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校对)第4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7/821

  帕尔司·阿里佐亚是留下来了,可干不出前去服侍桓温的事,是让美伽帕诺斯增添一个座位,待在了波斯人这一边。
  “瞧着真美。”司宏壮是说认真的,觉得帕尔司·阿里佐亚真的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异域美,下一句则是:“向将军建议,索要过来献给王上吧!”
  伏伟也觉得帕尔司·阿里佐亚的确是非常美,想法是和司宏壮一样,发现美女肯定是要弄过来献给自己的君王,也就做出了点头附合的动作。
  两人的对话声音并不小,周边的同僚基本上都有听清楚,一众人就在互相对视中达成了默契。
  话说回来,诸夏文明向外征战的时候,寻上一些异族美女敬献给效忠的君王是古已有之,外出征战的军队得胜归来除了献上敌人身份高位的战俘,还会特地敬献给君王异族美女。
  在远古时代,抓敌人的美女给自己的效忠对象,更多的是一种改善基因,君王宠幸美女为理所当然,那就是为什么皇族通常丑不到哪去的原因,就是开国君王再丑,一代又一代的美女基因改善下去,子孙后代的基因一再改善,哪个又不是俊男美女。
  到之后,抓捕异国美女就更讲究,通常是敌国的王室成员,改善基因什么的是次要,更多的是为了羞辱。
  一场欢宴是在深夜才结束,总得来说并没有出太大的幺蛾子,汉人这边很爽,波斯人那边相对复杂。
  美伽帕诺斯搞这个是为了打破桓温对琐罗亚斯德教传播信仰的封锁,欢宴从一开始就乱了节奏,汉人高层是很给面子的都来了,除开伺候的人之外,普通人却是一个没到,该谈的事情更是一点都没有谈。
  在随后的几天,平蛮校尉部的波斯人是消停下来,不是其它什么原因,是司宏壮通知艾尔塔巴·玛西司提欧斯,说东北边的骠国有动作。波斯要搞事的前提是不影响到这次同盟,敌军有动作自然是该收敛。
  骠国是中南半岛靠近阿三地盘的一个小国,说是小国其实就是缅族的部落联盟,没有国王而有酋长。他们在汉军建立平蛮校尉部之前,事实上是早就和汉人进入战争状态。
  刘彦允许甚至是鼓励国内的人迁往中南半岛肆虐,可以说绝大多数有资格又有办法的人都有参与,又以长江以南的大家族最为踊跃。
  现如今林邑已经灭国,扶南是被驱赶到西北部的深山老林(现代泰国清迈),汉人的扩张脚步是推到了后世的缅甸境内,不但消灭或是驱逐了相当多的缅族部落,其实对掸族的肆虐更加是毁灭性。
  所谓的掸族是中南半岛的一个民族,他们处于绝对的蛮荒时期,原先与缅族其实是敌对状态,栖息在后世的密支那和腊戍区域。
  汉人灭掸族并没有使用国家力量,完全是萧氏和陈氏独立完成。这两个家族简直是坏透了,是先欺骗掸族要帮他们攻打缅族,给了一些甜头得到掸族的信任,让掸族集结最多的人手,说是要联合起来一块攻入缅族人建立的骠国,掸族人是真的大肆集结人手,萧氏和陈氏也让武装人员一块跟着到了骠国边界,可随后却是将掸族的那些人包圆歼灭,连带掸族的各部落也最大程度消灭掉。
  有了掸族作为带路党,萧氏和陈氏免除最大的麻烦顺利抵达骠国边界,他们将掸族给灭了之后,派人前往骠国说是帮忙将掸族灭了,同时阐述没有要入侵骠国的意思,双方可以和平相处的同时做些买卖啥的。
  骠国是信了萧氏和陈氏的话才有鬼,他们并不知道掸族被灭的过程,却是知道汉人不但对掸族动手,缅族也是被欺负的对象,直接就将萧氏和陈氏派去的人给活活剥皮致死,等于是断了虚假的和平可能性。
  萧氏和陈氏对骠国的干净利落是欣赏多过于恼怒,毕竟本来就是带着搞事的原因而来,真没觉得骠国那么做有什么不对,相反是从骠国的态度反应给予更多的重视。
