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风月(校对)第3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4/571

  曹相东听声音就知道身后说话的人是自己的心腹,经略军的另一副将陈永,素以智计出名,和谢智一样是自己的左膀右臂。果然,当他去看仆固怀恩时,就只见这位年轻的铁勒人两眼放光,分明是极其意动。于是,尽管这突如其来的转折并不在他事先设想之中,他还是不动声色地在其上加了一个砝码:“陈永所言倒是不无不可。仆固部金微都督素来忠勇,如今仆固小将军如若刚刚从军便能立下大功,陛下必定会不吝官爵升赏!”
  “大帅……”仆固怀恩忍不住开口叫了一声,随即便意识到机会有多大,风险就有多大,要知道,那些蕃兵看似确实壮健,就连坐骑都往往是备着双马,军粮也都自备,可根本就是刚刚凑出来,他怎么指挥得好?可他又不想错过这样的大机会,一闪念看到自己身边的郭子仪,他立刻生出了一个念头。
  “大帅,我刚刚从军,经验浅薄,不堪此大任。可诸位将军所言,如此一支生力军若是用得好了,确实是锐不可当。我斗胆请命,大帅何不令先锋使郭子仪郭将军领此一军?我愿从旁佐助!”
  此话一出,无论曹相东陈永,还是其他诸将,面上和心里全都讥笑连连。该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呢,还是年少气盛爱坑人呢?杜士仪新官上任,忙着提拔自己人,这个仆固怀恩固然有勇,可脑子实在是太不好使了,因为立功心切,竟是把郭子仪也卷了进来!无论是谁,统领一支杂军,那有多难?
  别人一唱一和提出了这个听似两全其美的主意,杜士仪哪里不知道其中用意,而仆固怀恩的请缨也让他不禁暗叹,可是听着听着,等他看到郭子仪那表情和眼神中,全都透出了一种说不出的跃跃欲试,他不禁陷入了踌躇。
  如果成了,自然是他可以凭此在朔方一举奠定根基。可如果不成,那么他多年累积起来的威名也好,政绩也好,全都会一下子垮塌。他并不喜欢赌博,这次也不是如同当年云州那一仗似的,他别无办法,只能选择破釜沉舟赌一赌。于是,他只沉吟片刻便颔首说道:“诸位先回,一个时辰之后,节堂聚将,定出兵事宜。”
  曹相东等人知道杜士仪也要斟酌,自是一一行礼退下。待到只剩下了郭子仪和仆固怀恩,杜士仪便对郭子仪问道:“子仪可有把握?”
  刚刚在人前没有吭声,但此时此刻,郭子仪立时肃然交手行礼道:“大帅之前就曾经交托我编练这三千蕃军,如今虽然说是要仓促成军,但不是我夸口,此次虽危险极大,却也是练兵之机。我所部千余人皆是我从军这些年来的老兵了,而仆固小将军带来从军的兵马,亦是确实精锐。唯一可虑的是,那三千蕃兵出自十几个部落,难以连成一片,群龙无首,所以将他们捏成一团很困难,但若我并不是全部将这些人带出去,而是抽调一部分呢?”
  仆固怀恩初来乍到才不多久,和郭子仪根本就不熟,只是觉得杜士仪既然器重,郭子仪又在朔方多年,拉上此人自己就能多上几分把握。如今听得郭子仪如此说,他不禁点头附和道:“大帅,郭将军所言正是,三千蕃军之中若是抽调千人,或是一千五百人,那么我和郭将军绝对能够压住阵脚!”
  这一次,就连杜士仪也觉得,此法兴许可行。他正在思量之时,突然堂外一人匆匆而入,正是虎牙。
  “大帅,六人已全数杖杀。”
  “很好,此等为祸军中多年之辈,虽死也不足以赎其罪,将他们枭首示众,以儆效尤!”
  虎牙应命,却并未即刻去办。杜士仪见状不禁有些意外:“还有事?”
  仆固怀恩还没反应过来,郭子仪就一把拽起人的胳膊,悄悄退了下去。待到外头时,他便似笑非笑地看着不明所以的仆固怀恩道:“仆固小将军,那陈永提出这一计,分明是坑人的,没想到你自己掉坑不算,还把我也给一块坑进去了!”
