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下(校对)第4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9/524

  抱着一种矛盾的态度,005想了又想,还是忍不住诱惑,同意了。
  随着这一次谈话的完毕,获得了大量的数据后,所有科学家的热情也被挑了起来。
  这个005说的简单工业,实际上是……按照L6的标准!完全大大超出了于易峰的想象。
  她的本体足足有一千公里,完全就是一个小星球的规模,这个本体可比“玲”大了太多,理论上的工业能力,已经远远超越了新人类文明。
  “但她的智力不是很高,所有的高科技都是本能,而且不爱学习,只能依靠完美素进行提升智商。我们是否可以……”
  各种利用完美素,拐卖她的言论,又开始沸沸扬扬。
  “不行的……她还要在这里服务万年以上的时间,想要诱拐出来,是没有什么可能了……”一位科学家遗憾道:“一万年以后,等我们有了足够的实力,有了平等交流的能力,再考虑这个问题吧。”
  经过一番严格的论证后,新人类政府决定,还是让005来执行这个项目,顺带着也可以建立一个比较好的关系。
  毕竟建造一个船壳而已,确实不是什么太难的事请,光光是复制材料的本领,应该已经足够了。
  就这样,几天时间后,满怀着各种希望,外交团队与希克斯市场的负责人,开始了第二波的交谈……
  转眼间,三个月匆匆过去。
  “这一批机器人的工作速度快一点!”
  “B3区域新的零部件马上就要到了,先检查一下零件的合格率。”
  “……对对,还要多指派一些焊接机器人!”
  工程师张凯对着通讯器大声吼着,面色通红。他正是第三工业大组的总负责人。
  “C4区域的修改图出来没?没有设计图,别人还怎么生产啊?!今天加班加点也得给我赶出来!”
  但在这种吼叫中,每个人都充满了干劲以及活力。
  因为建造速度……太太太快了!
  仅仅三个月的时间,新的母舰“未来号”,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框架,包括各种龙骨结构!
  连新人类自己,都有些惊讶于其中的建造速度。
  “仅仅三个月啊……”张凯喃喃自语。这样庞大的飞船,相当于以前一个上海直辖市的面积,而且高度方面总共有十六层的结构,是珠穆朗玛峰的好几倍。这种庞大的工程量,已经不是以往的地球人能够想象的了。
  庞大的磁力建造系统鳞次栉比,无重力的地区以电磁力进行代替,确实更加适合超级重工业的发展。
  建造新一代的母舰,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请,所有工程师也充满了干劲。按照预定的计划,人们要在两年的时间内,将新的母舰彻底完成。
  这个速度简直快地有些过分,按照以往的生产力,哪一次不要几十年的建设?
  “主要原因还是政府高层和希克斯市场的管理者,达成了某些协议。”几位工程师,忙里偷闲地站在一起,讨论了几句。
  具体什么协议,张凯不太清楚。反正大量的零部件,将会源源不断地运送到这个隐蔽的星际港口,然后他们这些工程师,只负责组装即可。
  组装,当然比自己生产快了几百倍。再加上新型的建设机器人,简直就是如虎添翼。
  也因为这一次,大量来源不明的零部件,导致各种八卦漫天飞舞:包括什么“外交团队的兰波博士出卖了色相”;还有“于易峰是边缘文明最后的遗民,获得了005的照顾”等等,什么乱七八糟的都有。
  于易峰听到这些奇怪消息的时候,差点吐出一口老血。
  好吧,这些小道消息,也算是大建设时代的一种乐子吧,他并没有功夫去多管。反正过一段时间就会消停掉了。
  “快一点,不要在那里瞎扯了。我们今天将B3区域的工作全部完成,加几个小时的班,可以吧?明天放假,晚上我请客!”张凯制止了人们的胡乱讨论,大声说道。
  这一句话喊出后,底下的十几号中层领导,都小声地笑了起来。
  建设自己的母舰,总是有一种非凡的成就感。
  就算加班加点,仿佛也不劳累了。
  而且这样的大建设工程,仿佛好久没有进行过,总是能带来更大的激情。
  “凯哥,你请客了就得喝老酒,非得把你灌醉!”一名身材魁梧的大汉笑道。
  “谁怕谁啊!”张凯拍了拍胸膛,笑着说道。
  现在的这个极度富裕的时代,基本上的生活物资全都实行免费制度,“请客”只是一种代表友谊的仪式……当然了,新政府依旧发放工资,也就是新人类货币。不过因为物质资源的免费,这些“工资”都是象征性的东西了,实际上也没什么太大的用处,只是给人们一种心理安慰而已。
  作为第三工业大组的总负责人,张凯领导了十六个工作小组,总共将近三千名工程师。整个建设工程,实行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三班对倒制度。
  他们一天接收到的零件材料,高达两百万吨!
  这些都是成品,全都是高端的纳米材料。
  而这样的工业大组,总共有二十七个!
