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校对)第3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2/821

  来人就是小跑着入殿,直至靠近龙庭才单膝跪地,他低下头双手高高地举起了那一封明显已经拆过的绢书。
  所有人的目光先是全部看着被高高举起的绢书,几乎是同一时间又看向位于阶梯之上的褚蒜子。
  不遣使臣而发国书,不管是在什么年代其实都是不合适,令人十分怀疑那封绢书的来历,按照道理是不应该送到宫城,更不应该出现在朝堂之上。
  不过,东晋小朝廷从来都不像是一个国家该有的样子,什么事情应不应该发生看的是几大门阀或是那些一流世家允不允许,导致突然出现这么一幕是让众人心里不得不思考谁在主导。
  “呈上来。”
  褚蒜子是对宦官发令,说话的同时不断扫视谢裒、王羲之、桓云,少不得还会看向那些世家子。她接到的是一封看着滚筒状的绢书,深吸一口气才张开注视,看完之后原地安静站立很久,使得下面的人都是眼巴巴等待听取所谓的国书都写了什么。
  绢书是被绑在箭矢上射出,自然就是卷成了筒状,哪还能是张开。上面的话其实只有寥寥几个字,写着“降或战”,再来就是“元朔四年八月初八”,盖着一款印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褚蒜子刚才是专注在辨认那款印章的图案,讲道理东晋小朝廷就是一个“白板朝廷”,自先秦传到西晋的那块国玺早就遗失,可是关于和氏璧制作而成的传国玉玺该是什么样有明确记载,尤其是明确记载缺了一块。
  传国玉玺是汉国在襄国那边清理石虎国库的时候被发现,至于石虎是怎么得来无法得知。汉国是经过一再确认才鉴定得到的传国玉玺是真货……好吧,其实哪怕是假的,只要汉国说是真的,那么就是真的。而刘彦得到的传国玉玺还就是真的。
  盖在绢书上面的印章仔细观察可以看出边角上有褶子,不是盖上之后被折,是印上去的时候就存在褶子,直接就是让褚蒜子呼吸沉重了几分。
  褚蒜子没有开口说话,是在观察下方的文武百官谁不对劲。问题是她怎么看都觉得没一个对劲的人,其中就包括一样是眼巴巴等待答案的褚裒。
  “太后……”褚裒是被后方的不知道谁推了一下,下意识地开口说话,反应过来迟疑地问:“伪王的国书……”
  褚蒜子念出国书中的每一个字,就是没有要公示的意思。她并不蠢,知道刘彦发来这么一封国书是想表达什么意思,不是真的在劝降,就是展示一下传国玉玺在手上。而传国玉玺被刘彦得去,是她怎么都不能泄露的消息,问题是不知道那封绢书多少人看过,又该怎么去封锁消息。
  “太后!”桓云走出班列,说道:“请将伪王国书传阅众臣。”
  褚蒜子立刻就是用锐利的眼神看向桓云,她认为只有知道国书上都有什么的人才会提出这样的要求,为的就是让所有人都知道刘彦得到了传国玉玺。
  就在褚蒜子考虑是不是不顾后果命宫殿卫士将桓云拿下的时候,谢裒和王羲之等等几个很有份量的人也是先后开口,直接让褚蒜子失去方寸。
  褚蒜子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文武百官根本就没一个靠得住了,哪怕是身为自己父亲的褚裒同样靠不住,一切只因为司马皇室遇到了曾经孙吴遭遇的事情,文武百官投降只是换个主子,身为统治者家族一降必然要死于非命。
第501章
糟心事
  又是一年深秋之际,天下纷扰动荡不断,新近被汉军所光复的司州襄国处,空气里面飘荡着浓烈的血腥味。
