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校对)第1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7/821

  “确实!当时没有多余的时间让羌族骑兵给战马喂马料。”西骞建同表情有点怪:“甚至是敌军的士兵也是在饥饿状态。”
  怎么说呢?那就是在战争中占据主动地位的好处,以专业的军事术语就是“攻其不备”。
  战事结束后,很多的人都在进行思考和总结,他们从一些细节上斟酌出了一些端倪,主战场的节奏似乎一直在刘彦的控制之下。再看看整个大战场,徐正从长广郡突入高密郡,再由高密郡杀到东安郡,亦是整个战局起到关键作用的一部分。他们是不知道还有一支偏师,也就是纪昌率领的部队还在进军青州首府广固城的路上,要不会更惊讶。
  如果说战争是什么,主战场上的运作只能被称为战术,牵扯到战略的不光是一开始的制定,还关乎到大局上的布置。
  汉部的确是到了需要进行全局布置的时刻,下密这边的战事打完,青州刺史刘徵已经变成尸体,可以想象会引起多么大的动荡。
  汉部与姚家第一次真正在战场对上,双方的战争是以刘彦的取胜而告一段落,可要说分出胜负还早。汉部在接下来必定是会遭受姚家更加猛烈的报复,极为可能演变成为汉部与整个石碣赵国的对抗?毕竟刘徵好像是石虎非常信任臣子,再有就是姚弋仲在石碣赵国也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我们已经占领长广郡、东牟郡、东莱郡、高密郡。”吕议一边说着一边点挂在架子上的山川舆图:“北海郡可以轻易拿下,东安郡那边稍微增援也能攻取……”
  东安郡到底是属于青州或兖州,还是徐州,就目前为止汉部这边都还没有搞明白。
  青州的所有郡之中,齐郡绝对是最难攻的一个。齐郡人口的密度非常高,再有就是相邻冀州,攻取下来的代价和后续效应都难以判断。
  “青州糜烂,想要重建不易。”吕议站在行政者的角度解析了非常多的事情,最后说道:“君上真的要全面占据青州?”
  一个糜烂的青州除了地盘大一些,真的就没有占领的必要。再来是,偌大青州人口也就是一百万左右……也许还更少,毕竟姚家兄弟这一次可祸害不轻,再有刘徵调兵和征调民夫,糜烂可不是简单的指被战争破坏的区域,是人口流动和损失也是严重。
  刘彦必须占领青州,他需要完成系统上面的升级。
  说到系统,青州刺史印绶被刘彦获得之后,系统给出的提示让人迷糊,说是首次获得石碣赵国刺史级别的印绶奖励三千人口上限,竟然是没有达成升级到“城堡时代”的条件。
  再增加三千人口的上限,那刘彦的系统人口上限就是八千。他一直都没有搞懂系统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一次再加三千的人口上限,从系统提示的字面意思,是因为获得石碣赵国,与之上一次获得汉·辽东刺史印绶是一种性质?
  刘彦在思考,那么是不是说,获得不同国家的印绶,每个级别的印绶都能被系统奖励人口上限?要是这样的话,那可就有意思了!等于是系统在鼓励刘彦不断侵犯更多的国家。
  下密战事结束,谋取东安郡作为一个缓冲区很有必要。这样一来下密城仍然会是汉部比较主要的一个基地,但是需要再往前进行推进,例如占领北海郡的郡首府平寿。
  大战结束之后,汉部获取胜利的消息开始向外面蔓延,再有徐正在桑虞的辅助下开始攻略东安郡,各方势力对待汉部有了不同的心态。
  斐燕与宫陶先生在东安郡,下密战场分出胜负之后,他们派来了使者,邀请刘彦共谋大业啥玩意的,没有得到刘彦的正式回复。
  说实在话,刘彦知道事情已经闹得很大,可依然不想与斐燕或是宫陶先生搅和到一块去。
  曹岩在汉部获取了下密之战胜利的时候,他是怎么想的很难判断,却是正式提出投效刘彦的请求。
  刘彦对于曹岩的投效比较内心矛盾。他能看出曹岩是一个所谋甚大的人,现阶段汉部无法给予曹岩太多的利益,哪怕是日后统一中原,刘彦也没有可能将青州封给曹岩,是无论曹岩立下多大的功劳都没有可能。
  或许是知道刘彦的顾虑,曹岩选择将话题说开,说得比较直白,例如并没有获取青州的野心,是因为汉部可以成事,亦是觉得刘彦是个干大事的人,期望能够参与进去。
  汉部正是高速崛起的时候,刘彦细想了一番同意曹岩的投效,但并没有安排具体的职务,只是作为客卿一般的存在。
  有那么一件事情发生得比较迟缓,那是受限于信息传递速度较慢的制约,位于长广郡靠近东莱郡和东牟郡方向的壮武起兵了。
  壮武属于蒲家,蒲家乃是羌族,绝对是收到了姚家兄弟的指示才起兵,但很显然是消息的迟延让蒲家错过了战事最紧要的时刻,等待真正起兵之后,却是下密战场已经分出胜负了。
  “信息延迟害死人啊?”刘彦摇着头:“或许是他们也没有想到战事会结束得这么快。”
  不用多说,蒲家要是早一个月跳出来还真的会给汉部造成大麻烦,至少是能够袭扰后勤补给线,乃至于是切断刘彦与庙岛列岛、辽东半岛、朝鲜半岛的联系。可现在蒲家跳出来只能说是作大死了。
  都不用刘彦率军回返什么的,只需要将姚家兄弟战败和刘徵败亡的消息传出去,蒲家就该自乱阵脚,介时只需要一名将校率军前去,蒲家不想阖族皆灭只能投降。
  得说一件异常真实的话,刘彦在下密击败十数万敌军才算是真正地踏上历史舞台,此前那些举动不管做了多少事情都只能是小打小闹。
  站上了历史舞台的刘彦,他该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去应付更加艰难的局面。从他已经布置占领青州,该是有所准备……了吧?