  “谁坑你!还有,仆固将军就仆固将军,别加一个小字!”被人揭穿了自己的心思,仆固怀恩不禁有些恼羞成怒,“再说了,郭将军你自己也已经请缨了!”
  “是啊,我也请缨了。”郭子仪自失地一笑,暗想他终究是不甘沉寂的人。下一刻,他就听到里头传来了杜士仪的声音。
  “子仪,怀恩,你二人都进来!”
  等郭子仪和仆固怀恩再次双双进来,杜士仪的脸上已经再没了先前的犹豫不决。盯着这两人看了片刻,他便沉声说道:“便如同子仪之前建言,以子仪为正,怀恩为负,将兵击敌。以节度巡官来瑱为监军。怀恩,你和虎牙的较量就不必在演武场上了,若此次战场上取胜,便是你赢了!”
  既然陈宝儿代岳五娘写了这么一封书信送来,也就代表着这次那位突厥左杀骨颉利是被登利可汗、右杀脱利以及回纥拔悉密等部给坑了,那么,就让他看看自己刚到朔方提拔上来的铁三角能有何等成就吧!
第849章
朔方杂牌军
  来瑱还只是刚刚得到杜士仪辟署,朝廷尚未正式授官,连日以来正在尽快了解朔方的各种信息。当张兴亲自前来传令,令他为监军,跟随郭子仪和仆固怀恩的兵马往援三受降城时,他简直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足足呆滞了好一会儿,他方才用狐疑的目光看向张兴。
  “为何是我?”
  张兴其实也很想真正体验一番真刀真枪的战阵,可面对如今灵州这严峻的局势,他怎么也不至于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就贸贸然丢下正事。可是,对于郭子仪和仆固怀恩外加来瑱这三个人的组合,他着实捏了一把汗,即便猜测到杜士仪另有一番布置,他仍旧没法就此放心。于是,来瑱既是有如此疑问,他便反问道:“你当初在安西龟兹镇时,可曾从令尊征战突骑施苏禄可汗?”
  “是,只不过阿爷说我那会儿太年轻,故而只让我在军中随行,阵上冲杀我都没份。”说到这个,来瑱还有些怏怏不乐。要说年轻,他那会儿也已经二十多岁了,武艺业已纯熟,起自卒伍的父亲在他当初那年纪时,已然不知道经历过多少战阵了。好容易调整了情绪,他这才说道,“但调派军马,前后兼顾,以及补给等等,我还是学了不少。”
  “所以,大帅是看重于你,这才委你重任。你想想,此次只有郭子仪带的是朔方经略军中的精锐老卒,而仆固怀恩那八百军马出自仆固部,忠诚如何却还很难说,至于那些蕃兵就更不用说了。你这个监军真真正正是责任重大。”张兴一面说一面轻轻拍了拍来瑱的肩膀,笑容可掬地说,“总之,大帅刚刚已经在节堂之上宣布了出兵之事,这会儿你随我到灵武堂去,大帅有话要当面嘱咐你。”
  不但是要提点来瑱,就是对郭子仪以及仆固怀恩,杜士仪同样少不得千叮咛万嘱咐。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他并没有太多提到具体的战法,却特意点醒三人要额外提防此次来犯突厥兵马之外的人——比如说,葛逻禄回纥拔悉密……当然也包括突厥牙帐的兵马。郭子仪和仆固怀恩一个在朔方为将多年,一个可以说几乎就是朔方本地人,自然懂得杜士仪言下之意。而来瑱出自情势复杂的安西四镇,对于要特别提防有人浑水摸鱼这种事同样再了解不过了。
  当三人凛然领命之后离去之际,杜士仪不禁长长吐出一口气,暗想幸亏让王容和儿女们晚些启程。
  他原本还希望今天杖杀的那六个人能够让某些人太平安分一些,看来,是他太过想当然了,这样的警示完全不够,否则那经略军副将陈永也不至于如此明目张胆!不知道在如今这个时候,洛阳那边究竟是怎样一个情形,张九龄加上裴耀卿的组合,还能够撑住李林甫多久!
