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校对)第4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5/821

  关中就是一个地域性的称呼,按照行政划分是分作雍州和秦州,长安所属是雍州地界。
  西晋朝廷崩溃之后,关中是被匈奴人刘渊占领,所谓的匈奴汉国首都就是在长安。后面的刘耀倒是将“汉”的国号改为“赵”……也是史称的前赵,但是并没有进行迁都,前赵也是亡在刘耀这一代。
  关中自古被称为秦地,春秋战国时期的秦人便是生活在那一片土地之上,秦人有过多个都城,是等待商鞅变法才新建咸阳。后面的汉帝国第一个首都并不是选咸阳(还没叫长安),其实是先在洛阳称帝,后面听取建议认为关中有雄关这个依仗,才将目光转到关中。而长安也并不就是咸阳,是在咸阳边上重新建城。
  刘彦在前往襄国的路上接到了各方回报,纪昌禀告的是慕容鲜卑脱离鲜卑山到了鲜卑草原,吕泰回报的是已经灭掉半岛三国。
  还有那么一件事情,就是在燕地战场的拓跋鲜卑那支队伍跑了。
  “拓跋什翼健还在队伍之中?”刘彦对燕地战场的拓跋鲜卑跑掉真的感到意外:“他可有逃跑的迹象?”
  崔宗是君王秘书郎,属于什么都要替君王留神的那种人,谨慎地答道:“暂时未有异常。”
  拓跋什翼健是带着三万拓跋鲜卑骑兵投靠汉国,灭燕之战中折损掉数千人。他跟着刘彦从灭燕战场离开,麾下的部队倒是留在了燕地,后面陆续折损下来也就是剩下不到两万人。
  刘彦让崔宗将众大臣请过来,等人到齐将情况一说,后面问:“如何处理?”
  部众丢下首领跑了,这么件事情至今为止从没有发生在华夏文明身上,从来只有部下为了君王断后不惜全数战死的事,例子还不止只有一个。
  胡虏丢下自己的首领跑掉?好像不是什么太稀奇的事情,也不止一次发生部众丢掉首领自己跑路的事情。对于这么一个事,华夏文明这边的理解是,胡人崇拜强者,一旦追随的首领不再强大,背叛并不是羞耻的事情,也由此认为胡虏果然是野蛮人,没有半点忠诚之心。
  “拓跋孤在鲜卑草原,拓跋什翼健亦有数个子嗣在鲜卑草原。”蔡优刚才就讲到胡虏的习性,认为拓跋什翼健是被抛弃:“现在的拓跋鲜卑该是以拓跋孤为首领了。”
  拓跋鲜卑要比慕容鲜卑更早向鲜卑草原进行转移,拓跋孤监察的北部就包括鲜卑草原。
  鲜卑草原是在鲜卑山以北,非常靠近北极。根据汉国这边的情报,鲜卑草原因为全球气候进入到小冰河时期,实际上一年是超过七个月处于下雪季节,稍微暖和一点的季节不到两个月。
  “拓跋鲜卑该是有十来万人进入鲜卑草原,慕容鲜卑逃过去的大概有三十余万。”桑虞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既然那批拓跋鲜卑骑兵逃跑已经造成既定事实,或许是一件好事。”
  无论怎么说,拓跋什翼健是在汉国进攻慕容燕国时进行背叛,或许不是汉国将慕容鲜卑从燕地驱离的最大凶手,但双方的关系肯定是要极度恶劣。
  鲜卑草原的环境并不好,常年冰雪交加随处冻土,别说是对农耕民族来讲异常恶劣,极度依赖草场的游牧民族也好不到哪去。一年只有两个月是冰雪化开,才能养活多少牛羊,别说还有大量的马,无法大肆放牧就意味着粮食少,粮食少就预示着根本养活不了多少人。
  “鲜卑草原是拓跋一族的地盘,拓跋鲜卑的准备或许会充足一些。”桑虞笑眯眯地说:“慕容鲜卑是仓促转移,后面又被粘着追击丢弃众多辎重,却有三十余万人。”
  都不是没脑子的人,哪能不知道人数多物资少的慕容鲜卑会向拓跋鲜卑动手,那样一样拓跋鲜卑实力太弱就不好了。
  “丞相后面该是还会有奏章送抵。”桑虞说的是纪昌该是故意放跑那批拓跋鲜卑骑兵,不知道是出于什么用意,又说:“哪怕是慕容鲜卑不朝拓跋鲜卑动手,是双方联合起来去向柔然或是东高车动手,对大汉也并无损失,相反是有利。”
  原先拓跋鲜卑所控制的疆域,除了鲜卑草原之外已经全部归于汉国所有,使汉国与柔然部落联盟和丁零人的东高车、西高车都有了领土接壤。
  全球气候进入到小冰河时期,越是靠近北极生态环境就越差,前几年西高车就有向南的举动,连带东高车也是不断南下侵袭柔然,无不说明北边的民族为了躲避严寒都开始寻求向南发展。
  “我们放跑拓跋鲜卑和慕容鲜卑的用意,是希望他们去与柔然和高车争斗。”蔡优说的并不完全对,要是能将拓跋鲜卑和慕容鲜卑围堵起来消灭,肯定是不能放跑,问题是办不到。他笑着说:“至少能为大汉争取时间?”
