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风月(校对)第4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5/571

  而也正因为如此,回纥所属四部从河西迁出附庸突厥,在骨力裴罗这位新首领的带领下,硬生生左冲右突回到了昔日地盘,如今占据的土地牧场,竟是还胜过当年。他交好葛逻禄及拔悉密这隶属于突厥的二部酋长,趁着突厥内乱浑水摸鱼,却又不忘抱上大唐这条最粗的大腿。
  “说什么朝贡,不就是为了到长安去卑躬屈膝地要些赏赐吗?”吴博对骨力裴罗之辈素来瞧不起,此时更是嗤之以鼻,“一看到有利益就不惜请降,回头看到待遇不好又去投突厥,这来来回回地折腾,足证一句话,有奶便是娘!”
  他一个文官突然吐出这么一句俗语来,众人顿时全都给逗笑了。张兴便笑吟吟地说道:“就算知道这些蕃人有奶便是娘,可也不能真的置之不理,否则就连朝中都要有人说咱们擅自关闭上贡之门了。陛下如今最喜四海宾服,回纥不是市马于西受降城吗?大帅挑个人去会会他们就行了。”
  “那就奇骏你去吧。”见王昌龄看着自己笑言了一句,其他人也纷纷点头,仿佛生怕会被摊着这样一项差事,张兴指了指自己的鼻子,不禁又好气又好笑,“敢情是因为我去了一趟吐蕃充当使臣,这种事情就都落到我头上了!”
  来瑱立刻奉承道:“本就是能者多劳,张判官辛苦。”
  杜士仪顿时也笑了:“那就如此说定了,奇骏辛苦一趟。西受降城如今既是子仪镇守,你往来也方便。”
  众人一一起身告退之后,张兴便留了下来。别人知道他预备听杜士仪面授机宜,果然,张兴在来到杜士仪那主位旁边之后就问道:“仆固怀恩这趟回来,说是夏州诸胡之中有些传闻,如今登利可汗求贤若渴,如肯去投效依附,高官虚位以待,这次回纥骨力裴罗又连同三部请求朝贺千秋,是否有关联?”
  “回纥等部是沾了突厥如今汗权衰落的光,这才声势大盛,换成昔日毗伽可汗以及阙特勤在世的时候,怎么也轮不到他们!至于登利可汗,实在是因为本身实力太弱,又不肯尽信回纥葛逻禄拔悉密,这才放出消息希望能引诸胡去投。想也知道,几百上千的人去投,他就可以轻易消化吃下,到时候自身实力壮大之后,他就不用看人脸色了。所以,你这次去见西受降城,见到骨力裴罗的使者时,不妨表现得强硬一些。”
  就此行的目的以及诸多措辞等等和张兴商议过后,杜士仪方才字斟句酌地说道:“昔日我在云州,曾有一旧部。他本为弃儿,后来追寻身世,发现自己出身异族,为官多年之后,便回归了祖上旧地,如今掩有都播故地,也曾派人来西受降城市马。如若他们求见于你,你不妨听一听他们怎么说。毕竟,从灵州到突厥牙帐还有数千里,比不得都播到突厥牙帐也好,回纥拔悉密也好,全都不甚遥远。”
  这样一个讯息,杜士仪甚至连曾在云州和自己患难与共的王翰王泠然等人都不曾说过,如今告诉张兴,他自然知道有些冒险。然而,在眼下的时局下,他需要逐步建立起比幕府更加可靠贴心的班底,透露这样一点亦是不无试探。
  张兴在最初的讶异过后,立刻回过神来,谨慎地答应道:“大帅放心,我会把握分寸。”
  上一年的上元节,杜士仪拿下曹相东和陈永,谢智则是被曹相东所杀。时隔一年,朔方经略军中李佺亲自兼任正将,而从西受降城调回来的徐冲则是接任副将,仆固怀恩领兵马使之职,此外则是杜士仪从经略军中拔擢了一名宿将接任副将,一时军中相安无事,军纪倒也肃然。而除却李光弼之外,陆陆续续抵达的昔日禁军军官,也被杜士仪打散了分配到从经略军到丰安军以及定远城在内的朔方南线各军之中。
  分到北线三受降城的,竟只有李光弼一个。
