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母第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83

  绵延千万里的雄壮山脉间,有不可思议的,似乎无数声音汇聚到一起的万众之音一齐回荡在峻岭间,天地间,响起了一个质朴无华,嘹亮浑厚的歌声,直上九重:“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激昂的歌声不断回旋,荡于山岭悬崖,幽谷高峰。
  然后随着歌声,自秦岭的伸展万里的的身躯中,自皑皑白雪下,沿秦岭一线,陆续浮出了千百万身着甲胄,各色各朝代都有、身躯半金半透明,战气冲天的魂灵。
  这是无数年来,战死于秦岭前,守卫了身后中原大地的英灵。
  中原历经大劫,屡次有腥风血雨,外来的野蛮铁骑欲踏足中原文明内部。然而无论身后是否内战,是否**,他们作为中原文明最重要屏障之一的守护者,大都是最先战死的。秉信的,大都是:欲入中原,先踏我躯。
  他们战死后,眠于秦岭之下,本就心存不甘战意,不愿轮回。又被秦岭的雄浑山气所裹携,亦受了民众的冥冥心愿,死化英灵,半入武道。他们与山脉同眠,化作了山脉,也化作了屏障。沉默地、万古的、为身后的中原,为身后的同胞,挡住最寒的风。
  金色半透明的战士们面目模糊,却在慨然唱着战歌,聚在了几个更为战意雄浑,身形更为清晰的英灵手下。那几个英灵中,有一个的面目,却依稀是齐云开。她挽了个剑花,静静看着对面嚣张的黑衣修士:“来吧。”
  旌旗遮蔽日光,列队如云,甲兵犀利。战车滚滚,战马嘶嘶。用玉装饰的鼓槌,擂响了站鼓。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协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修仙界内无数生灵正在或悲或喜,或恐惧或惊怒的同时,那金光与无数的黑衣修士也出现了。那些修士明明修为高低不齐,却在那道金光的裹携下,所向披靡,连那几个元婴老祖,也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在金光过后,被几个金丹期的黑衣修士碾压,修为被吸走,瞬间老了无数。
  有几个认出这些黑衣修士的,则是悲愤交加:“好你个留道宗!果然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你们如此对我界,就不怕灵界罪则下来?!”
  黑衣修士们漠然又嗤笑地看了他们一眼,自顾自碾压过去,榨干了几个元婴老祖。
  灵界?灵界早就不复存在了。
  所谓灵界,其实当年与如今的修仙界,压根是一样的。甚至比如今的修仙界,发展修仙的时间还早得多。同样的是大地沉眠,修士沉沦,人心背道。
  只不过,灵界没有修仙界这么幸运,一开始修仙界的天道就有一半醒着,有神冥瓶这样的宝物能够唤醒大地的意识,也没有众多的清醒者奋力挽救此界。
  因为灵界的天道规则完全在沉眠。
  没有了规则约束,心中也少了对道德的敬畏,灵界本就修仙不修心,又不知从是谁开始了“弱肉强食,强者为尊”的宣传,说这才是反璞归真。
  于是,随后,灵界举界陷于狂热的杀戮中,界中魔道横行,**横流。随心杀戮,一个不顺眼就动手则是被赞为真性情。
  为了更多的灵气与修仙资源,他们先是任意屠杀凡人,获取魂魄制作各类法宝。因为天道未彻底醒来,灵界的修仙者并未得到太大的天罚,他们便越发无所顾忌。后来几万年这样的过下去,修仙资源,包括灵药灵草,妖兽法器,都终于枯竭殆尽。而凡人,也所剩无几。
  所谓末法时代,到来。
  于是,不知是哪个“聪明”的修仙者,又发现了修仙者每死一个,体内都会释放出大量灵气。于是,理所当然,从原来本就烧杀抢掠的德行,过渡到了自相残杀。
  那年月里,每一个修仙者哪怕面对挚友至亲,都要提心吊胆。
  以至于无数心中尚有善意的修仙者,想要改变,却都陆续死在了这样的氛围之下。
  整个灵界,就像一个巨大的养蛊场。修仙者们最津浸乐道,引以为豪的“弱肉强食”原则,得到了最彻底的贯彻时,他们却再也笑不出来了。
  强“食”弱。绝大多数的弱者都被杀死,身上的灵气供养强者。
  与养蛊何其相似。最后活下来的那个,就是最强最毒的那个。
  到最后,连灵界的修仙者也死了绝大多数。于是灵界崩塌,举界灵气,终于催化出了那样一个怪物。
  那个怪物带着收集了剩下的所有的灵界的修士魂魄,然后吸取了灵界最后的界威,将那些魂魄封入用妖兽血肉造出的“傀儡”之中,并带着一些残存的修仙者,离开了虚空。并往下突破强大的璧障,寻找到了叶玉珑所在之界。并在修仙界与凡界两界交临的共同之反面,建了一座城池,其中封存了灵界残存之修士与内储灵魂的“傀儡”。
  只是灵界残存的修士与魂魄加起来,亦有几十万之数。可见当年灵界如何
  庞大,最后也结局如此。
  “你们这一界的修士为何修行到元婴就寸步难进?你们这一界的修士为何修行往往璧障难如登天?不是灵气不够,而是你们修仙界的天道在阻拦。你们的天道虽然半醒,却到底是还有一些最起码的约束力。天道很清楚,如果任你们无止尽地修行下去,你们这一界的结果只会是像灵界一样结局。”
  孔仪说话的时候咳嗽几声,嘴边竟然有一抹血。李无度与宋怜苏悯几人在神冥瓶的释放后,为了对付几个黑衣修士,一路追到这里,却意外发现了重伤的孔仪,本欲警惕对付这个同样黑衣的敌人,不料云容却拦住他们,云容倾听了一许大地,最终才道救孔仪。
  然而,孔仪的话,却听得他们心惊肉跳。
  孔仪除了这些,还告诉他们:其实修仙界的绝大多数修仙者,后来在修行过程中有的只是灵力属性,而不是灵根。如果他们愿意再认真用莲花玉花大力气测一测灵根的话,就会大惊,发现自己其实早就没有灵根了。
  所谓心性生灵根。多数修者,虽然一开始是灵根受于天而生,然而这么多年不修德,不问心,不感怀自然,只专注烧杀抢掠、谋财害命的日子下来,性格大变的不少。
  这样的各种算计的日子过下来,哪里来的心境心性可言?只有满腹男盗女娼,杀杀灭灭罢了。
  没有相应的心性,又哪来的灵根?