  刘彦听出来了,桑虞和蔡优是在帮纪昌“洗地”,哪怕无法强行“洗地”,也要将事态尽可能地往小事的方向引导。他甚至能够猜得出来,这次会议结束后,会有人提醒纪昌赶紧写来奏章解释。
  御使大夫和治粟内史不断为丞相开拓,其余人没有落井下石,那是在短暂的几个眼神交流中瞬间达成的共识。
  刘彦就不得不想一想了,是什么让这群臣工变得那么团结友爱。他稍微一想立刻明白过来,眼见称帝在即,中枢是绝对不能出什么幺蛾子,再来就是对国内派系之争不偏不倚的丞相,绝对是目前最合适的丞相。
  两万拓跋鲜卑骑兵跑了,肯定是无法让纪昌引咎辞职,拉不下马又何必去落井下石,维护一下给点人情才是好买卖。
  再则,就算是纪昌被罢官,谁接替丞相之职位?好像谁上去都会出现麻烦。北方系的上了,南方系就会惶恐不可终日。南方系上了,北方系必定难以配合。汉国现在才完成驱逐鞑虏的大业,未来将是一边对外开拓一边建设内政,中南半岛的蛋糕才在瓜分,东北的蛋糕才要端上桌面,毛病了才想要让国朝陷入派系互相倾轧的局面。
  去了鲜卑草原的拓跋一族和慕容一族,他们是被汉军驱逐出去,短时间肯定不愿意再面对汉军。不管两个鲜卑是互相开战,或是团结起来对柔然、东高车动手,对汉国都有好处。而实际上汉国已经在做面对柔然和两个高车的准备,没想等他们先行南下,肯定是主动出击的嘛!
  “拓跋什翼健……”刘彦转头看了一眼后方的车驾,王辇后面的第一辆承载王后崔婉,随后自然是四个妃子,其中当然包括拓跋秀。他收回目光看着庾翼:“收监起来。”
  王辇哪怕是在运动状态也依然平稳,庾翼站起来行礼应:“诺!”