  随着郭子仪和仆固怀恩在昭武九姓各部凑出的三千兵马中,遴选了一千二百余人,和自己的兵马合在一处北上,灵州灵武城内仿佛渐渐平静了下来。一连几日,灵州都督府门前那高高悬着的几颗人头在风吹日晒雨淋之下,渐渐不复起初的令人毛骨悚然。可路过其下方的人,仍然会不知不觉抬头看上一眼,而后低头加快脚步。节度判官来圣严和节度副使李佺都已经从外头赶了回来,但对于先头那次不大不小的事变,两人都不约而同并未多提。
  只是,两人都有各自的圈子,在自己人面前自然就不会那么三缄其口了。来圣严在那次的当事者录事参军吴博,以及其他至交好友面前,就提起杜士仪看似文弱,实则素来杀伐果断,明知道他在陇右威名远播,却依旧出此下策妄图挑衅,实在是看错了人。而李佺在邀了经略军的几个偏裨家中喝酒时,也带着醉意提起当年陇右鄯州军和禁卒斗殴的案子,直言不讳地说是杜士仪洞察郭英乂之奸谋。
  于是在私底下,各式各样的传言如同发酵一般越传越烈,以至于每逢有前方军报传来,杜士仪节堂聚将商议军务,下头多半都是聚精会神不敢有半点分心,就连经略军正将曹相东亦然。明面私底下的较劲仿佛全都偃旗息鼓了,每个人在等待的,全都是北面三受降城那边的进一步消息。
  只有那场战事有所结果,方才能够决出真正的胜负!
  而万众期待的三人组,此时已经从磴口附近的汉时古渡西渡黄河。由于仆固怀恩和郭子仪都在朔方多年,对附近的地理环境颇为熟悉,郭子仪的兵马中间,还有不少识途老卒,故而三人在出行之前就和杜士仪商定,选择了这样一条渡河之后,沿着西面沙地的狭长绿洲地带穿行,然后沿着狼山西南麓直扑西受降城的路线。然而,郭子仪和仆固怀恩自己的兵马也就罢了,那挑选出来的千余蕃兵却让他们大为头疼。
  此刻已经是黄昏时分,夜宿之后,来瑱满脸疲惫地回到篝火旁,一屁股坐下之后就喘着粗气抱怨道:“早知道就不带这些蕃兵了,幸亏都是东挑选几十,西挑选一百,否则若真的图方便从哪个部落挑上几百号人,说不定半路就哗变了!老郭,怀恩,你们俩有什么办法没有?要是这支兵马把握不好,别说大胜,恐怕不等接敌就溃退了!”
  来瑱说是监军,但因为年纪和郭子仪仆固怀恩都属于一个阶段,正当盛年,脾气也爽朗,武艺更是颇佳,故而一来二去,郭子仪和仆固怀恩也就与其熟稔了。听到他这样直截了当的话,仆固怀恩正没好气地啃着干粮,当即就冷哼一声道:“我看杀一儆百,从其中挑出两个刺头,直接杀了就是!他们本就是一团散沙,震慑股栗之后,也就不会有那许多乱七八糟的名堂了。”
  “不能光靠杀人立威。”郭子仪到底年纪最大,在朔方军中时日最长,麾下也不是没用过蕃兵,故而对某些胡人犹疑不决首鼠两端的性子最为了解。这一点,哪怕自己也是胡人的仆固怀恩都不如他。于是,在否定了仆固怀恩的提议之后,他便站起身来,若有所思地说道,“怀恩,你先顾好你那八百号人,来贤弟,你照拂一下我麾下兵马,我带亲随再去那些蕃兵营中安抚。”
  仆固怀恩虽之前和郭子仪也不熟,可郭子仪为人绵里藏针,一路上他不知不觉就被其折服,故而也没有出口反对。而来瑱得郭子仪如此托付,自然也连忙答应。两人送了郭子仪离去之后,仆固怀恩就忍不住抱怨道:“那些蕃兵才刚到灵州不多久,一盘散沙不好统带,早知道当初就干脆虚报个数目,不带上这些碍事的家伙,省得还要操心。”
  “你还敢说?之前是谁在大帅面前自动请缨,而后又拉了郭将军下水?”来瑱和仆固怀恩年纪相仿,这一路上较劲就没少过,忍不住就嘲讽了一句。
  “喂,你别以为你是杜大帅的巡官,这次又奉命监军,我就得对你恭恭敬敬的!我又没点名让你随行!”
