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风月(校对)第3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2/571

  “曹相东此人,倒是很有手段。”杜士仪哂然一笑评判了一句,这才淡淡地说道,“既如此,即日起,我调你以及所部兵马另有他用。昭武九姓这些胡酋凑出来的这三千蕃军群龙无首,若真的面临战事,便成了乌合之众,你过几日给我操练操练他们,顺便好好权衡掂量一下他们的战力如何。记住,操练在于其次,我希望你麾下的这些人马,能够好好让这些胡军见识一下,精锐和乌合之众的区别,让他们知道何谓朔方雄师!”
  郭子仪这才恍然大悟。精神大振的他正要行礼应诺,却只见杜士仪又策马转过身来正对着他,继而一字一句地说道:“炫耀了军威之后,你不妨在这些蕃军之中挑拣挑拣。要知道,他们中间说不定有些族中刺头,被塞过来说不定还有借刀杀人之意,可看过朔方雄军的景象,听了战功升迁的富贵光景,未免不会有人慕名真心投军,这样的人你该收就收下来。既是自愿,他们的族长难道还能说什么?同是大唐的子民,他们的族民愿为我大唐效力,还有人能拦着?”
  话说到这份上,郭子仪已经心领神会。他立刻在马上行过军礼,凛然应道:“大帅放心,此事我定会全力以赴!”
  “嗯,到时候若有胡人自愿投军,全都归你麾下。即日起,你这先锋使,不是经略军先锋使,而是我朔方节度先锋使!”
  这区区一个所属的差别,却是天差地别。郭子仪万万没想到杜士仪竟肯如此拔擢重用自己,惊喜之余不免生出了深深的狐疑。看这样子,杜士仪都不止是对他父亲郭敬之慕名已久那么简单了,莫非和郭敬之其实早年有什么样的交往?可若真有这种事,他这个为人子的为何从没听父亲提起过?父亲为人最是藏不住话,要真的和闻名天下的杜士仪有旧,早就宣扬得人人皆知了!
  一场射猎之后,杜士仪一回到灵州都督府,便只见张兴和虎牙一同迎上前来。张兴文武兼修,在陇右就凭借勇武让人折服,可陇右那会儿几无战事,他又不可能真的以掌书记去领军,故而这次借了操练牙兵的名义,他很是亲自体验了一番书上兵法与实际的不同。而虎牙领兵,本就是擅长小股精锐的搏杀,自然更拿出了全副本领。此刻提到即将和仆固怀恩所领仆固部蕃军的较量,两人自然全都信心满满。
  “虽只是演练较量,可你们都有如此争胜之心,我可就放心了。”杜士仪莞尔一笑后,这才对张兴问道,“谢智的兵马,如今到何处了?”
  “应该已经过了都思兔河。”张兴一提到谢智,脸上的轻松之色立刻也无影无踪,“三受降城均有军报送来,近日确实常有突厥兵马前来窥伺,因此屯田军民人心浮动。”
  “唔……”杜士仪微微皱眉,又对虎牙问道,“都播故地那儿,可有什么消息?”
  “从都播到我朔方,不下三四千里,路途既远,消息自然颇为不便。”虎牙当着张兴的面,自然只能含糊一些,“而且拔悉密和葛逻禄在侧,只怕在三五年之内,都不可能帮上什么忙。”
  “我知道了。”杜士仪很清楚,占下那块飞地简单,但要在突厥以及葛逻禄拔悉密的眼皮子底下经营好那块犹如楔钉子一样的飞地,却是难如登天。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毗伽可汗纵使那会儿人之将死,可也不会把真正的好地方拱手送人,岳五娘能够两害相权取其轻,把都播故地要到了手,这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想到三受降城那边一触即发的形势,他不禁在心底暗叹了一声。
  李祎这一走,长舒了一口气的不仅仅是李隆基这个天子,得意的也不单单是李林甫,朔方的某些悍将还不是觉得犹如松了绑?换成李祎在时,经略军正副将曹相东谢智会这样阳奉阴违,自行其是?
