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风月(校对)第5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0/571

  蔡希德顿时气了个倒仰。自从传言说安禄山混在李归仁的大军之中退守邺郡的消息传来,他就觉得不对劲,果然此后安禄山再也没有在人前出现过,也正因为如此,他意识到如今假王命于邺郡和唐军对峙的安庆绪以及严庄等人恐怕有问题,这才在仔细考虑得失后,一次次派信使去,终于把安守忠给劝了来与自己合兵一处,先取常山,再救邺郡。可现如今一遇到变故,安守忠竟然跑得比兔子还快,而且不是逃回滏阳,而是分明往幽州的方向逃了!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不用管这鼠目寸光的安守忠了,传令下去,全军随我围剿杜士仪和仆固怀恩!攻上城头的那些人给我杀了颜杲卿袁履谦,然后立刻退下来,不要管真定了!”
  如若能够在乱军之中杀了杜士仪和仆固怀恩,那胜负还说不准,还不知道究竟鹿死谁手!
  此次仆固怀恩从藁城出击,不过只带了八千最最精锐的马军,其余人马或留在藁城以防他处敌军来援,或是作为机动,即便兵力处于绝对的弱势,可对于敌军围杀的意图,他却怡然不惧。叛军再力强,比得上当初一心保卫牙帐的回纥精锐,比得上从前奔袭朔方的突厥兵马?
  他抬头看了一眼临行前杜士仪亲自送给他的自己那面大旗,盯着上头的安北大都护杜六个字好一会儿,最终高声说道:“元帅亲自授旗,我们可不要丢了元帅的脸,儿郎们,随我为在此战死的子侄兄弟们报仇!”
第1211章
生死之间
  随着蔡希德当机立断,命令撤回所有攻城兵马,集中精力围杀仆固怀恩的大军,一片狼藉的真定城头上终于渐渐平静了下来。城中丁壮因为听到那高喊援军到了的声音,鼓起勇气拿起简陋的兵器反攻上了城墙。尽管如此,叛军在退下的同时,并没有真的一念之仁,并没有放过这些令自己死伤惨重的守军,临走时还没忘记来上一次乱箭齐发。此时此刻,就只见城头到处尸横遍野,入眼的情形惨不忍睹。
  夺回城头的人们一面收殓将士的尸体,一面分心关注城外战局,当有人搬开那些几乎堆积在一起的遗体时,突然出声叫道:“是颜使君和袁长史!”
  闻听此言,周围立刻有好几个人赶了过来,小心翼翼地挪开好几具遗体之后,方才发现了气息奄奄的颜杲卿。一个粗通医术的中年汉子慌忙蹲下来在颜杲卿身边检视,见外伤虽多,但明显没有伤到骨头,也没有中箭,连忙伸手使劲掐着颜杲卿的人中,见其微微睁开眼睛,他登时为之大喜。
  “颜使君还活着!”
  颜杲卿迷迷糊糊听到耳边传来的大叫大嚷,睁开眼睛之后,足足好一会儿,他方才看清楚了面前的情景,登时面色大变。叛军放箭的时候,他和袁履谦面前挡着一道又一道的人墙,放箭声一起就不知道被谁扑倒在地,紧跟着就昏了过去,什么都不知道了。他环视着面前那惨烈的一幕,一时心如刀绞,双目通红,而正在这时候,他猛地又听到耳畔传来了一个声音。
  “颜使君,袁长史……袁长史快不行了!”
  颜杲卿本就没有半点劫后余生的喜悦,听到这么一句话,他更是如遭雷击,几乎连滚带爬地往声音来处挪去。等看到袁履谦躺在一个青年怀中,右肋赫然贯穿着一支长箭,鲜血染红了衣襟,他只觉得整个人都颤抖了起来。
  “使君……”
  “老袁……袁兄!你坚持住,叛军已经退下去了,仆固老将军一定会赢下这一仗的!真定城中有的是妙手回春的好大夫,你坚持住!”
