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校对)第3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7/821

  条攸稳妥地说:“时机成熟的时候,可以派出一些舰队到伪朝国都的区域逛一圈。”
  按照汉军这边的猜测,东晋小朝廷的精锐大半是在淮南战场,消灭处于淮南的晋军就等于是完成一半的灭国意图,也是为接下来攻击建康做前期准备。
  汉军的南侵兵团准备有相当多,其中就包括以谢石所部为诱饵,吸引东晋小朝廷派遣援军过来,将后面赶来的那些晋军消灭。
  建康是一座人口接近百万人的大城,当前守军的数量也不会少于十万,紧急时刻少不得是会动员出几十万的守城大军出来。汉军真是的要强行攻打建康,不出动个二三十万估计很难啃得动。
  攻打一座人口接近百万的大城,就算是刘彦想起来也会感到发怵。想要攻下这么一座城池,还是一国之首都,需要的军队数量庞大,耗费的时间绝对会非常长,物资上面的消耗也是要超乎想象。
  汉国现在可不止只和东晋小朝廷处于战争状态,与石碣赵国的战争从来都是打得如火如荼,也不知道能将慕容燕国拖在辽东多久,其余的几个方面也不能太放松,那么南侵就该在战略上进行妥善的布置。
  既然建康不是那么好打,汉军又已经开始南侵,首先要做的就是尽量将东晋小朝廷的军队调动起来,不管是野战还是建康之外的城池交战,一点一滴地消灭东晋小朝廷的有生力量,用一场又一场的胜利将东晋小朝廷的信心打得完全失去,时机成熟之后建康根本就不需要强攻。
  徐正坚持与谢石在淮水北岸来一场会猎,就是在根据国家战略做出配合,他们已经成功用五万部队将谢石所率的八万晋军陷入战场,有分出去的几个偏师在不断攻城掠地。
  像是司宏壮、谢安等一些偏师,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构建战场,打出有利的时间和空间,为消灭可能过来支援谢石所部的晋军创造机会。
  新一个白天的到来,淮南北岸战场已经重新开战。
  晋军依然是将主攻位置放在中部正面,左右两翼更多是在牵制和进行固防做业。第一轮上场的晋军,看旗号是有六七个三千人编制的军府,他们的交战对手是三个校的汉军。
  不是徐正不想调动更多的部队在中部正面战场,是那边的地形也就只能容纳下那些部队,就是布置再多的部队真正能够参战的也就前面那些,那么轮流参战才是最好的方式。
  重新发起攻势的晋军发现了一点,汉军的箭阵攻势比起第一天来要猛要更频繁和密集。这样的发现被汇报到中军谢石处,在场的晋军将校无一不是露出了忧虑的神色。
  “没有像第一天那样正面肉搏……”孙绰又是失望又是忧心地说:“是不是汉军更换主将了?”
  总的来说,晋军这边的人都觉得徐正很蠢。他们会这样想并非事出无因,又不是古典时代来什么堂堂正正的列阵而战,偏偏徐正还真的颇有古典时代将军的作风,答应会猎就是会执行约定,连晋军最担心被半渡而击的事情都没有发生,后面更是发生明明能靠射箭挡住晋军攻势却要派出部队肉搏的举动。
  如果说之前谢石也认为徐正愚蠢到不可理喻,但是在思考己方士卒为什么会在一天之内士气跌落速度那么快,他突然觉得徐正好像并不蠢,似乎……似乎还显得很聪明?
