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流浪舰队(校对)第3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4/622

  又或许,启迪者认为,这样的徘徊是正常的,总有一天,会突破那个关口。
  “更高阶的文明,着眼的时间段不仅仅只是当下,启迪者文明可能并不在乎几百万的徘徊,因为徘徊并不意味着完全停止。”
  大屏幕上的一张张图片继续描述接下来的历史。
  既然单位土地面积能够养活的人口有限,部落之间的冲突,为了地盘而发生的战争,自然而然爆发地异常频繁。特别是发展出了畜牧业之后,土地肥美的草原,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既然懒得耕地,可以畜牧啊,畜牧可比耕地简单多了!
  许许多多的文明,在最为原始的阶段,总是有着这么一丝共通之处。或者说,真正崇尚真善美的物种,早就在原始时期,被消灭地干干净净了。
  但这种远古时代的竞争并不是没有意义的,能够胜出的部落,必然有其优越性,或许是制度方面,又或许是智慧以及武力方面。
  在长期实践当中,只要没有什么天灾人祸,这些能够长期存在的部落,总是会有一些经验流传下来,取得那么一点点的进步,医学、农业、畜牧业、手工业……
  由经验累积的进步,虽然缓慢,但却行之有效。
  终于有一天,泰普文明的一些战胜者逐渐发现,将敌方部落的俘虏贬为奴隶,远远比杀死他们更来得合算。奴隶意味着稀缺的劳动力,就算死了也不心疼,正好……可以拿去种田啊!
  于是,最为基本的奴隶思想……就这么形成了!
  泰普文明的考古学家,曾经在一个名号为“北”的古代遗迹中,发现了2.2万年前的象形文字,由此认定了整个文明最初的智慧开端。
  这些象形文字,记录了当时发生的一场部落胜仗,也记录了当时的奴隶制度。为了能够活命,战败者匍匐在地上,自愿成为奴隶,并且世世代代为奴,而部落的战胜者正在狂热的挑选奴隶。
  在某一特殊时间段,阶级的形成,的确能够推动文明的发展。
  泰普人的确不擅长长期体力劳作,但是对于奴隶而言就没有太大的问题了。
  奴隶是没有人权的,只要能够生产出更多的食物,就算累死一些又怎么样呢?
  这个诞生了新制度的奴隶部落,实力越来越强大,不断地对外开拓疆土,征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原始部落,终于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大国,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北”,也是星球上第一个真正的国家!
  站在讲台上的这位专家如此评论:“……所谓的盛世,建立在大量奴隶付出劳动以及生命的基础上。光靠畜牧业不可能养活所有的人口,必须要依靠真正的农业,这种长期的耕种只能由奴隶,以及一种名叫‘膜’的牲畜来完成……”
  “由于泰普人的生理构造,不适合耐力性质的劳动,使得奴隶的平均寿命往往只有三十岁不到的层次。只要有一点疾病,就能够夺走他们的生命。”
  “但我们不能够否认,这种残忍以及严酷的制度,推进了整个文明的进步。没有奴隶的奉献,就没有现在的泰普文明。”
  一张张幻灯片播放过去,张远也是心神晃动……
  的确,如果没有奴隶制度,没有阶级之分,先天生理缺陷的泰普人,只能够形成一个个以氏族为单位的小部落。
  如果不形成真正的国家,不聚集大量的人口,一个文明就很难真正的进步。
  奴隶制度,绝对是有功劳的。
  整个奴隶时代一直持续了很久很久,然后慢慢地步入青铜时代,乃至黑铁时代。劳动的工具逐步发生转变,使得耕地的效率逐步提高。但奴隶制度始终没有被废除,就连到现在为止,泰普星的某一些小国家,依旧保留着这样的传统。
  “那么,这里边有没有启迪者文明的功劳呢?”
