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下(校对)第2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8/524

  以上部分是【热力学方面的熵增理论】。
  我们可以将“熵”这个概念推广到其他的方方面面,发现它无处不在。
  譬如说一杯水,滴入一滴墨水后,因为分子间的热运动,它将会慢慢扩散,直到墨水均匀分布。墨水从有序变得无序,想要恢复原先的样子,变得极为困难。
  这就是一个熵增的过程。
  一堆沙子,花费大力气堆成圆锥,它会慢慢倒塌……这也是熵增的过程。
  宇宙在腐朽,人类世界的万事万物也在腐朽。
  生命,这种高度有序的存在,是一种低熵体。但生命体亦不是永恒的,单个生命也会生病、衰老。
  一个人从诞生开始,熵就在不停地变化,直到死亡到来的那一刻,代表其个体的熵增加到最大值。
  这种熵是可以模糊量化的,是具体的,我们可以用【身体健康指标】、【寿命】等进行简单地代替。
  如果因为合理的生活方式,或者某些科技,相当于为生命体摄入了负熵流,其熵增将会变得更加缓慢,甚至减小也有可能。
  但总体而言,衡量个体的熵,依旧是缓慢增大的过程,直至个体死亡。
  然后,我们再来谈文明。
  宇宙中没有什么是永恒的,我们假设,文明也有自己的【熵值】,但文明的熵更加抽象。
  很难直观地计算,文明的熵究竟有多大。它时时刻刻不停地变化,只能根据一些表现来进行简单地估算。
  在地球时代,王朝更换,政权变更,各种各样的理由有很多,但最终,否可以用熵来衡量其中的秩序程度?
  影响文明熵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但不限于外界环境、科技、社会制度、人口数目、人口质量等等。
  特别是科技因素,是相当显著的负熵流,只要科学能一直进步下去,文明就能很简单地保持强盛……
  若【文明熵增假设】成立,我们就要小心了,因为熵总是会自发地增大,我们必须要想方设法,控制其熵增,无论是社会因素、还是科技因素。
  否则,文明的寂灭将成为必然事件。
  从这个角度讲,明天是不美好的……按照熵增理论,明天只会自然而然变差,而不会自然而然变好。
  这也是宇宙哲学树上的一条假设。
  ——宇宙社会学家海格尔教授。
第十五章
物资大丰富
  于易峰他本人实在是太忙了。
  看到一箱箱的成品被电梯运送上来,表格中的数据越来越大,他就有一种守财奴般的奇妙快感。
  不仅仅是他,每个诺亚号公民都是如此。每个人都能看到川流不息的机器人,运送着满当当的货物。
  电视或者报纸每天都在播报这些东西。
  虽然从尼克斯星出发的时候,诺亚号已经装得满满当当,但也仅限于常规的、容易获得的物质,譬如铁、铜、铝之类。
  类似黄金、白银、铂金等资源总归是不多的,工业上能够满足,但满足民间需求基本不可能。
  如今,大量的珍贵资源像垃圾一样倒在地上,人类怎么能不狂喜?!
  在某一天,在星球的D3地区忽然发现了海量的钻石,品相非常好,甚至有花生米那么大!
  这些亮晶晶的东西,直接引发了女人们的浓厚兴趣!许多研究员热火朝天地研究钻石切割机,翻出地球时期的资料,想处理这些优质钻石。
  结果,钻石开采越来越多,每个人能分到好几百颗,女人们直接就不屑一顾了……
  又过了几天,某个地区发现了大量黄金!
  这些黄金被工厂制作成几百吨金砖,一排排堆在政府广场前,大肆发放。
  结果,根本没有人去领取……只有几个第一代的老人,饶有兴趣地看了几眼,摸了几下黄金,然后发表了几句心中的感慨。
  时代……变化的太快太快!
