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校对)第2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9/821

  按照地域性质划分,草原上的胡人一直都被认为擅长骑战,中原的军队擅长步战,偏南地区的军队擅长水战,西南区域的军队擅长山地战。这个是生长地区带来的特性。
  实际上却不是那么划分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每个诸侯国对什么都能拿手,通常对战车比较情有独钟。到了西汉孝武皇帝着重发展骑兵,西汉的军队骑战上面一点都不输给步战。那都是环境带来的影响,缺战马只能专研步战,如失去育马地的两宋。
  “他们这样是几个意思?”王华没有没搞懂:“尽管组成盾阵又有强弓劲弩的步军可以与骑兵对抗,但只能是被动防御,无法获取主动吧?”
  稍微懂一些军事的人无不清楚一点,步兵哪怕是能战胜骑兵,可拥有机动性能优势的骑兵说走就走,步兵轻易就追不得,步兵不追骑兵还能保持战果,一追步兵阵线乱了被骑兵反冲击则会崩溃,随后被骑兵撵着杀。就是这样才导致步兵哪怕是战胜骑兵斩获也极为有限,可步兵一旦败于骑兵则会损失惨重。
  “他们要阻隔我军大营与濮阳城的路线。”李菟是宿将,不用多想就猜出汉军的意图,带着十足的笑意说:“我们撤出濮阳城恐怕也被发现,但他们依然是会攻夺濮阳城,就是不知道会不会大规模进驻。”
  蕲艾听不懂,急切地问:“那接下来怎么办?”
  李菟立刻就进行吩咐,很快周边的将校都得到军令先后离去。
  石碣赵军很清楚汉军弓弩之犀利,那是在屡次与汉军交战中得出来的教训,非必要根本不会去攻击一支结成盾阵的汉军,导致的是结阵的汉军十分轻易就进入想要的位置。
  得到想要结果的徐正与袁乔商议一番,他们有共同的结论,那就是李菟根本没有坚守濮阳城的想法。
  “明知道我们的战略意图是要攻取濮阳城还轻易放弃……”袁乔心里有些想法,可抓不住重点:“肯定是有我们不知道的阴谋。”
  “反正都是要攻取濮阳城,艰难或是轻易攻取的结果都一样。”徐正扯了一下嘴角,满是无所谓地说:“就算是被包围,我们又不会缺少粮秣以及军械……”
  “包围?!”袁乔总算是抓住了重点:“没有错,敌军的一系列行为只有一个解释,是窥知我们要攻取濮阳城,反过来用濮阳城作为诱饵!”
  徐正依然满是无所谓,被包围也有相当多的说法,最担忧的无非是粮秣耗尽,可他们真不会缺乏粮秣,石碣赵军想要依靠围困来解决他们纯属做梦。
  作为行军长史的袁乔自然清楚己方不会缺乏粮秣以及军械,解开内心的迷惑之后,他需要干的事情就是根据实际情势谋划出对己方最有利的策略。
  一方愿意放弃,另一方本就是要拿,形成的局面就是双方很快都达成自己想要的结果。
  “成了!”李菟看到濮阳城上飘扬汉军旌旗,满脸带笑地下令:“我军暂时向后退却十里!”
  有人问要不要拔营,作为副将的王华则是劈头盖脸地教训一番,他们只是暂时后退,很快就要回来,拔营做什么。
  濮阳城易手,石碣赵军看模样是仓惶后撤。
  作为很有进攻欲望的徐正一点都没有客气,调遣骑兵尝试性攻击石碣赵军的后队,交战下来发现石碣赵军的撤退是一种有准备的方式,并不是看着仓皇不及。
  “还是宿将呢,做戏都不知道做全套。”徐正不是骄傲自满,他纯粹就是鄙视:“既然想要演戏,牺牲一些杂胡都办不到。”
  “因为李菟知道我们不会轻易上当啊。”袁乔看着有些忧心忡忡,尽管已经问了几次,还是问:“已经派人向王上禀告?”