  “大帅!”
  一个牙兵匆匆进来,行过礼后便急急忙忙地说道:“大帅,朔方经略军中今日放粟米,吴参军前去监理,可结果军中闹事,说是不但不足,还有霉变!”
  听得此言,杜士仪登时眉头倒竖。来圣严前日出发前往了定远城,三五日之内都不能回来,而李佺昨日黄昏则去了丰安军,偏偏是两人全都不在灵武城中之际,突然出了这样的事,其中深意就呼之欲出了。要知道,吴博说话虽直,可不但和来圣严相交极深,而且近来对他佐助良多,他怎能袖手不管?
第844章
闹剧
  相比多年前的六十万边军,经过先头燕国公张说为相时,一口气将二十万只负责屯田的兵马裁撤为民,现如今大唐的边军数量一下子锐减到不足四十万。可是,朔方军看上去不过区区六万多人,却都是精锐中的精锐。军中大多是父子相袭兄弟相继吃当兵这碗饭的,拿命在前头搏前程,故而四季衣裳米粮全都是官给,而非府兵时期的自备。不但如此,一场大战后若有缴获,主帅也往往会不惜重重犒赏麾下,以期收拢人心。
  当初杜士仪曾经对左右说过偏裨可以凌将校,士卒可以凌偏裨的景象,这些年已经露出了苗头。因为军饷所得不均等等事件闹出的小哗变,在四境边镇都层出不穷,只既然惊动不大,往往都被主帅想方设法压了下来。
  这一天的事情起因同样很小。不过是用斛量米发给军饷的时候,有几个士卒不满所得,硬是说量米的斛太平,要求高高堆起,堆起之后又不满意,还要用脚踹斛,如此才肯领回自己的那一份。从前也不是没有过这样的刺头,军需官亦不是第一次做这种事,闻讯赶来之后,当即便摆出了不耐烦的样子,将几人移到最后领米,实则言下之意便是等到其他人发过之后,再行给他们额外量米,届时多给也就不会引起什么麻烦了。
  可这一天来此监理的是录事参军吴博,他却看不惯那几个骂骂咧咧满脸横蛮的家伙。这时候,一个随行的小吏也不知道有意无意,在他耳畔低声说了一句,这几人是军中刺头,每逢发饷常常闹事,他顿时大为恼怒,皱起眉头就对军需官斥道:“历来军中发饷,大斛装米,以平为准,这些人分明是故意闹事,若不行军法,何以服众?”
  此话一出,那几个军中刺头顿时不干了。其中一个立刻嚷嚷了起来:“吴参军,你不是在朔方一天两天了,怎么能说话这么不凭良心!我们在前头提着脑袋不顾生死打仗,你们只知道在后头安安稳稳在衙门里头坐享其成,我如今不过是说句公道话,这就是闹事?这就得行军法?弟兄们,打开咱们装粮食的口袋,让吴参军好好看清楚,里头都是些什么货色!”
  此人一出声,四周围顿时围上来十几个人,将吴博身边的小吏全都给挤开了。其中一个甚至直接抽出了自己的佩刀,一刀刺在了口袋上,里头的粟米立时全都顺着破口漏了出来。就只见本应该黄灿灿的粟米中,不少都是发黑的,那抽刀刺袋的兵卒顿时冷笑道:“瞧见没有?吴参军,我们辛辛苦苦戍边打仗,换来的就是这些霉米!你要对咱们这些闹事的行军法,就先好好惩治那些竟然敢在咱们用血肉换来的饷米上做文章的奸徒!”
  “没错,杀了那些没良心的狗贼!”
  “若是真的行军法,他们才真该死!”
  “咱们辛辛苦苦卖命打仗,到头来才能得多少钱?”
