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校对)第2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2/821

  两军骑兵交战之后,桓温与谢石做出了相同的举动,那就是调动步兵,有差别的是桓温需要己方的步兵足够靠近晋军布置的防线,谢石想要的是步兵去接应己方骑兵后撤。
  “旗鼓相当啊!”袁乔用着单筒望远镜观看骑兵的交锋,嘴中说道:“基本是一换一,我们略略占据优势。”
  汉军的突骑兵(非系统部队)已经不再使用扎甲,是用更轻便的板甲款式。装配前胸搭有板甲和其余部位皆为皮甲的汉军骑士,相对于扎甲款式更为轻便和灵活,亦是减轻了战马的负重力,一再被证明板甲在防护力上不弱于扎甲,速度上和耐力上也更占到更多的优势。
  桓温知道袁乔那些话是什么意思,无非就是汉军骑兵有装备优势,可是晋军骑兵有格斗技巧优势。
  “我们耗得起。”桓温又是现实又是残酷地说:“哪怕是与之对战的一千骑兵全没了,我们还有两千,晋军的一千四百骑兵折损就全没了。”
  有鉴于解决掉晋军骑兵对接下来的战事很重要,桓温下达了一个令人发怵的命令,那就是让抵近了的汉军弓弩手对骑兵交战的位置进行无差别覆盖,又让长枪兵发动冲锋。
  欧罗巴那里有一种战术,让骑兵发动冲锋之后,后方的弓箭手根本不管敌我的覆盖,利用敌我双方的将士尸体造成障碍墙,然后是步兵接机抵近形成包围,一举歼灭敌军。
  谢石在发现汉军远程部队进行无差别覆盖之后立刻一掌拍在巢车护栏上,“砰”的一声巨响,也是手掌传来阵阵的剧痛感中,他咆哮:“无耻!无耻!着实既是无耻又是禽兽行径!”
  被无差别覆盖的双方骑兵,他们之中仅有小部分人发现被无法别覆盖,毕竟激烈的厮杀中比较关注的当前敌军,可没有闲工夫去注意外围究竟是个什么情况,只以为对方都足够强大,竟是互相冲锋的间隙还能射箭,哪怕是被射死也算是死得不明不白。
  晋军的步军出营,他们走了一段距离不得不停下来不止严谨的战阵,那是因为汉军三叉戟中的另外两个箭头做出逼迫姿态,他们要是不停下来步阵,是以松散队形继续前进,被汉军两股骑兵冲击不但要死伤惨重也会崩溃。
  组织部队步阵不让汉军两股骑兵得逞的谢平得到命令,他被要求不得停下来,要尽最大的努力援救己方骑兵。
  【小主人难道看不清楚局势?】谢平也仅仅是稍微犹豫,下一刻是大吼:“继续前进!”
  出击作战的晋军骑兵是谢氏私兵,步军却是朝廷的军队,谢平哪怕再不忍心,可是能够牺牲朝廷军队而救援家族私兵,该怎么选择根本不必多想。
  “哟呵!”桓温满满都是幸灾乐祸:“看吧,但凡有机会能救回去,那小子果然是会决定牺牲朝廷的军队。”
  没什么值得笑的地方,东晋小朝廷的门阀或是世家都是一个德性,不但是谢石会这样干,换做任何一个世家子,包括桓温或袁乔,谁都会是那样的选择。
  “敌军主将已经乱了。”袁乔不断观察战场的整体局势,建议道:“应该让我方骑兵分兵威胁敌军防御线的左右两翼,步骑皆是全军推进,一举攻破敌军防御链。”
  桓温没有任何犹豫就接受了袁乔的建议。
  阵阵的战鼓声开始从汉军这边传出,那是总攻击的信号,处于前方的部队收到指示攻势更猛,后面的部队则是开始向前推进。
  先前交战的两支骑兵,没有阵亡的双方将士是在不知不觉间发现自己的活动空间越变越小,到处都是人和马堆叠而成的尸体堆,阵亡的骑兵人或马身上插满了箭矢,地面上更好像是突然间长出了密密麻麻的箭矢丛林。
  一个个幸存下来的骑兵脑袋基本是一片空白,汉军骑兵这边很突然地发现交战场地竟是有己方长枪兵的身影,那是从一堆又一堆的尸体间隙中出现,然后进行收割。
  进入战场的汉军长枪兵肩靠肩地举枪小跑推进,遭遇到幸存下来的晋军骑兵,刹那间就是不止一杆长枪捅出去,他们在四面八方都有,杀死发懵状态的敌军,送倒在地上的敌军受伤将士最后一程。
  汉军全面压进,晋军的防御链两翼遭受威胁,先是有第一股汉军突破晋军的防御线,随后就是第二股、第三股……直至谢石布置的第一道防线完全失守,被隔离的晋军与后方失去了直接的连接。
  谢平是一身血地来到已经退却到后方的谢石身边,他没有多余的废话,立刻就吼:“前方的我军已经被夹击,很快就会支撑不住。第二道防线坚持不了多久,我带人尽力拖住汉军,小主人快快带人突围!”