  张凯暗暗心惊这种强大的工业能力,按照这种速度下去,整个飞船的壳子,不用一年,不,九个月就能完成了……哪里用得上两年?
  与此同时,诺亚号内部的工业工厂,正在加班加点地生产各种尖端配套设备,譬如引擎、能源室、主控系统、维生系统等等。
  因为各种安全问题,这些尖端装备没有办法委托005,都需要自己生产,其物质资源的消耗也是庞大的难以想象。
  还好,人们有了盖亚生物“玲”,勉强能够跟得上外部的进度。
  “这一艘大飞船的建造,估计要将所有的资源存货都用得差不多了。玲的工业能力实际上还能够增加,但是,我们的水资源还是太少了,限制了她的发展。到现在为止,她的本体依旧比不上在迪格114时期。如果有一个星球的水就好了。”
  “三个月,我们已经接收到了60亿吨的零部件材料,差不多是总工程量的40%,零件合格率几乎是100%。船壳建造的进展速度远远高于预期。”
  “接下来是自建部分的工程进展,大型聚变反应堆完成率25%,反物质主炮……”
  在舰长室内,于易峰正在审阅这一份数据统计文件。
  005看不懂太复杂的图纸,没有办法帮助新人类直接造一个船壳,不过拆成简单的零部件,分批制造,倒是没有太大的问题了。
  “这样也好……拆成零部件,再进行组装,安全性反倒更高。”于易峰托着下巴,点了点头。“没想到她的工业能力这么强……我们自己设计建造的部分,速度反倒拉下了。还得加把劲啊!”
第一百零二章
大发雷霆
  每天都有大量的科研报告、工程报告,流水线一样汇集在电脑上,让于易峰忙碌并快乐着。
  获得了大量的底层科技,果然让整个文明的工业能力再次得到提升。新一批的机器人更加智能,也更加自动化,所有的流水线工作也更加流畅了。
  “……我们利用计算机的转换程序,可以将部分工业直接转换成我们的样式,这样一来,吸纳科技的速度也会大大增加。”
  “如果全部吸收这批基层科技,工业能力预期提升300%以上。”百合子坐在对面,罗列出一串数据。她这几天也是忙坏了,手底下的工作组也处于一天工作12个小时的状态。
  “未来的几年,是发展的黄金时期!”
  听完百合子的报告,于易峰走到舰长室的窗户旁边,暗爽不已……太累了,已经连续工作了不知道多久,还是先活动一下筋骨,忙里偷闲一阵吧。
  这是一个封闭而又巨大的星空船坞,就建立在005本体的上方,其他文明的视线没有办法直接触及,也算是一个好地方。
  远远地看去,一艘艘银色的飞船来回穿梭,大量的磁悬浮交通工具,如同一个个芝麻大小的小点,足足有数十万个,忙碌却又秩序。
  这一系列的景象,令人赏心悦目,心中说不出的痛快。
  “……虽然是借用别人的力量,也算是我们自己的本事。但如果次数多了,总是会引起怀疑的……也就这一次了。”于易峰语气尽量平静地说着。
  不过他说出这番话的时候,还是露出了一丝罕见的兴奋。
  这是真正的L4等级的飞船啊,虽然工业上,一部分依靠了005,但所有的设计以及组装,都是新人类自己完成的。
  L4的飞船,多么宏伟壮阔,多么复杂,但在新人类的手中已经不是难题。
  这是……科技带来的伟大进步!
  自从地球爆炸到现在,也只有短短六百多年的时间,这一点时间,放在整个宇宙中,真的连一点水花都无法泛出。但就是这六百多年,人们离开自己的母星,几经波折、几经磨难,经历了各种生离死别……从一个稚嫩的菜鸟,到生涩的新手,再到老手。
  新人类文明,终于迈入了绝大多数星际文明的终点……L4阶段。
  绝大多数文明,在这个阶段,将会渐渐停止脚步,失去了向上的动力。
  正如同交易市场看到的大量星际文明,没有什么生存危机,科技的发展又太过艰难,他们已经慢慢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其他的领域了。
  “弱壁垒挡住了绝大多数的星际文明。生存的越久,越是自甘沉沦。L4阶段,自保已经不成问题……确实也没什么太大的动力了。”
  “相反,年轻的文明,反倒还有一股冲劲,一股社会惯性。”于易峰感叹了一句。
  百合子点头道:“我们对宇宙,依旧抱有好奇以及敬畏,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没错,只要给我们足够的时间,我们能够做出更多的成就。世界上永远有更加伟大的文明,永远有值得追随的脚步。永不满足,应该也是我们追赶的动力吧!”于易峰在窗边看了许久,才收回目光。
  他们已经商讨好了接下来的短期目标以及长期目标:建设完这一艘飞船后,新人类将重新回到尼克斯星。
  虽然那个地方,可能有LLP硅基联盟出没,可能遭遇危险,但是……有了新的母舰后,比起能够获得的好处,危险还是可控的。
  一方面,那里是人们的第二母星,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9/5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