  尽管吴博明经及第为官多年,可在此起彼伏的声音中,却犹如汹涌大海中的一叶扁舟,有心想说什么却每每被人用更大的声音压了下去。于是在远处看热闹的人群看来,他是根本不敢与人评理。一传十十传百,倘若说最初这儿只聚集了几十个人,那么须臾就有数百人将这儿团团围住,而且四下聚集的兵卒还在不断增加,不但使得四面八方水泄不通,而且局势隐隐有失控的痕迹。
  事到如今,吴博已经根本找不到自己的随从和那些小吏了。四周围将他团团围住的那些兵卒根本就不和他讲道理,反反复复就是一句话,发的饷米不足,甚至出现霉变,让他给个章程。可怜他今天只是轮值到此监理的,嗓子早就在四周围的逼问之下喊哑了,到最后甚至有人发起火来对他推推搡搡,一来二去,他的官袍零落不说,就连官帽也有些歪了。就在他狼狈不堪,以为再这么下去恐要出大事的时候,突然听到远处传来了一个铜锣似的嚷嚷声。
  “杜大帅来了!”
  这个声音须臾便传遍了各处,尽管聚集在此的数百人并未立时安静下来,可声音却明显有所减轻。杜士仪这才刚刚上任,在朔方军中还谈不上多少威信,他们听到的也不过是各式各样的传闻,有宣扬杜士仪往日政绩以及爱护军民的,也有诋毁他狠辣手段的,总而言之两种声音在军中彼此冲突,却是让底下的军卒不免无所适从。所以这会儿听到杜士仪亲自赶来,一时窃窃私语说什么的都有。
  而已经完全没了得体形象的吴博看到杜士仪排众而出走到自己面前时,只觉恨不得找一条地缝钻进去。尽管饷米不足或是霉变和他完全没有半点关系,可他既然受命前来监理,就担着干系,现如今被挤兑到了这个狼狈模样,怎叫素来在灵州都督府中最重视形象的他无地自容?尤其是看到自己那被人推搡得处处褶皱,而且甚至还有几条破口子的官服时,他就更难受了。正当他低垂着头不知道说什么是好的时候,突然感到有什么东西披在了自己肩上。
  他抬起头一瞧,这才发现杜士仪竟是解下了身上的黑色大氅披在了他的身上,蠕动了一下嘴唇的他看到杜士仪就此转身挡在了自己的身前,心中不由蹭地生出了一股莫名感动。发生这种闹剧,他本来就是如何请罪都不为过的,可杜士仪问都没问一句便解衣给他披上,随即站在他身前挡下了所有恶意。
  从四周围那众多人当中穿行过来时,杜士仪只带了张兴和虎牙,郭子仪等人全都留在了外头。此时此刻,他环视了依旧尚未安静下来的人群一眼,这才沉声问道:“事情我都听说了,据言是饷米霉变?”
  他完全不提不足,只说霉变,人群中骚动了一阵,却并未提出异议。要求量米时淋上斛尖甚至踢踹斛身以求多分一点,这种私心总不能拿到台面上说,因此,前头很快就有人嚷嚷道:“没错,大帅可以瞧瞧地上这些霉变的粟米,可是给人吃的?”
  杜士仪低头看了看脚下,随即沉默不语地蹲下身来,拈起一把被无数人踩过的破碎粟米,这才站起身。尽管已经沾染了尘土,但那些碎米当中发黑霉变的痕迹依旧很明显,于是,他便侧头看了一眼身旁的张兴。不用他开口,张兴便低声说道:“饷米发放乃是大事,来圣严曾经亲自带着我查看过存放这些米粮的仓库,而看守粮仓的也都是供事多年,据他所言从未出过纰漏。他还很是自豪地对我说过,这么多年了,朔方发放饷米从来没出过事。”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从李祎向自己举荐,自己带着来圣严揭开叶文钧伪作李祎书信开始,杜士仪便明白来圣严是个什么样的人。能让其自豪地说朔方发放饷米从来没有出过事,他几乎可以断定,此次闹事必是有人在背后挑唆的。此时此刻,再次捻动着手中那一把碎了的霉变粟米,他突然开口问道:“吴博,地上这些霉变粟米是怎么被人发现的?”