  没有灵根,修仙者又这幅不与天地沟通的德行,所谓的修行璧障,也就是这么来的。
  修道不需灵根,然而道者修心,在经过漫长的磨砺后,自然灵根由心生。
  修仙太看重灵根,反着相,忘了品格。于是,多年修行后,反倒灵根湮灭。
  孔仪笑道:“这多有意思,是不是?天道所定,果然天地妙法,非凡俗能测。”
  他边笑还边在咳血。宋怜有些不忍:“莫要再说了,你......”
  孔仪却越发笑得畅快:“哈,她当年对我所说'天道妙达,逍遥于心',我今日才领会了几分。”
  苏悯却漠然立在那,许久,才问孔仪:“那些黑衣人与金光出现,是否......是神冥瓶.....”
  孔仪敛了敛笑意,却道:“不,你不必担心。那怪物与那些老匹夫自以为算计了你,就可借地魂活转,天道苏醒的楔机吸取生灵精气生机,合并仙凡二界,然后好掠夺....”他顿了顿,“那些家伙,却不知,正是神冥瓶唤醒天道,才能为此界争取反转时间。”
  “何况,凡界,还有一些人在。”
  秦岭之中沉眠的百万英灵被凡界与中原的浩劫所惊醒,自山脉之中走出的同时,千里迢迢之外,忽然有人心有所感,抬头北望,瞻彼弗及,垂眸心苦。
  却知,眼前的事情更不能耽误。
  作者有话要说:卡文......写的差请原谅,最近作者心情各种糟糕......
  这张信息量还是略大啊。
第73章
修仙卷之三十二
  眼前是绵延无尽的高大山脉,与它一比,凡界境内所有的山脉都像侏儒。它能被人肉眼所及的,横入云中的一部分。只不过是山脚的一段。
  它就像是通天的巨人一样,死死挡在了碧落海之前。
  木须道人仰头看了半晌,才望而兴叹:"不愧是界阻之山。果然横绝壮绝。"
  他身后是野云道人,野云道人哈哈大笑:"木须老儿,古有愚者,今我等亦可行之啦!"
  盛沐则是束手立着,同样仰首望山,不知所思。她生得娇美难言,立在那,活脱脱一幅画。
  野云道人问她:"如何,有什么感想?"
  盛沐收回视线,向野云道人说:"人类与各类生灵,与造化自然相比,都是渺小的。"
  野云道人捻了捻胡须,笑道:"道友所言甚是。然而生灵之所以为生灵,人族之所以为人族,道者之所以为道者,就是我们现在在此的缘由了。"
  盛沐微笑颔首:"师父所言甚是。"
  自从盛沐轮回归来的时候,野云道人围着她转了三圈,遂拄拂尘高念三声道号,言:君已入道,自此无师徒。
  遂不再呼徒儿,只以道友相称。
  然而盛沐却坚持师徒之礼,她说:我道乃是众生道。身在众生间,不行众生礼,岂乃我道?
  野云道人拍掌赞同,于是各自称呼。
  界阻山下,终于陆续聚满了十方道者。
  其中不见屠夫与妇人。他们镇守中原武运,誓与中原共存亡,因此遵从自己的道,返回中原去抗击灵界余孽。
  而后来决定习文救民救国,故而打滚凡界的谢瑁之却拒绝了文帝的邀请,毅然拜入盛沐门下。这次与盛沐文帝等道者同到了界阻山下。
  道者形貌各异,有乞儿模样的,也有贵族模样的。有人木匠装扮,有人羽冠拂尘。
  盛沐在其间,见到了苏子琴。他依旧是昔年模样,郎君神秀,笑意风流洒然,却显得平和了许多,锋锐暗藏。
  她恍惚间,想起轮回结束后在脑海里偶有飘过的画面。
  每逢叶青艾祭日,天必雪。
  孤坟前,那个担负了一国重责的青年,自千里之外再来时,已经垂垂老矣,须发皆白。
  雪花落了他满身,国辅年衰,受不住寒风。他身躯在颤抖,布满衰朽痕迹的面容上,眸子却清亮一如当年。倒了一杯酒在地上,转瞬成冰,他说:"乡校已建,我来祭你。"
  顾毓秀一生只祭了叶青艾两次。一次,是他发誓为她实现宏图。最后一次,是他衰朽不堪,终于为她实现了一部分宏图时。
  雪纷纷而下,那个离去的背影终于不复昔年挺拔。固然是雪中祭故人,宏图今可期,却也到底,是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