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校对)第1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8/821

  “弹压!”翟斌气得要吐血:“立刻弹压!”
  不是王鸾留下的人发生暴动,是一些杂胡先拒绝再战的命令,后面更多的杂胡加进去,身为晋人的王表再暗地里推波助澜,大规模的骚乱就那么发生了。
  翟斌想要在战争状态没有解除的时候弹压骚乱根本就没有可能,尤其是谁都不服他的前提之下。发现无法弹压之后,他带着一种极度惊恐的心态,开始准备怎么跑路。
  另一边,等待出击的刘彦接到石碣赵军营盘自己乱起来的消息,以为是王鸾安排的人动手:“那些家伙,干正事不行,捣乱却是好手。”
  振奋的战鼓声被敲响,起码是百多面的牛皮鼓按照同一个节奏被锤着发出来的动静仿佛是大地在呼吸那般。
  鼓声之中伴随着一阵阵高呼声,那是在喊:“汉军!汉军!汉军!”
  随着刘彦一声令下,具装重骑出了营盘,随后是各个区域都有骑兵出营,预示着总攻的时刻已经到来!
  具装重骑当然没有可能一出去就是全力加速,他们需要以一种相对缓慢的速度开到前线,进入合适的距离之后才会发力,打头的是刘彦。
  石碣赵军听到震天的鼓声和被汉军士卒齐声喊出的“汉军”战号,谁都知道战争已经进入到最关键的阶段,但石碣赵军几乎是顾不上什么,他们在不久前陷入营啸状态,自己人与自己人已经打了起来。
  “众将士,随我冲锋!”
  “诺!”
  “杀!”
  “汉军威武!”
第273章
盼“王师”如盼甘霖
  若是石碣赵军继续以王鸾为统帅,哪怕他们最后会输估计也会输得好看一些?
  问题是王鸾察觉到石碣赵国中晋人的处境越来越堪忧,甚至已经开始波及到上层,心情惶恐再加上徐州战场成为既定的糜烂事实,他选择了退缩。
  王鸾用主力与刘彦对峙,其余局部战场虽然是处于劣势,可王鸾指挥下的石碣赵军至少与汉军还有对抗的样子。
  换上了翟斌之后,要形容的话就是石碣赵军好像集体患上了“智商下降”的病状,竟是短短两天之内战局变得无法收拾,直至发生营啸造成战败事实。
  或许不是王鸾太厉害,也不是翟斌太无能。他们一个是晋人出身的将领,文明结晶的知识下王鸾能够稳扎稳打,另一个是指挥作战完全靠本能的丁零人翟斌,丁零人连文字都没有哪来的什么文明结晶?
  也是翟斌倒霉,碰上了想要全力发动攻势的刘彦,再加上翟斌自己太过嚣张与不懂审时度势,战局的倾斜才会是发生在两天之内。
  翟斌有石虎的信任,但石虎在邺城不在战场。翟斌能够借石虎的威势,要是他稍微温和一些,再那么理智一些,不是接受指挥立刻就是与王鸾决然不同的指挥风格,先是消耗晋人,再又消耗杂胡,那羌人和氐人理所当然会认为自己也在被消耗之列,结果是军中的羯人也产生迟疑,让这位新晋成为统帅的丁零人彻底被排斥。
  好好的一场战争,因为一个搅屎棍到后面搞成了虎头蛇尾……
  刘彦率领包括虎贲军在内的所有具装重骑上场,他们中的每一个人原本以为自己会成为战场上耀眼的存在,但真实情况是突骑兵乃至于是轻骑兵要比他们风光很多。
  具装重骑仅仅是一个冲锋罢了,由步军开出来的路杀进去,横冲直撞直接杀到中军,一路上混乱中的石碣赵军根本就没有抵抗,真真是让心怀苦战求胜的具装重骑的骑士们觉得索然无味。
  突骑兵原本是跟在具装重骑后面“吃灰”,后面刘彦发现那样没有意义,有意识地开始吩咐突骑兵和轻骑兵进行战场切割。
  近一万四千的突骑兵和轻骑兵成了战场上最忙碌的存在,他们时而分散驱赶,时而又聚拢冲击有抵抗的敌军,勤劳尤甚于蜜蜂,只不过不是“嗡嗡嗡”,是踏动着震天的马蹄,无数次地上演分割和包围。
  后面,汉军的步军开始配合骑兵,切割包围一部分敌军就是先劈头盖脸地箭雨覆盖,石碣赵军的士兵死了拉倒,没死的石碣赵军被呼喝三声“弃械投降”,要是石碣赵军降了也就罢了,石碣赵军没降就是继续劈头盖脸的箭雨覆盖。
  反反复复的切割包围与箭阵覆盖之下,石碣赵军根本没有抵抗的能力。对于他们来讲最为倒霉的是,汉军只填平了营盘正面的壕沟,其余三面的壕沟完好无损,他们原本还能从吊桥之类的设施中逃跑,但一直在寻找机会的王表却是给予了他们“致命一击”,桥梁被破坏。
  营盘前沿有汉军,其余三面被壕沟堵着去路,最开始的时候还有些聪明的石碣赵军放弃骑马,选择弃马翻爬壕沟。后面,王表这个叛徒不但自己带兵堵,他还招呼军中残存的晋人一块堵,说是拨乱反正,汉人们团结起来,有仇报仇有怨抱怨。
  石碣赵军中的晋人奴兵其实是不太多了,没有被拉上去挨箭受死纯粹就是运气,他们之中不会全部都是笨蛋,眼见汉军就要获得胜利,拨乱反正什么的自然是极好的,要是能立些功劳是不是更有保住小命的可能性?