  呆在杜士仪身后的吴博虽然心乱如麻,可还没有昏头,深知此刻最要紧的是让杜士仪明白今日的前因后果,他便努力镇定了一下心神,从有人在领米时闹事到最后自己被人团团围住,有人抽刀刺破了领米的口袋,于是出现了这满地霉变碎米的事,全都一五一十说了,末了才低声说道:“大帅,都是我一时失察,这才……”
  “请罪的话以后再说,究竟是何人之责,现如今还说不清楚。”杜士仪打断了吴博的话,突然提高了声音,“之前那抽刀刺破米袋的人何在?”
  他这一声运足了中气,一时四周围人群中在微微骚动一阵后,终于完全安静了下来。众人你眼望我眼,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面对这种情形,杜士仪顿时哂然一笑道:“若是窥破了发米的玄虚,揭破其中情弊,本是应该有功,缘何却不敢现身?”
  他这样一逼问,人们顿时一阵喧哗,随即就往前后左右四处打量,可足足好一会儿,依旧无人现身承认。这时候,杜士仪方才沉下脸道:“不敢出面,是因为心里有鬼!朔方军中发饷米,历来为了防止各种情弊,都是拆包之后重新用斛斗称量,是否有霉米,领米时一看便知,当面便可以提出质疑!此人即使已经领完用米袋装了,为何不在领米处当众揭穿,却又故弄玄虚抽刀刺破?”
  见四周人群中一时议论纷纷,他便提高了声音:“朔方饷米,由节度判官亲自监管,节度判官来圣严在朔方为官多年,各位须知道他的人品!眼下我已命朔方节度先锋使郭子仪带人封锁了四面出入,即刻亲自检视在场所有人领的饷米,如若真有霉变,立时留存查证。各位不妨都好好擦亮眼睛,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然后再听一听看一看,左右都有谁唯恐天下不乱!”
  此话一出,隐在人群中的几个刺头登时惊怒交加。
  杜士仪只带了两个人进来此处,敢情是早在外头有所准备!事到如今,只能寄希望于外头的人反应快一些,否则这场戏就唱不下去了!
第845章
害群之马
  挤在这附近的数百人中,大多数都背着重重一个盛米的口袋,也是因为生怕自己领的米真有霉变,故而听到嚷嚷和传言之后,他们方才赶了过来打算评理。之前吴博根本难以让声音传到最后头,就是因为太过乱哄哄了,可杜士仪终究身份不同,之前让那个发现情弊的人站出来无人响应,后头的兵卒当中就已经有些哗然,待到杜士仪指斥此人心里有鬼,而且又明言领米的流程,他们不由得更生疑窦,故而杜士仪提出亲自检视时,他们顿时再无疑问。
  而且,因为杜士仪一句话,东张张西望望,试图找出某些煽风点火者的,竟不在少数。这下子,纵有人打算打破沉寂,这会儿竟也不好开口了。
  张兴虽是文官,却武艺卓绝,虎牙更是战阵上搏杀出来的精英,即便杜士仪只带着他们两个人,但在他们俩的维持下,四周终于渐渐呈现出秩序来。怀疑自己领米有霉变的一一上前,当着杜士仪的面将粟米倾倒在大斛之中,这下子好坏优劣一眼便能看出来。十几个人上去印证过后,立时四下里就传开了。
  “哪有霉变,全都是好的!”
  “杜大帅也说了,这都是来判官亲自监管的,他在朔方这么多年了,最是体恤将卒疾苦,怎会犯这种错?”
  “也别说这么肯定,毕竟才只查了十几袋米。”
  尽管也有人仍然抱着疑虑,可正如同杜士仪说的,想到之前装米的流程,更多的人渐生疑虑。眼看着人家装斛量米发放,并未看到有过霉变,难不成之前真的是故意闹事不成?也不知道查证了二三十人,终于有眼尖的士卒大叫了一声:“有了,那不是霉变的?”
  可话音刚落,吴博便又惊又怒地叫道:“大帅,这便是此前抽刀刺袋,质问于我的人!”