第211章
下阶段战略目标
  姚家短时间之内不会再出现了,对于汉部来讲最为急迫的该是怎么面临徐州方向的威胁。
  在此之前汉部或许还要注意一下冀州方向,根据推演下来的最大可能性,一旦汉部夺取青州首府所在的齐郡,石碣赵国怎么也是会忍不住,介时就看汉部能不能挡住石碣赵国的反扑?
  “所以目前为止只是针对广固城,首要也是攻下广固城。”刘彦细想了一下,补充道:“东安郡亦是要攻下。”
  吕议不解地想着:“君上为什么这么急迫呢?”
  近期以来,汉部迈的步子有些大了,某些方面来讲是超过了一种极限。
  青州糜烂,哪怕是攻取下来也难以对整体实力有太大的提升,吕议就是想破脑袋都想不清楚一点,一旦石碣赵国猛烈反扑,汉部该拿什么来挡?
  刘彦自然是有这么做的理由,也有成熟的想法。
  长广郡、东牟郡、东莱郡、北海郡、高密郡、东安郡,这样在石碣赵国就等于是有六个郡,再加上辽东和朝鲜各有一个郡,刘彦控制的郡就达到八个,等于是完成系统升级的任务!
  系统升级之后,刘彦很清楚“城堡时代”有哪些飞跃,不谈拥有真正的骑兵,也会出现新的建筑物,例如攻城制造工厂、大学、修道院等等,等于是会出现很多新的科技技术。
  刘彦就不相信了,有新的兵种出现,再加上相关科技作为底蕴,他的这个势力会无法挡住石碣赵国的反扑。
  “是的,石虎第一次讨伐不会举全国之力。”吕议比较肯定的点头,又说:“我们挡住第一次,下一次却是不好讲了。”
  刘彦想来也是那样,石虎肯定会有动作,但是让石碣赵国将全部的精力和实力拿来镇压?想想也能推测得出来,石碣赵国必然是要在汉部这里吃到足够的亏才会真正的重视,或许等待发觉难以将汉部剿灭,只要刘彦保持表面的臣服,石碣赵国妥协的机率还会更大一些。
  石碣赵国占领并控制中原,长江以南有东晋小朝廷,辽东有慕容燕国,塞外有拓跋代国和匈奴诸部,蜀中有成汉(仇池),西北有张氏凉国。
  看看,石碣赵国周边有多少个国家,那些国家又有多少是对石碣赵国怀有敌意?石虎哪怕是想要举全国之力镇压刘彦的汉部,周边国家威胁之下,石虎真的敢吗?
  “哪怕是真的必须占领广固城,我们也远远不到对齐郡动手得到时机。”吕议忧心忡忡地说:“我们现在最应该注意的是来自徐州的威胁,甚至兖州方向也要注意。”
  刘彦在思索,控制八个郡就能够让系统升级,那么似乎也真的没有必要再去占领广固城?只是纪昌已经出发,在这个没有远程通讯手段的岁月里,他却是来不及对纪昌取消命令了。
  本来纪昌去进攻广固城就只有两个目标,第一个当然是迫使刘徵心乱,但现在刘徵已经死了;第二个目标是获得青州刺史印绶,可印绶现在也落到了刘彦手里。
  必要的补救手段当然是要做,刘彦派出人手前去寻找纪昌,不管纪昌这支偏师是不是已经发动进攻,是该让他们回转。
  下密这边已经经过战争的考验,虽说考验力度不怎么样,但至少是有经过战争洗礼,那么下密城作为一个枢纽就是一个合格的基地。
  在接下来,刘彦做出了诸多的安排,例如对下密城进行必要的巩固,子城那边进行一定程度的扩建,城寨却是会修筑巩固工事再弄个渡口。
  “情况允许的话,需要建造一条连接胶水两岸的桥梁。”吕议盯着山川舆图,说道:“不止是胶水,连滩水、溉水也是需要。”
  刘彦却是苦笑,说道:“不容易。”
  修造浮桥或许是相对简单的事情,可是造坚固且长久能够使用的桥梁却不是那么简单,动用的人力庞大,再来就是需要成熟方案,不折腾个数年怎么可能造的起来?
