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风月(校对)第5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3/571

  即便是安禄山这场席卷大半个北方的动乱能够这么快平息,很大程度上都多亏了那位都播怀义可汗关键时刻倒戈一击,否则河东保不住,这仗也就没法打了,但杜士仪也不至于因此就把仆固怀恩和程千里再加上自己都召来此处。他心里既然狐疑,少不得便对亲自来迎他的虎牙问道:“元帅借接见怀义可汗之际召集我等,是不是还有什么事?”
  “这我就不知道了。”虎牙将此事推得干干净净,却是笑道,“不止二位大帅和仆固将军,平卢侯将军和李将军也在之前赶到了。”
  这么说,除了浑释之在收复密云郡之后回归幽州坐镇,仆固玚坐镇渔阳,他麾下另一骁将韩游瓌坐镇密云,其他收复河北有功的节镇大将竟是云集镇远军?这怎叫一个群英荟萃了得!
  想归这么想,真正到了议事厅,见济济一堂全都是整个大唐顶尖的大将,郭子仪少不得把疑问全都藏在心底,笑着一一拱手见过。李明骏在新安献城之后,人就跟着杜士仪,什么时候消失不见的他也没在意,等邺郡安阳收复时,他方才见过此人一面,可后来就又不见了,据杜士仪说是潜回平卢。此时此刻,见其和一个年不到五十,面目陌生的大将并肩而立,显然交情很好,郭子仪立刻明白,那便是在平卢揭竿而起的侯希逸了。
  他不禁在心里犯嘀咕。安禄山如果活着,看到眼前这一幕估计得活活气死过去——当了侯希逸十几年的上司,却还及不上只在云州当过侯希逸两年上司的杜士仪!
  侯希逸对郭子仪的态度热络却又不失分寸,自然不会越俎代庖,交浅言深。他仕途多磨折,当初张说看重他,王晙却瞧不上,在奚王牙帐立下大功却又不得重用,若无杜士仪招揽,只怕连个出身都难得。张守珪调了他却又故意打压他,等他腾挪回平卢,这才算是终于打开局面。此刻,他和仆固怀恩等人聚在一起,虚虚实实探讨一下兵法,探讨一下各地追缉叛军余孽的进展,倒也其乐融融。
  到最后,程千里不禁开口问了一句:“对了,那位怀义可汗还在和大帅说话吗?我倒是对他好奇得很,能够从一隅之地起家,现如今并吞契丹和奚人领地,竟是不逊于当初骨咄禄复辟东突厥的光景了。”
  “骨咄禄复辟东突厥的时候,曾经闹得大唐北部边境州县鸡犬不宁,当时则天皇后一怒之下还给他改了恶姓,可却难掩其崛起漠北之雄姿,我哪敢和这等人物相提并论?”
  随着这个声音,众人便只见一个身材健硕的中年人出现在面前。只见他阔眉大眼,雄姿英发,举手投足自然合度,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极其符合时人对一代雄主的形象设想。此人没有带随从,就这样孤身直入此地,谈笑自如,这样的气度很让人心折,纵使郭子仪、程千里、仆固怀恩都是第一次见到这位名声远扬的漠北新贵,却都在心底暗赞了一声。
  果然是英雄人物,怪不得安禄山那憨肥的死胖子招揽不成!
  “罗义见过各位大帅!”
  见对方这般有礼,众人少不得齐齐还礼,仆固怀恩更是爽朗地笑道:“这儿是有两位大帅,可我和侯将军李将军可不算。”
  “现在不是,将来也就是了。”罗盈微微一笑,见郭子仪和程千里面色微变,他便打了个哈哈,再没有继续这个话题。他当了这么多年的一族之主,扩张地盘招纳英杰,早已不是昔日那嘴笨口拙的光景,接下来三言两语就和众人拉近了关系。当郭子仪探问之前答应杜士仪背弃和安禄山的联盟时,他便笑了笑说:“杜元帅是曾经答应我,可以把安北牙帐城让给我,但我之前已经谢绝了。乌德犍山虽好,却不是我故乡!”