  那军士哪曾想到今天面对这样乱哄哄的局面,他又在脸上抹了两把浮灰,吴博竟然还能记住自己,一时间措手不及。看了一眼四周围,见还有自己人在,他方才色厉内荏地叫道:“吴参军认错人了!你说的那人已经刺破了自己盛米的口袋,可我这条却还完好无损!”
  “你这身材容貌,就是化成灰我也认得出来。而且,我也有证据。”吴博今天吃了好些苦头,心里憋火极了,这会儿不禁嘿然冷笑道,“之前我几次想要出声弹压,却都被你故意使人打岔,情急之下,我曾经攥住你的手腕理论,撕扯之下,应是抓伤了你的胳膊。有胆量你给我撩起袖子让人看清楚,然后好好说说,缘何既是揭开放米情弊的功臣,却躲在人后头不敢现身!”
  此话一出,也不知道多少目光全都汇聚在那军士身上。那军士原本拿着混有霉米的口袋上来,是希望能够出些乱子好脱身,谁知道吴博不但眼尖,而且心细,这下子他顿时骑虎难下。更让他意外的是,人群中突然有人嚷嚷了一嗓子:“没错,我到得早,就是这秦大疤嚷嚷着说是米发霉了!别看他把脸给涂黑了,他那样子就是化成了灰我也认得!”
  随着有人认出了这个秦大疤,继而便有更多的人出声叫破。见此人顿时狼狈非常,杜士仪方才似笑非笑地说道:“既是你这米袋中有霉米,且先退一旁,待我检视他人领的米再作计较。虽则你之前心中有鬼不愿出头,可我也不会没有证据便随意加罪于你!”
  杜士仪的这一态度顿时得到了一众军士的拥护,之前验证过手中米袋中皆无霉变的那些士卒,主动为杜士仪充当看守,以至于那秦大疤的几个同伴投鼠忌器,再加上米袋中各有玄虚,都索性悄悄往外躲,可出口已经被郭子仪守住,他们只能无奈又退了回来。须臾就是小半个时辰,几百号人一一验看完毕,除却这秦大疤之外,还有五个领过霉米的人。面对如此光景,吴博终于缓过神来,在虎牙的压阵下认出,这几个正是领米时的闹事之辈,一时间四周一片哗然。
  那正是几个在军中横行霸道骄横跋扈的刺头!
  里头杜士仪用明晰的态度和正确的手段压住了阵脚,外头郭子仪同样面对着不比战场厮杀稍弱的压力。因为掌管两万余人经略军的经略军正将曹相东,就这么带着大批偏裨将校站在他的面前!尽管他是宦门子弟,这些年来父亲官运亨通,自己也是制举及第多年战阵,可怎比得上曹相东起自卒伍,三十年来摸爬滚打领军一方的底气?可即便如此,他仍然带着麾下死死将曹相东阻拦在外。
  “曹将军,大帅军令如此,不查出内中发放饷米的情弊,不许放任何人入内,否则,末将便得受军法处置!”
  郭子仪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重申这句话了,而曹相东也不知道换过多少种说辞,甚至一度语出威胁,可自始至终就是无法突破郭子仪的把守。从前他对于这个裨将并无多少了解和重视,朔方经略军中勇士如云,很多人都能独当一面,郭子仪还没有出类拔萃到那种地步。可平日里他一旦板下脸来,就连副将谢智陈永也会噤若寒蝉,可郭子仪却始终不肯让路,他这才隐隐感到,自己小看了此人。
  “郭子仪,这次是朔方经略军中的内务,就算是大帅,也绝不会吩咐人阻我这经略军正将前去协同处置此事,你若以为单凭大帅军令便能自作主张,那便大错特错了!”曹相东想到京城来书,终于把心一横,厉声吩咐道,“左右给我听好了,若再有人敢拦阻,杀无赦!”