  徐正颔首道:“派了不止一队,王上大概在傍晚就能知晓这边的情况。”
  袁乔苦笑着说:“到头来还是王上来得及时,有王上在这边虽然有大风险,可接下来的事情也有了保障。”
  毫无疑问的是,以石宣为首的石碣赵军高层肯定有阴谋,看着是要采取分割包围的趋势,但接下来会不会有大战其实很难说,毕竟雨雪交加真的不适合大战。
  雨雪交加的季节连调兵都不合适,注定不管局面怎么发展都有一个月左右的平静期。等待雨雪交加的天气结束,就看石碣赵军承受非战斗损员的决心有多大,来判断战局会是一个怎么样的走向。
  濮阳郡就是一个地势平坦的地形,十分适合来作为一个交战场所,尤其是对骑兵来讲更是这样。
  “汉军已经吃下诱饵,只是远比料想中进驻的人更少。”李菟亲自赶到白马向石宣汇报:“我军暂时退却,等待攻下鄄城的汉军开拔濮阳城与之会合,随后会立即出动夺回鄄城,切断被包围汉军与后方的联系。”
  石宣在之前就已经知道李菟的整体布置,他有些难以理解李菟专门亲自跑回来是什么意思。
  “殿下,兵法上讲的是‘十则围之’,一旦两支汉军会合就有十万以上,我们无法动用百万来围,可只用当前二十余万是远远不够的。”李菟殷切地说:“天王在三川,短期之内不会开拔前往潼关,是不是能够请求调来一批援军?”
  石宣立刻就奇怪地说:“我们不止二十余万,是接近四十万。”
  “不能那么算的。”李菟必须纠正石宣错误的想法:“是有四十万,可一半只能凑数。末将说的二十万也有个四五万是凑数,真正打起来也就是壮声威,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石宣有些懂了,石碣赵国屡次与汉军交战,看着次次是以多打少,但汉军是计算战兵,石碣赵军这边是只要个人就算进去,才会每次都让汉军以寡击众得胜。
  李菟慎重无比地说:“不能再那样子了,要打就只算真的能打的,尤其是这一次对我们来讲非常重要。”
  石宣稍微犹豫了一下下,同意了李菟的说法。
  这一次是羯人本族上阵,不是让两大帮凶羌族或氐族上,更不是让杂胡以及晋人上,失败了的话真会造成严重后果。
  “虽然有些打击本方士气,但我们真的败不起。”李菟看得非常透彻,对石宣说:“尤其是对殿下而言。”
  石宣自然认同,他这个太子其实是不得石虎喜欢,再来是石虎的众多子嗣都在窥视太子之位。
  羯族之所以能够统治中原依靠的不是什么正朔身份,更不是靠礼仪道德,是建立在强大武力的基础上,一旦羯族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尤其是让汉家苗裔击败,后果会非常严重。
  石虎目前的屯兵地点颇多,主要驻军的地点是在河南郡的洛阳,但修武也有个十来万。
  修武也是属于河南郡辖区,它离濮阳城的间隔是两百四十余里,李菟真切认为只要石虎同意派军,尤其是愿意派遣骑兵的话,最多也就是四天就能够支援上来。
  远在洛阳的石虎是在一天之后接到石宣的求援书,当时他正拉着美女做爱做的事情,并且做得有些激烈和别样,是将身下的美女掐住脖子不断挺动,而身下的美女早被掐死,等于是在弄死尸。
  美女的出身有些不简单,是清河崔氏的嫡女,石虎发泄之后对宦官吩咐:“弄下去好好调制一番,送给行辕的众臣吃掉。”
  中原的世家并不是每一个都逃亡长江以南,甚至可以说相当多的世家是效力于石碣赵国,有身在中枢,亦是不少作为地方官,可以说石碣赵国能维持一个国家的模样靠的还是这一批投效的世家。
  必须说的是,中原世家现在的家族嫡女还不显得珍贵,连带日后的“五姓七宗”实际上也是处于没有发迹的阶段,他们嫁嫡女给胡人是常态,嫁出的嫡女被弄死更是平凡事,不止一个嫁出的嫡女被残酷玩死,还得继续嫁嫡女过去“补位”。
  石虎杀人而分食不是第一次了,杀个侍寝女子也不是多大的事,曾经可是干掉大臣并当堂煮了让众人吃,谁不吃就杀谁。
  一番梳洗过后,石虎简单地披着一身长袍才看石宣写来的书信,逐字阅读后不知道为什么发出冷笑,很随意地将石宣写来的求援信丢开。
  石碣赵国与汉国的战争一直都在发生,石虎也不会承认一开始没有发现小小汉部会形成如今的大威胁,他一再对外表示的是,只要认真起来随时都能消灭伪汉。
  什么叫一旦认真起来?不就是羯人本族的军队出动嘛!石虎也不会承认之前就是要消耗羌族和氐族,哪怕是到现在也依然不会承认内心的真正想法,那就是认为,不管长江以南的小朝廷,还是青州的汉国,真正能对石碣赵国产生威胁的其实还是羌族、氐族、鲜卑族。
  石虎有这样的想法很简单,并且不是他独一人的想法。
  首先是汉失其鹿后中原长久内乱,一种“必须争出一个老大”的思想早就深入汉家苗裔之心,汉家苗裔擅长内乱而对外无力基本是胡人的共识,长江以南那个小朝廷的表现好像也证实了这点。再看汉国的统治者刚立国就搞出争正朔的事情,似乎汉国也是一般货色。
  中原晋人是一盘散沙,效忠和接受石碣统治的远比反抗的要多得多,胡人强而晋人弱是不争的事实。
  羌族是当今的第一人口大族,盘踞栖息的地方多不胜数,羯族对羌族产生的威胁感绝对有其原因。
  再说石虎为什么会坐视冉闵进入关中,还不是氐族将关中快打造成为一个铁桶,羯族感受到深深的忌惮可不是受害妄想症发作。
  羌族的姚弋仲战败被俘,氐族的关中被打烂,对于石虎而言两族该削弱的目标已经达成,接下来最大的威胁肯定是已经成势的汉国。
  石虎屯兵三川之地的北部,主要屯兵地点很有讲究,洛阳走主大道入关中至多也就是十来天的事情,前往濮阳郡的话时间更短,如此一来可以看出他本身对濮阳郡那边的想法过多于关中。
  “天王?”张曷柱该石虎召唤过来已经有一小会,见一直闭目养神的石虎终于睁开眼睛,忍不住问:“有什么吩咐?”
