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校对)第1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4/821

  谁都想要让刘彦按照他们的想法来做事,偏偏谁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筹码。
  他们之中又有不希望刘彦朝哪个方向扩张的人存在,例如庾翼就无比忧虑汉军向豫州方向扩张,那将会增加汉部控制区域与东晋小朝廷的边界线。
  两个不同国家的边界线过长从来都不是什么好事,会造成互相之间的提防心加重,甚至是摩擦也会不断,导致最后两国不得不用大规模的战争来解决纷争。
  庾翼搞不懂刘彦到底在想什么,中原的威胁没有解除,汉部为什么那么热衷于向南方进行扩张?
  “豫州是一个人口大州,对于我们从长江以南吸引人口迁移也是一个关键。”桑虞笑嘻嘻地看了一眼庾翼,重新看向刘彦时,说道:“这一国策需要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
  确定好各自的战区,再表达出自己的需求,其中冉氏秦国、张氏凉国、慕容燕国已经将自己该说的话说完,接下来就看汉部的回应,偏偏刘彦好像并没有要答应什么或索取什么的意思。
  “大王?”
  不止一个人开始称呼刘彦为大王,这个称呼很有意思,他们对自己效忠的对象是称呼王上,对外国的君王就是称呼大王。会那么称呼刘彦,答案呼之欲出。
  刘彦要建国,也到了应该建国的阶段,但不代表他会选择这个时候。
  目前而言,与石碣赵国的战争还没有到最激烈的时候,建国该是选择最危险的时刻作为提振军心士气和民众热情,要么则是在解除危机之后。
  时机和动机都没有到那个时候,刘彦被称呼大王根本就不会有什么回应。
  “我家王上有言,若是大王建国,必将倾力支持,并永世友好。”蒋干觉得自己说得很透彻,倾力支持就是不管称什么都接受,说完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刘彦,只差口呼:好歹给点反应。
  谢艾又皱眉了,他们其实不怎么接受刘彦建国称汉,一旦刘彦建国成为汉王,政治地位上只要没有否认自家是汉家苗裔都会矮其一头。
  事实上除了冉氏秦国,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乐意中原再出现一个汉国,尤其是隐隐约约间乃是汉室后裔的人,建立起来的汉国。
  慕容燕国那边的人全部死死盯着刘彦,他们在等待。
  庾翼等等长江以南而来的人也全部看着刘彦,他们同样在等待。
  事情谈到了这一步,似乎是进入一个关键的节点,刘彦怎么也该有个表态,无论是什么态度。
第310章
实话最刺耳
  最终刘彦根本连“吱”一声都没有,包括对各方提议的反应,建国称王啥玩意。他除了一开始的招呼,后面只负责笑呵呵地吃喝。
  最终,因为刘彦老神在在地当透明人,连酒宴上应该让各国武士一对于较量,乃至于是各出百人较量,一些心照不宣的事情,啥都没有办成。
  酒宴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吃吃喝喝,菜色很好,酒的种类不少也好喝,但谁都高兴不起来。
  “不会是几句话就能解决事情。”谢艾在宴会上也是扮演透明人,酒宴结束后蒋干找来,他颇为真诚地说:“秦王觉得自己进军关中为青州解围,可是何尝不能解读为青州吸引石碣重兵,才使得秦王能够轻易进军关中?”
  说起来很现实,冉闵还是石碣赵军一员悍将的时候,他可是没少干掉张氏凉国的猛将,死掉的士卒则就更多。张骏现在与冉闵走到了一块,可之前的仇恨真的放下了吗?
  很明白的道理,西凉需要有一个来作为石碣赵军的拦路石,支持冉闵能够轻易实现这一个小目标。
  张骏调往东面的凉军有多少?仅仅是三万不到。整个凉国该是有八万左右的军队,那么另外的五万大军去了哪里?除开那些疆域内必须要有的戍卫部队,该是有三万以上的凉军其实是在西域!
  以上那些情报刘彦都能获得,没有道理冉闵会不知道,那么冉氏秦国与张氏凉国抱团就显得比较有意思了。
  现在并没有出现火药,可是谁都想拿对方当炮灰,这种形式下的结盟必定是会充满尔虞我诈。
  “与他们结盟不会有什么实际意义。”刘彦是在新一次的内部商谈中公开自己的想法:“石碣赵国的墙还没有倒,众人合力要推不过是被形势所逼。张骏要拿冉闵当盾牌,给予任何形式的支援都是抱着这样的目的。我们也不希望冉闵败亡,只能是对石碣赵国施加军事压力。”
  许多东西经不起推敲,有些人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有些人则是显得过度的聪明。
  冉氏秦国那边怎么可能没有发觉自己的处境?也许冉闵现在正后悔自己动手太早,以至于石虎盯着不放。可是冉闵干都已经干了,哪怕明知道会当张骏的盾牌,恐怕也是硬着头皮当下去。他甚至明白可以拉刘彦下水,也在想尽办法拉刘彦下水。
  “职私下一直逼迫蒋干,总算让其透露一些口风。”吕议是内定的典客嘛,就是负责外交与民族事务。这一次各方使节团过来,就是由他来安排招待。他皱眉说道:“李农没有松动。”
  没有记错的话,之前蒋干可是信誓旦旦说李农会背叛石虎,怎么到了现在成了李农没有松动了?
