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风月(校对)第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571

  眼见得杜士仪要走,他突然想起一事,连忙奔上前去,从怀中掏出一包东西塞给杜士仪,随即认认真真地说:“我也没什么东西送给杜郎君,这是如今寺中僧人常常饮用的茶叶,方丈和监寺大师都说能够清心宁神,对于杜郎君应该有用!”
  居然是茶叶?他身在大唐这么久,可是除了嵩阳观那劳什子加料的茶汤,因敬谢不敏,几乎再也没喝过茶了!
  杜士仪诧异地收了过来,打开一看却是磨得极其细碎的茶叶碎末,想了想便谢过小和尚收在了怀中。
第171章
户部集阅
  每年岁举,先户部集阅,再由吏部考功员外郎知贡举,这是从唐初沿袭至今的规矩。
  杜士仪千里迢迢在长安和嵩山之间奔波了一趟回来,已经是九月末的事情了。各地解试因距离长安远近而有所不同,如广东那些天高皇帝远的地方,为了让乡贡进士能够随同贡物一同及时抵达京城,早在四五月间就已经定下了解送和拔解的名单。至于如河洛京兆,则是多在八月。眼下这十月时节,长安那些九衢大道上,但只见白衫如云,摩肩接踵,那些地段距离充作试场的宫中尚书省都堂较为便利的里坊,民居租赁的价格暴涨了五成到一倍,就连佛寺道观用来赁给举子的独个小院,也已经很难再觅踪影。
  这一天,上千名举子云集朱雀门外,等着户部集阅,呈交各州府的解状和家状。此时此刻,众人多数都是按照所属州府各成体系,而杜士仪身边除了张简之外,不但有今科等第的其他众人,更有京兆府解送的其他人。而他们这四十余人,再加上和同华二州济济一堂的解送人等,与别的州府解送举子形成了鲜明对比。这还只是进士一科应试的人,倘若连明经明算等各常科加在一块,连带随行仆从甚至亲眷等等,可以说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数字。
  因而人人都心知肚明,每年从十月到次年二月,长安物价腾贵,便是因那一年一度的岁举而来。
  “那是荆南此番解送的举子,居然有六个!”
  “就是再多一倍,也休想有一人登科!”
  “谁不知道荆南号称天荒,自国初到现在,何尝登第一人!”
  杜士仪听到身边京兆府此番解送的举子们都在那旁若无人地嘲笑别人,遂顺着他们指点的方向看去,就只见自己这一行人稍后一点儿一队一队泾渭分明的人群中,却有一行六人周围空出了一大截地方,连个和他们搭话的人都没有。而就是这六个人,也大多低垂着脑袋。然而,在这些人更后头,那些稀稀拉拉往往只有五到七人的队伍中,战战兢兢诚惶诚恐的人就更多了。
  他正想着,一旁的张简便轻声说道:“荆南解比,号称天荒,因从无人及第而著称。所以,但使解状上书荆南解送,试官几乎不会多看上一眼。荆南如此,如岭南桂府黔府福建等更贫瘠之地就不用说了。那些地方太过偏远,纵有出身那儿的士子,也会千方百计求一张寄客文书,力争到京兆和同华应试。”
  张简这番话也道出了他自己的心声。此前等第众人欢宴庆祝的时候,杜士仪曾经打听过众人籍贯,其中固然有四人和他一样,都是京兆府下辖诸县的本地人,但还有一半却是来自天南地北。其中,张简来自江南东道,李进来自陇右,此外还有河北、河南府、并州……南方的士子就只有张简一个。按照张简的话说,真正的江左士族,都会设法在本州拔解,原因便是京兆同华世家大族太多,等第不易。吴中江左之地,每年岁举登第毕竟还是有的。
  集阅所在的尚书省户部在西内太极宫前的皇城之中。毕竟,即便如今几代天子已经很少御居太极宫,可皇城之中众多的官署却不可能搬迁。
  随着导引的亭长喝令,浩浩荡荡近千名乡贡进士由朱雀门东西两侧最边上的门洞鱼贯而入,平生第一次进入皇城的一众人等大多好奇而惊叹地东张西望,不少甚至顾不得前辈们的告诫,低低窃窃私语了起来。而杜士仪在穿过长长的朱雀门西门洞踏入皇城的刹那之间,也不禁有几分动容。
  和外头里坊整整齐齐的长安城一样,皇城给人的第一印象也只有两个字,那就是整齐。皇城之中纵五街,横七街,每条街的宽度都超过三十丈。此时从朱雀门那条纵街一路往北,左右先是鸿胪寺和太常寺,只见进进出出的官员众多,但很少有人朝他们这些解送士子看上一眼。如是一路穿过三条横街,路过如宗正寺、太仆寺、左右领军卫等诸多衙门之外,他方才只见前方是一座恢弘大气的红白相间建筑,门前那尚书省三字牌匾下头,盖着一方御玺,赫然是当年高祖李渊的御笔。
  这等每年都做熟的勾当,尚书省上上下下早就习惯了。此时此刻,门前候着的一个令史矜持地对上前行礼的亭长微微点了点头,随即便率先来到了京兆府解送的这四十余人面前。尽管今年破天荒有人在得了解送之后竟然弃考明年岁举,按理要课以重罪,但人是京兆柳氏的郎君,个中缘由谁也不想理会。此时此刻,这位中年令史来到杜士仪面前时,却不再如刚刚那般冷淡,而是笑容可掬地说道:“诸位京兆府等第郎君和国子监郎君请随我来。”
  只从每年户部集阅的次序,便可见朝廷对各州解送的重视程度。先西京进士科等第和国子监生,然后是京兆府解送的其他各科举子,再跟着是同华二州、东监解送生、河南府解送……如此依序最后才是岭南、桂府等地。等候时间最长的,需要在这十月的寒风之中,站上超过两个时辰!