  张曷柱是石碣赵国的司虞。
  司虞其实就相当是三省六部的工部主官,也就是工部尚书,张曷柱不但主管各种宫阙建设,对于石碣赵国的各条道路以及各种建设都是管辖范围。
  石虎问道:“建武八年(公元342年)开始大肆建造战船,还有多少剩余?”
  张曷柱一愣神,谨慎答道:“大小战船或许不足八百。”
  石虎又问:“建武九年再次建造的战船数量呢?”
  张曷柱这一次是思考了一下才答道:“不足四百。”
  原先石碣赵国的最大造船基地是位于冀州靠近青州的黄河段,征召了全国二十来万工匠,也不管会不会造船都是丢过去,有接近五万的工匠被勒令双腿不准离水,浸泡将近三个月中有四万多的工匠直接废了双腿。
  刘彦崛起,汉军开始对冀州动手时,幸存下来的那批工匠是被汉军解救,成了汉国工匠体系的一员。
  “集中起来。”石虎稍微想了一下,说道:“就集中到延津!”
  张曷柱自然是从命,没胆问用途,更不敢说短时间内不可能搞定。
第405章
国运之战
  作为一个很喜欢享受的胡虏君王,石虎对于造宫阙绝对是情有独钟,这一点从他下令全国各州郡征兵的同时,依然没有忘记征集民夫前往邺城建造宫殿,就很是能够看得出来。
  洛阳现在虽然还不是十三朝古都,但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这六个王朝是定都在此,要说她应该是具备很宏伟的建筑群……至少是宫阙群才对,但不要忘记战火的影响。
  石虎要启程前来洛阳之前,他的第一个命令就是建造行宫,还不是在原有残破的宫阙基础上修缮或修葺,是另外选址弄起宏伟的章台。
  洛阳只是一个暂时的停歇点都要修建行宫,规模其实还有点大,哪怕是石虎真的到了也依然是在修建宫殿,仿佛石碣赵国现在根本就是歌舞升平,完全没有在爆发战争的样子。
  下决定要暂时无视关中的石虎,拿主意先率军前往兖州战场。
  石虎有这样当然是有原因,并且还不算少。
  首先是苻洪入了陇西和北地,石虎向苻洪发去多条命令没有被执行,冉闵近期去除国号要归附汉国,可冉闵并没有撤军意图。看样子冉闵和苻洪还有得一批,石虎也就且先让两人再拼一段时间。
  第二个因由是石宣掌握的兵马有点多了,仅是羯人本族的兵马就接近十万,再有其余各族的三十余万,石虎可不怎么放心。
  其次,石宣反复汇报刘彦就在兖州战场,李菟也证实了这一点,已经从邺城动弹起来的石虎觉得过去瞅瞅好像很有必要,若是像李菟所说能够将刘彦包围起来就更好。
  追根到底还是一个原因,那就是胡虏掌国并没有长久计划,几乎都是想到要干什么就干什么,要不石虎也不会在小朝廷的咸和九年和石碣的延熙元年(公元334年)先称帝,可很快又去帝号改称天王。
  因为没有长久计划,做什么几乎都是根据眼前的需要,石虎也就经常在全国各个范围大举征兵,可能前一年还要聚集大部队,下一年却又在那些部队还什么都没干又下令解散。这样来回折腾的次数不少,每次都预示着要有不知道多少人要葬身于野兽之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9/8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