  晋军的高昂士气是建立在不断被欺骗的前提之上,导致的是晋军士卒并不觉得汉军会有多厉害,要是汉军只用远程攻击武器,哪怕是将晋军给挡下来,晋军也会觉得汉军不过是远程器械上面厉害,未必是会丧失信心。
  汉军是放弃了绝对的远程攻击优势,哪怕是有远程攻击也只发生在针对晋军骑兵上面。他们与晋军来了一天的近身肉搏厮杀,呈现出的结果是近身战上面汉军不但可以牢牢挡住晋军的攻势,还是以寡击众地挡住并且能够进行反推。汉军是在用事实告诉晋军,别以为汉军只会射箭,近身肉搏上面依然强悍。
  虚假的谎言被用事实证明,晋军好像是突然间发现汉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欺负,心里落差直接导致的就是信心出现动摇,从一开始能够承受惨重的伤亡,恢复到每个军府只是损失接近一成就有崩溃的迹象。
  【实力造不了假啊!】谢石突然觉得有些身心疲惫,诸多手段还是要依靠硬实力来取得成果,面对实力上的差距并不是用一些手段就能真正地扭转。他没有将内心的状态表现出来,沉稳地说:“调整一下战场部队,以幕府亲军为主力进行一次攻击。”
  所谓的幕府亲军其实就是谢石手头里面真正的精锐部队,兵源来自于谢氏一族的私兵作为中坚,选拔军中或是民间勇悍者进行补充,配置上精良的兵甲器械。这支部队是谢石手里的杀手锏,数量仅是两万不到,本来是要到迫不得已才会派出,现在要是再不雄起一把给其余部队打打样,士气还真的可能会一泄到底。
  谢万迟疑了一下,站起来应:“诺!”
  帐中诸将校全部打起了精神,幕府亲军的出动比预料来得早,他们意识到战争的转折很快就会出现,幕府亲军有出色表现必然能挽救甚至激起更高的士气,要是没有出色表现甚至是败场,那……可就要糟糕了。
  主帅的命令下达,一些不好公开的话题已经谈完,等待非核心将校离去,特意留下来的谢尚就说:“过了淮水仅仅是开战第二天,是不是有些早了?也……”迟疑了一下,苦笑道:“也太冒险了一些。”
  谢万并没有离去,因为都不是外人就直接开口说:“那些可都是家族精锐啊!”
  淮水之战开打之后,晋军上阵的不是朝廷的部队就是一些二三流世家整编来的部队,门阀武装或是一流世家的部队最多就是打一打侧面,这个就是世家政治的直接体现。
  谢万的话听起来非常清楚,朝廷的部队死伤再多,心疼的该是朝廷,家族精锐却是每一家的根本,折损多少就是没有多少,一个家族的精锐全没了也代表该家族就该沉沦或是直接消失,能保存就绝对不能消耗。
  “别像另外那些人(世家子)那样幼稚了。”谢石在不断地苦笑,说道:“他们以为就算打不赢还能够撤回南岸。真的能撤也仅是少部分人,大部队肯定是要丢在北岸,都已经渡河北上,没有保存实力的可能了。”
  谢尚和谢万都知道道理就是这样,甚至是谢石也万分的清楚,乃至于其余人又何尝不明白。他们没有渡河北上之前,是带着十足的信心要用“组合拳”将汉军给玩崩溃,然而现实却是很打击人。
  “至少现在还能尝试,不是吗?”谢石抬手握拳,铿锵地说:“不止是幕府亲军,其余精锐也要全部上场,今天对于我等就是不成功便成仁!”
  都不是什么蠢货,谢石都已经这样,谢尚和谢万已经充分了解到事态的严重性。
  后面,谢石又将自己悟到的那些事情一提,说到最后忍不住说:“不管是误打误撞还是大智若愚,徐正所做的反应一直将大势控制在汉军那边。”
  淮水北岸的晋军暂时还没有和后方联系上,要是他们知道有汉军在淮南攻城掠地,会知道谢石说的那些都对,就是显得有些事后诸葛亮。
  战场的调动无法做到毫无声息,徐正这边得知进攻中的晋军撤下去,追击而上的己方部队碰上了铁板,他立刻就知道对面的谢石是要拼命了。
  “应该是谢氏私兵。”条攸根本不是在猜,他说:“新出现的晋军兵甲器械非常精良,作战意志也是坚决。”
  一支部队能不能打就是直接体现在意志的不同,两支作战意志同样坚决的军队对战,能够影响到的就是兵甲器械上面的配置,再来就是数量的多寡。
  前去追击晋军溃兵的汉军仅是三千多人,他们在半途是被那支幕府亲军从左右两翼杀出,尽管追击的汉军用最快的速度进行调整,但两翼部分很快就被突破,坚持不到半刻钟就显出败象,是在后方的部队前来救援之下才且战且退。
  那一部分交战仅是整个战场上诸多厮杀的一小个边角,可是对于其余晋军起到的鼓舞却是很大,汉军首次在正面的交锋中退却,不管是不是晋军这边用多数欺负少数,至少让晋军看到汉军并非不可战胜。
  “对攻,只能对攻!”徐正很清楚事态的严重性,他一直以来都在努力瓦解晋军士气,初有成效谢石就立刻出动底牌,坚决说:“不能让晋军有恢复士气的机会!”