  “不就是杜大帅担心你年轻气盛,这才让我跟随看着一点?”
  副将和监军你眼瞪我眼,仿佛一言不合就要大打出手,四面的其他随从亲兵不禁面面相觑,无不觉得此行堪忧。那些凑出来的蕃兵已经够愁人了,仆固怀恩和来瑱动不动就是这副针锋相对的光景,所幸主将郭子仪擅长调和,否则这一路上都不知道该怎么走!现如今郭子仪去了那些昭武蕃兵之中安抚,没人调和两人,不会真的打起来吧?
  众目睽睽之下,仆固怀恩和来瑱彼此互瞪了好一会儿,最终仆固怀恩便没好气地说道:“我回去照看我那些兵马了!”
  见仆固怀恩转身就走,来瑱也不吭声,等对方消失在了夜色中,他方才开口说道:“夜间哨探应该都已经安排好了,但如今虽已春日,仍是长夜天寒,郭将军既然已经托付了我,事不宜迟,把这篝火灭了,各位随我再去巡视一圈。”
  一场小纷争最终得以消弭,而郭子仪也已经来到了那些蕃兵驻扎之处。他刚刚在小丘上俯瞰,就瞧出了这些出自各个胡酋的兵马在驻扎之时,赫然也是泾渭分明,其中康姓和石姓何姓兵马最多,盖因这三部胡酋当初凑出兵马就最多。至于其他那些小部族的兵马,则是散落在外围,稀稀拉拉的篝火已经都只剩下了零星的火星。于是,郭子仪弃康、石、何三姓兵马不顾,径直来到了这处蕃兵宿营地中的西北角。
  尽管仓促被挑选出征,但胡人素来熟悉了马背上打仗的日子,值夜的人却也警惕。郭子仪一行尚还隔着很远,就听到一阵低低的呼哨声,很快,就有一队兵马迎上前来,一看到头前的郭子仪,立时有人点起火炬,施礼问道:“郭将军是来巡查的?”
  “不是巡查,只是已经行进了数百里,又渡过了黄河,军中上下不免辛苦,所以我特来看看,若有什么短缺的,也好想办法。”
  换成仆固怀恩或是来瑱,这种话就算要说肯定也是硬梆梆的,不会如此软和。而郭子仪语气温和,态度诚恳,那值夜的蕃兵听了自觉安心,刚刚开口那为首的人也不知不觉放下了心来,遂开口说道:“那我这就带郭将军去见几位将头。”
  当郭子仪几人跟着这一行蕃兵来到了背阴处的篝火旁时,就只听有人扯开嗓门用突厥语怒喝了一句。
  “各部才刚刚凑了我们这些人来灵州,就碰到这样一场战事。经略军中那么多人不派,却挑了咱们上阵,难道不是让咱们来送死填人命的?”
第850章
激将法
  尽管强盛一时的东西突厥在太宗李世民期间被打得狼狈万分,东突厥甚至一度消亡,但自从高宗年间默啜崛起重整东突厥,西突厥中的一部突骑施又一度强盛,故而从西域到漠北,突厥语都是最通用的语言,其流行程度和大唐官方语言汉语不相上下。
  昭武九姓虽是粟特人,但除却在葱岭以西的康国等一些小国之外,流散在外的多数都会说突厥语,甚至在日常交流的时候,突厥语也比粟特语用得更多。而且,如今这些蕃兵大多都算不上纯正的粟特人了,因百多年来游离在突厥和大唐之间,不少人身上都有突厥的血统。所以此刻在争执之际,自然而然就都是用的突厥语。
  有人直指此次出征是送命,附和的固然有两三个,但也有人不服气地说道:“这是杜大帅上任以来的第一仗,他大力提拔的郭子仪和仆固怀恩分别为正副将,而那个来瑱听说是安西四镇节度使来大帅的儿子,如果是送死,怎么会派他们领兵出征?”
