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校对)第2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4/821

  新蔡这一场城池攻防战已经毫无疑问会演变成为一场烂仗,桓温深吸一口气点头。
  汉军投石车的射程并不是夸张的远,最远射程也就是二百步左右,准头上面可以说是极差无比。
  想要使用投石车只能是等待土堆被建立起来,介时再将投石车拉上去,要不然投石车还不到射击距离就会被新蔡守军的远程攻击武器覆盖。
  稍微冷静下来的桓温不再无意义地让奴隶军去送死,全军弄来可以装载沙土的用具,由奴隶军冒着箭雨跑上去放下,周而复始地一再运土填高。
  想要叠出一座或者多座高耸的土堆并不是那么容易,期间需要付出惨重的伤亡,亦是要耗时日久。
  新蔡守军被褚裒严令不得出城而战,后面甚至是只留下唯一的一个城门,要不其余的城门都被堵死。非常明显,褚裒是要严防死守到南边的援军到来。
  有汉军发现新蔡守城晋军的作为,汇报给桓温之后,他得知消息立刻被气笑了。
  “若是我们有足够的时间,褚裒这种作为是自寻死路。”桓温发现自己有些控制不住怒意,攥紧了拳头扭头看向李匡:“让奴隶兵加快堆土速度,日夜不停地堆土!”
  汉军扫荡周边,每天都有大批的战俘被押运到新蔡城下,大股小股的战俘变成奴隶兵,桓温手底下的奴隶兵虽然是在消耗,可是总体来说奴隶兵的数量一直在增涨。
  “吾就不信了!”桓温痛恨乌龟壳,闷声道:“不计代价地布置,看那个老乌龟能躲多久!”
  褚裒并不知道自己的作为对桓温意味着什么,事实上他就是出自一种想要尽力自保才努力建造出一个乌龟壳,待在乌龟壳中期盼着援军的到来。他求存的本能误打误撞可以说是正确无比,至少包括他在内的那一批东晋小朝廷官员基本觉得正确,哪怕是有人有异议也会被无视掉。
  新蔡的城池攻防战每天都在继续,汉军这边的奴隶兵冒着箭雨堆土垒高,甚至是有奴隶兵被强制挖地道。
  认真而言,挖地道的攻城方式可不是那么好玩转,桓温让奴隶兵挖地道的直接后果是,天天有奴隶兵因为塌方被掩埋,连一条可以挖进城内的地道都没有。
  想要挖地道需要对土木工程有足够的了解,如今懂得这个的大概只有“摸金校尉”,偏偏桓温手头上并没有相关的人才。他纯粹就是被逼急了什么都要试一试,死上几百数千奴隶兵什么的,才不会去在乎。
  一直是到第五十八天,出现了第一座比城墙还高的土堆。那是用近三千人死亡代价换来的成果,桓温迫不及待让人安排运输投石车上去,连带车弩也是弄到土堆之上。
  “强弩兵,对,强弩兵也要上!”桓温的心情看上去好了一些,他说:“我们的劲弩射程本身就比晋军远,应该对城头守军进行压制,奴隶兵除了继续建造土堆之外,还要去城墙之下撒土堆高!”
  第一座比城墙还高的土堆出现,褚裒才再一次出现在城关。他震惊地看着眼前的土堆,首次发怒:“怎么会这样!?”
  张弥立刻就皱眉,他算是一个倒霉蛋,别人还能时不时地去参加嗑药大会,被排挤的他只能是日夜待在城关进行防御。
  汉军的奴隶兵在堆土,防御的守军就没有停止过发射箭矢,可杀掉一批就会再来一批,不是晋军不努力,纯粹就是汉军(奴隶兵)太拼命。
  “才不到三个月!”褚裒是用发怒来掩饰自己的恐惧,他抬手指着看不到后面是什么的高耸土堆吼:“第一座已经出现,是不是要让汉军对城墙进行压制,下一刻是不是应该等死!幸好老夫事先安排堵上城门,要不……哼!”