  之所以集阅时呈递解状和家状,是因为皇城之中官署林立,如若让乡贡举子随便往来其间,很容易因出入混杂而造成事端。然而因为这千多人聚集,这会儿左右领军卫派兵护持,尚书省户部更是干脆召集了整个户部七十四名书吏中的一多半,整整四十个人,前来负责审阅这些文书。此时此刻,当杜士仪随那令史指引,来到了一个年迈老者的面前时,对方接过解状和家状只象征性瞅了一眼,立时笑吟吟地说道:“原来是今科京兆府的解元郎!解状和家状均中式,回去之后,请亲姻故旧,久同游处者具保,然后呈送吏部磨勘即可,解元郎如今可以回去了。”
  国子监生三十人加上等第十人,正好第一轮全都办完,迅捷得无以复加。然而,当杜士仪含笑谢过之后转身出来,第二轮的人又引进去了之后,尚未出来的他便只听得身后远处传来了一个略有些不客气的呵斥。
  “家状的格式错了!这都是早有定式贴出去的,郎君怎么如此不仔细?我与你纸笔,立时重新誊写一份!对,就是次序写错了……”
  杜士仪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见那被呵斥的士子连忙接过空白纸卷开始书写,他就发现张简也在往那儿瞧看。两人会合了一块从户部官署之中出来,他就轻声问张简道:“从前也有这样的情形?”
  “等第之人,十有八九能登第,而国子监生则多数出自豪门世家,故而谁也不敢轻易为难。”曾经听前辈们提过这些的张简摇了摇头苦笑道,“而其他的既然希望渺茫,自然被人喝来斥去。京兆府同华以及河南府都畿道的总算还留三分情面,只让重新誊写家状,若是那些南方偏远之地,一字有违,即遭驳落,有时候若违逆抗辩,兴许连乡贡的资格也会一块丢了!”
  说到这里,张简便诚恳地说道:“从前我连求解送尚不可得,更不用说奢望等第,杜兄的恩德,我真的是不知道如何报答了!”
  “那也是你自己确实有真才实学。再说了,你正巧擅长羯鼓,这可和我无关。”
  杜士仪微微一笑,两人继续往外走时,突然身侧一个又高又瘦的人与他们擦肩而过。下一刻,就只见前头一个小吏匆匆跑了进来,疾呼道:“裴郎,裴郎!”
  来人看也不看杜士仪和张简,就从他们身侧跑过,到了那高瘦中年人面前时方才停下步子,气喘吁吁地说道:“裴郎,那当街白昼杀人的万骑将军马崇,已经转交刑部了。”
  “知道了。”
  见人淡淡地道出三个字转身便走,那小吏不禁大急,也不顾三七二十一赶紧上前阻拦,这才低低地说道:“霍国公想面会裴员外……”
  “他当他的大将军,我当我的刑部员外郎,何需相见?”
  杜士仪闻言忍不住回头,见那高瘦官员撂下那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的小吏,就这么扬长而去,哪还不知道这一位是何方神圣。除却和裴宁如出一辙的冷淡之外,就连这说话不客气也是一模一样,必然是其长兄刑部员外郎裴宽无疑!
