实是在本土和周边雇佣不到水手了,树挪死人挪活的聪明劲下就玩起了雇佣波斯人。
  在尤利安等人看不到的各艘船只的舱内,作为桨手的所有人是阿三,他们都是“汉笈战争”中的俘虏。
  罗马人是不知道汉国的海员极度紧缺。按照他们的想法,汉人玩航海肯定是千儿八百年的事了,拥有全球范围内任何国家和民族所未能比拟的底蕴,怎么可能会缺乏海员呢?
  在不知道事实的前提下,罗马人思考的方向就有些偏了,认为汉人是在带波斯人一起愉快玩耍,少不了一阵子的羡慕嫉妒恨,又是更加仇视波斯人。
  “波斯与汉帝国的友情追述起来可以远到五百年前。”克谢亚斯满怀深情地说:“我们曾经动用十万军队的规模去迎接汉帝国的使节,用以表示对汉帝国的尊重。”
  尤利安很想说,帕提亚帝国已经埋进土里了,是罗马将帕提亚帝国打得奄奄一息,可特么是萨珊王朝的建立者进行叛乱将帕提亚帝国埋进去的。帕提亚是帕提亚,萨珊是萨珊,西汉是西汉,今汉是今汉,两个民族的族裔虽然是延续血脉(文化),可特么讲道理都是两个不同的王朝(国家),屁的什么源远流长。
  “尊贵的阿尔达希尔。”弗拉维斯用着好奇的表情,说的是很标准的波斯语,问克谢亚斯:“贵国有向赛里斯购买船只吗?”
  反正克谢亚斯出国之前是没听说有谁向汉国购买船只,他刚刚看到汉国的一些船只上有波斯人,不太清楚波斯人是被雇佣还是船只的主人。他心里没谱没关系,已经知道汉人愿意卖船只给罗马人,就昂起头答道:“我国与汉帝国是盟友,你说呢?”
  弗拉维斯又问:“那么尊贵的冕下,可以透露采购金额以及种类吗?”
  克谢亚斯用着嫌弃的眼神斜视弗拉维斯:“我们的关系有好到这份上吗?”
  弗拉维斯告诉自己别生气,用着鄙视的目光盯着克谢亚斯,一副“原来你压根什么都不知道,就知道特么吹牛”的模样。
  还真的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克谢亚斯至少是智商在线,才不会干“言多必失”的蠢事,最主要的是怕说出去的采购价格错了更丢脸。
  “赛里斯人没有向波斯人开放船只购买权。”弗拉维斯对着自己的同伴们笑着说道:“这个对我们来说,真是一个好消息。”
  罗马人不知道什么叫远交近攻,却是能判断出大体的情况,汉人绝对不会去扶持波斯萨珊,一切的根由是波斯萨珊离汉国太近了。
  舰队当然是不会停下,经过将近半个月的航行在地平线上看到了阿三大陆的身影。他们与众多的船队在同样一条航线上交错而过,罗马人和波斯人已经笃定一点,那就是汉人正在发疯地往非洲大陆涌去。
  卡拉巴拉斯是阿三大陆最南端的一个国家,舰队抵达阿三大陆之后就是现在卡拉巴拉斯进行补给,只不过卡拉巴拉斯压根就没有一个能容纳数千艘船只的港口,舰队只能是在外海下锚,吨位较小的船只过去停泊。
  算起来卡拉巴拉斯现在还是汉国的盟友之一,他们是“五国同盟”的一份子。可能是盟友的关系,也许是怎么反抗都没有用,卡拉巴拉斯官方对各型船只规模达到数千的舰队到来,压根就没想做出什么军事反应。
  “他们(卡拉巴拉斯)完全免费提供给予赛里斯舰队的物资补给?”尤利安有些发愣地看着打听消息回来的弗拉维斯,有些懵地重复问:“完全免费?!”
  弗拉维斯重重地点头:“是的,就是完全免费。”
  从罗马归航的舰队一路上加入船队,规模上已经是“肿胖”到不行。因为航海过程中一直在发生减员,一些时候也有同航线的船只新加进来,究竟是有多少人很难算得清楚,向卡拉巴拉斯要求的物资却是按照至少十五万人来作为基数。
  采购物资肯定不是只买一天的份,正确的做法是尽量将船舱给填满,至于发生状况是不是要丢掉物资又是另外一回事,那么卡拉巴拉斯提供的物资就必然会是一个庞大的数量。
  “卡拉巴拉斯已经成为赛里斯的仆从国了吗?”尤利安的说法没毛病,罗马也有自己的仆从国,但凡罗马有所需要,仆从国就算卖掉内裤也要备妥:“要不然价值至少十五万枚金币的物资,怎么可能免费提供。”
  王猛很恰巧地到来,听到片面的部分交谈内容,又看众人好奇地注视着自己,说出了正确答案:“大汉保证卡拉巴拉斯这个国家的海上安全,作为代价他们有义务提供大汉的海上消耗。”
  所谓的消耗不止是汉国官方船只在物资方面的补充,卡拉巴拉斯还需要每年向汉国进贡二十万枚的金币。
  制定并履行契约的同时,汉国海军会将除了自己之外的任何对卡拉巴拉斯有敌意的海上力量进行拦截或是消灭,得到卡拉巴拉斯这个国家所属的船只求救也会前往救援。
  简单的来说,汉国目前与卡拉巴拉斯的关系,就是收了保护费就绝对会干活。除非是汉国不想收拉卡巴拉斯的保护费了。