  至于从朔方送回长安禁军的那一批人,他则是精选仪容俊伟,为人知道变通的军官,因这也是一条升迁坦途,故而欢喜的人多,抱怨的人少。而由于整个河曲除却大片沙地之外,还有许多肥沃的土地,杜士仪便又和三受降城茶马互市的商户约定,引人前来开垦耕种,如此一来,原本空空荡荡的朔方河曲腹地,自然而然就显得热热闹闹,一片繁忙景象。
  于是,这一年的上元节,朔方灵州灵武城内的张灯结彩,比往年更盛。因为这是一年到头难得不宵禁的三天,上一年还有宥州胡户暴乱的流言在,这一次,杜士仪为了庆祝这一年一度的节日,同样号召商户,不惜血本搭起了灯楼,以供百姓狂欢,至于各种灭火器具等等更是准备整齐,节度使府中牙兵随时待命,弹压可能有的骚乱,以及剪除宵小之徒。
  等到这三天的上元节结束,百姓固然意犹未尽,灵州都督府上下文武也轮休养精蓄锐,幕府众人却累得够呛。这却是因为长安制诰,虽说府兵制崩坏,募兵制已经在各边镇大行其道,但直到这一年正月,李隆基方才下制书将此事完全形成制度。也就是说,边镇募兵给田宅,免家人赋役完全成为了制度,从前抽丁戍边已经成了过去。可灵州还有一部分身为府兵的戍兵未曾回乡,需要整理簿册问其意向,单单这么一件事,来圣严等人就足足忙到了月底。
  而张兴则前往西受降城,准备会见骨力裴罗的使者。
  在这种时候,一个出乎意料的人突然夤夜造访了灵武堂。在吴天启几乎一嗓子叫出刺客二字时,对方气定神闲地解下了包头的黑巾,赫然是白发苍苍,面容枯槁,但眼神却是炯炯的。几乎在认出对方的一刹那,杜士仪便霍然站了起来。
  “公冶先生!”
  “一别十余年,杜大帅镇守一方名声赫赫,久违了。”公冶绝见杜士仪忙不迭地把吴天启屏退,他便肃然拱手道,“我今日前来,是因为周游漠北时,不意想竟然遇到了当年故人师徒,故而一时起意就走了这一趟。不管怎么说,谢谢你为她们师徒二人费心了。换成任何一个朝廷官员,都不会为了区区两个擅长剑舞的女子做到这个地步。”
  杜士仪知道公冶绝提到的是公孙大娘和岳五娘师徒,此事他虽有仗义之处,可也不无私心,因此只是笑了笑。正要谦逊两句的时候,公冶绝却突然开口说出了一句话。
  “你可知道,你曾经的盟友,奚族度稽部俟斤吉哈默,因为得罪了张守珪的爱将安禄山,如今正危若累卵?”
第897章
剑术教习
  再次听到安禄山这么一个名字,杜士仪已经没有最初的杀心萌动了。至于奚族度稽部俟斤吉哈默,这个名字他自然更不会陌生。
  须知他为官十七载,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最初打下根基是在蜀中,而真正壮大了自己的根基和实力,则是在云州。正是因为曾经和吉哈默有过默契,故而云州互市,贩茶东北方才能够顺遂,而也因为茶叶在奚族和契丹渐渐风行,以至于突厥人也渐渐养成了饮茶的习惯。想当初李鲁苏被契丹可突于逼得逃离故土,奚王牙帐都给人占去的情形下,吉哈默所领的度稽部还曾经在云州避难过一阵子,彼此关联不可谓不深。
  可是,正如公冶绝所说,那是曾经的盟友,以他现在的官职地位,早已衰败的奚族不足为恃,更何况吉哈默只是奚族五部之一的度稽部俟斤?
  但公冶绝以这样一个话题起头,杜士仪自然不会置若罔闻,他请了公冶绝坐下,自己见铜风炉上正顿着泉水,少不得亲自烹茶待客。他的手艺是为了迎合自己的口味而练出来的,公冶绝显然也不是喜欢那些葱姜调味茶的人,接过之后呷了一口,面上便露出了笑容。
  “天然无杂味,果然正如同你为官做人一般,尽显本色。”他又品了两口后放下茶盏,这才正色道,“我也不和你卖关子。实因去都播之前,我在白山黑水转了一圈。我曾经在奚族隐伏多年,杀了李大酺为友报仇,对那里的风土人情语言都不陌生。我到度稽部之地时,正值他们在幽州兵马手中吃了个大亏,一问之下方才得知,是那安禄山诓骗了人去贩马,实则却将马匹据为己有,将贩马之人全数斩杀作为自己的战功。”
  “这种冒功之事历来并不少见,吉哈默就不曾想过派人去见张守珪?”