  把东西牙帐的设想一说,见面前这些大将,郭子仪如释重负,程千里面露钦佩,而仆固怀恩则是对自己多了几分亲切,罗盈不禁很是庆幸自己的抉择。
  突厥覆灭,回纥黠戛斯换了新主,葛逻禄虽说名义上有共主,左右两厢矛盾重重,同罗仆固更是杜士仪的左膀右臂,他骤然崛起根基不稳,若是强行以小吞大,不但日后隐患重重,而且还会面临将来发生冲突和杜士仪决裂的危险。不说多年情分终究要记在心上,就是从利益得失上来说,也不值得!
  “元帅来了!”
  听到这声音,众将立时停止了交谈,各归各位,一片肃然。罗盈亦是退到了客位,看上去和众将显得泾渭分明。等到杜士仪进来时,就只见他身后赫然是张兴和陈宝儿。对于这两者,在场众人无不熟识,张兴从代州开始受杜士仪征辟出任掌书记,一路跟随至今,要说是最信赖的肱股也不为过,而陈宝儿则是从杜士仪在蜀中为官开始便拜入门下,虽说中间空缺了数年不在其身边,可行事无不贯彻了其师的宗旨。
  “各位都坐吧,河北已经平定,我这个招讨元帅也该功成身退了,大家不用这样凛凛然。”杜士仪轻松写意地笑了笑,又对罗盈说,“怀义可汗也请坐,你远来是客,不要让人笑话说我怠慢了客人。”
  见杜士仪如此说,众人的心情也就放松了下来,却仍是等罗盈这个客人先坐了之后,方才一一依次落座。
  “本来这时候,我该在幽州城内,等着长安来的特使南阳王韦尚书以及高大将军一行,但怀义可汗远来不易,而且,幽燕叛军前头战事不利,本来可以依托身后的奚人和契丹人,征召为兵员继续为战,多亏了他在后方一力扫荡,甚至连蠢蠢欲动的新罗人也退了回去,所以,我方才先来到镇远军会见他。”稍稍解释了一下此中情由之后,杜士仪突然词锋一转道,“而且,平心而论,我不想见朝廷这些使节!”
  此话一出,下头登时传来了嗡嗡嗡的议论声。
  郭子仪是知道南阳王李係此行来意的,他和浑释之彼那时正好被杜士仪急召到了清苑,看过杜幼麟的亲笔信,但其他人就对此不甚了然了,如程千里便是惊疑不定。因此,当杜士仪说出李係此来代表朝廷招降史思明,天子不但答应给予其幽蓟节度使的名号,而且可保留其兵员,继续据有幽州范阳郡、檀州密云郡、蓟州渔阳郡,仆固怀恩脾气最暴烈,登时蹭的站起身来,怒骂道:“简直闻所未闻,长安那边到底在想什么!”
  “如果前方战事不利,如此招降史思明也就罢了,可那时候眼看整个河北就只剩下三郡之地,却还给史思明封官许愿,甚至大方地送出这三郡,简直就是败家子了!还是说,崽卖爷田不心疼?”侯希逸冷笑一声,刻薄地说道,“说到底,陛下是觉得杜元帅功劳太大,成心打算添点堵。如果我没猜错,怕是在这样的制书之外,顺便给杜元帅加官进爵,三公和王爵随手就给,顺道再加上一条安抚河北道,其余诸军各回镇守之地,这下就可以坐山观虎斗了。”
  “做他的白日梦!”仆固怀恩被侯希逸一撩拨,砰的一声狠狠拍在扶手上,“只知道用帝王心术驭人,昏君!”