  星际时代的富裕,低级文明简直难以想象。现在早就不流行黄金这种东西了。
  后边的几代人,出生在极度富裕的环境中,都没有经历过地球时期。尽管有部分人学习过传统的经济学,但也只是浮于表面。他们根本没有办法理解,曾经地球人对黄金的渴望……
  “工业经济学”这门新学科,早就代替了曾经的金融体系。
  所以在后边几代人的眼中,黄金只是一种比较稀有的工业原料,许多工厂、实验室还是非常乐意储备这些东西的。
  黄金具有其他金属无法替代的高稳定性,被广泛用于电子产品。由于金的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性,在航空航天领域也被大量应用。甚至,一种超合金中就有“金”的成分。
  至少黄金比钻石更加有用……
  这一天,于易峰正在亲自参观诺亚号中的资源储备仓库。
  这种仓库分布于诺亚号各个角落,根据储备物的不同,也有不同的安全管理等级。
  常规的铁、铝仓库,普通平民都能隔着玻璃参观,也可以自由申请物资份额。而一些有毒物质仓库则需要一定的权限。
  一箱箱的纳米碳,满满吸附着氦-3,一车车的稀有金属……看到仓库内金山银海般的物质资源,于易峰就有一阵阵满足以及安全感。
  这就是……新人类文明的富裕啊!
  表面不露声色,他心中已经笑开了花。
  他最后巡视的,是安全等级最高的“放射性元素储备仓”,这里甚至还有荷枪实弹的士兵全方位把守着!
  大量的机器人来来往往,正将新一批刚刚到的铀资源运到仓库中。
  这里处于诺亚号较高的重力区,因为安全原因,特地抽干了里面的空气,几乎是真空状态。人类或者机器人的进出,都需要严格的安全检验。
  所有人都穿着动力甲,有几位年轻的助手则在一边,不停地说出各种数据……
  “我们在这颗星球的A11区域发现了大量集中的铀矿!品质非常非常好……同时也有大量的重金属汇集。”
  “A11区是整颗星球最好的矿区,总共发现了十七种重要的工业元素,这些矿脉成批量出现,简直不可思议啊!”
  这位年轻的助手正做着某些夸张的姿势,看完这么多的东西,他正处于一种极度兴奋的状态。他们可做不到于易峰那样,喜怒不形于色。
  几乎所有人深深地陶醉在文明的富裕中,就好像他们本人都是亿亿亿亿万富翁一般。
  这些年轻人从小生活在极大富裕的环境,没有金钱概念。但他们学习过工业经济学,从冶炼以及开采的难度上,他们依旧知道某些资源是稀有的,那些是廉价的。
  所以,经济概念他们还是有的。
  毕竟,金钱不等于经济。
  这名工作人员名叫肖宇,今年刚刚30岁,却已经提前博士毕业,成为于易峰的智囊团之一。
  随着诺亚号社会水平的提高,新人类文明的教育档次也越来越高,大学已经是普及教育,后边的硕士、博士才是高等教育项目。
  博士这个学位是非常难的。对许多人来说,就算安装了大脑芯片,提高了智力也依旧困难。
  毕竟,读书还是需要一定的天赋才行……
  在诺亚号中,因为文化氛围的影响,几乎每一个人都活到老学到老,“博士”学位已经成为了一种尊称。
  30岁博士毕业,是了不起的成就……
  当然了,这个智囊团中还有一些老熟人,譬如说兰波博士,宣传部的王宇凡等等,无一不是天才。
  肖宇是智囊团中年纪最小的一个,有新鲜血液的加入,说明新人类文明正在蓬勃发展,并没有衰退。这是好事!
  “我们猜测……这些矿物可能是因为超远古时代,两颗星球猛烈撞击后暴露出地的核心部位……”肖宇激动地说着,同时想象着星球撞击的场景。
  听到肖宇的话,于易峰跟着点了点头。
  人类到目前为止,还不能摧毁真正的行星!
  摧毁行星,太难了……就算用海量的核弹,也就只能炸掉一点皮毛。
  然而几十亿年前,两颗质量十万亿亿吨级别的行星在这里相撞,刹那间,释放了人类难以仰望的海量能源!
  这股能量撕裂了整颗行星,让它爆露出了最核心最富饶的部位。
  紧接着,在几十亿年自转的作用下,这颗破碎的内核重新恢复球形,但原来的核心部位却一直露在地表。然后……这些矿物白白便宜了人类。
  当然也不能说白白便宜,而是“馈赠”给了人类。
  于易峰脑补了一下行星碰撞的画面,心中感叹,人类要是有这样的能量级就好了。
  这个放射性元素仓库摆放着满了货架,上面已经装载了一大半的物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8/5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