  没人去提拓跋寔君,不是他们遗忘,也不是看在拓跋秀的面子上,纯粹就是一种策略因素。
  拓跋代国崩溃,主动投奔汉国要当顺民的人数有个十五六万,其中有四万左右是拓跋秀的嫁妆。按照现在的习俗,怎么安排那四万人该取决于拓跋秀,其余的十一万是青壮劳动改造,老弱妇孺被分散安置。
  拓跋秀很明事理地将四万人的嫁妆安置权当做家事,刘彦没有狠绝到连拓跋秀嫁妆中的青壮也去劳动改造,是抽出来编练成为仆从军,打算用在西征上面。
  看起来编成仆从军当炮灰似乎比弄去劳动改造狠一些?可要看汉国是一个怎么样的国家,一切以军功至上的汉国,有的是愿意去战场拼命的汉子,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才被认为悲惨。所以说,刘彦其实是给那些人一条成为人上人的上进之路。
  拓跋寔君是拓跋什翼健的长子,不管是按照华夏文明还是胡虏的社会规则,他在血缘上有着对拓跋一族更天然的继承权。
  汉国要做多种准备,其中就包括某一天将拓跋寔君推到前台,让他去和拓跋孤争夺拓跋鲜卑的统治权。
  拓跋什翼健此前除非是要脱离队伍,要不然并没有被限制人身自由。他是按照往常的习惯,有了机会想要自己的那个妹妹,甭管拓跋秀是不是会继续冷脸相待,反正就是凑过去,多说一说亲情啥啥啥的。
  上一刻,拓跋什翼健刚请示,也得到拓跋秀的同意即将上车。
  下一刻,几名一看就隶属廷尉署的武士出现,他们过来之后是将拓跋什翼健包成一个半圆。
  拓跋秀的车驾并不小,后车门被打开看到那么一幕明显愣了一下。
  队伍没有停下来,车驾是一直向前行驶的姿态,众人也不得不是跟着小跑前进,以至于让画面看上去有些滑稽。
  正小跑要抓住车把上去的拓跋什翼健,看到廷尉署的武士出现,不似作伪的一脸错愕。他看一眼拓跋秀,后面是主动走向路边,站定之后一直是与拓跋秀两眼相对。
  拓跋秀其实并不是不喜欢自己那个兄长,只是草原女儿讲的是嫁出去就该以夫家利益为重,虽说汉家女儿也一样讲以夫家利益为重,可是在一些行事作为上面草原女儿可就狠得多。她当然认出那些人隶属廷尉署,也清楚围住拓跋什翼健是要干什么,猜不透的是拓跋什翼健究竟干了什么才让廷尉署前来捉拿。
  等待拓跋秀所在的车驾远去,王简才慢斯条理地从旁边的树干后面走出来。
  王简是侍御史,廷尉指派干活当然要干,就是觉得当着拓跋秀将拓跋什翼健收监起来很得罪人。当着面抓人,和事后被知道,虽然都可能会恶了拓跋秀,他还是选择事后被知道。
  拓跋什翼健现在的穿着和草原人没半点关系,一身汉家衣冠穿着看着颇有气度。他看到王简露面,行礼问道:“劳烦侍御史出面,某犯的事情肯定不小?”
  事实上王简只得到收监拓跋什翼健的命令,是真不知道为什么而收监,笑而不语地示意武士干活。
  拓跋什翼健一点想要夺路而逃的想法都没有,试探着问:“某可否再见妹妹一面?”
  王简可是在石羯赵国混过的人,还在曾经的冉氏秦国当过尚书令,十数年的为官生涯几乎该碰的事情都碰过,很清楚拓跋什翼健为什么这样,无非就是试探自己还有没有活路,也是隐晦提醒自己还有个当德妃的妹妹。
  “……”王简到现在还摸不着头脑,搞不清楚怎么突然收监拓跋什翼健,继续笑而不语。
  拓跋什翼健被带走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却是没有泛起什么涟漪,后面却有人发现拓跋秀的车驾停在了路边,拓跋秀下了车驾是自己翻身上了准备好的马匹向王辇追去。
  王辇之中的众臣还没有走,原先是在商谈北方的事,后面话题转到了关中。
  “长安无比残破,以宫城为甚。”蔡优这个治粟内史管的就是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无法无视的事情太多:“此前计议,翻修长安,不如再建一城。选址已经妥善,就是……”
  刘彦脑仁有些疼,对于定都关中的事情早就定下来,连前去关中的时间都选好,可过去之前将新城建好属于没可能。
  之前的商议是过去了先住在长安旧城,却没打算对长安旧城进行修葺,也确定新城什么时候建成就什么时候举行登天子位和称帝的大典。
  修建新的都城是必须干的事情,其余地方的建设都要让步,可就是再怎么赶也要时间来修,根据估计是至少需要一年半。