  这昏君两个字差点让程千里跳了起来。他自己这个节度使都是麾下将卒驱逐王承业当上的,要不是杜士仪的支持,肯定至今还是名不正言不顺。河东军中也不是没人骂过昏君,可在这种场合骂出来,代表的意义却截然不同。他偷眼去看郭子仪,见郭子仪无奈地苦笑一声,最后站起身来。
  “但如今幽州已经平定,史思明败死,南阳王此来最大的目的也就落空了。元帅和我等不如好好迎接款待一番,然后送他们回去就行了。”
  “我正是这么想的。”杜士仪知道郭子仪是本着息事宁人的打算,他冲其点了点头,这才淡淡地说道,“刚刚希逸所说,虽有气话,但其实我也懒得回长安去。人人都想当宰相,但开元至今,也算是贤相辈出,可姚宋虽人人称颂,当了几年宰相?李林甫人人都知道口蜜腹剑,擅权营私,可他又当了几年宰相?我还是从前的那个宗旨,与其回长安去,天天斗心眼,不如踏踏实实做点自己能做的事。河北道历经这一乱,也不知道有多少叛军还逃散在各地乡里,而粮价上浮了整整十倍!这样的局面,也需要有人留下来主持,既然别人都希望我挑这个大梁,我担起来又如何?”
  程千里只道是杜士仪心情激愤,仆固怀恩这一声昏君出口,说不定下一刻杜士仪就会接口说什么清君侧。如今天子威信几乎荡然无存,只要杜士仪一声令下,只怕军中很可能会想都不想就跟着杀回长安去,那时候结果就不可预料了。他万万没有想到,杜士仪竟然如此高风亮节!
  论起来和杜士仪关系最远的他禁不住蹭的站起身,就此下拜行礼道:“元帅风骨实在是无人能及!等千里回到河东,一定竭力运粮,支援河北!”
  程千里这一带头,郭子仪对杜士仪这决断又是诧异又是感佩,还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愤懑,可终究更加感动。朔方在河套平原的屯田如今也颇有成效,因此他自然也慨然答应运粮资助。
  见侯希逸李明骏和都播那位怀义可汗面露激愤却没吭声,仆固怀恩登时阴着脸说:“元帅若安抚河北,安北牙帐城呢?”
  “怀恩,你随我多年,也早就可以独当一面了。此次能够顺利收复河北全境,全都仰赖各位浴血奋战。我已经拟好了奏疏为各位请功,子仪和千里的爵赏之外,请以怀恩为安北大都护,以侯希逸为平卢节度使,以李明骏为安东大都护。”
  嘴里这么说,杜士仪却看向了议事厅之外。今天如此当众一表态,从上至下很快就会知道,他杜士仪根本无心朝堂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而是愿意留在这饱经战乱的河北之地!如此以退为进,如果南阳王李係此行还带着李隆基其他什么乱命,那军中立时三刻就要炸了!
  那时候,可就别怪他没留机会!
第1243章
苦肉计砸了
  当南阳王李系这一行人赶到镇远军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日落时分。
  这一路上的颠簸劳累,别说李系累得够呛,韦见素也几乎被颠散了一身老骨头,反倒是最初恹恹的高力士,此时此刻不过是稍显疲倦而已。李系下马的时候,只觉两股被磨得剧痛无比,腰背酸疼,走路一瘸一拐,几乎把整个人的重量都压在了搀扶自己的鱼朝恩身上。可看到杜士仪率领众将亲自迎了出来,感觉受到重视的他立刻甩开了鱼朝恩,用尽量平稳的步子迎了上去,可这每走一步就仿佛在受刑,他脸上表情怎么也自然不起来。
  而这一幕看在因缘际会都在此地的那些大将看起来,本来就对李系此来心中不满的他们更是再添三份不平。
  “恭迎钦使。”