  虎贲军在内的具装重骑仅仅是冲击了两次就被刘彦调出混乱的战场,他们愉快地成了战场的清道夫,哪里存在抵抗就是呼啦啦过去,无论是什么样的敌人绝对是一个冲锋立刻土崩瓦解。这样一来,多少是缓解了这些心高气傲的精英心中郁闷。
  有付出就该得到回报,不管前一刻是不是敌人,刘彦在面对王表的时候很好地表现到了这一点。
  “你做地很好!”刘彦此时此刻是位处在一个高台之上,他坐在一张太师椅,前面跪倒着王表。他只是看了一眼跪地拜服表现出恭顺的王表,其余时间要么是在观察脑海地图,要么是用肉眼看现场情势:“做新附军的校尉吧。”
  王表显然知道什么是新附军,低下的脸上闪过一丝的不满,声音却是极度恭顺地应:“谢君上!”
  瞧,真的是知道汉部的构造,其它地方是喊“主公”,称呼“君上”的还真只有汉部独一份。
  “与另外的新附军会合,由你主持后续招降。”刘彦可没有透视眼,看不到王表刚才的不满。他悠悠地说:“或许……此战后你能成为野战部队的校尉?”
  汉部几乎什么地方都分阶级,军队更为显得森严,是从奴隶兵、新附军、仆从兵、辅兵一个又一个阶级的升,才能成为野战部队的一员。
  这一次王表是大喜地应:“诺!”
  接下来战场进入的是“垃圾时间”,得感谢王鸾之前的布置,壕沟使得石碣赵军无法大规模的突围奔逃,逃散的仅仅是极少的一部分,余下后面皆是弃械投降。
  收降一直是进行了夜间,十来万石碣赵国的徐州兵从开战到结束,余下的几个局部战场不谈,主战场这边九万哪怕是没有全军覆没那么彻底,也算是灰飞烟灭。
  针对战损和战果是连夜进行,当夜这边的火把可以照耀天空的云层。这边的收尾进行得如火如荼,另外几个战场也开始进入到决战阶段,不过局部战场与主战场的决战场面压根就没得比,是不论波及区域和参战人数没有可比性。
  “我们阵亡了三千六百人,杀死敌军两万七千八百零一人。”桑虞略略振奋地说:“战损比例是差不多一比八!”
  桑虞没有说的是,汉军阵亡的大部分是骑兵,是对于汉部来说无比珍贵的骑兵!
  “重伤患有三千九百零七人,鉴于我们已经有良好的救治体系,后续死亡的士卒数量预计是会控制在一千以下?”桑虞说这个的时候是自豪的心态,后面又有些唏嘘:“要是没有良好救治手段,其实后面才是大肆减员的情况。”
  那个是事实,没有特效药的年代,再加上不懂得止血、消毒等等,战场受伤所导致的伤口感染和发脓,绝对会让绝大多数的伤兵在后续的伤病痛苦和折磨中死去,最恐怖的时候是九成伤兵因为没有良好救治陆陆续续死亡。
  桑虞还在继续介绍,等待说完之后看向纪昌。桑虞说的是最后决战阶段的统计。
  纪昌用着平淡的表情接过汇报位置:“徐州之战开始到现阶段,我们的阵亡人数是六千九百,含无法再战的伤患和失踪数量,损失战斗人员一万七千零一十人。我们消灭敌军的数量比较模糊,该是在十一万到十一万七千左右。”
  消灭敌军的数目听了无比可观,可里面大多是临时凑起来的乌合之众,石碣赵军中常备兵级别的应该是四万左右?
