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校对)第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821

  邯郸之战,敌军十万,冉闵胜,杀敌一万。
  苍亭之战,敌联军,冉闵二十万大军,胜,杀敌两万八千。
  襄国之战,冉闵十万兵马对石袛、石琨、慕容鲜卑三方十余万精锐,因听信道士妖言,贸然出战,败,全军覆没。
  第二次邺城保卫战,刘显七万大军,冉闵胜,斩首三万,刘显杀石袛。
  第三次邺城保卫战,刘显叛乱,进攻邺城,冉闵再胜。
  常山救援战,冉闵八千骑兵增援,胜,刘显灭亡。
  廉台之战,慕容恪近二十万鲜卑精锐,冉闵不足万人,血战杀敌,突围而走,最后战马倒毙被俘。
  一共记载九次大战,七次获胜,扫平冀州,灭绝石羯。要知道,羯人是超越匈奴的强悍异族,其重骑兵战斗力惊人。冉闵是如何能取得如此战绩呢?历史记载,冉闵麾下将士极盛之时达三十万,超过了石羯鼎盛之时。但是,只要知道乞活军是什么,就不会觉得人数多就是好事。
  在论述冉闵最强盛时期的兵力之前,需要简略的介绍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这就是五胡乱华期间北方汉人最大的武装集团——乞活军。
  乞活军是胡人残杀晋人,大肆破坏中原的产物。伴随着匈奴和羯族的崛起,北方晋人遭受了几乎灭顶之灾。幸存的晋人为了自保,自发的组织在一起,他们以流民集团的方式,一边武装自卫,一边四处迁徙求生。这种流民武装集团就是乞活军。而乞活军的统帅是李农!
  李农是谁?是石勒的好哥们!也就是说,实际上李农并不是冉闵的部下,他会支持冉闵,但是却没有可能完全听命。
  冉闵为什么能够屡屡以寡击众?无它,是因为中原那些依附他的豪强和大族,这些人一直都在向冉闵输送优质的人才和兵源!
  事实上不管是申钟或是其余的什么人,他们在后赵朝廷担当什么官职,有一个身份终究是无法分割,那便是晋人的身份。
  晋人在后赵这个羯人当权的国家生存艰难,他们需要一名领袖。而李农不会是一个合适的领袖,虽然李农有着人数最庞大的晋人武装力量,可因为是主体是流民,注定是与豪强、大族存在阶级上的对立,那只能是冉闵了。
  “为了我们的理想,你们需要有一些人在刘彦手下做事。”申钟一脸的诚恳:“修成侯需要你们对汉部进行渗透,不是掌握这个部族,是能够了解他们,为我们接下来将影响力渗透青州,贡献你们的一份力量。”
  几人面面相觑,他们都是有着基本的民族大义概念,不然也不会被说服,成为冉闵麾下的中坚力量。
  中原和北地的晋人不好过,有个绝对的领袖才能让众多的家族抱团取暖,冉闵是一个合适的人选。既然都已经抱团取暖了,那么去为集体贡献一份力量是应该的。
  说起来,晋人之中真的不乏能人,固然是冉闵武力高强,但军队从来都不是讲究个人武力的地方。冉闵可以在后赵拥有话语权,依靠的是账下那支精锐。当然了,冉闵还少不得李农那边的支持。
  汉部需要一批合格的军官,来为汉部的军队各项事情上产生作用。军队并不是将人召集起来,发配武器什么的,然后就是军队。军队需要进行各种专业的训练,那就需要用到合格的军官。
  刘彦手下的人才太少,尤其是在正规的军队人才上面,流民和地方豪强出身的人怎么会有正规军队相关的知识?他们所在的层面只注定了一点,有相关的军事知识也会有限得很。
  从冉闵那里获得一些专业的军官是刘彦突发奇想的念头,可是想法一出现就无法控制了。
  “君上,这样……不会被渗透吗?”纪昌满脸的纠结:“恐怕不好吧!”
  刘彦是有这方面的忧虑,可是一想也就不那么担忧了。
  一个势力要是能被一些身份摆在明面的人控制住,刘彦认为就此投靠冉闵也不会是什么坏事。毕竟,冉闵那些人就真的是摆在明面,还不是暗地里进行渗透,这样他们都会被控制,谈什么独立自主,哪天不是被冉闵渗透控制,该是被另外的人渗透控制。
  “如此……”纪昌有些振奋,有些欣慰:“便如君上所定吧!”
  刘彦是怎么说呢?他告诉纪昌,汉部的发展前景无可限量,现在看似冉闵派来的人是忧患,但谁又知道在未来这些人不会是汉部反而渗透向中原豪强、大族的棋子呢?
  既然君主有那样的志向,身为属下的纪昌只能鼓励不能泼冷水,他觉得自己有必要和另外的人好好谈谈。
  是的,豪强和大族,刘彦也是将目光盯向了他们。现在他已经是郡守了,可以将触手伸向那些豪强和大族,有足够的时间来整合他们。
  “那么就是先攻楼家!”刘彦拍手定下了进攻对象:“这样的家族,理应成为第一个攻伐对象!”