  差不多是萧氏和陈氏的殖民脚步抵达骠国边境的第二个月,他们收到了来自国内中枢的直接命令,就是让他们极力向西北扩张。
  萧氏和陈氏本来就是要扩张,与中枢的命令并没有什么冲突,还因为中枢的命令会得到意料之外的支持,甭说是多么的兴奋和高兴了。
  “已经有一个常备师从哀牢进驻两氏开拓地。”袁乔说的一个师是有五千人,其中有三千五百战兵,剩下的是相关辅助人员。他点着被命名为宁武(既腊戍)的地区,继续说:“为了响应大汉的国策,处于(中南半岛)南方的各家族也各自派出人手进行增援。”
  “萧氏和陈氏合起来将近八千人?”桓温说的是能参战的人,不算上一些在后方干建设和保持后勤的人员,点评道:“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开拓到这里?这两个家族着实不错。”
  桓温当然知道萧氏和陈氏,两个家族其实在“衣冠南渡”之前就是南方的大世家,受到北方众世家南下的冲击龟缩向西南方,小朝廷全面为北方世家把持的时候,两个家族其实是非常低调,是那种低调到几乎没有存在感的情况,却没人会小觑两个家族的底蕴。
  袁乔没理由不知道萧氏和陈氏是怎么个情况,他还在小朝廷当官的时候,甚至还对桓温提过两个家族必定兴起的言论。而袁乔会对桓温说那些,是当时桓温满脑子想要灭掉李氏成汉,觉得有必要拉拢萧氏和陈氏作为助力。
  萧氏和陈氏在骠国东南部搞事,虽然还没有大举入侵骠国,可真的是将骠国吓了个够呛。双方在之前并没有爆发什么大战,原因是萧氏和陈氏还没有站稳脚跟,骠国的社会结构决定想干什么压根就快速不起来。
  后面,汉军出现在阿三洋并建立平蛮校尉部,虽然是没有占领骠国的半寸疆域,可给骠国就是增添了无比的压力。
  骠国加快备战速度的同时,肯定是要赶紧找大腿抱一下,正好笈多王朝败了一场认清与汉国没有和平相处的可能,两国很快就走到了一起。
  笈多王朝在收骠国当小弟之前,已经将达塔、阿拉干、曼尼普尔先后收入联军体系。这几个小国都是阿三作为统治者的国家,像是达塔本来就是笈多王朝的属国,阿拉干和曼尼普尔则是有鉴于汉人的威胁也想找大腿狠狠地抱住。
  在之前,平蛮校尉部是有察觉东北方向的异常,但也仅仅是察觉到罢了,没有更加详细的情报作为支撑。他们收到的后续情报是由萧氏和陈氏上报中枢,又由中枢传达到平蛮校尉部,才得知多国已经组成联军,并且是入驻骠国境内,与宁武的汉人已经干上了。
  “果然名字没取错。”桓温笑呵呵地说:“古人每扩一地便会建造军城,取意为‘武’,有兵戈不止之意。”
  武就是指兵戈,原先的意思还不是什么止戈为武那种劝人不要动武,相反是提醒人们时刻记得武力的重要性,诸夏的先辈就是带着“武”的精神一再开拓,才有了越来越广的生存空间。后面“武”有了止戈为武的意思,诸夏向外开拓就停滞了下来,地盘的扩张通常是被人击败,后面重新复兴用文化的特性将击败自己的异族连人口带地盘给融合掉。
  所以说桓温就是一个博览群书的世家子,上古先秦时期的诸夏各国在对外开拓过程中,新攻占一地需要驻守都会建城,城池的名字就是叫“武”,因此要是查阅春秋时期的历史,会发现叫“武”的城池真的是显得密密麻麻。当时的人为了区分每一座“武”的不同,是会为“武”加上一个前缀。
  “宁武只是一个小城,驻守人员并不多,受于地形限制多国联军无法投入太多兵力。”袁乔并没有多谈宁武那边的战况,直接说:“有情报显示,有敌军在朝我们这个方向移动。”
  桓温一点点的紧张感都没有,他们早就对东北方向会爆发战事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提到了题外话:“萨珊已经知道要爆发战事,强烈请求让他们的战士参战。”
  那消息还是袁乔替艾尔塔巴·玛西司提欧斯转达的……
第706章
踢到铁板了?