  “怎么见得着?安禄山乃是张守珪的义子,节府内外都有他的人,他进出方便,而吉哈默派出了三次人,全都被他以奸细为名杀了。”
  公冶绝摇了摇头,随即淡淡地说:“我和吉哈默虽然说不上交情,对奚人也无甚好感,可看在你和固安公主的份上,就想去见张守珪试一试。我是裴旻的师兄,他在幽州军中素有威名,因此我也算是见着了张守珪。结果一言不合他就和我翻脸,若非惧我剑术,恐怕我也出不来了。就是路上,我还碰到过一拨刺客。”
  杜士仪第一次见安禄山时,那只是张守珪身侧一个憨肥胡将,其老实巴交的面孔确实足以蒙蔽人。他还有意顺着张守珪的口气试探了一番,横竖即便要不过人来,张守珪兴许会对其生出猜忌之心,可如今看来,那位战功彪炳的大唐名将显然早已经对安禄山毫无戒心。至于刺客,那自然不可能是张守珪这个节度幽州目下无尘的节帅派出来的,而是安禄山担心事情万一败露的后手。
  在心里暗叹了一声,杜士仪便开口问道:“裴旻将军可还好?”
  “昔日号称剑术天下第一的裴旻,如今也不过是一垂暮之人而已,他去年大病一场,已经告病回洛阳养老了。他还比我小十岁,战阵上纵横睥睨几无对手,却想不到仍不免老来困病。”说到和自己同门学剑的师弟,公冶绝不免伤感,“他虽有儿孙,可无一人继承了他那天赋,而从他学剑的弟子虽多,可真正大成的却同样一个也无。我当年因故隐居,虽前后教过几人,可和你还有那崔俭玄一样,多半也是学了个皮毛而已。”
  杜士仪顿时汗颜。他习剑本就晚了,聊以自保防身足矣,可要纵横战场领军杀敌,那就有些不够看了。因此,听公冶绝在那叹息后继无人,他突然意识到,这位失去联络足有十几年的当年剑术老师来找自己的缘由。于是,他就笑着说道:“公冶先生既然这么说,朔方上下六万余兵马,将校数百人,至于小一辈的子弟就更多了,何妨择良材而教之?只要公冶先生一句话,我便立时传命上下,想来先生立刻就能体会到,门庭若市车水马龙是个什么样子!”
  公冶绝本是闲云野鹤,到老方才发现跟着自己和裴旻学剑的人竟然无一人可继承衣钵,将这门传自越处女的剑术继续传下去,这才不得不重新出山。他从东北到了云州,发现罗盈早已辞官没了踪影,索性就在突厥腹地闲逛,听到乌弥之女地传闻后就赶赴了都播,却只见公孙大娘和岳五娘师徒全都过得滋润,而且收留了一些来自中原的孤儿教习剑术,竟隐隐有开宗立派的架势,他再想想自己和裴旻二人几无传人,登时生出了几分堵心。
  所以,面对杜士仪这样明确的邀请,他叹了一口气,继而就苦笑道:“也罢,即便被人说我沽名钓誉,我也只能勉强试一试了。我就住在灵州东北隅的犁人坊大十字街西北,你替我放出消息,看看有谁有志学剑吧!”
  不等公冶绝提出告辞,杜士仪便又笑着双手递了一杯茶去,诚恳地说道:“除却这私相授徒之外,敢问公冶先生是否愿意担当朔方经略军的剑术教习?”
  这个要求让公冶绝大吃一惊,杜士仪却解释道:“我并不是想让公冶先生尽传精髓,而是希望将战阵搏杀的要诀传授一些给军中将士。或者说,你可以在军中挑选一些资质好而又好学的,然后再让这些人一层层将剑术传下去。如此军中能得精兵,而公冶先生除却衣钵传人,也有另一批数目庞大的传人。”
  公冶绝不无凝重地问道:“不是你的牙兵,而是朔方军中上下么?”