  “他们自然不是来送死的,送死的是我们!”最开始说话的那个汉子胡须微蜷,发色棕黑,高鼻深目,五官仍然有鲜明的粟特人特征。他姓米,起了个汉名米罗诗,其实是一半根据本名音译而成。他环视了众人一眼,一字一句地说道,“郭子仪自有本部兵马,仆固怀恩也是,唯有咱们这些杂兵一盘散沙。关键时刻把咱们驱赶在前送死,然后他们在后头趁机冲杀,说不定就有胜机。这么多年来,唐军这样干的次数还少吗?”
  他见众人无不露出了凝重的表情,又加重了语气说道:“而且,康、石、何,他们这三部出的兵马最多,兴许郭子仪未必会轻易动他们,可咱们这七八个小部,眼下加在一起的兵马甚至都不到五百,万一军令一下,不管是郭子仪还是仆固怀恩所部都能轻易挟制我们,到时候驱赶在前,我们敢不从命?可是,从命是死,不从命也是死,说到底,咱们自从被自个的部落送到灵州,而后又被挑拣出来从军,就已经是走上一条死路了!”
  不远处默然伫立的郭子仪将这些话听得清清楚楚,然而,他却仍然没有上前现身。一旁那些哨探值夜的蕃兵几次三番想要出声示警,却被郭子仪的亲随给止住了。而郭子仪更是开口说道:“他们离开家园到了灵州,而后又走上了这条出征之路,难免会有牢骚,我不会因为他们说几句话,就胡乱定罪。”
  那米罗诗一番话说得人人变色之后,他又露出了激愤的表情:“我也不说别人,我在部族之中本是出了名的勇士,可是,就因为我得罪了族长米罗,我就被削夺了兵权,亲朋好友尽皆离我远远的,这次族中拼凑兵马送来灵州,我又是第一个被选中!要我说,族长恨不得我在军中犯了军令,被杜大帅杀一儆百,如此既表达了他的恭顺,又铲除了一个大患!”
  米罗诗起了个头,其他人也不知不觉打开了话匣子。有的说在部族中郁郁不得志,有的说一辈子就是个穷牧民,有的说死了也无牵无挂,家里早就死得没人了……总而言之,说到最后,众人便发现果然正如米罗诗所说,果然彼此说是带着些军马,可实际上都是在部族中无关紧要的人。正当此处弥漫着一股自怨自艾的气氛时,他们突然只听得背后传来了一个声音。
  “都是正当盛年的好汉子,怎么一个个只知道怨天尤人?一口一个送死,你们就把自己的性命看得这样轻这样贱?”
  闻听此言,米罗诗第一个回头,发现是郭子仪,他登时神色大变,右手立刻按在了刀柄上。而其他人也好不到哪去,意识到这些怨言全都给郭子仪听去了,每个人都绷紧了神经,待看到郭子仪随从不过十几人时,甚至有人动过最坏的念头。可是,面对如出一辙的警惕和敌意,郭子仪却气定神闲地上前挑了个位子坐了下来,随即好整以暇地看了一眼众人。
  “如果还有怨言,各位也不妨继续说,我洗耳恭听。”
  郭子仪这种毫无防备的态度让米罗诗敌意稍解,他见其他刚刚起身的人不知不觉都坐了回去,他便把心一横,单刀直入地开口问道:“郭将军既然都听到了我们刚刚那些抱怨,那我也干脆直接问了。我们这千余人出自十几个部落,彼此不相统属,也没有人能够让这么多兵马服众,郭将军究竟是打算用我们为前军先锋,还是中军,亦或是后卫?”
  这是每一个在场的人都最关心的问题,因此,郭子仪感受到了一道道犀利如刀的目光。当此之际,他反而大笑了起来。笑过之后,他突然声色俱厉地喝道:“你们以为,就凭你们这一盘散沙的光景,够资格当前军先锋?”
  郭子仪陡然暴涨的气势一时竟让众人透不过气来。而他在一言震慑众人之后,竟是拍拍手站起身来,气势凌人地说道:“我郭子仪在朔方军中十几年,大小战事历经几十次上百次,我只知道,前军先锋要的是一等一的骁勇精锐,至于那些还没上阵就认为自己是去送死的酒囊饭袋,我要来何用?各位不用白担心了,为了接敌时能成为前军先锋,我之所部和仆固怀恩所部已经争了不止一次,至今都还决断不下,轮不到你们去送死!”