  袁履谦挣扎着笑了笑,见颜杲卿紧紧握住了自己的手,他便气息微弱地说:“能够活着看到真定保住了,我就已经很满足了。你不是说过,人都少不了一死吗?死得其所就够了,再说我也已经活得够久了……咳咳!”
  “别说话了,别说话了,快,快把袁长史抬下去!”
  颜杲卿慌乱无措地连叫了几声,可四周围的人却面面相觑,没有一个人敢上前挪动袁履谦,只有人知机地跑下去请大夫。谁都能看得出来,袁履谦这样的伤势一动就兴许真的没命了,谁也不敢冒这样的风险!
  大夫早早就在城下候命,此刻须臾就被人叫了上来。他步履匆匆地来到颜杲卿面前,先是看了一眼袁履谦那极其严重的伤势,随即稍稍一把脉,他的面色就变得无比难看。当着颜真卿的面,他只能强自镇定地说:“使君先别着急,袁长史的伤很重,但回头若是能设法取出箭来,再好好上药,应该……”
  “别说……什么应该了。”袁履谦艰难地吐出了这几个字,随即扯动嘴角又露出了一个笑容,“本来……是打算……一起死的。可既然……能够少死……一个,老天爷……已经……很厚道了。我把……家人……托付给你。”
  “别说了,你别说了,什么我都答应你,什么都答应!”
  见袁履谦说着说着,口中已经吐出了血沫,颜杲卿只觉得整个胸腔仿佛都要炸裂开来。他没有再继续说话,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是紧紧把这个和自己生死与共的知己抱在怀中,眼泪从眼眶中一滴滴滚落,掉在了袁履谦的脸颊上。
  一旁的大夫不敢说话,其他人也默默退开,在这满目疮痍的城头继续寻找其他的幸存者。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颜杲卿猛然感觉到自己紧握着的那只手仿佛失却了温度,他方才骇然往怀里的人看去,却发现那双眼睛已经永远地合上了,脸上还带着一丝仿佛永远不会逝去的笑容。
  “履谦,履谦,履谦!”颜杲卿的声音一声高似一声,然而却再也没有等到任何回答。他一下子把头深深地埋了下去,发出了一声痛苦的低嚎。
  为什么,为什么死的不是我!
  看着这一幕,城头上也不知道多少人或低头垂泪,或掩面而泣,甚至有人泄愤似的将叛军尸体扔向城外。然而,无论他们怎么做,逝去的人已经再也没法回来。此番经历了太过残酷的一战,无数团练兵都是抱着同归于尽的决心和数倍于己的叛军厮杀。诸如两个或三个人死死扭打在一起,最终叛军尸体和己方遗体密不可分的情景比比皆是。
  当人们从死人堆中刨出一个气息微弱的少年兵,随即把他救醒了之后,他在茫然四顾之后,却犹如发疯似的,一下子抓住了救自己的人,连声问道:“我阿兄呢?我阿兄在哪里?”
  没有得到回答的他看到了身旁一具一具被抬走的遗体,突然意识到了什么,顿时瘫坐在地嚎啕大哭了起来。然而,能够和他一样,能够和颜杲卿一样嚎哭兄弟袍泽的,搜遍整个南门城头,不过区区十几人。
  就只是今天这短短半日,整整五百余人战死在这里,还不包括横尸此地的叛军!