  “没错,牙兵若有愿意去学的,我自不会禁止,可我身居帅府,高枕无忧,却只惠及他们而不是军中大众,岂不是让人笑话我这节帅只顾自己死活,而不顾军中大局?”
  “好!”公冶绝想到此行幽州受辱,张守珪那种倨傲不容人的态度,他当即霍然站起身来,“你既有此之心,我也不服老一回吧,便依你此言!”
  正如杜士仪对公冶绝保证的那样,他一放出裴旻师兄公冶绝已经抵达朔方灵州灵武城,即日起将收徒学剑之事,一时整个灵州上下全都为之狂热了起来。裴旻的剑术军中第一,这是整个大唐北方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事实。而杜士仪曾从裴旻师兄公冶绝习剑,信安王李祎又亲口揭开此公冶便是裴旻师兄,故而杜士仪代为宣扬,没有一个人不信。就连来圣严以及吴博,都亲自拎上自己的儿子来见杜士仪,希望帮忙举荐一二。
  对此,杜士仪只能无可奈何地表示,自己昨日见师长时,公冶绝还抱怨他和崔俭玄只学了个皮毛,故而他也爱莫能助。然而,他接着又说出,自己已经礼聘公冶绝为经略军剑术教习,这下子来圣严和吴博顿时露出了欣喜若狂的表情。
  “若是如此,经略军上下将卒可是有福了!”来圣严不愧身为节度判官,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此节。
  而吴博则是摩挲着下巴若有所思地说:“既如此,要是我家小子不能入公冶先生法眼,是不是把人赶去从军,兴许还能学几招回来?”
  总而言之,犁人坊中,公冶绝临时赁下的那座小院险些被人挤破了头,随着杜士仪一宣布公冶绝将就任经略军剑术教习之事,自然而然引来了一片叫好声。以至于相隔最近的丰安军使都命人送来文书,委婉表示了抗议,希望能让公冶绝也到自己军中来教授剑术。一来二去,这件事竟是成了整个朔方热议最广的新闻,就连杜士仪在写信给长安旧友时,也不禁援引了这么一件事。
  而他在给李白的信上,同样打趣似的写了一笔,既觉得长安无趣,如今裴旻将军致仕于洛阳,何妨前去求学剑术,以继承剑绝之名?
  至于在天子面前,杜士仪同样在奏疏上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很清楚,牛仙客即便和自己有私交,也不会为了自己和李林甫死扛,所以为了避免被人钻空子,他更加需要事无巨细地早请示晚汇报。故而这一份奏疏他不用王昌龄,自己亲自操刀,将此事上升到朔方民心武风,描述得军民激昂上进全不畏战。兼且这是经略军剑术教习,又不是杜士仪把人留为自己牙兵的剑术教习,李隆基也不过览之一笑而已。
  可这样的大造声势,随着各路行商以及探子,自然而然也就传到了幽州大都督府,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的耳中。他节度幽州已有多年,自忖战功彪炳无人能及,可幽州诸军上下之中,最最津津乐道的,仍然是昔日裴旻的剑术通神,尤其那一次孙佺期败战时裴旻掩护全军撤退时的勇猛,更是底层士卒们最最崇拜的。
  故而张守珪对于裴旻的病退,不但不遗憾,反而觉得了却了麻烦。可是,前时公冶绝来见他时提到安禄山冒功,如今杜士仪却对其如此礼待,他不禁火冒三丈。
  “早知如此,当初我便以诬陷将校为由,将其一刀杀了,也不会成全这老货扬名朔方!”张守珪怒气冲冲说了这么一句,这才看着安禄山道,“这要是朔方小杜听了那老货的挑唆,告你一状,你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你这下该知道,小杜当初只是随口说说而已,人家麾下人才济济,用不着你!”
  安禄山唯唯诺诺地连声应是,等到从张守珪的书斋中辞了出来时,依旧是那憨憨的笑脸。可回了自己家宅,和素来交好的史思明对面而坐,他就不像人前那般谦卑憨厚无城府了。他直截了当地将公冶绝这一节说了,这才扼腕叹息道:“若知道那老东西有朔方杜大帅那样的靠山,我就算倾尽全力也不会让他逃出幽州之地!这下怎么办?”