  米罗诗等人之中,不少人除了粟特血统之外,还夹杂着突厥、铁勒乃至于契丹和奚的血统,性子本就有些暴烈,此刻被郭子仪这番话一激,竟是没多少人如释重负,取而代之的是不甘心,不服气。就连起头最担心去送死的米罗诗,这会儿也为之勃然大怒。
  “郭将军这是瞧不起我们?”
  “是我瞧不起你们,还是你们自己瞧不起自己?”郭子仪面对米罗诗的目光,毫不退让地说道,“这次只是随军出征,尚未接敌,你们这几个统带兵马的就聚在这里,不是说在部族中如何如何受人冷落,就是担心被驱赶在前送死,你们自己何尝瞧得起过自己!真要派你们去送死,我何必要在三千兵马中挑选出你们这些看上去骁勇能战的?索性一股脑儿全都驱赶到前头让人砍瓜切菜算了!”
  在郭子仪这一番斥责下,除却米罗诗还能硬着头皮与其对视,其他人都不知不觉别开了目光,不敢接触他那严厉的眼神。就算有心想驳斥几句的,见别人都不敢吭声,也生怕当了这出头鸟会被骂得体无完肤,四周围竟是再无丝毫杂声,就连引了郭子仪一行人进来的那些值夜兵卒也都忘了自己的职责。
  “记住,不论你们出身如何,是哪个部落的,族长或是首领是谁,你们现如今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隶属于朔方节度使,是杜大帅的麾下!”
  郭子仪再次提高了声音,手中紧握的马鞭指着一个个人的鼻子,用恨铁不成钢的语气说道,“在部族中受冷落,不被重视?这有什么值得自怨自艾的!我大唐天子富有四海,包容天下,朝廷中用的蕃将还少吗?这么多年来封的一个个国公,这么多年来一个个带兵的大将军,有契丹人,有突厥人,也有来自西域各国不知名的小国小族!杜大帅用人,也是只看才具,只凭功劳,但使此次能够大胜,你们还愁要回去看什么见鬼的族长的眼色?”
  尽管多年来在军中积攒军功,按部就班地升迁,郭子仪在旁人眼中仿佛并不算极其突出,但在遇到了一位不吝用人的伯乐,此次又受命为主将之后,他仿佛瞬间迸发出了全部的光芒。用先抑后扬的一番话激起了众人的激奋之后,他便顿了一顿,语气变得和缓多了。
  “总而言之,我给你们一天时间考虑。如若还是患得患失,那到时候你们这些兵马便全数编入后军。届时伺机奔袭的时候,随你们哪里来哪里去,我郭子仪不要累赘!但如果你们还有男人的血勇,那么,便和我一道并肩奋战,到时候功劳簿上,我绝不会因为你们是蕃军,就亏欠了你们的功劳!若是不能让你们回到原来的部族耀武扬威,我就不姓郭!”
  米罗诗一直都在尽力做到不弱气势,可是,在郭子仪这样一番鼓舞人心的话之后,他终于觉得,自己之前错得很离谱。他扫了一眼左右,见绝大多数人都是面色赤红,显然被撩拨起了心底深处那种最强烈的渴望,他便上前一步单膝跪下道:“不用一天后再答复了!既然郭将军承诺一视同仁,我米罗诗愿意带着麾下五十七人随同左右!只要郭将军能带给我们希望和将来!”
  “很好,我答应你!”
  郭子仪想也不想便爽快答应了。紧跟着,他就一个接一个人跟着米罗诗一样单膝跪下表示愿从军令,须臾就连那些值夜的兵卒也都是如此光景,黑夜之中,地上黑压压跪了一片人。面对这样的光景,他不禁感到心中极其欢畅,但立刻定了定神道:“好,很好!从现在开始,你们全都是朔方军中袍泽!事不宜迟,谁愿与我去见康、石、何三部领军之人?”
  “某愿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4/5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