  自情势的发展变成对晋军不利后,谢石就是一副耳鸣外加发懵的状态,他其实根本不记得自己是怎么退到后面,对于战局发展到什么程度也是一无所知。他怔怔地看着谢平,耳朵里是一阵又一阵的长鸣,听不见谢平的说话声只能看到嘴巴在动。
  是直至谢平让谢氏私兵架住谢石,这个时候谢石才算是从彻底发懵的状态中稍微醒过神来。
  “我们败了?”谢石脸色异常的苍白:“不应该啊!我们占据地利的绝对优势,兵力更是多于汉军,不应该会失败啊!?”
  谢平根本就不理像是在自言自语的谢石,对着家族私兵大吼:“愣着做什么?带小主人走,离开战场之后,找机会将小主人送回建康!”
  “不,不。不!”谢石开始挣扎,咆哮:“不可能的,怎么会失败,我不走,一定不走,还能与汉军再战三百回合!”
  作为直接护卫谢石的谢氏家族私兵,他们肯定是一个个长得孔武有力,要不是担忧弄伤谢石,谢石根本就无法扭动身躯。他们看了谢平一眼,有一个护卫很干脆地一个手刀劈在谢石后劲,直接让谢石闷哼一声软倒。
  战场之上想要脱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尤其是两军已经完全搅在一起的时刻,想要脱离战场又不被逮住绝对要看时机,最好的方法就是先找个能够躲藏的地方隐蔽,不是冒冒然然直接往外冲。
  再一次醒来的谢石发现自己竟然看不到任何东西,他将要大吼大叫的时候嘴巴被捂住,下一瞬间立刻知道自己是什么处境,应该是躲在没有光线的地窖。他下一个动作是向腰间摸去,既是羞愧又是果决地想要自刎,结果是什么玩意都没有摸到……
第421章
老子要参加旷世之战啊!
  战争自然需要用到谋略,很多时候谋略仅仅是作战计划,可是谋略能不能达成想要的结果依靠的还是上场搏杀的将士。
  黑暗中的谢石觉得自己输得莫名其妙,可他没有想过一点,那就是晋军与汉军根本就不能等同视之,再来是过于重视家族私兵(出战骑兵)导致出现战场被分割,才会让晋军会在战局中那么快速的出现崩盘趋势。
  “我们在哪?”谢石是等待嘴巴能够说话的时候才问。他没有大声叫嚷,是极力压低声音:“战场局势怎么样?”
  空气有些闷,似乎空间也是够小,从呼吸上判断是有六个人挤在狭小的一个地窖里面?