  卡拉巴拉斯绝不是汉国霸权下的唯一契约缔造国,海峡对岸的兰巴建纳(王朝),东北部的拔罗婆(王朝),和附近有海岸线的国家(除被吞并的吉塔拿多),基本都和汉国建立了保护者和被保护者的契约关系,就是每个国家需要上交的保护费不一样,最多的就是卡拉巴拉斯的二十万级别,最少的是位处阿三大陆西南部迦昙波的三万枚金币。
  “我们收了朝贡是会将金子花在他们国内。”王猛很是伟大和正义地说:“取之以彼,提供保护。用之以彼,刺激生产。”
  有些脑子没绕过弯的人觉得,说得简直就是太有道理了,汉人绝对是天大的好人。
  搞明白怎么回事的却是惊讶汉人的心够黑,干的是双重剥削的活。
  “呵、呵呵、呵呵呵……”尤利安完全是忍不住了,尽量不笑得那么僵硬:“赛里斯真是一个高尚的国度。”
  “那是自然。”王猛才不会觉得难堪或是尴尬:“因为我们的存在,受到保护的各国有了前所未有的和平。而他们只是需要付出微不足道的代价,完全是合适的。”
  王猛那么说绝对没有任何错,阿三大陆上面的国家,他们之前可没少互相打生打死,是汉军登陆了吉塔拿多,也是汉国海军纵横着阿三洋,除了加入“五国同盟”的成员继续怼笈多王朝,其余阿三们之间的互相攻伐全部给消停了下来。
  汉国只是收取微不足道的保护费,只要汉国没有将之消灭的意思,阿三们完全不用武装那么多的军队,军费节省是一方面,不用因为战争死人是另外一个方面,已经明白这一道理的阿三各国表示自己很高兴,感谢汉人爹地带来了自己致力却争取不来的和平。
  其实还有更好的一面,比如汉国商人们进入各个阿三国经商,为阿三们带去了丰富的商品,许多阿三们自己能生产的货物汉人卖得相当便宜,只有阿三自己无法生产的商品才会贵一些,可并不存在强买强卖的现象。
  “那个……”海伦娜听了个半懂不懂,问出自己极度关切的问题:“我们什么时候可以抵达赛里斯?”
第863章
自己吓自己
  “王猛今日便会抵达?”
  “禀将军,舰队已至‘定武’。”
  现如今的桓温可谓是意气风发,他率领军队跨海而来,半个月灭亡了吉塔拿多,又用四个月的时间攻占笈多王朝的全部沿海,诸夏历史上克城灭国的将军比比皆是,却是没有任何一员将军像他做到过这样跨海灭国的伟业。
  定武是汉军第一次在吉塔拿多登陆的区域,那边本来就只有一些小渔村,为了能够使跨海而来的军队更好地登岸,桓温下令在初次登陆建造了一个军港,后面又修建营寨,由营寨慢慢扩建成了军事重镇。
  随着汉军攻占笈多王朝的沿海,尤其是拿下笈多王朝最大的港口克塔克,位处吉塔拿多的定武即时军事地位也就一再降低,不过那边依然有着很大的政治意义。
  诸夏在地理位置上的取名很有讲究,一旦是由军队来进行建造,命名的时候基本上就会有一个“武”字。
  纵观历史长河,诸夏本土有“武”这个字的地方太多太多了,尤其是春秋时期最多。
  当时各个诸侯讲究的是春耕秋战,军队每到一地必然是要垒寨,规模有大有小,有些是草草建立完事,有些则是奔着永固的规模而建。
  因为是为了屯兵而建,基本上就是会取名为“武城”,结果就是摊开春秋时期的地图一看,满地图都是叫“武城”的地理命名。
  东汉是诸夏古典军事的尾巴,往后的各个朝代虽然依旧有一些古典时代的痕迹,可是一些传统却是不见了。例如从西晋之后,诸夏向外扩张就不再出现“武城”,甚至失去了军队每到一地建造城镇为藩篱的旧有传统。
  “武城”的没落就显示出一个严峻问题,看看各朝各代的版图大小变迁,会发现东汉之前的诸夏版图哪怕扩充缓慢也是在增涨,并且是占下一地直至王朝灭亡依然是牢牢控制住(不被他国夺去)。
  失去了建造“武城”的旧有传统,便是强盛如杨隋和李唐,真实情况就是隋军(唐军)来了这片土地才是隋土(唐土),可是伴随隋军(唐军)的离去,土地就又成了异族(他国)所有。
  “羁糜区”这种地方行政单位是杨隋首创,所谓的“羁糜区”说白了就是在地图上那个地方名义上属于杨隋的疆域,但实际上也仅仅就是有着一个名份,真正控制“羁糜区”的那些人愿不愿意听从皇帝命令是另外一回事,通常是拿着好处却听调不听宣。
  后面的李唐学习了杨隋的政策,尤其是变本加厉地发扬光大,简而言之就是才不管命令下达了“羁糜区”愿不愿意听,要的是某个地方送来效忠书,好光明正大地将某块地皮纳入李唐疆域,使李唐的疆域图看上去是那么的大。
  “江山之固,在德不在险”这一句话被无数的人提起过,人心固然重要却是易变,上一刻爱戴下一刻成为仇寇,不重视国防的真正遭遇挑战的时候,固然就是再得民心,可是都逃离不了灭亡的命运。
  秦有函谷关之险,立足西北八百余年,更是凭借险关一再化险为夷,才有始皇帝的横扫八荒六合之大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7/8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