  张弥很想骂人,就是因为城门被堵上,要不怎么可能是只能射箭而不出去袭扰破坏。他对新蔡城的前途从来就没有看好过……错,是对褚裒指挥三郡之地的防御战一直都不抱什么信心。
  一切只因为张弥清楚世家之间的互相吹捧是怎么回事,哪怕是一头猪经过造势也能成为所谓的大诗人、文豪……乃至于是名将。而过去很多所谓的名将没上战场还好,一旦上战场基本就是拉着麾下将士一块完蛋,可东晋小朝廷依然会继续为某个谁造势,一次又一次让军队被覆灭。
  尽管内心不满和对前途没有丝毫的信心,张弥却没有打算和褚裒硬怼,他会像很多长江以南的土著世家子那样,既是默默忍受也是不得不忍受。
  局势很快就出现新的变化,是汉军的强弩兵先上土堆与守城晋军对射……说对射其实也不是,该说是汉军强弩兵利用记得射程优势压着守城晋军一阵射,导致原本待在城关处观看的褚裒等人不得不下了城关。
  新蔡城头守军被压制,汉军这边的奴隶兵总算不用冒着箭雨随时会送命。奴隶兵是热情高涨地不断运土,他们的小命有保障是一部分,另一个原因是干完活可以十天不用再上场,伙食上也会得到一些改善。
  有松有驰才是治军之道,桓温没有光惨无人道地使用奴隶兵,完成任务的奴隶兵会得到善待,甚至是立有大功的奴隶兵也能晋升成为仆从军,奴隶兵会显得惨是局势的原因,不是制度问题。
  有了第一座完成的土堆,很快就会有第二座、第三座,每一座比城墙高的土堆形成就预示着守城晋军的远程攻击的射程优势失去,渐渐有高耸土堆的地方除非是汉军的奴隶兵尝试攀梯攻城,要不根本就看不到守城晋军的身影。
  作为防御一方的晋军也是很难,他们的强弩射程吃亏还不算,汉军的投石车和车弩上了土堆后也要被劈头盖脸的砸,一旦上去几乎是别想着完好无损下来。这样的情势变化让守城晋军的士气该是逐渐变得低迷,尤其是有汉军奴隶兵成功攀上城头,甚至是城墙边上也有土堆在缓缓形成。
  攀上城头的奴隶兵,他们并没有能够成功占领城墙段,面对的是褚裒让人也在城内搞制高点,比如木头搭建的高台或同样是土堆,见到敌军上了城墙就是一阵射。
  “可恶的老乌龟!”桓温简直无法相信局势会这样拖,他之前还以为能上城墙就预示着胜利。他用着无比低沉的语气,问道:“那么也就是说,我们不但要攻占城墙,连带后面也要强攻那些……”,他顿了顿,几乎是咬牙切齿:“障碍?”
  袁乔算是有点高看褚裒几眼了,换做平常人大概只会针对城墙来作为反复争夺战场,没想到褚裒还能玩出那么一手。
  然而,搞出那些名堂的可不是国丈褚裒,是张弥眼见不妙又珍惜自己的小命才给弄出来。
  不过,甭管是谁的主意,功劳或功绩什么的按例还真是要算在国丈褚裒头上,既是手底下绞尽脑汁和卖力气,功劳归啥都没干啥都不知道的领导所有。得了功劳的领导吃肉要是能露点汤水算有良心,领导完全吃独食,手底下的人也没什么办法只能承受。
  张弥不觉得城墙会是一个好的战场,他上一刻弄好新一道防御工事,下一刻是受到了来自褚裒责问。
  已经慌了的褚裒的火气不小,痛骂张弥为什么不对城墙严防死守。
  张弥亲自前去解释,对战况进行详细讲述,又讲解建立新防线的必要性,甚至是拿出实际的战果。
  “放弃城墙就是不对的!”褚裒最近一些天总算是没有心情开宴会,五石散当然也没吃,但就是因为没嗑药才从醉生梦死的状态出来,不再有那种令人费解的淡然。他异常严厉地盯着张弥,说道:“城墙不能丢,绝对不能丢!”
  张弥已经处在爆发的边缘,呛声道:“汉军的强弩射程远,又有车弩、床弩、抛石车的优势,我们上去多少就是死掉多少,军队会哗变的!”