  乞活军不止是一支军队,还代表着中原晋人的最后武力。这一个集团内部的成份非常复杂,绝对不是一开始一群苦哈哈为了求生存抱团那么简单。乞活军内部有相当多的军头,加入了地方的豪强与大族,后面又有儒士进行渗透。总之乞活军真的非常复杂。
  冉闵带走了乞活军那些支持自己的成份,那么没带走的只能是被留下,留下的那些有属于李农的嫡系,更有杂七杂八的一大堆派系。
  “乱的很。”桑虞似乎是经过特别了解,满是阴郁地说:“李农不是唯一一个对石虎还抱有期望的人。”
  晋人就是一盘散沙,从当世有至少三个晋人建立的国家就能看得出来。要是再算上刘彦这边,不到五百万人口的同一族裔竟然建立起了是个国家。
  “可能是被隔绝,我们近来已经没有再接纳过新的人口。”吕议对于自己在建国后会成为九卿之一其实无比满意,他之前在长江以南被定的身份可不怎么样。他一脸愁容地说:“仅于目前为止,我们的人口已经停止增涨。”
  汉部到现在有多少人口?全部算上是有一百六十六万余。听着好像不少,但要看一下刘彦控制着多大的地盘。
  吕议说那些有个隐喻,就是要打仗也得选有进项的位置打,要不人口是持续消耗,那将会是极度糟糕的局面。
  “北面到黄河边上是无人区,我们实际上也已经控制该区域。”桑虞说的是齐郡和乐安郡,顿了顿才继续说:“再来是兖州方向,先有一场规模颇大的火灾,后面石碣又进行坚清壁野。我们的斥候深入到济南郡边缘才发现人烟,中间有超过一百里的荒芜区域。”
  一百六十六万的人口,男性的数量是一百一十二万,剩下皆为女性。四十岁以上、十三岁以下占了四十七万,排除女性之外,必要时刻可以动员的男性青壮为六十五万人。
  当然了,除非是到了真正要灭绝的危急时刻,要不没有人会真的将能够拿起兵器的人全部动员。
  另外,也就是刘彦搞出了成熟的户籍制度,再来就是汉部一直是军管体制,否则哪怕是知道有多少青壮能动员也没可能真正办到。
  目前为止刘彦已经动员起了二十万的军队,可是能够用于战争的其实并没有那么多。未来要是石碣赵军没有发起主动进攻,那么汉军就会出兵兖州,会动用的兵力其实也就是七万,再多那是没有可能的事情,一切只因为地盘大了需要守卫的地方也变多,可不是有多少军队就能够全部用在一个战场。
  “野战主力也就那么多,其余只能是动用仆从军和新附军。”纪昌点着地图,特别点了一下几乎被烧了个精光的泰山区域:“沿线需要留下守卫后勤线的戍卫部队,真正能够用于进攻的部队会更少。”
  桑虞接口说道:“时间对于我们并不充裕,需要看冉氏秦国能不能支撑柱,也看慕容燕国什么时候攻取幽州。”
  还有一件比较现成的事情,那就是慕容燕国那边的问题,以前是没有必要谈,现在却是要拿出来好好参详。
  慕容燕国为了南下准备的时间很长,可以预见一旦南下就是倾全国之力的趋势。看前几次石碣赵军与慕容燕军的交战实情,显然石碣赵军不是慕容燕军的对手,不过那是野战的前提。
  “慕容燕国中有相当多的降将来自于各个地方,其中就有打了老仗的晋军将领。”纪昌的话很明白,那就是说慕容燕军不会缺少懂得攻城战的将领,他又说:“看慕容燕军攻击高句丽,仅是一次攻击就拿下丸都,虽说里面有高句丽人无能关系,但也能够说明很多问题。”
  要是慕容燕军占领幽州,接下来肯定是晋军冀州,汉部这边的人从未奢望能够与慕容燕军和平相处,因为不但慕容一家子窥觑中原,汉部这边对于中原也是垂涎欲滴。
  “我们有在辽东那边做攻击慕容燕国的相关准备,想来慕容燕国也会有相关的考虑。”刘彦总算是开口说话:“依你们看,他们在南下之前会对我们在辽东的领地动手吗?”