  颜杲卿此时此刻显然没有恢复过来,人们也不想去惊扰这位痛失战友的常山太守,或是搬运遗体,或是清理叛军尸体,又或者是观察城外战局,总而言之,城头上除却来去匆匆的脚步声,城外的马蹄声厮杀声,再也没有只言片语。每一个人仿佛都被这片血肉沙场震撼得失去了语言能力,再加上城外的厮杀直接就关系着这座在战火中屹立了一个多月,又才刚刚逃过一劫的真定城命运,没有人还能分神说什么。
  昏天暗地痛哭了一场,颜杲卿终于恢复了几分身为太守的意识。他艰难抬起头来,见身边早已经守着两个中年汉子,他便松开了一直紧紧抱着袁履谦冰冷遗体的手,低声说道:“把袁长史先安置到太守府,等我回去。”
  “是,请使君放心。”
  两人答应一声后,连忙小心翼翼地将袁履谦抬了下去。这时候,颜杲卿没有在乎满身的腌臜血迹,步履蹒跚地来到了垛口,这才看清楚了底下的战场。杜士仪和仆固怀恩的旗号依旧飘扬在空中,那一支无坚不摧的铁骑依旧驰骋在战场,而叛军的攻势显然已经远不如之前,但却还没有崩溃。
  他久在河北,深知蔡希德在安禄山麾下众将当中为人耿直,麾下精兵强将又多,如果可能,自是招降为上,可别说蔡希德狂攻常山一个多月,袁履谦又死了,这中间横着血海深仇,就说如今这战局,仆固怀恩也只是占据上风,并不能说必胜,又如何谈得上招降?
  “来人,扶我去城楼上的战鼓那儿!”
  “使君,您身上的伤……”
  “扶我去!”
  知道颜杲卿就是这样执拗不听劝的性子,众人只好从命,左右搀扶着这位常山太守登上了城楼高处的战鼓处。在攻防最激烈的那些天里,这座战鼓时用来警醒敌军夜半偷袭用的,也曾经在死士出城击毁冲车时敲响过,而如今在城外战况胶着的时候,颜杲卿紧紧捏着鼓槌,突然奋起全身力气敲在了那面牛皮大鼓上。
  咚——
  咚咚——
  沉闷的声音渐渐在高空响起,最初显得低沉,可随着不知道是换了人,还是加大了力道,渐渐盖过了战场上的那些声音。仆固怀恩听声辩位,发现是常山城头传来的战鼓声,他顿时大笑道:“没想到颜杲卿一介书生,也知道擂鼓振军心!儿郎们,仆固部勇士坚守真定一个多月,如果我们这些援兵还比不上他们,岂不是让真定军民瞧不起?拿出全部的本事来,给我杀出去!”
  “杀!杀!杀!”
  在犹如铺天盖地一般杀声中,真定城头的军民就只见仆固怀恩一马当先,带着麾下铁骑再次杀入了敌阵。每一个人都想到了不久之前那如出一辙的一幕。到底是父子,到底都是血脉相连的族人,那种奋不顾身从骨子里流露出的彪悍勇武,果然让人心折。
  就在这时候,西南角落中的一个年轻人突然叫道:“西边有兵马过来了!”
  今日一天经历了太多的变故转折,每一个人都如同惊弓之鸟,闻听声音便慌忙探头张望。当看见那边厢真的有兵马插入战局之后,便有人低声祈祷道:“苍天保佑,只希望是仆固将军杀回来了,千万不要是叛军!”
  仿佛是老天爷听到了他这祈祷,就在每个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的时刻,就只见这突如其来的兵马突然犹如一把锋锐的尖刀,一下子捅在了叛军的后腰上。呼应着他们的攻势,战场后方竖起了两面大旗,一面是仆固,另一面赫然是河东节度的大旗!
  刚刚颜杲卿只不过起了个头,就已经把敲击战鼓的鼓槌交给了比自己更有力的壮汉。此时此刻,他亦是看清楚了那硕大的旗帜,一颗心终于完全放了下来,两行浊泪却滚落双颊,无声无息地掉在了地上。
  履谦,你在天上看到了吗?河东的援兵也到了,常山真的保住了,真定真的保住了!可是,为什么你已经不在了?
第1212章
英灵在上
  如果说仆固怀恩这突然出现在战场上的八千马军,成了扭转局势的关键,那么,突入井陉关,与仆固玚突围的偏师合兵一处的河东兵马,就成了压弯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叛军围困常山已经有一个多月,在眼看就要夺下城池的时候突然遭遇这样的巨变,心理上的落差再经历一场恶战之后,就渐渐演变成仓皇,最终,知道事不可为的蔡希德只能当机立断收拢残兵,立刻退往幽州。
  尽管常山郡和邺郡之间的三郡全都曾经在他的控制之下,可如果这时候他往南退却,被四面包围的就要变成他了!