  褚裒被一呛竟然愣住,他左右看了看似乎是想要获得谁的支持,在场的人却是眼观鼻鼻观心。
  “城墙段已经不足守,守只会凭白造成将士死伤!”张弥怒气爆发之后自己也有些后怕,变成讨好状面对褚裒,说道:“守城还是要依靠军队,保存有限的实力才有守城的力量。城墙不能守,我军还能依靠城内的复杂地形,乃至于是层层建立防御工事。城墙丢了不代表是城池失守啊,国丈!”
  其实被呛声的褚裒已经心虚,他自己了解自己,对军事并没有外间传的那么高大,以至于刚才有点怂。他见到张弥态度软化,原本有些心虚的态度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受到侮辱的羞耻感和自尊心受挫的怒意。
  “你!”褚裒想说点什么,发现好像又说不出什么,他面对好像变得不利的局势根本没办法。足足过了有那么一会,他突然微笑着说:“那就用你的意见。”
  那一刻,张弥不但没有因为褚裒和蔼而松了口气,反而是看着满脸带笑的褚裒有些毛骨悚然。
  心慌慌的张弥恭敬告退离去,他回到自己的驻防区之后找来心腹之人,问道:“汉军之前射来的劝降信呢?”
  世家子出征都会带着家族私兵,私兵是作为贴身武力使用,同样也是干一些隐秘的活。
  汉军围困新蔡,桓温除了强攻还能劝降,是劝褚裒也是劝城内的任何一个人,开出的价码其实很不错,就是褚裒身为国丈没考虑过投降,其余晋军将校指望援军暂时也没有投降的心思。
  一开始,不知道桓温是故意还是忽略,他并没有将长江的实情说予新蔡守军得知,连带其余消息也是封锁状态,要不新蔡守城晋军怎么也该慌了。事情的转变是到了桓温觉得不好啃下新蔡城,要不之前他还指望全歼而不是劝降,用以在自己的功劳簿上大大写上一笔,是到后面为了打击新蔡守军的士气才将那些事情传进城内。
  张弥之前已经看过汉军的劝降信,再看一次还是那些内容,可与之前的心态相比却有了很大的不同。他对劝降信中说,长江已经被汉军舰队牢牢掌握有些将信将疑,要知道东晋小朝廷要是没有犀利的水军早该灭亡。他对南阳郡失陷倒是相信,之前汉军是攻取南阳郡之后又放弃,再攻下一次没什么稀奇。
  张弥是一边看着一边等待,另外一边的战事依然是激烈的进行着。他在等待派出的心腹信息回馈,褚裒会干什么直接影响他会干什么。
  【城墙不足守,城内建设层层工事抵抗才是正途。】张弥手握汉军劝降信,脑海中依然在思考应对:【城内地形复杂,建筑物也多,只要守军抵抗的意志没有瓦解,哪怕是汉军能杀进城内,怎么也还能继续抵抗。】
  派出去的心腹回来了,禀告张弥的是:“部队的一些军官被撤换了。”
  那一句话仿佛就是一道轰鸣在张弥的脑海炸响,他怔怔地说:“虽然有预料,可没想到国丈会这么急切。”
  高高在上的人自尊心远比想象中要脆弱很多,面对危险局势时更是玻璃心,褚裒被吼了一阵着实觉得无比难堪,他是完全接受张弥的建议,也就是要在城内建设层层工事用于抵抗,可不代表他不会处理张弥。
  “……至于什么长江被汉军牢牢控制,老夫那是一点都不相信的!”
  褚裒找了无数需要处理张弥的理由,其中就包括张弥负责的城墙段空了,但问题是不止张弥负责的城墙段,其余有高耸土堆的城墙段都不外如是。他来个“大公无私”全部处理,任谁都说不出是因为私仇,问题还是张弥才会真正倒霉。
  “老夫坚信援军很快就会抵达!”
第424章
膝盖中了一箭的谢石
  “谁?”桓温正在查看自己的劝降成果,另一边袁乔也是在做同样的事情。他挑了挑眉头:“广阳的张弥?”