  “笈多王朝自然不可能坐以待毙。”
  季节已经进入到秋季中旬,往年关中在这个时候已经有了凉意,今年却是依然显得有些热。
  刘彦在关中各郡的巡视已经进行了两个多月,起初是在新旧长安周边活动,主要是亲眼看一看组织状况,对各种后勤发放的重视,征募的徭役以及雇佣的民夫生活状态。在新旧长安巡视了一个多月,行程转为西进,沿着渭水一线先进入始平郡,查勘当地的地质面貌,一路向西又经过扶风郡、略阳郡、天水郡,来到陇西郡境内。
  关中各地在入秋之际有下了几场小雨,比往年的雨水量却是少了非常多,查勘渭水的水位也会发现降低不少,却是往西前进就越能肯定将会爆发干旱的猜测。
  “笈多王朝是区域性霸主国,理所当然会对周边国家有着很强的影响力,再则是我们出现得非常突然,再有先汉的威势在内,那片区域的国家不敢掉以轻心。”
  先汉指的是西汉和东汉,不算那些胡人建立的国家。
  始皇帝横扫八荒六合,形成大一统格局,可是秦帝国并没有存在多久,于二世时期原本六国复立,始皇帝征服的南疆三郡也失去控制。
  历经秦末战乱,再到楚汉争雄,最终汉高祖刘邦成为新的皇帝,西汉的疆域却是没有秦帝国一统时期那么大,比如南边的秦军残部和当地的蛮人共同建国,又比如楚地有越人建国,一些被灭的国家也是死灰复燃。
  在公元前一百五十年时期,西汉的疆域面积是二百一十万平方公里;到了公元前一百二十年的时候,增加到了二百六十七万平方公里;到公元元年时期,却是急速扩增到了六百一十万平方公里。
  秦帝国的一统时期,诸夏文明的生存空间为三百四十七万平方公里,西汉灭亡之前稳定在六百一十万平方公里,东汉之初是四百二十五万平方公里,到东汉灭亡时最大的疆域面积是五百八十万平方公里,也就是说东汉在疆域面积上一直是少于西汉。
  西汉是诸夏文明的扩张期,刘彻一生将属于汉人的生存空间开拓出原来的三倍以上,那是无数将士挥洒热血而来,说一寸山河一寸血完全不为过。后面又有汉宣帝的励精图治,汉人又有了新一轮的开拓期,是将汉人的生存空间扩展到了当时的极致。
  在先汉之后,汉人不止是称呼,还是一种尚武精神的代名词,“好汉”这个词已经有足够的代表性。先汉灭国灭族无数,打出了名声赫赫的威势,才有了不论朝代皆有自称汉人的现象。
  那一套汉人为羊,胡族为狼,又有什么狼图腾啥玩意的东西,汉人天生软弱,其余民族与生俱来为强,等等的一些说法就是瞎几把乱扯,就如中国人一人是龙,多人成虫的相关说法,其实就是用心险恶的舆论攻势。就如同二战的戈培尔说的那样,谎话说一万遍即为真理,一再的信息轰炸下,假的也变成真的,一个民族的天性就被扭曲了。
  事实上,每一次轮到汉民族主义抬头的时候,都是诸夏文明兴盛的契机,带来的就是每次的复兴和高速扩张。
  汉人的每次兴起和扩张对于周边来说就是一场噩梦,武周(武则天)时期的新一轮大扩张,诸夏文明的生存空间达到史上最辽阔的一千二百一十万平方公里,使异国异族对中央之国的人有了另外一个称呼,也就是唐人。
  一个善战的文明绝不会默默无闻,有多少异族听闻过,就代表该民族的名声有多么的鼎盛,那些异族在对上这个文明的时候,还没开打其实就是自己先软了。
  “我们现在遇到的就是这种情况。先祖打下的赫赫战功太过伟大,以至于我们这些后辈还没有真正地动手,那些国家已经被吓得不得不抱团。”
  任何一个民族都是先人斩荆披棘,为后世子孙累积了足够的底蕴,有些民族在那个过程中消亡,有的虽然一再历经浩劫却是重新屹立起来,任何能够一直存在且延续下去的民族,不管强大或弱小,只要没有被淘汰都是属于一种胜利。
  诸夏文明有强盛期也有沉沦期,算得上是世界民族之林相对特别的存在,轮到刘彦掌诸夏文明之牛耳的当前,面临的局势远比之前更为复杂,至少之前的历朝历代走到最远的舞台也仅是西域。
  仅是先辈的名声就能吓得异族颤颤发抖,身为子孙后代在感到荣耀的同时,就应该更加努力,不要去玷污先辈的荣光,脚不能停下也必然会成为共识。而这个就是刘彦所想要的。
  “笈多王朝不是大汉踏出去的第一步,却是大汉应该重视的一步。”纪昌说这句话没毛病,他说:“增兵吧,王上?”
