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御明(校对)第2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6/510

  必要的尊重与认可是关键,应有的高福利是根本。
  但跟张承进行一些交流后,赵宗武发现想达到预期目标,是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缓冲。
  这不仅仅是给其他人时间,更是给工匠时间。
  毕竟士农工商的思想,已经深植中原人心,非朝夕得以改变。
  尤其是在本朝,工匠本就属于贱籍,被打断的脊梁,其实转瞬间就能接起的?
  为培养出工匠的脊梁,赵宗武一方面以地方建设为主,另一方面招募优秀匠师,对大明现行工匠规矩进行整改。
  在觉华岛时期,虽说也进行了,这方面的革新。但终究具体的细节,赵宗武并未细扣。
  为了能培养出工匠的脊梁,赵宗武觉得自己有必要这样。
  “张主事,本将让你聚拢的匠师,是否皆已到位?”
  解决吃的问题只是开始,唯有解决思想意识,才是壮大东海镇的关键。
  赵宗武深知科学的重要性,所以在解决海洋捕捞相关流程后,便对在旁的张承询问起来。
  张承拱手道:“按大人事先交待,被选入的匠师,皆已被带入研讨所。”
  “做得很好!”赵宗武听后点了点头,言语中带着唏嘘:“当前东海镇麾下,有关标准规矩并未明确。
  或许将这些匠师下放,短时间内能够提升实力,但对于东海镇基础工业,后续的相关发展,并不能说是一件好事。”
  想要让东海镇辖下,尽快树立、归整完整的工业生产链,那么从建设之初,就必须要明确相关标准。
  如果一个民族,没有值得深思的科学研究关,那这个民族想要崛起,根本就是没有希望的。
  对于所谓的阶级区分,赵宗武心中向来是厌恶的!
  这些高高在上的读书人,如果没有农户耕种土地,匠户打造、酝酿所需的一切,那他们又怎么可能过上,这奢靡、享受的生活?
  想到这里,赵宗武笑道:“张主事。
  东海镇需解决的事情有很多,咱俩就不要都浪费时间了。
  本将带上张辉,去科研所看一看,与匠师们探讨一番。
  还有就是出海捕捞的分润,你要多操些心。
  要让大家看到利益,东海镇的强大,需要民间势力强盛起来!”
  “大人您放心,下官一定会处理好这些事情!”
  听赵宗武所讲,张承先是躬身行哭,接着便保证道。
  跟实干家一起做事,让赵宗武在心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尤其是听到张承的承诺,这更让赵宗武,嘴角浮现出几分笑意。
  “走了!张辉,你跟着本将前去!”挥手向张承告别,接着便点了张辉的名,快步流星的朝科研所而去。
  赵宗武在心中不是没想过,要成立更高级的部门,但在东海镇辖下,并没有天才科研者。
  没有寻得徐光启、宋应星等大明科学家的踪迹,这也使得赵宗武当前能做的,就是为后续的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只要底子打好了,赵宗武相信以后有天才加入,必定能从量变走向质变。
  长山孤儿营的培训,后续会给东海镇各个机构,带来源源不断的人才。
  “张辉,先前本将给你交待的长山孤儿营,如今是怎样的情况?”因为先前接手的事情繁多,这使得赵宗武将如此重要的事情,便交由张辉具体负责。
  张辉恭敬道:“回大人话,通过在金州、辽西、山东等地的搜集。
  现阶段被送往长山孤儿营的孤儿,共计有九千余众!
  并且这一规模,还在随着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增多。
  根据孤儿不同的天赋,孤儿营在长山列岛,筹建了不同的培训场地。
  军事,民生,科研,医护,牲畜,养护等十三个大项。
  孤儿营的吃穿用度,皆有着严格的标准。
  负责看护孤儿营的人员,皆是从战场上伤退的老兵,除教导他们忠诚外,还会进行日常训练。
  为避免孤儿营出现苛待孤儿的情况,东海镇地方衙署,建立了完整的监察制度,突击监察是最关键的一环!”
  孩子的发展,是一个民族崛起的希望。
  在大明不存在所谓的应试教育,但赵宗武想在辽东谋求发展,就必须要拥有一定数量的人才。
  而现阶段大批次开设书院,这本身就不是一件现实的事情,为此赵宗武结合实际,便将注意放在了被抛弃的孤儿身上。
  通过对他们自幼教育,不断塑造他们的三观。
  赵宗武心中相信,只要能让这些孩子成长起来,在未来他们绝对能成为,华夏一族的栋梁之才!
  赵宗武有这样的信心!
  “做的很好,以后每个月都要提醒本将,对这些孩子一定要重视,以后每个月本将都会去看望他们!”
  想要让长山孤儿营的孤儿,对自己彻底的忠诚,那么从他们小的时候,就要给别人不能给的关怀。
  张辉道:“遵命大人!下官记下了。”
  随着摊子的不断壮大,赵宗武做的很多事情,都并非是出自本心,或许对长山孤儿营的孤儿来说,赵宗武就是他们的救命恩人!
  但对赵宗武来说,这其中的优秀人才,才值得他更多的关怀。
  这或许现实,但世界本就是这样的存在。
  但不管怎样,长山孤儿营的孤儿,未来已然发生了改变。
第067章
研讨所的争论
  研讨所。
  作为东海镇科学人才,群聚的一个过渡时期,在未明确顶尖级人才时,赵宗武并不着急成立,属于东海镇的科学院所。
  这个坐落于金州核心的宅院,被将士严格保护,凡入研讨所者,皆是在该领域拥有一定见解的存在。
  “大人,按照明确的录用标准,入我东海镇研讨所者,共计有39人。
  其中火器一行被录17人,冶炼、锻造一行被录5人,杂……”
  就在赵宗武观看研讨所时,在旁的张辉,则详细对他介绍着相关介绍。
  而听着研讨所的情况,赵宗武不时点头示意。
  “卑职张徐,见过指挥使大人!”
  在金州的衙门,皆由东海镇陆军抽调轮值,一月一换,随机调动,目的为确保绝对安全。
  所领研讨所的将领,是一位百户。
  看着神情中略带激动的张徐,赵宗武脸上带着微笑,道:“起来说话,不必多礼。”
  对于麾下将士,赵宗武多的是平等,虽说做不到后世官兵平等,但比之今世却要好太多。
  人心都是肉长的。
  想要拥有他人拥戴,就必须要给予相应的对待。
  见张徐转身,欲差人通禀,赵宗武挥手拒绝,道:“不必派人通禀,本将自己进入即可。”
  说完便走上前,轻拍张徐肩膀,接着便与张辉走了进去,只留下神情略带激动,但极力克制的张徐。
  作为东海镇的研讨所,除了被录取的人选,尚有一批年轻学员跟随,此皆乃层层筛选最终确定的。
  “徐驾,按照你方才讲的,水锻机的制作,可分别根据齿轮蓄力,轮机转换,再经轮锤锻造!
  根据锻造所需不同,按需求进行调整、整备。”
  “张头分析的很对,一旦研制的水锻机的成型,这不仅能加快民生锻造,更能加快兵器锻造。
  尤其是对火器一途,那改变更是天翻地覆的。”
  “会有怎样的改变?火铳能用在锻造上的地方并没太多。”
  “就以火铳来进行举例,火铳的……”
  当赵宗武、张辉进入研讨所后,并没有看见一个闲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6/5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