  “慕容燕国一直是战争状态,无法从动员情况进行判断。”纪昌说的是实情,他皱眉说道:“我们在辽东的斥候已经在进行密集侦查,至少是在目前没有发现两百里内有什么动静。”
  吕议适当地插嘴,说道:“高句丽那边汇报来的情报也显示一点,慕容燕军没有在高句丽可以侦查到的区域集结。”
  事实上是什么?是慕容燕军已经开始收缩到了辽西的龙城,大批的物资也是集中向了龙城,其余区域基本是属于真空状态,尤其是越往东北边就越显得空虚,甚至高句丽已经偷偷摸摸地再次过去丸都,对此慕容燕国是采取无视的态度。
  搞清楚一些事情非常有必要,其中就包括各支使节团究竟是在干什么,聚起来商谈的人说完该说的,自然是散去干自己该做的事情。
  正式场合的商谈没有什么结果,私下的交流和筹码互换就会成为主流,负责对外沟通的吕议在接下来需要的就是摸清楚各方能够做到什么地步,再来就是拥有多少筹码。
  可以确认的是冉氏秦国在这一场外交中拥有的筹码最少,他们由此也是在四处拉拢许诺,光是吕议就与蒋干碰头了不下于数十次,但始终没有谈出什么来。
  拥有最多筹码的不是汉部,是慕容燕国。他们依然不怎么搭理冉氏秦国,倒是对于张氏凉国感到很有兴趣。
  最没有存在感的是东晋使节团,他们根本就是完全被无视,连来打酱油的拓跋代国使节团的存在感都比他们高。
  拓跋代国不会参与征战石碣赵国,那是一再确认的事情。
  拓跋孤给出的理由相当充分,他们刚刚与匈奴人大战了一场,现在还被慕容恪率军满草原追逐,没有能力来参与这场瓜分盛宴,也不需要来参与,他们觉得自己能够在草原上生存就很不错,表示没有南下的欲望。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暗地里的交流和交换基本结束,会拿出一些什么,再做到一些什么,基本上就是在暗地里互相讨价还价中结束。
  等待再一次碰头的时候,这一次刘彦倒是安排了声乐和歌舞。
  庾翼等东晋那边的人没有出席酒宴,拓跋孤等拓跋鲜卑人也没有参与,毕竟这一次就是一场非正式缔盟场合,既然没有参与攻击石碣赵国的想法或实力,自然是靠边站。
  该确定的事情已经约定完毕,蒋干一再认为这就是一场结盟,应该写成檄文传播四方,甚至是该进行慎重的祭奠仪式祷告上苍。
  刘彦明确表示不是结盟,他对于写什么檄文更加没有兴趣,祭祀什么的也不会做任何的准备。
  阳裕则说自己不够资格代表慕容皝签署盟约,非常嫌弃地表明哪怕是结盟也只是对于刘彦结盟有兴趣,认为与被堵在关中的冉闵结盟没有任何想法。
  蒋干没有感觉什么难堪,他就是随口再次尝试,见没有效果也不强求,反正这一次冉氏秦国已经得到不少想要的。
  后面出了一个小插曲,那就是等待该走上返程的人都走了,来自蜀中的李氏成汉却是冒出来。
  李氏成汉现在还是李寿当家,他们是由氐族人李特建立的国家,之前国号称成,后面改称为汉,不过所有国家依然是叫成,就是没有一个称呼他们为汉国。
  吕议对于突然冒出来的成汉使节团是一种困惑的态度,只因为李氏成汉与石碣赵国是友好关系,之前双方还约定划分江南来着。
  昝坚是李寿麾下的大将,他是作为这一次成汉使节团的正使,一听只有冉氏秦国和张氏凉国的使节团留下,慕容燕国和东晋使节团已经回程,他立刻就是露出可惜的表情。
  “你们也是来参与商定攻击石碣赵国?”吕议用的是问句,可表情并不是那样,他可是知道张氏凉国是借道成汉,那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他一脸淡定地说:“各方已经做好约定,你们却是来晚了。”
  昝坚的年纪其实不轻了,他看着吕议一脸莫测高深的表情,好奇问:“可否告知详情?”
  吕议直接摇头:“此乃军事机密。”
  “其实也不晚。”昝坚并不在意,呵呵笑着说:“能分一杯羹,我们自然是要参与。”看了看城门处,一脸诧异地说:“难道你们不请我们进去?”
  吕议这个时候才像是刚反应过来:“失礼,失礼。”比了一个虚请的手势,又对城门尉吩咐放行,看着源源不断开进城内的车队,纳闷地说:“看着好像……”
  “听说你们在大肆购买丝绸,我们运来了大批丝绸。”昝坚指着庞大的车队,一脸坦然地说:“过来参与会盟只是顺带的,其实是来互通有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4/8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