  如今的大汉比西汉和东汉走得都还要远,将整个朝鲜半岛全部纳入了版图,进军到了东北平原,占下了大半个草原,入侵了中南半岛的深处,连带对大海也开始了自己的探索,已经不辜负于先辈。
  大汉征服的脚步不会止步于阿三地盘,对笈多王朝的征战却是吸引了众多的关注,等于对笈多王朝的战争是踏上了世界岛的舞台。
  在世界岛的大舞台之上,任何有远见的人都清楚意味着什么,仅是打赢完全不够,需要打出赫赫的武功,越是表现出强大的一面,对日后的继续扩张越有助益。
  “现如今,十三个常备军多数属于停驻状态。”徐正心里是快乐的,立刻说道:“随时能够抽调七个常备军用于参战。”
  纪昌对顺着杆子就往上爬的徐正很无奈,之所以对外停止大规模用兵,不止是因为大面积天灾爆发,还是需要最大程度地消停下来发展内政,那是一种必然趋势,可军方显然并不乐意。
  “受限于海上运力和陆上道路的限制,恐怕难以调动七个常备军。”桑虞调侃徐正:“太尉恐怕是要失望的。”
  桑虞回到中枢已经有一段时间,刚回来就办了件大事,监督御史府各级官员审判了六个郡守,县令、县长有四十七人之多,以下公职人员和地方涉事人员更是无算,很是展示了御史府的威严。
  每个国家都会在大治之前进行一次“扫除”,不完全是为了吏治清明,还是一种统一精神的必要手段,也就有了“站队”的选择在内,与当前国策符合的人自然是该得到诸多好处,不同理念的人能回老家种地就算是一种幸福。
  汉国的当前国策就是应对大面积的天灾,任何挡路或造成负面因素的人都属于被清理的对象,清理掉一批自然是会有人补上,刘彦得到了国家上下的思想统一,其实各个中枢大佬也是或多或少得到了好处,比如本派系又得到了壮大。
  徐正非常严肃地说:“笈多王朝可是一个能够武装百万大军的强国!”
  关于笈多王朝有多强,前方发回的战报是有提及笈多海军作战经验丰富,也提醒笈多王朝真的能武装起百万大军,可汉国其实还是没有明确的概念。
  “那可是百万大军!”徐正想要军方有更多的部队参战,使更多的人有立功的机会,就是胡说八道也该往严重的方向说:“仅是一个百万大军就值得大汉重视。传闻就算是百万大军被灭,笈多王朝还能武装起下一个百万大军,别说笈多王朝还有诸多的属国了。”
  那可是百万大军啊!就算那一百万的士兵战力都不怎么样,从国家的角度来看全面,能有足够的资源来武装起一百万人就能说明问题。
  笈多王朝现在已经开始在暴兵,续动员南部之后,拉上一众小弟要去平蛮校尉部搞事,事实上已经开始在做全国总动员的准备。
  汉国会知道笈多王朝在做全国总动员,不是汉人的细作多么有能力,是由罗马那一边提供消息。至于罗马人为什么会向汉国透露消息,里面有值得思考的方面。
  有些国家人口众多,可是限于国力的相关方面,想要武装一百万人都做不到。毕竟想要有多少军队首先得有武器给士兵列装,编制之后还要后勤补给能够保证,就算是再不管造成什么民不聊生,真就不是每个国家都能办到。没那个能力又非这么搞的国家,基本上还没有和敌国开战就自己在国内的一连串动荡中玩完了。
  要是按照徐正的说法,汉国对笈多王朝动手压根就是提到了铁板,不缺少有觉得找错对手的大臣,可没人会表露过后悔,就是装也要装成“敌人再强又怎么样,反正就是刚”的态度。
  事实上就算是笈多王朝再强,汉国会忧虑,可要说怕真没有。
  汉国因为有刘彦的金手指存在,不需要为粮秣等补给担心,真要发狠不过是开拓出更多的空间用于屯兵,随时随地还能再投送个几十万大军过去。
  笈多王朝怎么样?他们守住了自己的阿三洋,摧毁并攻占了平蛮校尉部,之后能怎么搞?还能学汉国搞一个前进基地?就算真的是在汉国本土边上搞了一个前进基地,笈多王朝能在前进基地部署多少兵力,后勤补给又该怎么维持?
  在当前的时代,就是刘彦有金手指才能搞超远距离的大规模跨海入侵,那是有不需担忧后勤补给困难的前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7/8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