  已经有快骑向四方传檄,自然不是什么号召起来攻击谁的那种檄文,是向四方公布刘彦成为长广郡郡守的消息。
  汉部需要再一次地向长广郡地界的所有家族收一次税,这一次仍然是象征性的意义,算是给那些先前没来表示表示的各方势力一个机会。
  “这是确认敌我的一次动机?”申钟看上去很感兴趣,他已经卖了二十来个人给刘彦,换取到了不少的兵器。他得知汉部很快就会有一轮新的军事举措,要求道:“那便如上次约定?”
  “成。”刘彦不排斥申钟带人观战:“到时候还要老哥多多给些意见。”
  申钟抚慰着胡须:“好说,好说。”
第99章
炎黄庙
  “这么说,炎黄庙的‘续香’没有被司马一族带到长江以南?”
  今天是刘彦带着部队返回的第二天。他们出征不服,灭掉了楼家又与扫楼纳阿部落打了一场皆为获胜。
  出征的部队归回时,得知灭掉楼家,战胜塞娄纳阿部落,栖息地立刻就是陷入了狂欢之中。他们享受胜利,只有不断的获胜才能证实汉部的强大,身处一个强大的部族才会有安全感。
  不要小看安全感的作用,那能决定一个国家的兴衰,更能决定民族该会是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得知出征获胜,那些原本因为大军出征时时刻刻忐忑的人恢复了镇定,他们带着心有戚戚焉的心情歌颂出征战士的勇猛,被称赞的将士则是满心的骄傲和战胜对手的执行。
  士兵需要自信,这点刘彦比任何人都清楚,他也正在慢慢地……竭尽所能地让汉部的将士心怀自信,没见部族武装使用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吗?
  回归,他们经过一天的歇息恢复了一些状态,隔天清晨聚到一块,一边吃着朝食一边进行商谈。
  炎黄庙既是炎帝和黄帝之庙,两位算是华夏族群公认的先祖,长期以来就接受朝拜祭奠,只要是华夏族群开创的皇室必然会尽心尽力修缮炎黄庙,因为只当了皇帝是绝对不够的,还需要获得万众的认可成为炎黄苗裔共同的族长,如此才能号令天下,使得万众甘心为其所用。
  “数千年来不止有生活在中原地区的人会祭拜炎黄庙,匈奴、羌族等等一些古老民族也会拜炎黄。说某些族群,是因为某些各种各样的原因迁徙出中原之外,不是空穴来风。”纪昌在讲述不知道从哪里看到的记载:“汉匈大战期间,一些黄种匈奴人认为他们与汉人拥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并非被杀怕了胡乱找借口。金日蝉为此忠于汉室,并至死不叛。”
  刘彦问出了最关心的问题:“只要是华夏族群,不管是谁当了皇帝必然会在固定的时间,去固定的地点祭拜炎黄庙?”
  这个却不是纪昌或者其他人所能答上,需要中枢的核心人物,或者是累世的世家大族才会清楚。
  事实上,华夏历朝历代有一个习俗,各朝皇帝会修缮位于关中(陕西)的炎黄庙,开国之初便会从炎黄庙引香火到都城,会建造特别的庙宇位于自己的宗庙之旁敬奉。日日夜夜有人照顾从炎黄庙引来的香火,哪怕是皇帝自己直系祖先的香火断了,都不敢让引自炎黄庙的香火断掉。
  然而,司马皇室丢掉了几乎所有可以丢掉的东西逃到了长江以南,他们不止丢弃了子民、土地、财产,也是将炎黄庙丢给了胡人。这是第一个国家未灭,却是不再敬奉炎黄庙的皇室,还是第一个让引自炎黄庙香火的“续香”熄灭的皇室。光是这样,司马皇族都注定是要遗臭万年,外加被永远地钉在民族的耻辱柱上!
  司马皇室丢掉了传国玉玺,他们没有隐瞒这个消息,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代“白版皇帝”,他们却是不敢将引自炎黄庙香火断掉的消息透露出去一分一毫。没有了传国玉玺的司马皇族顶多就是“白版皇帝”,但要是被知道引自炎黄庙的香火断了……问题绝对是大条!
  “刘汉(前赵)和石赵(后赵),并未有破坏炎黄庙。”纪昌满脸的严肃:“他们不敢,亦是无法承担。”
  炎黄,是不止一个民族公认的祖先,其实不止是中原这边的人认可炎黄,匈奴、羌族、氐族……等等很多的族群也是认可炎黄。当然了,羯人和鲜卑并不认可炎黄是自己的祖先,他们一个是从西域被匈奴人带到了东方,另一个的起源地是极北区域,还真就跟炎黄没有什么关系。
  他们为什么会突然谈到这个问题?不是要建立英灵殿嘛!结果困惑要不要获得炎黄庙那边的承认,话题就牵扯开了。
  刘彦发现了一点,给予那些晋人好吃好喝,可能会有一些晋人产生归属感和感恩戴德,但这一招并不完全管用,特别是在融合那些各家族的上面。
  从那一次在楼家战场遗址的祭奠上,刘彦讶异地看到了不分年龄与来历的那些人,包括胡人在内的所有人脸上首次出现了共同的向往,立刻恍然物质方面或是能够使人产生归属,但从精神层面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君上要派人去关中,自炎黄庙引来香火?!”