  “出动骑兵吗?”条攸当然也察觉到战场的转折点出现,建议道:“敌军已经出动绝对精锐,我们只要能够以绝对强势的攻势进行击溃,他们就该完全丧失信心了。”
第495章
难有全尸
  汉军的南侵之战打的就是一场关乎信心的战争,不能过多的投机取巧,是要在方方面面让东晋小朝廷的那些人明白两边的差距,摧毁那些人的自信心,使之内部瓦解失去抵抗意志。
  类似的战略在很多战争中都有出现,摧垮敌人的自信心才是最好的交战目标,好过使敌人时刻拥有信心地抵抗让战争演变成消耗战。一旦战争是消耗战,就算是次次能够打赢,怎么也该伤筋动骨。这个也就是兵书所说的“其上伐谋”中的一部分。
  谢石的幕府亲军一场上就是击退汉军,气势上面因为开场顺利被激发出来。
  由谢万亲率的那一部分,他们先击退约五千左右的汉军,面对汉军组织箭阵阻击,才算是拖慢了推进的速度,却是没有致使后撤。
  汉军展现出犀利的箭阵之后,晋军抓住每时每刻一直在打造盾车、盾牌等可以挡箭的工具,幕府亲军上阵时就被带上。
  战场就出现那么一幕,进攻中的晋军,阵列前方是用盾车作为掩护,配上抬盾的士卒,一片仿佛是在下雨一样的密集箭雨之下,他们尽管推进缓慢却没有停止前进。
  谢万已经没有处在最前列,是带着两千左右的骑兵暂时待在后方,看着天空掉落的箭矢不输于下雨时的密集,己方将士哪怕是有盾车和盾牌也依然出现较大的伤亡。
  “地形查探得如何?”谢万是穿着一套扎甲,类似的甲胄在东晋小朝廷那边是主流。他语速比较急地说:“让斥候快一些!”
  淮水北岸的地形虽说相对开阔,可是小山包的数量也依然不少,晋军的正面推进路线并不是笔直向前,一些地方的视线其实是被隆起的山包阻挡。
  正在冒着汉军箭雨推进的晋军原先是有三千左右,仅是推进不到一百步就剩下两千五百不到,可见汉军的箭阵布置是多密集,导致有盾车和盾牌也出现这样的伤亡。
  跟随盾车的晋军士卒是尽量躲避在盾车木板后面,每一辆盾车的后方基本是不少于二十人,结果是一些士卒走着走着出了盾车正前方的左右被射翻,更少不了一些被垂直而下的箭矢从脑袋贯穿到身体阵亡。
  手持盾牌的晋军士卒是用侧身靠肩的方式抬起盾牌,上身能够护住,下身却是有了空档,经常是一些士卒腿部中箭先倒下,盾牌翻开之后再身中数箭身亡。
  慢慢的,推进中的晋军停了下来,看顾盾车的士卒在将盾车排成连接的直线,手持盾牌的士卒则是将盾牌搭成墙面支撑向上。
  “将八骏弩推上来!”
  晋军的八骏弩体积很庞大,分为单射款式和三射款式,人力抬动至少需要十六人,装载在马车也需要两匹马或是八个人来拉动。
  八骏弩的射程最远可达二百二十五步之外,准头什么的则是想都别想,可发射标配弩箭,也能发射长枪,发射一轮需要耗时半刻钟左右进行重新上弦。
  “现场制造甬道?”斗阿是站在一个小山包上面,他的部队并没有处于第一线,身侧站的是部队参战的钟兴。他发现了什么似得抬手一指:“床弩?”