  “横竖咱们的张大帅瞧不起朔方杜大帅,更何况这是我们幽州事务,关朔方什么事?如今那老东西既然在朔方的地盘上,如果那边没动静,你就当没这回事。朔方杜大帅根基深厚,不是你我能比的,可来日方长呢!”说到这里,史思明转着手中的酒杯,突然压低了声音说道,“不过,你想清楚了,张大帅看似待你亲厚,收你为义子,实则却只当你隶仆一般,我也是一样。如果咱们想独当一面,就得在朝找个靠山!”
第898章
勃勃野心
  张兴亲自前往西受降城会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的使者,一来一去足足用了半个多月方才回返。然而,风尘仆仆的他甚至来不及回家去见一见自己有孕在身的妻子宇文沫,就径直来到了灵武堂求见杜士仪。杜士仪本还打趣了一句他的灰头土脸,可听到张兴转达骨力裴罗的一个提议,他的脸色顿时凝重了下来。这些年来,他打过交道的部族首领很不少了,就连英明一世的毗伽可汗,到老也免不了荒疏,更不要提李鲁苏之辈了。
  可这一次,他真真切切地体会到,那位正当盛年的回纥首领拥有着怎样的勃勃野心。
  “他确实对你说,回纥、拔悉密、葛逻禄,愿意为大唐除去突厥这虎狼之邻?”
  张兴再次给予了一个肯定的回答,见杜士仪站起身来径直出门,他很明白对方是往哪去,连忙紧随其后。这顿时让刚刚守在外头的吴天启和叶天旻来玚面面相觑,后头两个一个是官宦子弟,一个曾经是官宦子弟,而吴天启的父亲眼下也是长安屈指可数的富人,可身份终究不及,若非叶天旻家遭变故,来玚被父亲狠狠磨去了骄娇二气,三人也没法处得来。这会儿,叶天旻和来玚就不约而同都看向了吴天启。
  “咱们三个要不要跟一个上去?”
  “大帅和张判官主从多年,肯定是想到了什么,咱们守着灵武堂就好。”吴天启笑了笑做出了答复,脑袋里却想起了父亲吴九之前来的一封家书。
  长安那些文房四宝类的风雅生意已经不那么好做了,可因为杜士仪需要商场上的一些消息渠道,还不能见好就收。可父亲已经年近六十,说是打算让他回去主持。他跟着杜士仪不知不觉就快十年了,耳濡目染也学了不少,深知其志向绝不是纯臣那般简单,可要说有贰心却也不那么像,更多的是仿佛在防范什么。如果这次他真的要回长安去接替父亲,有些事总得弄个清楚才行!
  节堂之中,杜士仪站在那巨大的沙盘前,目光在突厥牙帐左近的那些地方一一扫过,最后面色凝重地说道:“骨力裴罗敢说这句话,就不怕消息泄露到突厥牙帐是什么后果。不得不说,坑了左杀骨颉利对他来说,是一步绝佳的好棋。登利可汗固然少了一个眼中钉手中刺,可突厥的实力终究受到了损害。”
  “没错,骨力裴罗的使者直截了当地对我说,因为战后传言纷纷,说是登利可汗与右杀伊勒啜联手卖了骨颉利,所以如今不少突厥族民都对他们的可汗和右杀失望透顶,而新任左杀的人选也是迟迟难产。而原本的三角对峙变成了二雄争锋,虽说登利可汗的母亲是当年国师暾欲谷的女儿,可暾欲谷没有什么有出息的儿子,光凭从前的声望镇不住突厥人,右杀伊勒啜则因为太过好色,甚至于抢部属的妻子,也不那么得人心。”
  说到这里,张兴突然压低了声音:“而且,骨力裴罗还提出,只要都播有乌弥之女在一天,他就会保有其故地,不会让人越雷池一步!”
  杜士仪知道岳五娘当初为了替云州打通毗伽可汗这条线,以阿史那王女的身份在突厥牙帐多次露面,最后甚至一举杀了梅禄啜,得到了都播那块飞地,这种事必然不可能长长久久地隐瞒下去,如今骨力裴罗特意提这一条,不但是保证,也是威胁。于是,他在沉吟了许久之后就开口问道:“那回纥使者年岁几何?可曾提到,预备在陛下千秋节前往长安贺寿的三部使者,都是谁?”