  纪昌、田朔、徐正、吕泰、盖聂、李明之、王泉、伏寿、西骞柏辽、苏乐完我……有一个算一个,有些人脸上的表情非常奇怪,像是众多的情绪突然间爆发,结果是不知道该露出什么样的表情才算合适。剩下的人则是茫然地看着突然变奇怪的同僚,似乎开始有些不知所措。
  老天!炎黄庙的香火是能随随便便引来的吗!?那是身为炎黄苗裔的族长才有资格干的事情啊!并且,炎黄一族的族长从来都是正朔的皇帝,就是因为这样才会有所谓的“天无二日民无二主”一说,那不全是关于皇帝位的竞争,还是炎黄一族族长的位置该由谁来坐。毕竟,一个族群怎么可能存在两个族长!?
  纪昌已经震惊得说不出话来了,一直不断重复“这个……这个……”,其余的话根本就是被锁在了嗓子眼,说不出来。
  家中有传承,或是看过相关点击的人,他们才会知道引自炎黄庙的香火意味着什么,升斗小民只是知晓炎黄是共同的祖先,不会明白从炎黄庙引香火有什么意义。
  刘彦要从炎黄庙引香火,等于是要争一争炎黄苗裔族长的位置,立志只高远直接就是比那一句“我要当皇帝”还震撼人。
  皇帝可以自称,哪怕是只有一个人,不怕死都能自称帝号,异族、胡人等等一些族群也能够当皇帝。但是!炎黄一族的族长可不是自称就能办到,更加不是简简单单地引香火就算数,还要让人认可!
  “那等于是向晋国开战……”李明之的脸差不多绿了,他突然间发现李家上了贼船,这条船的掌舵者还是一个疯子:“不但是晋国,任何一个国家或势力都会视我们为敌!”
  刘彦是来自后世,在他们的那个年代,知道炎黄庙的都不多,明白炎黄庙有什么意义的则是更少。他纯粹就是最近才知道了炎黄庙有什么意义,想要以此来团结族人,真的没有想太好高骛远的事情,例如与全世界为敌什么的。
  上位者说出去的话,就如泼出去的水,哪怕是说错了也绝无趴在地上舔干净的可能性。部下们的表现却是让本来不太明白有什么特殊意义的刘彦生出了心思,他在想:“炎黄苗裔的族长?我……也不是不能拼一下!”
  说到底,司马皇室这种家族都能爬上帝位,丢掉了中原和子民都还能安然地坐在帝位上面享乐,比起司马家更有资格的人可就多了去了,哪怕是前凉的张氏都比司马家有资格坐帝位,毕竟张氏一家起码还庇护了晋人免于被胡人蹂躏!
  当然,刘彦现在就是想一想,可不敢真的派人去关中的炎黄庙引来香火。正如他的那些部下所讲,小身板扛不住大风浪,现在还是低调一些……
  唔!所谓的低调是英灵殿照常建,甚至是祭拜先辈英豪的庙宇也能建一下。
  “君上要建造殿堂侍奉孝武皇帝?”纪昌本来脑子还有些没有从炎黄庙的事情里回过神来,恍恍惚惚间听到刘彦要建孝武皇帝的什么殿,脑海里像是闪过一记闪电那样:“刘……刘氏宗……宗庙?!”
  刘彦只是有一个想法,现在连建城都没能力,还建宫殿?那简直就是在开玩笑!
  以前很多细节在一刹那开始在纪昌的脑海里回放,他一直都奇怪一点,刘彦为什么非要说自己的汉人,还是强汉的那个汉,绝对不是匈奴的那个汉。现在,他仿佛是被雷给劈了一般,既是震惊又是兴奋得浑身颤抖,似乎下一刻就该眼睛突出,血管也要爆炸!
  “刘,强汉的那个汉!”纪昌整个人都木了,脑袋里却又奇怪:“只是,尊孝武皇帝?不该是尊太祖皇帝,或是光武皇帝?”
  好像某人有些想多了,但包括刘彦在内都陷入了自己的思绪中,谁也没有功夫去看谁脸上是什么表情……
第100章
因时应势
  英灵殿绝对该建,那是有利于提升军队士气好事,不管是从身到心都将给予将士最大的归属。那么问题来了,刘彦应该将英灵殿建在哪?
  “选择陆地建?”就目前阶段而言刘彦心怀迟疑,沉默了一小会,问道:“建成之后……可以在未来的某个时候,选址另建,再行搬迁吗?”
  主要还是因为刘彦不知道当时的风俗,他只知道一点,意义深远和重要的建筑不可以随意更改和移动。英灵殿没有任何疑问就是含有重要意义的一栋建筑物,甚至是决定了军心士气,不建也就罢了,一旦建起来容不得丝毫出错。这样一来的话,太多方面需要绝对的慎重。
  全都听懂了刘彦的意思,可是没有人敢于贸然开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8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