  汉军的箭阵攻势并没有停下,晋军现场制造盾墙和甬道,汉军是利用己方强弩的射程优势越过那些工事攻击晋军的后方。
  钟兴顺着斗阿指的方向看去,可以看到晋军之中出现一些用人力或是畜力拉动的车辆,上面还用布给盖着。他对旁边的旗手下令:“向后方通报发现晋军出动床弩。”
  汉军早就有旗语,可以用来远程进行信息汇报或是互换。
  得到情报的箭阵很快调整覆盖位置,随后车弩和床弩也加入到漫射行列。
  汉军的床弩和车弩并不是第一次出动,只能说是需要动用的机会比较少。像是床弩和车弩用来射成散兵线的敌军其实很浪费,一般是用来针对排列密集的敌军方阵,或是在攻城时使用。
  强弩箭阵是射晋军后方,床弩和车弩则是在射晋军搭建的工事,作为被射击的一方时时刻刻都有人倒下。
  先是震天的战鼓声被敲响,令战场上的汉军士卒情不自禁会看向将旗所在的位置,发现没有什么新的指令下达心里出现迷惑。
  鼓声是在掩护骑兵的出动,距离远的人听马蹄声和鼓声很难分辨得出来,离得较近的钟会和斗阿则是被一阵密集的轰鸣声吸引了注意力,他们利用所处的地理高度扭头向后看去,一片骑兵的海洋正在山包后面汇集,瞧着数量绝对不会低于五千。
  冒着箭雨将八骏弩抬到合适距离的晋军,他们掀开了盖布,露出来的是一架看着庞大的机械,它们早就已经完成上弦,一杆杆拥有戟形状的箭镞冒着深寒的芒光。
  “射!”
  巨大的弓弦嘣动声中,搭载八骏弩的车驾一震,弩箭离弦之后车驾还在不断地颤动,周边的晋军被军官呼喝着赶紧重新上弦。
  操控八骏弩的晋军士卒并不是在安全环境做业,所出现的情况就是上弦过程中不时有人被汉军射来的弩箭命中,导致合力拉动的弓弦突然失去一人而前功尽弃,甚至是会发生人被弓弦带着抛出去的情况。
  八骏弩射出的弩箭分布得很散,他们的目标是位于两百步之外列成直线的汉军,射出大概一百杆左右,落在汉军阵中的不到三十,每落下一杆却是能够带起一片惨叫之声。
  明知道有床弩射来汉军为什么不躲?很显白的道理摆在那里,上阵之后士卒该怎么走是受到约束,很多时候明知道会死依然是要一动不动,不动死的就是那么些人,乱动则会让军阵出现混乱死更多的人。通俗说法就是一旦当兵哪怕前方是有刀山火海也要趟过去,该走什么样的路已经不是士兵自己能够决定。
  不但对于汉军来说哪怕挨射也要硬挺,对于晋军来说随时可能要挨箭也要待在战场,身在沙场从来都是身不由己,要说可能挨箭是再正常不过的话,天空突然出现一颗又一颗圆滚滚的玩意带着呼啸的风声砸下,它落地之后砸中人就是将人体砸成肉泥,随后又滚动着横扫人的双腿,这样的场景则是显得异常恐怖了。
  汉军突然动用投石车对于晋军来说是大恐怖,可汉军发射滚石的坐标却是错了,该射的是用盾车和盾牌组织起来的工事。
  遭受了石弹袭击的晋军,被命中的不止是人,一些八骏弩也是被砸得散架,惨叫声和惊惧的喊叫就没有停止,导致晋军首次出现了混乱。
  “还没有找到可以让骑兵进行迂回的路线吗?!”谢万看前方的惨样是看得睚眦欲裂:“一刻钟,一刻钟之后还没有找到,斥候全斩!”
  汉军的箭阵太过犀利,又布置了车弩、床弩、抛石车,晋军的骑兵根本就没办法直接冲,要真的硬冲谢万的两千骑兵,能有五百冲到汉军阵前就算是幸运了。
  重新调整之后,汉军的抛石车装弹再次发射,圆滚滚的石弹是经过半空的飞跃才落下,砸中晋军工事的石弹是砸出一片飞溅的木屑。木屑溅出去后少不得是要带起一片惨叫,不知道多少晋军在那一刻是全身血流如注地倒在地上,瞬间死了倒算是解脱,没一刹那死去则要受到难以想象的疼痛和折磨才失血而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7/8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