  襄国本是石碣赵国的都城,聚集各族胡人不下于百万众,石虎撤离并州与朔州时带走羯族以及亲近各族,却不是所有人都随石虎远离繁华城池去那显得荒凉的草原。
  中原种族仇杀一直都没有停止,先是石碣赵国举起屠刀,后面汉军光复失地展开报复,双方杀来杀去直至刘彦出现在襄国都没有停止,改变的只是胡人成了汉人的杀戮对象。
  对的,现在中原根本没有什么晋人了,但凡是被汉国官府登记造册的百姓皆是汉人。他们长久的低等人生存环境中走出来,或许生活质量没有得到多少改变,可是至少不用再时刻担心被胡人煮了吃掉,享受着新次序带来的复仇,打从心里认为成为一名汉人很好。
  “猎杀令不用撤销,至少近阶段不用。”刘彦是散步在石虎曾经的宫阙之中,行走在楼台环宇,身上穿的是便服。他的身后跟随着纪昌、桑虞、吕议等人,停在一处庭榭才接着说:“清理掉胡人,让出更多的生存空间。再则,杀戮可以唤醒百姓的血性,使他们知道身为汉民的可贵。”
  中原汉人对胡人的报复是建立在汉军站在身后为其后盾的前提之下,深刻让汉人知道身后有靠山是何等美滋滋的事情,可以使人更容易产生归属感和亲近感。
  “以首级记功,仅是三个月已经分发出去一百三十万亩的土地。”桑虞其实还是比较倾向于官府无偿均田,但刘彦显然不那么想。他说:“依照规划还有接近八十万亩土地需要分发,但……胡人死的死逃的逃,不死不逃则是原地汉化,恐怕很难了。”
  汉国是不阻止胡人自行汉化的,相反是采取一种纵容的态度,不过并不是胡人改个汉姓那么简单,是生活习惯也需要改变,再来就是参与到对胡人的报复行动中。
  刘彦统治下的汉国就是建立在推翻另一个政权之上,原属于石碣赵国的资产毫无疑问就是成为汉国的国有资产,各地的豪强有四成以上是被清理,那么被清理掉的豪强资产自然也成了汉国的国有资产。
  汉国官方掌握的土地绝对比任何一个时代要多,受于胡人几十年的肆虐其实原本的良田已经变成荒地,想要重新恢复农业生产光靠官方肯定不行,那么肯定是要将土地分发给百姓。
  止于目前为止,中原这边还没有进行过什么国家主导的无偿均田行为,也就是百姓根本从来没有无偿从国家那里获得过土地。
  先秦时期拥有土地的就是“士”,这些“士”需要为领主征战沙场来缴赋税,“士”又有普通百姓或是奴隶来作为劳动力,国家的中坚就是那些“士”,一般是武士。
  到了西汉初期,百姓也不时平白无故从官府那里获得土地,除开原有拥有土地者,任何想要获得土地的人都需要拥有功劳,也就是服兵役这一途径来获取土地。直至军功爵被刘彻用来贩卖聚集财帛才算是被玩坏,百姓获取土地的途径是依靠买卖。
  东汉有了一些改变,可是百姓依然无法无偿从国家那里获得土地,改变指的是各地官府以租赁的方式让百姓耕作,土地是挂在官府名下而不是百姓名下。
  一直是东汉末年诸侯混战到三国鼎立,实际上百姓也没有能够无偿获得土地,还是东汉政权没有崩溃之前的老样子,没有自己的土地只能为官府、世家、豪强、大族之类的人租赁土地。
  司马一家子成为中原之主后,世家势力彻底抬头。从来没有将百姓当人看过的世家,他们当然也不可能无偿给百姓分发土地,相反是使用各种手段侵占土地,是不管什么身份都侵占的那种。
  刘彦有想过进行均田,可是念头只是稍微升起就给掐断。
  汉国执行的是曾经秦国的耕战之策,原先拥有土地的百姓自然不会剥夺,可是无偿均田就是与军功爵存在无法调解的矛盾。
  事实上也是那样子,参军入伍拼死拼活才获得几亩地,没有任何付出就能得到土地,那么谁还愿意去有所付出?