  这河北道刚刚收复,零星叛军时不时神出鬼没一下子,李系怕死,当然派了一队禁军前后联络,顺便讨要额外的兵马保护自己这一行人。所以,他这钦使身份早就传开了,早先他曾经被人堵路的一回,便是痛失亲人的百姓拦路告状。可那种底层小民跪拜身前的感觉,哪像如今一群军中大将联袂恭迎的气派,所以李系竟是先发呆片刻,随即才满脸堆笑双手搀扶了杜士仪起来。
  “我只是受大父之命前来传制,何德何能受元帅大礼?得知元帅不在幽州,我就立刻紧赶慢赶地过来了。”李系一面说,一面悄悄打量杜士仪身后众将。他从前虽是李亨次子,可李亨自己这个太子都只剩下个好听的名头,他也就是年节随大流当个磕头虫,竟发现这么一大堆人自己几乎都不认识。他却也格外知机,又抬手对众人说道,“各位都是国之大将,还请快快请起,里头说话吧。”
  这番话若是换成平时,也许还有人会觉得这位皇孙虚怀若谷,可眼下别说李系只是装得平易近人,就算他是真的平易近人,也难以打动人心。听到他反客为主让所有人到里头去说话,仆固怀恩便冷冷地出言讽刺道:“大王好意,我们都心领了。只是劳烦大王赶路数千里从长安到这幽州来,朝廷的制书一定是非同小可。此时这大庭广众之下,军中将士也有不少在此,让大家一起恭聆圣谕不是最好?”
  李系没想到今日一到就会立刻引来人发难,登时有些下不来台。要知道,他此来最重要的那道制书就是颁赐给史思明的,除此之外就是让自己夺权杜士仪作为招讨元帅,可前者已经完全用不上,后者他还想用来向杜士仪卖好,哪里还拿得出什么制书来颁读?至于唯一能够震慑这些骄兵悍将的东西,也就是所谓的赏赐,朝廷都还没商议出一个宗旨来,他就算此时此刻说出来,那也只不过是空口说白话!
  韦见素知道李系为难在何处,即便他自己并不赞同天子的一意孤行,此刻却不得不为李系打圆场道:“仆固将军说得固然有理,但长安和幽州相隔数千里,再者杜元帅和各位浴血奋战,竟然能在这么快的时间内收复河北全境,使平叛就此成功,朝中哪里预料得到,故而制书上的有些内容也就不合时宜了。”
  侯希逸嘿然笑道:“闹了半天,原来各位辛辛苦苦跑到这里来,却是为的一道颁赐不出去的圣旨。”
  “杜元帅,各位将军,还请各位稍安勿躁,有什么话还是待会儿再说吧。”一路上都沉默不语的高力士终于开了口,见众人都朝自己看了过来,他便一字一句地说道,“前方战况瞬息万变,若是制书不合时宜,我等自然会就此带回去复命,不会让满腔忠义的前方将士为难。”
  “就听高大将军的。”
  杜士仪开口定下基调,纵使还有人想要冷嘲热讽,也最终消停了下来。这一路往里走时,杜士仪请李系居首,李系刚刚吃了个闷亏,哪里肯再当出头鸟,赶紧摆手相让,争来争去,最后两人并肩前行,余者如众将和韦见素高力士等人则是稍稍落后,迫于身份所限落在这一行人最后的鱼朝恩一面紧盯着前头的动静,一面悄悄观察四周。毕竟,李系现在关系到他的身家性命,一会儿的安排不容许出半点问题!
  随着进入城中,四下里随处可见巡行将士。然而,李系发现这些兵马服色各不相同,仿佛是隶属于不同的节镇。想起之前阿兹勒邀他来此的时候,曾经说过杜士仪赶来此处是为了接见都播怀义可汗,他便有意探问了一句。
  “大王若是要见怀义可汗,只怕要耽搁一阵子。可汗这数月以来大战连场,这次赶到镇远军又是数日不眠不休,故而感染了风寒,正在由医师调治。”
  李系只是哦了一声,稍稍有些遗憾,没有太往心里去。可郭子仪等人哪里不知道怎么一回事?
  之前杜士仪对他们说到李系这一行钦使的来由,又表明立场,宁可留在河北,那位都播怀义可汗对天子此举鄙薄至极,竟是干脆装病不想见人!