  都是长江以南的世家出身,基本提到某个地点也就知道是什么品的世家。
  广阳是在新安郡管辖地界,自报出身时带地名一般就能确认是出自中原或是长江以南。而现实情况是,东晋小朝廷虽然是建立在长江以南,问题是南方土著世家在“定品”的时候一般是比较低,反而是那些从中原逃命到南方的世家“定品”时普遍比较高。
  南方土著世家常年被那群“衣冠南渡”的世家压制,导致的是东晋小朝廷内部其实是分成三个部分,北方世家、南方世家、庶民。
  南方土著世家不得志的比较多,像是吕议出身江夏世家却早早出去寻更好发展只是一个缩影,刘彦攻占整个青州以及向外扩张之后,要说长江以南是哪个群体蜂拥到汉境,绝对是以南方土著世家居多。他们会这么干纯粹就是被逼无奈,于东晋小朝廷注定不会有更好的发展,那么尝试一下去汉境当个从龙功臣什么的也未尝不是一种出路。
  袁乔会特别提到张弥,是因为张弥乃新蔡守城晋军的东面指挥,之前攻城汉军发动进攻时,发现这一面的晋军指挥档次明显要高于其余三面。
  “放弃城墙段,于城内层层设立阻击线,便是出自张弥的主意。”袁乔看着还是很欣赏张弥,又说:“相对于其它城墙指挥,他所率晋军表现出来的韧性也是最高。”
  桓温立刻来了点兴趣,新建立不久的汉国自是有一个又一个的小圈子,以桑虞为首的一批中原家族,以王基为首的一批降将出身,再来就是吕议和桓温分别作为领头羊的南方出身之人。
  “怎么,他要反戈?”桓温原以为攻下城墙就算是结束,结果很是出乎意料还在持续攻防,要有什么手段能够立刻取胜绝对愿意尝试:“还是什么?”
  “张弥已经被那位国丈闲置了。”袁乔扬了扬张弥亲笔手书,讥讽地说:“那位国丈采取了张弥的主张,却是卸磨杀驴。张弥手里只剩下五百余私兵,他在联络同为南方出身的世家子,言明要归附我们。”
  桓温却是有一点怀疑:“守城手段是出自张弥手笔?”
  “他是这么说。”袁乔在点头:“以乔来看,大约是现实如此。”
  “那个国丈……不愧是国丈。”桓温脸上也是出现嘲讽:“大战当前有良将不用,竟然是采取建议而进行闲置。身为国丈似乎不需要抢功吧?”
  这个也是袁乔所不理解的地方,褚裒身为主帅,麾下不管是谁立下什么功劳都有这国丈的一份。
  桓温狐疑地说:“是不是什么陷阱?”
  “乔也有相关的疑虑。”袁乔话是那么说,脸上表情却是雀雀欲试,他做出沉思状,过了一小会才说:“现如今表示归降的人不少,大多是以世家出身的将领居多。”
  从汉军围城开始算起,汉军攻打新蔡已经有三个多月,时间上来算还真不算太长。新蔡守军失去城墙优势是发生在十天之内的事情,可汉军也没有能够在城墙上站稳脚跟,总体而言还是一场僵持中的烂仗。
  失去城墙的新蔡守军士气肯定是会遭受打击,有人开始想要归降正是出于城墙的失守,毕竟华夏历史上的城池攻防战,讲的就是对城墙的争夺,城墙失陷基本上就代表城池失陷。
  问题在于一点,汉军是让新蔡守军放弃了城墙段的坚守,可汉军面对的是一道新形成的障碍线,短期内攻防两军是在那道障碍线来回拉锯。应该是这样才会让守城的晋军恢复了一些信心,褚裒又有足够的守城意志没跑才让晋军能够坚持下去。
  “做多种准备吧。”桓温放下手里那一叠的归降信,沉闷地说:“首要是,成功在城墙处站稳脚跟。”
  一叠归降信?看来眼见情势不妙在寻找退路的人并不少,甚至还有褚裒那些所谓的知交好友,但桓温基本上看不上那些文人。文人手中没有兵权,归降也就是吆喝几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4/8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