  尽管还有黑压压一大片人在外头等候,见了自己和张简出来,很多人都露出了羡慕嫉妒恨的表情,但这并非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杜士仪只能邀了张简一同出宫。张简提到具保之事,杜士仪知道他这宣州人士在京城也不认识几个人,当即便满口答应了,又指点了张简再去毕国公窦宅找窦十郎具保。等到回了平康坊崔宅,他得知敦化坊殷夫人来访,十三娘正在客舍待客,连忙赶了过去。
  尚在门外,他就听到里头传来了殷夫人那和蔼慈祥的声音:“你既然有这样的毅力,何愁经史不通,书法不成?你先按照我的法子临帖,我回头给你送两本当年我年轻时临过的帖子来,至于经史,先看春秋,记住一定要兼读《左传》、《公羊》、《谷梁》,至于其他史书,相比《春秋》不可同日而语。而三礼更需领悟,来日你若有空,可至敦化坊颜宅,或是通化坊殷宅……”
  听到杜十三娘又惊又喜连声道谢,殷夫人则是含笑继续指点,杜士仪不禁在门前站住了。颜真定这样的奇女子肯指点杜十三娘,他心头最大的担忧便可尽去了!
第172章
借刀杀人
  户部集阅解纳文状那一天的盛况过后,借着互相具保的机会,无论明经抑或进士,各乡举子们的互相走动一时变得极其勤快。至少杜士仪每日傍晚从外头回来,就会从赤毕等人口中得知,今日又有多少人具帖来拜,又有多少人送上诗赋等等。具帖来拜的还能放在一边,可送上诗赋的,他却不能一概不理,需得趁夜挑选一些可以回复的,用婉转的诗赋唱和送回。
  当然,别人是否会借此扬名,那就不是他能够考虑的事情了。
  倘若说为求京兆府解送的人每年都会千方百计到权门之前行卷干谒,那么十月到正月省试的情形,比其他时节何止夸张一倍。无论是朝中宰相如宋璟苏颋的府邸,抑或是姜皎窦希瓘这样勋戚贵幸,再或者是玉真观金仙观那样最得天子信赖的公主,全都是请谒者如林,献书者如云。
  赞颂这些王公权贵名臣的诗赋赞表,杜士仪曾经有幸在刚刚以进谏天子有功,改封了宁王的李宪那儿瞧见过如同小山似的一堆。尽管中间不少都是装裱极其精美,可那些家奴之流只是粗暴地将值钱的犀角轴楠木轴甚至玉轴等等抽出来,然后将那些精心润饰了文字的纸卷送到厨下充当柴火,根本没打算送到李宪跟前。就算发现杜士仪看见这一幕,一个负责处置这些墨卷的家奴也只是满不在乎地笑笑而已。
  “都是些不能吃也不能用的东西,留着也碍事占地方,还不如送到厨下,至少还能物尽其用。”
  对于这种情况,杜士仪知道不是眼下自己能够多言的,更何况就是提醒那些士子,如此干谒行卷之风也不可能得到遏制。对于卢望之曾提醒过的名次内定之事,他心里固然时刻思量,但无论在哪家饮宴都从不提起。然而,一反从前席间妙语连珠只谈风月,如今他声名既著,席间更多时候只留心那些国政要闻,以及各处传言,牢牢记在心中。
  因而,当王毛仲因万骑将军马崇杀人事请托裴宁长兄裴宽却遭拒的消息确认了之后,他便邀了张简在平康坊内此前姜四郎姜度请过一次的王七娘家饮宴。这一次,艳冠京城的楚莲香并未亲自相陪,但王七娘还是精心挑选了两个姿色不俗的艳妓在旁陪酒。
  张简最初不明白杜士仪相请自己的用意,然则酒酣之际,当杜士仪说到在宁王宅中,见堆积如山的墨卷被人拆去值钱的轴头后送入厨下烧火,曾经节衣缩食各处干谒行卷的他顿时感同身受。如今他声名鹊起,能够出入不少豪门,再加上入了等第今科有望,可此刻仍是忍不住借着酒意说道:“这干谒行卷之风盛行,真的是不做不甘心,做了便更不甘心!就好比我从前,为了那一卷谒书赞赋,得花费多少工夫,多少银钱!”
  如今天下乡贡举子云集京城,平康坊的妓家都生意极好,尤其是这王七娘家更是门庭若市,一间间屋子里往往都是借着此地呼朋唤友互相交接的士子。张简这声音一大,一旁一个陪酒的歌姬便连忙含笑劝慰道:“张郎君何必再提旧事?你如今既得意,又何必说从前的落魄?”