  虽说这样的做法仿佛有些赌气的成分,可在不能随便使性子的几位大将看来,不但能理解,而且隐隐之中还有几分赞同的意思。仆固怀恩便在私底下说过,他恨不得也像怀义可汗那样装了病,这样就能眼不见心不烦了!
  眼看议事厅就在不远处,李系正盘算着接下来该怎么把话说得圆一些,突然只觉得身后传来了一股大力,整个人不由自主往前仆倒,随即连滚了几个跟斗。他本还以为是鱼朝恩安排好的,配合他演一场苦肉计的死士,等定睛一看,发现那绝不是鱼朝恩暗地里引来见过自己的人,而是高力士身边的一个宦官正挥舞着匕首朝自己扑来,他也不知道刚刚是谁推开了自己,登时心头大骇,连滚带爬逃出去十几步远。
  他正惊魂未定,就只见这个年轻宦官见李系逃开,自己四周围全都是人,逃生无望,顿时惨笑一声,就这么将匕首往胸口刺去。
  说时迟那时快,高力士竟是陡然冲上前去,徒手去抢其手中匕首。那宦官只防着那些军中悍将,哪曾料到率先动作的竟是年纪一大把的高力士,等醒悟过来的时候,刀刃已经是被人牢牢抓住了。惊骇欲绝的他慌忙抢夺,可高力士任凭双手鲜血淋漓却岿然不动,也就是这么几息的功夫,他便被一拥而上的几个大将一把制服,眼疾手快的阿兹勒更是直接卸了他的下颌,将一团东西用力塞进了他嘴里。
  而鱼朝恩直到这时候方才如梦初醒。他做梦都没想到,抢先动手的不是他找好的死士,而是绝没想到的人,这苦肉计砸了!
  他三步并两步上前扶起了李系,惊魂未定地问道:“大王可还好?可受了伤?”
  李系这会儿脑袋还是一片空白,嘴唇哆嗦着,根本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而在这时候,更远处扈从他们来的那些龙武军也已经发生了骚动,有的人已经忍不住拔出兵器,而更多的人则是不知所措,眼看便是情势一触即发。见此情景,鱼朝恩简直快急疯了,他观察到李系身上除了沾满尘土狼狈不堪之外,并没有其他的伤势,他便拼命摇晃着这位南阳王的肩膀,厉声叫道:“大王,清醒一下,你身上没受伤,快制止那些禁军,否则就后悔都来不及了!”
  这句话犹如当头棒喝,终于把惊魂未定的李系给叫回了魂。然而,他只是努力张了张嘴,什么话都还没来得及说出来,就只听禁军之中传来了一声叫嚷:“南阳王辛辛苦苦一路奔波从长安到幽州,听说杜元帅不在,甚至不肯进幽州城内等待,又跋涉赶到了这镇远军,结果却遇刺了!各位将军都看见了,出手行刺的是高力士身边的人!”
  刚刚的事情发生得极快,但周围那些兵马反应更快。齐集于此的都是各镇节度使麾下最精锐的牙兵,因此倏忽之间就已经有人隔开了杜士仪等人和后头那些龙武军禁卒。此刻听到有人指斥高力士,几队牙兵却只是面上微沉,却并无一人回头去看如今被推到风口浪尖的高力士,分明极其训练有素。
  高力士就在杜士仪身边。此时此刻,双手鲜血淋漓的他面色灰白,眼神黯然,正无知无觉地任凭杜士仪三下五除二替他上药,撕下衣襟给他包裹伤口,面对那扑面而来的指斥,他一个字都没有为自己辩解。尽管如此,跟着他来的几个宦官仍旧被阿兹勒亲自带人隔开,而郭子仪和程千里仆固怀恩等人则是彼此交换着眼色,面上满是凝重,侯希逸和李明骏双双站在杜士仪身后,眼睛都死死盯着高力士,以防此人突然做出什么过激举动。
  “高老,你这次真不该来。”杜士仪说着这话,却冲陈宝儿微微颔首,仿佛很是赞赏他随身带着外伤药的周到,这才歉然笑了笑,“又或者说,当初我就应该任由你在宫外私宅颐养天年,不应该再让你回宫趟这浑水!”