  蔡希德治军严谨,叛军亦是训练有素的骁勇,可顺风仗变成了败北,最终能够随他北上的仅剩了不到万人,其余的除却死伤,大部分竟是溃散四逃。仆固怀恩知道自己长途奔袭,能打赢这一战已经殊为不易,也没有追击,只是派出一支兵马扫荡战场,随即便亲自率领其余兵马前去和援军会合。他之前已经发现来援的除却河东兵马之外,还有一支兵马也打着仆固的旗号,心下自然纳闷得很。
  仆固玚分明在真定城中助守,这一支新的仆固兵马哪来的?是母亲同罗夫人施那不放心,所以让弟弟领了夏州仆固部的兵马来援;抑或是仆固玢在漠北仆固部不甘寂寞,于是又派了一支兵马南下?如果是后者,他回头非得好好教训那个好大喜功的小子不可,以为漠北就真的太平了?
  等到两军旌旗渐近,他便只见对面战阵之中,一骑人飞驰而来,甲胄战袍血迹斑斑,一张脸更是灰蒙蒙的,看不清究竟什么模样。可是,父子连心,他本能地认出了人来,登时眉头倒竖,拍马也冲了出去,一打照面就疾言厉色地喝道:“你不是在守真定吗?怎会当的逃兵?”
  父亲一见面就如此斥责自己,仆固玚顿时又委屈,又愧疚,他翻身下马伏拜于地,声音哽咽地说:“阿爷,我和麾下儿郎在真定守城一个多月,可从昨天晚上开始,敌军就突然发疯了似的狂攻不止,天亮之后不但多了援军,又推出了冲车。颜使君希望我们出城毁掉那辆冲车,突围前往井陉关请求河东援军,所以我才带着他们冲杀了出来……”
  “糊涂!如果我晚来一步,这真定眼看就已经落入叛军手里了!”仆固怀恩登时大怒,提起马鞭对着仆固玚就重重挥了下去,眼看那一鞭落在仆固玚的肩头,卷起一缕衣袍,露出了贴身甲胄,他怒哼一声跳下马正要再打,却有人迎面冲了过来。
  “仆固将军,仆固小将军也是逼不得已。此前他数次派兵出城突击,每次能够回城的都只有寥寥数人,今次蔡希德倾尽全力攻城,他也只有突围这一条路。要怪就怪我河东兵马被拖住,不得突入井陉关,没有来得及援救常山!”
  仆固怀恩循声望去,见来的是一个面色深沉的中年人,他恼火地挑了挑眉,终究没有再当着外人的面对儿子发火。不论如何,能够看到自己最器重的长子平安无事,他嘴上不说,心里也不禁舒了一口气。喝令仆固玚起来之后,他便向来人微微颔首道:“敢问是河东哪位将军?”
  “在下太原长史,王诚光。”知道自己的名字对于仆固怀恩来说,不过一无名之辈,下马之后的来人又适时补充了一句,“杜大帅昔年至交兼下属,今伊吾太守王子羽,乃是在下从父。”
  仆固怀恩当然从杜士仪口中听说过王翰,见眼前这人自陈是王翰的侄儿,他也就不为己甚。再说,这里也不是质问河东兵马为何姗姗来迟的时候,他当即言简意赅地说:“我远道奔袭,兵马已经疲惫,我这就命人收兵,劳烦王长史替我收拾一下战场。”
  王诚光自是爽快答应。等到仆固玚领了本部兵马前来与自己会合,仆固怀恩见只剩下了一千余人,而且人人脸上都带着血战之后的疲惫,身上也无不带伤,他不禁生出了几分苛责了长子的后悔。可他在人前决计不会流露出这点情绪来,软言抚慰过将士之后,等到叫了仆固玚到身边同行前往真定,他方才细细问及守城这一个多月来的经过。得知仆固部还有数百伤员在真定城内,他不禁遽然色变。
  “颜杲卿书生意气,你却也不晓事,竟真的扔下他和这一城军民突围!冲车只消数十死士,再加上你身上备用的震雷,足可将其焚毁,你这突围一走,留下一群团练兵守城,岂不是险些把真定白送了叛军?你日后给我记着,做什么事就要全始全终,我仆固一族,只有战死的勇士,没有怕死的男儿!”