  “落魄也是我,得意也是我,事有什么不可对人说之处,用得着瞒人?就是走到哪儿我都要说,倘若不是遇到杜兄这贵人,便没有我今日!”
  张简这嗓门极大,一时旁边那屋子里本在喝酒行令的几个人,顿时全都听见了。其中一个便哂然一笑道:“得意?这岁举还没开始,就有人敢说得意?”
  其他举子却不如此人孟浪,登时有聪明的向歌姬探问,最初自然毫无结果,等到其中一个许了一支银簪,其中一个陪酒歌姬方才嫣然笑道:“隔壁是今岁京兆府解试的解头杜郎君,等第第七的张郎君,谁不知道,只要得了京兆府等第,岁举便十拿九稳,可不是正当得意?”
  此话一出,这屋子里的五六个人登时齐齐生出了兴趣。前时户部集阅,不少人都在那些严苛的吏员那儿吃了苦头,眼看着国子监和京兆府等第的士子尽皆轻松过关扬长而去,谁心里没有比较?于是,彼此对视了一眼,便有人低声说道:“不妨听一听,隔壁那二位正当得意的郎君在说什么?”
  妓家这些用来喝酒行令的屋子既非宿处,也不会有人把这地儿当成谈话地方,并不隔音,几个歌姬知情识趣地不开口,隔壁那些说话声便渐渐透了过来。倘若不是有歌姬提醒说,那边厢屋子外头有杜郎君的家人守候,他们恨不得就出门去到门前听壁角。
  “张兄不忘当初,此心可嘉。只不过,你这些日子行走于各家公卿贵第,难道不觉得,这干谒行卷,其实是有窍门的?”
  “哦?恕我愚钝,杜兄此话怎讲?我只知道,可以请托同乡同宗,余者就不甚了然了。”
  “比如宁王岐王这样尊贵的亲王,不问朝事,更喜欢的是丝竹管弦歌舞美人,那些墨卷写得再好,有什么用?倘若真心想要投其所好,不若费心写一两首能够投其所好的曲子。”
  听到这里,几个也怀着撞大运的心思,往那些王公府上送过墨卷的士子,不禁面面相觑,随即有人恍然大悟拍了拍脑袋,也有擅长音律的暗地筹谋。
  “再比如毕国公楚国公,乃至于我如今寄住的崔宅这些权门宦门,都是各有所好,要一一打听,谈何容易,但实则于科举主司,并非人人说得上话,所以行卷之道,贵精而不贵多。打着广撒网,多捞鱼的心思,恰恰反而会一无所得。就比如,宋相国为人崖岸高峻不受请托,往其府中行卷的,常常会被直接拒之于门外,甚至墨卷都未必送得进去,可若是能送得进去,可不是会声名鹊起?苏相国虽温和却从不为人荐,倘若真的被打动荐人,岂不是更胜于其余公卿举荐数倍?”
  倘若说前头的话已经指点了迷津,那这会儿听到的一番话,哪怕已经含糊不清,仿佛说话的人喝多了酒醉醺醺的,但隔壁这间屋子里的所有人,无不是竖起了耳朵仔细倾听,就连几个歌姬也不例外。总算那边厢张简仿佛也起了好奇之心,连番催促,那位今岁解头杜十九郎方才再次开了口。
  “宋相国刚直,最推崇刑狱公正,最痛恨罪证确凿者喊冤,主刑官员却反遭责难,所以要想打动宋相国,不能因诗赋文采,而要因事而为。比如最近有什么疑案,主司压力重重却难以执行律法,如是种种在车马之前慨然直言,在我看来较之费尽心思准备墨卷要合适得多。至于苏相国,起自微末,若勤俭孝子,自然更易动人心怀。如京兆尹源公,喜的是通经史而不是只会作诗赋的文士,所以万年县试京兆府试,出的题目都是出自儒学经义……”
  杜士仪仿佛信手拈来边喝酒边如数家珍,待见张简目瞪口呆,他不禁在心里暗叹世家和寒素最大的不同,京兆子弟比起各州县的士子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资源和信息的完全不对等。于是,他仿佛醉醺醺地又说了一些,继而便伏案装醉了过去。果然,张简见他情形,连忙起身上前推了他两下,见没反应便起身到了门口,将一直守候在那里的赤毕叫了进来。
  自从那一夜的劫杀未遂,赤毕几乎是杜士仪走到哪儿就跟到哪儿,此刻见人已经醉了,尽管那两个陪酒歌姬的脸上写着赤裸裸的渴望,但他还是毫不动容地说道:“张郎君自便吧,我得把杜郎君送回去。”
  “我也差不多该回去了。”张简还记得掌烛加倍的旧例,虽则今日杜士仪请客,但他还是不愿意杜士仪为自己多花这额外的一笔。于是,他也没留心那媚眼如丝的歌姬,急急忙忙站起身道,“我和你一块扶杜郎君上马吧!”