  “那些……”吕议说了一下造成速度极快的系统农民,最后迷惑地问:“不会建造桥梁吗?”
  刘彦心道:“果然!”
  系统农民可以快速建城已经成为一道招牌,一些人就理所当然认为系统农民就该是什么都会,然而事实上系统农民僵化得很,会的就是那么几样。
  对了,有一点却是与帝国时代里面不同,那就是系统农民建造起来的城墙并非是单纯的“障碍物”,是可以登上去的产物,这点最让刘彦满意。
  “此战,我们俘获接近十四万的战俘。”吕议不说准确数字有其原因,那是数字随时随地都在发生变化:“是将他们送出海,还是?”
  “看实际需要。”刘彦思索了一下,说道:“青州糜烂,需要从建设的东西非常多……”
  实际上辽东半岛那边的大量劳力亦是被抽调,考虑到辽东半岛那边的天气与中原这边不同,中原这边的春耕已经结束,辽东那边的春耕却只是开始。这样一来的话,对战俘进行必要的甄别,将会种田的战俘送到辽东就成为必然。
  庞大数量的战俘中,超过七成皆为晋人,余下的战俘中又有八成左右是杂胡,仅有不到五千是出身五大族,那些五大族出身的人又以羌人数量最多。
  目前汉部在石碣赵国的疆域中最需要劳力的是长广郡那边,黄岛区正在建设英灵殿,一些行政建筑也是需要。
  按照计划,长广郡在未来还会是汉部在石碣赵国境内的主要发展地区,行政首府该是会选在胶州湾往西两百里地之外的黔陬(zuo)。
  黔陬在西晋是一个县的存在,位于胶水下游,到了石碣赵国时期其实已经取消其行政地位,所属郡是高密郡。它与许许多多原本的城池那样成为一座废墟。
  位处胶水下游附近的黔陬是山东这边难得的广阔平原地形,之所以将建城地址选在这里的理由比较简单,恰是因为那里地势平坦无险可守,只能是建城以作防卫。
  刘彦拿取青州都不容易,想要再大肆扩张难度更高,未来数年黔陬将会作为防御徐州方向的主要重镇。
  黔陬防御的是徐州,算是巩固位于胶州湾附近的汉部行政首府,另一处军事重镇会选择北海郡首府平寿进行巩固建城。
  选择平寿作为军事重镇是根据实际需要,它位处溉水西侧,北边是齐郡,西边是东安郡,等于是能够防御两个方向。
  有了黔陬和平寿,任何敌军想要突入山东半岛,除了走海路之外,谁都不可能无视这两座军事重镇。
  下密这边大概是会作为中转枢纽的存在,再配合黔陬和平寿,往东的大片区域就算是安全下来,可以进行一些发展。
  没错,到目前为止汉部是已经掌控山东半岛,刘彦一开始最想做的事情算是已经完成,代价是彻底曝露在石碣赵国视野之内。
  往后的两个月之内,一些消息不断汇集向刘彦所在的下密。
  纪昌先是走海路,后面改走内河水道,他们第一次进攻广固城并没有成功,是等待刘徵败亡的消息传到广固城致使混乱,又有纪昌处心积虑分散派人混进城池,依靠内应控制城门才算是将广固城拿下。
  很明显,后面刘彦派去寻找纪昌的人没有找到,要不根本不会发生攻取广固城的事情,还是等待纪昌拿下广固城才被找到。
  纪昌虽然不理解刘彦为什么既然要攻打广固城又放弃,他还是无条件服从刘彦的命令从广固城撤军,只是走的时候带的东西可不算少。
  徐正和桑虞成功攻取东安郡,他们攻下东安郡之后是按照刘彦的吩咐,将东安郡交给了斐燕和宫陶先生,但东安郡从名义上是属于汉部所有,也就是刘彦将东安郡借给了斐燕和宫陶先生。
  东安郡位于兖州边上,更是连接着徐州,无论怎么看都不算是一个好东西,可斐燕无所选择,明知道非常危险却只能接受刘彦的安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7/8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