  仆固玚连忙低头凛然应下,心下亦是对自己没有坚持到底耿耿于怀。等到大军开至真定城南门,随着那两扇城门徐徐打开,内中很快便出来一行迎接的人,走在最前头的便是颜杲卿。甫一照面,曾经和这位常山太守并肩守城一个多月的仆固玚敏锐地察觉到,仅仅是过去小半日,颜杲卿就显得憔悴苍老了许多。他下意识地滚鞍下马,快步上前长揖行礼道:“颜使君,都怪我回来晚了!”
  “若没有仆固将军,真定早就丢了,哪里还能撑到今天?突围之事是我力劝你如此,你不必自责。”颜杲卿伸出双手将仆固玚扶了起来,随即方才向仆固怀恩深深弯下腰去,“多亏仆固老将军解我真定之围,常山之困!”
  我很老么?
  仆固怀恩有些不得劲地嘀咕了一声,但想到杜士仪对颜杲卿的称赞,他少不得上前搀扶起了人,正打算当着颜杲卿的面再骂上仆固玚两句,却没想到东张西望的仆固玚突然开口问道:“颜使君,袁长史呢?”
  听人问起袁履谦,颜杲卿登时僵在了那儿。若不是此时仆固怀恩还扶着他,只怕他甚至连站立的姿势都无法维持。他蠕动着嘴唇,几乎用尽了浑身力气,这才艰难迸出了几个字:“履谦他……他以身殉城了。”
  仆固玚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那个一贯谦和敦厚,凡事最为人着想的长者,竟然已经去了?他不可置信地惊呼了一声,竟是忘了父亲在此,拔腿就往城里奔去。见他如此光景,尽管仆固怀恩经历过厮杀无数,也不知道有多少袍泽战死沙场,此时此刻也不由得沉默了。他也不上马,就这么扶着颜杲卿慢慢通过城门券洞缓缓入城,等见到大街两侧那无数默然伫立的军民时,他感觉不到多少劫后余生的喜悦,只有那沉甸甸的悲恸。
  这一个多月来,真定究竟经历了怎样的磨难?
  颜杲卿将袁履谦的遗体,直接停灵在了常山太守府的正堂上。用他的话来说,袁履谦为国捐躯,为朝廷楷模,自当享受他以下所有人的拜祭。不但袁履谦,若非下头官吏力谏,更有富户慨然捐出了自家庭院用来为这一天一夜死难的将士停灵,他几乎就要把偌大一座太守府改成殡堂了。此时此刻,当先冲回太守府的仆固玚已经拜祭了袁履谦,一双眼睛已经是通红,肩膀亦是不停地抽动着。
  后进来的仆固怀恩见到这一幕,先是拜祭过英灵之后,发现堂上并没有袁履谦的家眷,便向颜杲卿问道:“颜使君,不知袁长史的家人……”
  “嫂夫人哭昏过去,若非我命人安抚,几乎就要投缳自尽随他而去。”说到这里,颜杲卿越发心如刀绞,随即低声说道,“履谦幼子还在襁褓。可他的长子……尚失陷于叛军之中,应该还在邺郡。”
  仆固玚连忙咬牙切齿地说道:“阿爷,不止是袁长史的长子,颜使君的长子也还在安禄山手中!当初安禄山发兵叛乱,到常山时却隐瞒消息,带走了颜使君和袁长史的长子,胁迫颜使君和袁长史为己效力!”
  “原来如此。”仆固怀恩平添三分敬意,当即慨然承诺道,“我定会将此事飞马往报大帅,打破邺郡时,尽一切可能保住令郎和袁长史遗孤性命!”
  “生死自有天命,更何况大战之时,若还要顾及这些,岂不是让军中将士平添掣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0/5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