  “我们还在对战俘进行统计,粗略会有八万以上。”纪昌说到这的时候难得脸上出现笑容:“这些战俘,会挑选出其中的晋人和部分的胡人作为奴隶兵,预计是组织出两万的奴隶兵。余下会陆续押解回后方,成为我们的劳动力。”
  刘彦点头,苦笑着说:“阵亡六千九百?我们才四万不到的野战部队。”
  几个人互相对视也是苦笑,不过他们苦笑的是自己的效忠对象未免太过傲娇。
  事实上汉军以五万左右对战石碣赵军十多万,能取胜已经显得很猛了,阵亡六千九百人真不显得多,哪怕是将那些无法再战的伤患和失踪的士卒算进去,他们损失一万七千零一人换取胜利,与之取得十一万以上的战果比起来,称之为大胜一点都不为过。
  “我们原先的计划是,以新附军监管奴隶兵,再加上必要的野战部队,由这支部队作为对付晋军的主力?”刘彦可没有忘记一点,那就是对东晋小朝廷进行报复:“现在我们有多少可用的野战部队?”
  桑虞答道:“不算禁卫军,有两万两千左右。算上禁卫军,该是三万五千?”
  “谢安的部队现在是在哪?”刘彦得到答案,眼睛眯了一下,说道:“还没有拿下江都和江水祠?”
  “最新的情报是,晋军已经在江都取得优势。”桑虞撇嘴外加不屑地说:“石碣赵军的主力全在我们这边,江都和江水祠的石碣赵军合起来不过才一万不到,他们已经打了一个半月。”
  “渡江作战与陆战不一样的。”吕议并不是在为晋军开解,他说:“一个半月内能够在江都取得优势,算谢安很有本事了。”
  刘彦先是认可吕议的话,后面才说:“晋军会很快攻下江都,也会很快攻取江水祠,他们有没有胆子继续北上?”
  这个问题非常关键,事关汉军怎么给东晋小朝廷一点颜色看看,所以包括刘彦在内的这些人,他们是比较期盼晋军再增兵继续北上的。
第274章
无处下嘴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首诗是陆游所写,大意就是期盼着国家能够统一,出现于南宋。
  现如今的情况与之南宋很相似,基本就是属于分江而治的状态,东晋与南宋都有一些热血之士期盼能够横渡长江,拼死从胡虏手中抢回失地。两个不同的朝代中,的的确确也有人前仆后继为了国家的统一在努力,要说起来东晋要比南宋实际行动更多一些。
  有一个数据非常的明显,东晋与胡虏的战争,所在战场大部分是长江以北的敌占区。那么是不是可以认清一点,东晋实际上没有那么无能,要不战场应该是出现在国境之内,不是处在敌占区?
  “这样说的话,也不是那么无能。”刘彦看到收集的资料后,对晋军有些刮目相看,他突然对祖逖和庾亮很有兴趣:“祖逖不止会闻鸡起舞,庾亮也不单单是一个美男子。”
  要说东晋意图收复失地是那几次动静最大,该是祖逖和庾亮的北伐,不过祖逖并没有得到什么支援,祖逖一直都好像是在孤军奋战,以微弱的实力在不断遭遇的背叛中艰难求存,亦是坚持北伐。
  庾亮的北伐要比祖逖动静大非常多,毕竟庾氏是续王氏之后的东晋第一门阀,能够动用的人脉可不是闹着玩。由人脉带来了庞大的资源和人力,庾亮的北伐却也是显得无比艰难,祖逖北伐时期中原还有许多地方割据势力可以收买和收降,庾亮北伐时期却是石勒强势的期间。
  桓温在暗地里攥紧了拳头,他一直是拿祖逖和庾亮当榜样的,总是想着有朝一日也能率军北伐,于青史上留下属于自己的名字。
  要说起来,桓温可是有点憋屈,他一心想要获得长江以南那些门阀和世家的支持,可是忙碌了数年仅仅是少许的收获。这一次他会来汉军这边,是怀着立功心切的想法而来,可倒霉催的竟然被刘彦强行扣押,立功没立成倒是地位和身份都变得异常尴尬。
  “君上重视祖公与庾公,倒也是一件好事。”袁乔压低了声音,说道:“之前对我等长江以南的士人,印象之恶劣难以言表。”
  桓温苦笑,也是压低声音:“不见多少尊重,只谈闻鸡起舞与美男子称号。”
  也对,刘彦根本就没有谈北伐,只是说了一些无关战争的话,真心是没有看到什么尊重的影子。可是,那不代表刘彦不尊重祖逖和庾亮的努力,仅仅是叹息一些人的努力被更多的人扯后腿。
  汉军取得徐州战役的胜利,目前正是处于攫取胜利果实的时刻。
  在这么一场徐州战役中,晋军根本就没有担任什么重要角色,仅仅是牵扯了石碣赵军一万的兵力,着实是无法让汉军这边对晋军有什么尊重的理由。
  “这个道理谁不明白呢?”袁乔苦笑说:“是汉军太强,不是晋军太弱。汉军强得有些过分了,以一个部族的实力竟然有两千以上的甲骑具装,更有那么多的突骑。”
  “这一场决战,强弩与连弩的重要性比之骑兵尤甚!”桓温对汉军的步阵印象之深刻是刻骨铭心的那种:“我们……不,是晋军也有强弩和连弩,但晋军为什么不能像汉军表现那么恐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8/8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