  黑暗中不知道是谁在说话,他说:“我们离开之前,谢将军统兵固守营寨,汉军正在进行大举进攻。”
  谢石侧耳努力倾听,想要听到一些什么声音,结果是一片的寂静,甚至连虫鸣声都没有。
  直至谢石被敲晕带走,应该说晋军只是处于不利却是没有崩溃,他们有大约三千人是被分割在了防线前端,后面的营寨还有接近四千人。
  桓温率领的汉军仅是有一万,战损之后肯定是没有一万人那么多,又是要攻击范围相对广阔的晋军营地,想要在短时间内吃掉仍然有组织力的晋军并不容易。
  之所以没有什么声音进入谢石的耳朵,那是他被护卫带离战场约有十三里,是来到事先准备好的避难之所,也就是一个深挖的地窖。
  地窖的空间应该是三乘三米的平方,它的进出口是一个仅仅允许一人堪堪通过的三米通道,那么也就是地窖是在三米之下,难怪会感觉无比的潮湿。地窖里面事先有储备粮食和水源,以至于本来不大的空间进入六人之后变得十分拥挤,因为太多的人呼吸和没有良好的通风口,也让空气变得非常浑浊。
  他们在地窖里等待了该是有七天,直至有外面的人过来,包括谢石在内的人才全部来到地面,而这个时候桓温已经击败原先由谢石率领的那一支晋军,汉军是向着褒信(新蔡以南约五十里)行军而去。
  谢石脸色非常苍白,人也相对显得萎缩,那是长久在潮湿的地窖环境所影响,他问:“谢平……以及大家呢?”
  后面过来的谢氏护卫是用着暗淡的神情说:“谢将军包括四千余将士一同被俘虏了。”
  谢石后面又了解到更多,谢平那支军队仅仅是坚持到了第三天就被破开城寨,他们在没有获胜希望下谢平依然想要抵抗,可是并非所有晋军的将校都有在完全不利环境下的抵抗意志,是谢平被袭击捆绑之后,河岸边的晋军才放下武器投降。
  谢平所率的军队发生哗变投降后,汉军立刻直扑新息。
  新息其实是有五千守军,但他们没有料到桓温会真真假假地让汉军混着投降的晋军,一块作为溃兵入城。应该说是有那些真正的晋军将校叛变,守城的晋军负责人才会看到熟人没有迟疑地打开城门,导致城门被突然遭受袭击之后由汉军控制,等待汉军蜂拥进城,情势已经发展成为不可逆转。
  “汉军的损失惨重吗?”谢石很想知道一点:“他们进逼褒信时,有多少军队?”
  这个问题可不是谁都能随随便便答出个二五六来,谢石没有能够得到想要的答案,他做出了一个大略的估算,那就是经过战斗的汉军怎么也该折损个三四千,那么六七千再加上投降了的晋军降兵,桓温手头里的兵力还是一万。
  真实情况是,汉军并没有折损三四千那么多,直至拿下新息之后,桓温手头里的汉军还有接近八千人,他也没有带那些降兵一块行军,是直接将降兵驱赶上船,会运往江都那边,稍微休整之后的最终目的地是跨海送到辽东。
  谢石现在面临着一个难题,他们一共七个人想要前往新蔡非常困难,直接返回长江以南也不是那么容易。
  一个长相粗犷的护卫说道:“小主人,新蔡已经是孤城,该是已经有汉军进行围城,哪怕是我们能够成功靠近,怎么穿过汉军的层层截击进入城中?”
  本意上来讲,谢石真心不想丢掉那么多军队后灰溜溜地逃回长江以南,尤其是他把带出来的一千四百精锐家族私兵给葬送。他经历一次打击后却也是成熟许多,没有狂妄到认为带着六个人就能在满是汉军的地界上纵横。
  “我们一定有逃散在荒野的士卒吧?”谢石还真的不想现在回去长江以南,他又说:“当地还有许多豪族,能不能取得他们的支持?”
  看样子,谢石是想要再重整旗鼓,与汉军再进行较量?