  眼见曹相东左右抽刀出鞘,一时竟是剑拔弩张之势,郭子仪顿时也动了真火。他自从被杜士仪复职经略军先锋使,曹相东明里暗里给他使的绊子就没少过,想到今天出城射猎得杜士仪托以重任,紧跟着又许以朔方节度先锋使,再加上刚刚杜士仪只带着虎牙和张兴入内时,将外间全都托付给自己看守的那种信赖,他登时摒弃了一切顾虑,竟是也随之踏前了一步。
  “若是曹将军要强闯,便踏着我郭子仪的尸体过去!”
  郭子仪素来治军宽和,与下头将卒打成一片,听得此言,左右亲兵顿时为之哗然。一时间,他的麾下齐齐随之上前卫护,一副不怕冲突的架势。
  曹相东眼见来真的亦不能让郭子仪退却,一张脸上终于露出了森然怒色。然而,他虽为经略军正将,不是战时却根本没有斩杀大将的职权,更何况杜士仪方才是名正言顺的朔方节帅,倘若他真的禁不住激动手,转眼间便是送给对方一个天大的把柄。即便肚子里万分憋火,可权衡利弊,再算算时间,他都不得不承认,这次很可能就此输了一局。深深吸了一口气后,他眯起眼睛盯着郭子仪好一会儿,最终一言不发转身就走。
  见主将都走了,其余将校偏裨以及亲兵士卒面面相觑,有的慌忙跟了上去,还有的则不免和曹相东一样,用带着几许寻味的目光端详郭子仪。至于有和郭子仪还算熟识的,则是趁人不备朝他竖起了大拇指,然后方才溜之大吉。不过须臾,刚刚满满当当全都是人的地方便完全空了出来。直到这时候,郭子仪方才觉得后背心已经湿透了,即便如今只是稍有暖意,尚未到动辄出汗的时节。
  他真怕曹相东动了杀心。他今日因扈从杜士仪出城狩猎,带了三百兵马,相比曹相东带的人并不少,可真正动起手来,有多少人敢真的冲着这位经略军正将挥刀?就连他自己,恐怕也会投鼠忌器。万幸刚刚曹相东的跋扈激起了下属的血气,否则这一关真的未必能过。可如今虽是暂且挡下了曹相东,却也意味着,他若是再回朔方经略军,那便只有死路一条!
  “郭头,郭头,大帅出来了!”
  一个亲兵用亲昵的称呼提醒了郭子仪一句,他转身一看,见果然是杜士仪在众多士卒的簇拥下出来,连忙迎了上前。行过礼后,他还来不及开口询问,杜士仪便冲着他颔首说道:“今日多亏子仪护持,因而我方才能够查出这几个害群之马。你给我亲自去传令,一个时辰之内,节堂聚将,迟到者斩!”
  郭子仪敏锐地觉察到杜士仪这言语中的杀气,心中一凛便立刻躬身应诺。果然,等到他再次见到经略军正将曹相东,转达了杜士仪的这一命令时,素来沉着稳重的曹相东亦是露出了一丝惊色,随即就把他打发了出去。
  一个时辰后,灵州大都督府节堂之内,一时众将云集。倘若没有杜士仪那句迟到者斩,也许会有人踩着最后一通聚将鼓赶来,可既然是有那句话,谁都不乐意去当那杀鸡儆猴的鸡,就连曹相东也在第一时间站在了自己的位子上。今日发放饷米时发生的那一幕,自曹相东以下,经略军中有名有号的几乎都在现场露了面,却成全了郭子仪不畏强权的威名,这会儿竟连交头接耳的人都没有。
  背后的手段使得,当面的桀骜却要不得!须知节帅之威,先斩后奏,又不是没人当过那刀下亡魂!
第846章
毒瘤
  自从有朔方节度使一职之后,灵州都督府也就兼有朔方节度使府的职能。偌大一座灵州都督府,都督府的属官在东边办事,而节度使的幕府官则在西边,两边不相统属,但往来自然就少不了,比如来圣严和吴博之间便素来相交莫逆。节度使则是据有节堂到灵武堂之间的中路所有建筑。至于整个后院,往往就是节度使主理。故而,当一个时辰前杜士仪回来,虎牙带队的一行牙兵把人从后门押进了灵州都督府时,并没有引起多少涟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2/5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