  刘彦刚要说些什么,却是听到很明显的马蹄声,以为是有什么鸿翎急使,转头看去却是看到一身宫装的拓跋秀骑马奔驰而来。
  拓跋秀自小生长于草原,骑马什么的小时候就会了,长时间骑马更是骑术非凡。她驰骋到接近王辇百步时,已经有骑士控马围过去,后面得到放行才算是靠近王辇,那边刘彦正要下令停车,却见她恐怕靠近王辇伸手抓住柱子利索借力一跃,直接从马背上跃到王辇之上。
  这么剽悍的一幕不但让刘彦有些愣,是看到的所有人都呆了。
第636章
文武再交锋
  拓跋秀那一跃的风采十分夺目,上了王辇仅是因为惯性向前两步,稍微蹲一下就又站立起来。她站稳之后并没有吭声,是默默地对着刘彦一礼,随后走到刘彦身侧不发一言地站着。
  “众卿……”刘彦知道拓跋秀急匆匆过来是为了什么,对众臣工说:“先议到这里。”
  崔宗已经在示意车夫停车,王辇一停,后面的车驾自然就无法动,前面的人也要停下来等待王辇重新动起来,整支队伍也就全部停止前进。
  王辇停下,有侍从抬来脚蹲,众大臣用最快的速度下了王辇。
  “将王后……”刘彦见拓跋秀有些不对劲,可不想陷入争吵:“……以及众妃请过来。”
  刚才拓跋什翼健被廷尉署带走的画面很多人都看见了,哪怕是没有亲眼看到也会从各种途径知晓,崔婉是带着其余三妃来到王辇,她们上了王辇先向看着有些尴尬的刘彦行礼,随后却是围向拓跋秀叽叽喳喳说起话来。
  刘彦之所以尴尬不是拓跋秀说了什么或是撒泼,相反是拓跋秀一直静静地看着他却不说话,这个可比起哭闹什么的更身为丈夫的人无语。
  燕地战场的拓跋鲜卑跑了,不管是不是与拓跋什翼健有关,将拓跋什翼健收监起来是必须的事情。接下来就是一番问讯,不奢望拓跋什翼健会说什么,就是一套程序。之后拓跋什翼健会得到什么处置,是看拓跋什翼健的潜在威胁多大,又是拓跋什翼健还能给汉国带来什么利益。
  一后三妃完全当刘彦不存在与拓跋秀说话,拓跋秀看着情绪并没有糟糕到哪去,至少是还能笑得出来。
  常说大丈夫干大事不拘小节什么的,其中就包括完全不用管自己女人的感受,甚至可以将女人当成随时可以更换的衣服,乃至于是除了大丈夫本身谁都能无视或是拿来抛弃、牺牲之类的。话说,这样的人是大丈夫?该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独夫吧!
  历史上取得成功的人,基本上还都是足够厚黑和无情之辈,恰恰就是因为他们的厚黑和无情才能以前途和利益为首重。抛弃任何可以抛弃的,牺牲所有能够牺牲的,尤其是有志逐鹿的人就是因为这样,最终才干成伟业。
  刘彦从一开始就没觉得自己是在逐鹿天下,是干更为高尚的驱逐鞑虏恢复华夏,因为没有遭遇到过什么生死存亡的窘境,那颗心除了对待异族比较狠之外,甚至可以说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国家的统治者。
  见过只对异族狠的统治者吗?历史上的统治者从来都不是看民族来决定该怎么办事,尤其是封建王朝统治者更是这样,他们的敌人涵盖所有对自己统治地位有威胁的对象,才不管是异族还是同胞。
  对了,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不会有同胞这个概念,他们觉得自己是上天之子,跟其余人压根就不是同一层次。后来的封建统治者将自己视为龙,都将自己当成龙了,那就与人更不是同一物种。
  刘彦不是一个合格的统治者就在于,他很重视同族这个概念,亦是无法去无视自己后宫女人的感受。所以咯,哪怕他是必须收监拓跋什翼健,将拓跋什翼健收监起来也是一件正确的事情,却在面对拓跋秀的时候会受不了哭闹。
  队伍早就重新动了起来,王辇加了减震器不会有太大的颠簸,再来走的是新建不久的国道,地面并没有坑坑洼洼的现象。
  邺城到襄国从平面地图来看是两百里的路程,可实际上平面地图的距离与真正走起来是不一样的,比如道路根本就没可能笔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5/8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