  这边厢两人扶着杜士仪一走,那边厢隔壁的士子们听了一会儿动静,又出来张望了一下,确定人真的是醉倒回去了,几个人窃窃私语了一阵子,这酒也不喝了,夜也不宿了,放下钱就各自回去。等到王七娘闻讯赶来,看到那一丁点钱顿时气得直骂娘。她却也精明,把两间屋子里的歌姬叫来一问,大约得知是怎么一回事,眼神登时闪烁了起来,最终便轻轻将巴掌一合。
  “那位杜郎君既是不小心泄露了机宜,可不能只便宜了那几个滑脚最快的家伙!你们几个,就以科场贤达吹嘘的由头,把这些消息卖给今夜在这儿的其他郎君,至少把这少收的度夜之资给收回来!”
  当赤毕扶着杜士仪在崔宅正门前下马,继而一路架着人回到客舍的路上,他终于忍不住问道:“郎君这是希望借刀杀人?”
  “借刀是借刀,杀的却是敢于白昼杀人的应杀之人。”杜士仪知道赤毕缜密,自己装醉须瞒不得他,便低声说道,“宋相国清正,但日理万机,未必有功夫时时刻刻去盯着,但只要人提醒,他在君前一句话,比旁人说一万句都管用!如此一来,裴宽之名也算名动天听了,我也对得起三师兄的托付。”
  赤毕暗叹杜士仪此举一来仗义,二来不动声色又给王毛仲埋了个钉子,心中不禁极其敬服。等到扶着杜士仪回到客舍,眼见杜十三娘带着竹影和秋娘慌忙迎了上来,他想了想跟进了屋子,这才开口说道:“杜郎君此前托付我挑选些可用的人,我嘱托可靠的人去办了。是否要带来请杜娘子何时过目?”
  杜十三娘还是第一次听说此事,不禁为之大讶,而杜士仪正由竹影服侍洗脸,此刻闻言之后,便立时开口说道:“就明日吧,你把人带来给十三娘看!”
  等到赤毕离去,杜士仪便看着杜十三娘笑道:“十三娘,男主外,女主内,这事情我就都交托给你了。将来樊川老宅修好了,这都是要用在家中的,可不能有半点马虎!”
  杜十三娘原本要询问始末,可听到杜士仪竟然把这重担交托给自己,她心头一热,继而便重重点了点头:“我明白了,阿兄放心!”
第173章
谁人得利
  米如买珠,薪如束桂,膏肉如玉,这便是外乡人形容长安城的物价腾贵不宜居住。因而,每年岁举前期,长安城一下子连乡贡举子外加随从人等一下子多出万许人,各坊之中景象便大不相同了。
  因长安城向有西富东贵之说,西市之西北,多数都是胡人聚居之地,而朱雀大街以东则人文地理最佳。然则东市之东北大明宫以南的那些里坊,则是皇族权贵宦官聚居之地,而自朱雀大街以南第六横街开始往南的那十二里坊,耕垦种植阡陌相连,人烟稀少。于是,举子们选择最多的,都是东城中间的那些里坊。
  然而,这一日邻近大明宫,素来很少有举子的安兴坊中,晨鼓未响,坊门未开,西北隅宋璟宅的乌头门前,就已经有三四白衫士子悄悄张望。宋璟素来不喜欢出入扈从众多,因此,当晨鼓终于响起,宋宅乌头门徐徐开启之际,就只见内中十几骑人簇拥着马上一身紫袍的宋璟徐徐而出。五十余岁的宋璟尚在鼎盛之年,冠上簪着一支白笔,面上不带一丝一毫的笑容。相比姚崇,常常有人说他不怒自威,他对此不置可否,却仍是吝惜露出笑容。此时此刻,骑马而行的他满心都仍在想着如今难以为继的恶钱之禁,眉头不知不觉就拧紧了。
  “宋相国!”
  这突如其来的嚷嚷声顿时让宋璟恍然回神。见马前突然有几个白衫士子冲了出来,他连忙止住了要上前呵斥的从者,这才沉声问道:“尔等拦路何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5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