  当然没有,因为时间点配不上,泰普人的崛起,是在2.2万年以前,而不是15万年前。他们的想法失算了,文明有着其本身的坚韧性,在整个过程中,就算没有外力,依旧能够缓慢地发展。
  而且,启迪者文明的帮助,通常来说是非常隐晦的改变不利客观环境,而不是手把手的指引某低级文明,去执行某一种社会制度。所以了,这种奴隶制社会的出现,大概率是整个文明自然演变出来的。
第406章
自身起源的认同
  张远轻声道:“所以了,这个文明和人类的发展历程稍稍有点不一样,但是又很容易理解。奴隶制度的废除,向来是生产力决定的,而不是依靠道德转变,或者几个有识之士的呼吁……”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它真正阻碍到时代进步的时候,才会被大势所推翻。这应该是某一些文明之间的共同之处。”
  “就目前而言,这几个保留奴隶制度的小国家,基本上都尚未实现工业化,奴隶还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这颗星球实在太大,交通又不便利,天高皇帝远的,其他国家根本没有兴趣去管这些国家。”
  “再加上交通的不便利,没有卫星,更没有大国去当全球警察,指责人权之类的说法,简直就是吃力不讨好。”
  “一个星球实在太大,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啊。自然资源多了,土地面积大了,但统一思想也更加麻烦。到这个年代里,还有一些国家处于失联状态,这在地球是不可想象的。”
  一个星球太大,的确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大量的国家处于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但这种现象却也出现了更多的变数——那就是,诞生科学的火花更加容易。
  由于牲畜的驯化方面受到限制,交通发达不起来,这里国家很难像地球时代的国家,动不动就占据数百万平方公里。因为没有足够的通讯保障,国家很容易对自己的边疆失去掌控,导致分裂。
  在中古时代,最大的国家曾经达到过三百万平方公里,这一些国家只是想着对外侵略,去掠夺更多的奴隶,因为版图过大而自我衰亡。
  这一类的地区,陷入了长期王朝轮回的魔咒当中,一个王朝推翻另外一个王朝,中间夹杂着奴隶起义,但是并没有特别本质的巨大进步。
  还有一些偏远的小地区却想着发展各种技术,特别在某些地理条件优越、土地肥沃的两河流域,对于水力的大规模运用,让这些泰普人的思想更加灵活。
  水车、轮船的发明,促使着泰普人去思考力学方面更深层的本质,这也便成了现代文明的由来。
  听到这里,张远举手发言道:“罗教授,那么关于泰普文明的宗教呢?也没有对发展困扰太多吗?”
  站在台上的罗教授道:“这个文明的发展历程,并没有被宗教因素所困扰太多,主要因为……大多数的强大国家都崇尚先祖崇拜,并非神灵崇拜。”
  每一个国家都是从残酷的原始战争中崛起的,没有英勇无畏的祖先,就没有现在的泰普人,所以祭拜伟大的祖先也承认一件非常自然而然的事。
  精神层面的制高点只有一个,既然“先祖崇拜”占据了优势,神灵崇拜就很难迎头赶上。
  而先祖崇拜的宗教方式,也很难形成一个统一的全球性质的宗教。
  如果你的先祖和我的先祖不一样,自然就不会相互之间信仰,如果历史上有矛盾,这种矛盾很难消除,转而变成民族仇恨。
  “先祖崇拜的方式,并不能解释所有的疑惑,也对科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但精神上的枷锁无疑比神灵崇拜小得多……有些泰普人觉得先祖的话是绝对正确,不允许违反的,但也有一些泰普人觉得,先祖也不一定正确,王朝会被推翻,没有什么是绝对的。”
  “……宗教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政治影响力,也就很难干涉到社会正常的发展,反而还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这一种单纯信仰很容易理解,就相当于昆仑山中的人类,相信自己起源于太阳系、地球,这不是单纯文化意义层面的符号,而是在精神层面包含血缘、文化等多方面的精神价值符号。
  关于自身起源的认同,对一个文明凝聚力的重要因素,如果连起源都不一样,又凭什么为同一个目标而努力呢?