  要是进行均田的话,刘彦肯定是会得到万民的感恩戴德,代价是让军功爵制度崩溃。也许不止是让军功爵制度崩溃,是会让百姓期待下一次的新朝建立,好再来一次均田活动?这样一来就是埋下一颗种子,鼓励百姓一言不合就造反另立新朝,是在和自己的政权过不去。
  既然无偿分发土地不可取,那些死硬不自行汉化的胡人也还有不少,可不可以让百姓去猎杀胡人,培养其血性也使那批勇敢者获得利益,再鼓励更多懦弱的人恢复血性?
  “境内胡人杀光了,可以杀境外的胡人。”纪昌从一开始就打定主意:“引导舆论,使悍勇之辈进入三秦之地。”
  刘彦最近却是在想一件事情,鼓励清理残存胡人是为了培养百姓血性,单独猎杀胡人其实很少,要么是呼朋唤友,要么就是以血缘关系结成团伙,怎么看都像是一个隐患。
  “可以执行登记之策。”纪昌没有忘记刘彦曾经说话的话,说道:“既是那个佣兵?”
  “不可!”桑虞抖着眼角,说:“自先秦之后的历朝历代,何尝有鼓励民间组织武装?”
  民间满满都是武装团伙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事了,那个时候百家争鸣,几乎每一个学派都有自己的私人武装。不但是各个学派,其实只要有能力的人都有自己的私人武装。结果就是春秋时期不止有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征战,学派、个人一旦发生矛盾绝对不是单单几个人的拼斗,是一支又一支私人武装展开血拼。不得不说的是,一些学派掌握的军队甚至比国家多,要不是那个时候讲究“王侯将相皆是有种”,国家被学派或是私人灭掉绝对不会是笑话。
  “汉初之事不可不防。”桑虞上一次就是用这个来说服刘彦,现在还是那么说:“汉初游侠可雄踞一方,聚众攻灭县衙时有发生,诸侯乱战聚众游侠可以左右一场战争胜败。”
  没指名道姓,但汉初的游侠还真的就是那么厉害,比如让身为皇帝的刘彻都忌惮的郭解,更早的是在汉景帝平“七国之乱”的那几个,还真的都是振臂一呼能霍乱一方的人物。
  刘彦脸上的尴尬一闪而过,中原目前发展成为这样,是种族仇杀埋下来的种子,不是说想要不发生就不会发生,汉国现在要做的就是防止谁坐大,其实登记策略还是很有必要,不过这话不能由他来说。
  “受于管控之内,好过任其发展。”纪昌脸色很严肃地说:“登记造册,便是防止出现先秦和先汉初期旧事。”
  蔡优一直是跟着队伍,还没有开口说过话。他最近有不少烦扰的事情,汉国的合作公社随着中原大部分被平定差不多走到尽头是其一,再来就是半岛那边因为战事爆发的关系不少半岛人和倭列岛的人到了汉国境内。
  猎杀胡人用以平分土地是汉国的国策,为的就是让更多的土地转到百姓手里,这样一来合作公社的确是没有存在的必要,强行让合作公社继续存在下去是制造民怨。最为主要的是,合作公社的那批人前面大部分是受到征召,被征召的人后面被补偿了五亩土地,有了自己家的土地谁还乐意干公家的活?
  “德才?”刘彦是呼唤了几次才将失神的蔡优唤醒过来,问道:“想什么?”