  他并没有期待高力士的回答,见李系那边已经有一个宦官正在看护,而一队牙兵也已经将其团团围住保护了起来,他方才把高力士交给陈宝儿,从那些牙兵让开的通路一直走到了最前头,眼看距离最近的禁卒不过数十步。
  “行刺的是高力士身边的人,但撞开南阳王李系的人同样是高力士。刚刚开口的人是谁,站出来给本元帅瞧一瞧,然后把你没说的话继续说完!是不是想说,本元帅昔年和高力士交好,所以正是本元帅唆使高力士,让人行刺的南阳王?”
第1244章
为东宫一脉做主
  正如同杜士仪曾经的评价那样,如今的龙武军早已经没有了军魂。而且,享有极高威信的陈玄礼不在此处,刚刚骤然经历巨变之际,有胆色先拔出兵器警戒的人十中无一,更多的人全都在顾虑自己身处镇远军中,贸贸然的冲动可能会丢了性命。也正因为如此,虽则有人高声叫嚣把矛头指向了高力士,可竟然没有第二个人接话茬。反而是当杜士仪徐步从将他们团团围拢的牙兵中间走过,说出了那一番话时,他们骚动更大。
  他们只是当兵混一口饭吃,可先是身不由己地被人驱赶离开长安丢下亲友护着天子西逃,而后又有人被鼓动着去攻打宣阳坊杜宅和平康坊崔宅,接二连三的变故后,每一个人都失去了身边的不少袍泽,他们甚至都不知道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他们只知道,从前在长安城中能够横着走的北门禁军成了被无数百姓唾骂的对象,而他们那些优厚的待遇更是成了被戳脊梁骨的理由!
  而这一切的背后,都是天子,是天子要丢下长安,所以要他们扈从,也是天子要暗害忠臣良将,所以给他们下的乱命!
  “是他!就是这个张怀宗瞎嚷嚷,说什么是高大将军身边的人行刺南阳王!”
  随着这一个突然爆发的声音,骚动的禁军之中突然传来了一阵吵嚷,紧跟着仿佛竟是扭打了起来。不过一会儿,就有三五个兵卒押了一个鼻青脸肿的人出来,却是径直往杜士仪走去。杜士仪左右的牙兵本想上前阻拦,却被杜士仪举手拦住,只能满脸警惕地看着这些人上了前。
  “杜元帅,我知道,咱们龙武军如今成了过街老鼠,虽还不至于人人喊打,可已经没人信咱们了!可我们也是吃这碗军饭的,我们也不想被人瞧不起!这次受命扈从南阳王到幽州来,好多留在长安城的弟兄们羡慕我们,因为他们觉得,我们这是走了天大的好运,我们也许能在前头建功立业!虽说咱们来晚了,杜元帅和各位大帅将军已经把仗打完了,已经收复了河北,可我们还是心里高兴,甚至想着怎么开口说一说,留着我们守边!”
  那为首的中年汉子突然屈膝跪了下来,一字一句地说道:“我们不想让别人戳着我们的脊梁骨,骂我们只是保护那个昏君的鹰犬!”
  “我们不是鹰犬!”
  “我们不想当鹰犬!”
  随着这几个排众而出押人过来的汉子纷纷跪下如此陈情,那边厢的龙武军将士当中,竟也爆发出了一阵类似的呼喊。这数月以来,从贞观年间至今始终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北门四军遭遇重创,有的人彷徨,有的人屈辱,有的人无所适从,也有的人被各种各样的诱惑晃花了眼睛。可还有很多人只是揣着一个朴素的愿望,那就是能至少昂首挺胸地走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3/5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