  “回纥的那个使者自称叫失涅干,年纪大概在三十五六岁,人很精干,而且所带的随从都对他极其尊敬,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此人应该在部族中地位极高,绝非寻常之人。”张兴一边说一边回忆当时会见的经过,这才继续说道,“而他提到,三部派去长安贺寿的使者,都是首领的左右臂膀,绝不是寻常的小喽啰,以示他们对大唐皇帝陛下的尊敬。而那个失涅干还说,如果大帅在朔方节度使任上时,有覆灭突厥此不世之功,定能够送大帅入政事堂拜相。”
  这和之前灵州都督府兵曹参军叶建兴的建议如出一辙,杜士仪对叶建兴的态度是,想了个办法将其调到长安去任长安尉,果然,虽说品级上看似是降级了,可赤县的县尉人人争抢,叶建兴几乎想都不想就高高兴兴去上任了。而杜士仪虽说为此付出了丁点代价,可和结果相比,他半点都不心疼。他和如今在朝官运亨通的王缙日后还有的是需要协作的时候,犯不着为了这么个小人物翻脸。
  可如今这是骨力裴罗的提议,或者说某种要挟,他就不得不仔细考虑了。覆灭突厥这种灭国之功,听上去极其高大上,可正如同张九龄阻张守珪拜相的时候所说,大破契丹擒杀可突于,这就要拜相,那异日倘若真的将契丹灭了,拿什么来封赏?契丹在如今还只是区区小国,远远及不上雄踞北疆的突厥!更何况,如果大唐真的和回纥三部搅和在一起,覆灭了突厥,日后难道还能真的据有漠北?
  就连当年的太宗李世民在覆灭东突厥之后,也不过是将东突厥故地分成一个个羁縻都督府,分封给当年附庸突厥的各大部落,并非真的派兵镇守。现如今打下突厥的名头固然好听,可如果真的成了,除非他肯和李靖一样窝在长安闭门度日,否则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于是,杜士仪便说道:“这骨力裴罗真不愧是回纥之主,一石二鸟之计用得比我唐人还要炉火纯青。这样,除却他们会在陛下千秋节派出使团之事,其他的你先暂且瞒着。”
  张兴答应了一句,可想到自己在西受降城的一次偶遇,他又开口说道:“因为西受降城的商户收马极多,时而还有马贼混迹其中,所幸郭子仪对此严加防范,打击不遗余力,突厥和回纥葛逻禄等等都颇为满意。我这次偶尔微服去马市巡查的时候,曾经遇到过一个三十余岁的年轻大汉,此人气势不凡,一看便是武艺超群,而且明明通晓汉语,却硬要用突厥语对谈。我起了疑心后请郭子仪派人去查,人却无影无踪了。我疑心是奸细。”
  “既然如此,此事就交给你,你仔仔细细部署一下,将朔方灵州上上下下筛查一遍,免得异日生事却不自知,但不要惊动太大。”
  奸细的事,杜士仪并没有太上心,如今并非战时,他麾下这些人,文官大多人精,武将个个勇武,再加上市井之间如今也整顿了市易所,故而街头就算有风吹草动也会第一时间反应过来,他并不打算来个满城抓奸细,交给张兴也就丢开了去。可是,骨力裴罗的使者带来的那些话,他却不能不重视,尤其是所谓的灭国两个字,他很清楚对于李隆基的诱惑有多大!
  要知道,当年太宗李世民之所以能够被人尊为天可汗,不就是因为覆灭东突厥,打得西突厥不敢动弹,又灭了高昌,让整个西域噤若寒蝉吗?后来的大唐天子虽然也都以天可汗之名号令四夷,可终究比起太宗就差太多了。
  西受降城往北,就是一马平川,正是放牧的最好地方。回纥这一次派来的使团总共只有几十个人,可当他们市马之后,离开西受降城北行五十余里后,便与一支多达七八百人的骑兵会合了。草原上最不缺的就是骑兵,可只看这一支兵马的马匹就知道,膘肥马壮,着实都是一等一的货色,而马上骑兵人人都是一人双马,精气十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5/5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