  蔡优自然是有什么说什么,说到一半撤到了吕议。
  “是有这么回事。”吕议说的是半岛和倭列岛的事务:“他们之中大部分是先前迁移而出,现如今想要回归故里。”
  每当中原战乱,有的是向外迁移的人群,又以家族和宗族向外搬迁居多,去了异国他乡的人大多过得不好,不过也少不了一些人发展不错。现在想要迁回故里的是以家族居多,其中就包括百济的公孙家的一个旁支。
  “回来就回来……”刘彦说着顿了顿,有一小会才继续说:“许多技术是流落在外,再则人口自然是越多越好,但不是现在啊。”
  半岛之上的高句丽、百济、新罗现在都是汉国的属国,最为服顺的是新罗,高句丽和百济小动作不少。
  倭列岛那些不是国家的国家更多,小小一个列岛竟是有好几百个国家,大一些的国家也就中原一县之地,小一些的国家还没有中原一个村大。相对大一些的出云、九州、吉备、大和、野比都向汉国上表称臣,也派出军队参与辽东之战。
  按照刘彦的意思,属国的什么没有存在必要,只是目前的时机不对,不好吞并下来作为郡县,先进行一些部署则是存在必要。
  “臣在苦恼的就是这个。”吕议管理外交事务,遇到的糟心事不少,比如拓跋代国的突然反目,另外就是一些属国的行为:“出云和九州不止一次请求内附,为了不打草惊蛇臣一直在好言相劝。”
  出云和九州,他们的主要人口其实是来自扶余(东北)那边,从大陆过去的移民并不占据多数。这两个国家却是像发了失心疯一样,自元朔三年就一再上表请求内附。
  “元朔二年不是有藩属国的军队来中原吗?”吕议说出了答案:“出云和九州的藩兵回去之后大肆宣扬,道尽一些美好。再来是……”他做出哭笑不得的模样,继续说:“他们所谓国王和贵族过的日子比我们治下的一些富户都不如,所以……”
  刘彦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好像是唐朝时期和北宋时期倭列岛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当时的倭列岛一些国家也是发了失心疯似得请求被吞并。九州那一片土地还没有得到唐皇朝的允许给升起了大唐的旗帜表示是大唐的土地,结果就是后世倭列岛的记载中,九州在李唐某段时期是大唐疆土。
  也就是现在刘彦统治下的汉国了,核心重臣受到刘彦太多的影响,对于土地的占有欲无限强,是不管哪里的土地,那边的土地是什么模样。换做其余朝代基本就不会看中原之外的一寸土地一眼,谁要内附的第一想法绝对是“哪个穷乡僻壤的混蛋要沾天朝的光”之类。
  “他们的意愿非常坚决。”蔡优又将话题给兜了回来:“既然是要搬迁回来,总是需要置办家业。”
  汉国目前严禁土地买卖,任何人想要获得土地都需要军功,包括参军入伍获得五亩土地,或是成为正规军之后战场杀敌获得土地,再来就是猎杀胡人头颅换取土地。
  “他们已经参与到猎杀胡人之中,还有……”蔡优苦笑道:“不止一人询问,可否登陆伪朝猎杀人头。”
  南边的战事诸多消息还没有传到襄国,包括刘彦在内身处襄国的人都不知道那边的战争具体发展成什么样。
  战前部署的战略已经被执行,包括分成三路由北向南入侵,再来就是不断登陆扬州海岸线袭扰。
  从海面登陆东晋小朝廷扬州的舰队,它们一部分是从青州的长广郡出发,更有从辽东、半岛、倭列岛出发的舰队。
  事实上现在整个东海已经成为汉国的内海,甚至是倭列岛周边的海域也被汉国划为势力范围。舰队往来需要进行补给,带动的就是半岛、倭列岛与汉国本土国境的海航线,才致使先前逃亡异国他乡的移民回归浪潮,更是使不少属国的人来往于本国与汉国。
  “南方的百姓亦是汉家苗裔。”刘彦俨然就是将南方视为禳中之物:“猎杀之说不存在。”
  蔡优也是这样回答每一个来询问的人,看到太多听后露出的莫名其妙表情,显然是不觉得南方的那些人与自己是同一个种族。这个就是他需要向刘彦汇报的大事,也是真将东晋小朝廷灭掉之后国家需要面对的大事。
第502章
等待已久
  襄国的宫阙群占地总合超过二十万亩,含城池之内的多处主殿、偏殿、章台、楼宇,再有郊外几个地方的林苑。
  宫阙修建极其富丽堂皇,到处的镶金带银以及布满名贵木头,少不得是要有花里花俏的各种雕刻,不过看着却是有一种暴发户的气息,少了一种典雅以及意境。
  当初刘彦要是没有阻止让冉闵一把火烧掉宫阙,那就等于是烧掉十分之三的襄国,可能还要让郊外的山林变成一块白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2/8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