  另一边,又是轻易攻克褒信的桓温心情极度良好,他已经收到来自王朴的消息,从徐州逼近的大军已经抵达汝阴城下,李匡那边分兵三万正在朝褒信而来。
  “那个小子的行踪没找到就算了。”桓温说的是谢石,他满脸带笑地说:“哪怕是看在安石的面子上,吾也没有可能在交战时杀掉,俘虏了也不可能有什么虐待,既然找了没有找到,也算是那小子的造化。”
  袁乔根本就没打算在谢石身上多浪费什么时间,他知道桓温提起谢石也是一种心情愉悦下的调侃,没有接话题,反而是说:“汝阴已经攻克,现如今只是剩下新蔡了。”
  汝阴城的攻防战是在三天前结束,李匡一阵威胁之后,汝阴城内多的是想要作为内应的人,但是汝阴城的陷落却不是内应打开城门,是城内的那些家族私兵夺取城门不成,导致守城晋军与城内各家族私兵乱战。汉军在适当的时机发动进攻,应该说是死伤惨重才夺下一些城墙段,后面是汉军亲自杀到城门处进行打开,才导致汝阴城的陷落。
  攻取了汝阴的李匡带着部队转进新蔡,战局的发展中那位国丈一直都是“以静制动”,这一“静”是直接让新蔡成为绝绝对对的孤城。
  “新蔡被一再加固加高,褚裒手中亦是有接近七万的兵力?”袁乔倒是没有多么看不起褚裒,是蹙眉说:“濮阳郡那边的战事已经爆发了。”
  对付一个缩头乌龟其实最容易让战争演变成为烂仗,也就是一场一方严防死守,另一方只能是死伤惨重外加耗时日久,完完全全就是双方士卒拿命去耗。
  无论怎么看,褚裒都不会派遣军队出城,估计是他不懂孤城不可守,死守不可取的兵家常识,可也让桓温想要轻易攻取新蔡成为不可能。
  “是啊,濮阳那边的战事已经开始了。”桓温同样在蹙眉,他说:“双方是围绕着白马与濮阳作为分割线互有攻防。大汉的兵力处于劣势,很快就会演变成为一场城池间的攻防战,就是不知道王上是怎么安排?”
  汉国现在正在爆发大战的战线只有两处,一处当然是桓温这边,另一处就是刚刚开始的濮阳之战。
  桓温这边动用的汉军本部仅是三万,配置二十万的仆从军。他们已经将褚裒包括剩余的晋军全部堵在新蔡城内,长江被汉军舰队控制的前提下晋军想要北上驰援难度很高,应该说他们这一路的战事其实还算是非常顺利。
  濮阳郡的汉军面对的石虎亲率的接近十八万羯人本族大军,处于外围的石碣赵军数量该是有个三四十万左右,等于是战事爆发后是八万汉军依靠冬季建立的防线在与所有石碣赵军进行周旋。
  “还能是怎么安排?”桓温想都没想,直接说:“豫州不是只有我们这一支大军,还有与孙伏都对峙状态的三万。王上肯定是在关注我们这边的战事,就等待解决晋军,调动我们北上参战。”
  两人是骑马状态下的交谈,比较夸张地带着一千人就向着新蔡而去,沿途的风景没有半点能够吸引两人的地方,无论是桓温还是袁乔都想要尽快抵达新蔡城下,亲眼观察一下那位国丈究竟是个什么布防法。
  应该说桓温还是非常谨慎,他在新息那边留下三千,又在褒信留下了四千,是会等待李匡调动的三万人到了才会替换那些驻防的汉军本部。
  现在桓温并不知道自己的谨慎并不是无用功,那是新蔡的攻防战进入到激烈阶段,谢石还真的依靠收拢败兵和说服地方豪强给弄出一支军队,还是因为在新息和褒信留下足够的守军才没有让谢石造成更多的麻烦,只是桓温暂时空不出手才由得谢石带人在荒野乱窜。
  褒信距离新蔡并不是太远,桓温和袁乔在靠近新蔡十里内时,李匡是亲自带人进行迎接。
  作为豫州方面汉军的第二副将,李匡有责任亲自向桓温汇报战局发展情况,甚至包括前期的战事过程。
  “承基干得非常好!”桓温极度肯定李匡的功绩,含笑说:“本将定会向王上为你请功!”
  李匡听了十分的高兴,他之前已经不止一次给自己盘算过,要是功勋被肯定的话,爵位怎么也该提升了两级,连带官职进行晋升个两级,介时他就是中郎将级别的武官,有望角逐一下西、南、中三个中郎将的其中一个。
  别看只是中郎将,汉国的官职是在西汉和东汉的基础上,没有太多的杂号将军,中郎将已经算是军队的高层,而能带兵征战的核心武将就是四镇和四征,再往上的车骑将军、骠骑将军……等等那些只能是坐镇中枢不轻易出征。
  “主将打完这一战前途更是似锦。”李匡满是恭敬地对桓温说:“必定是四镇或四征级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2/8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