  就如同曾经的苏联,是世界上民族最多、问题最复杂的国家。为了解决民族问题,苏联曾刻意塑造“苏联人民”,并一直大力宣传取得的民族国家建设成就。
  但在民主化改革和允许民众进行选择时,各加盟共和国都把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在了苏联这个联盟国家的整体利益之上,国家认同感的缺失直接导致了苏联解体。
  实践证明,苏联按民族划分行政区域的做法无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并最终成为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1】
  而昆仑山中的人类,就没有这方面的问题了,大家都认同自己起源于地球,曾经的各个国家在时光冲击下,早就没什么认同感。大家都认同自己起源于太阳系,地球,这一个共同起点就足够了。
  “……但对于先祖崇拜根深蒂固的国家,并没有率先发展出科学技术。”
  “反倒是一个从废墟中崛起的小国,率先开启了工业革命,成为了这个星球最强大的国家。”
  至于其中的原因,实在是太复杂,泰普文明本身也有大量的社会著作,试图阐述这个事实。
  有的社会学家,觉得是“先祖崇拜”这一思维模式,阻碍了某些大国的进步,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统治者都会宣称“祖先说的全都是对的,祖先之法不可变”云云,那么以公理为核心体系的“自然哲学体系”以及“形式逻辑体系和通过科学实验发现因果关系”就很难真正出现。
  还有的社会学家,提出了“需求不足”的理论,这些曾经强盛的国家,通过不断地对外战争来获取收益,陷入了思维定式当中。
  就算王朝被推翻,更换了一个完成,也是同一套统治模式,自然也就没有心思去琢磨技术其中的基本原理。
  交通的不便利反倒变成了好处,最多的时候,这颗星球甚至有两万多个国家,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理念。各种难关,终于因为这个世界的国家足够多,样本足够大,才出现了小概率事件。
  “科学”,出现了。
第407章
几大难题
  “科学”并没有褒贬的含义,它只是一种认识世界、研究问题的方法。举个简单的例子,当人们说中医不是科学的时候,完全没有贬义,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经验累积起来的方法。但是说中医完全无效,才是枉顾事实的诽谤。
  这方面的问题暂且不去多说,至少科学主义比经验主义,更加符合客观规律,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这就足够了。
  就目前的泰普文明而言,由于全球分割成了大大小小一千多个国家,各自认同的文化不一样,想要真正统一全球,产生属于整个文明凝聚力,变得非常困难。
  在这种前提条件下,台上的这位教授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所以我们推测,在未来的几百年时间里,泰普星也不可能完全整合。有可能出现一个类似于地球上夏国的国家,联合几个大国,冲出自己的星球。”
  “至于剩下的国家,该抛弃的也只能抛弃了。”
  “这只是其中的一种可能……更有可能,冲不出自己的星球,甚至没有办法诞生可控核聚变,成为一个原地踏步的平庸文明。”
  推演到这里,许多人都默默叹了一口气。
  之所以在人类20世纪,21世纪的时候,各个大国援助亚非拉国家,只是为了获取经济增长点罢了,如果没有足够的利益,凭什么去援助?如果真正到了能够开发外星球的地步,可以分到的蛋糕实在太大了,也就不需要再考虑星球内部博弈的问题,更没有必要去关注贫穷小国的死活。大家开发太空还来不及,谁会去理会星球另一端的贫穷落后?
  一点人道主义帮助其实也没什么用,如果整个文化层面不行,精神内核不行,这种国家终究是起不来的。
  文化与文化之间,本身就有先进与野蛮之分。如果某种文化不能够推进整个社会的进步,它大概率是糟粕文化,最关键的是,人民群众有没有将其舍弃的勇气。
  “以上便是泰普文明的大概历史。”这位科学家微微鞠了一躬,然后走下台来。
  这一份历史资料,对人类新文明史学的帮助非常大,它可不像莱利文明那样,只是一些宗教典籍,其具体到某一些年份,某一些英雄人物的出现,也包括了某些意识形态的诞生,是真正具有有价值的。
  许多新文明史学家已经开始兴致勃勃的计算,推演,验证这门学科的同时,预测这个文明的下一步应该怎么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4/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