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风月(校对)第3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9/571

  范承佳初到鄯州就听闻了郭英乂的凶名,再者上任不久又吃了郭英乂一个下马威,故而对这位出身将门而又武艺超绝的下属,他是半点办法都没有。因而,眼见得郭英乂竟敢无视杜士仪就这么拂袖而去,他心里竟有一丝莫名的快意,等人快要出门方才想起,若这么放走了郭英乂,不但杜士仪丢脸,他这个鄯州刺史知陇右节度事更是颜面全无。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门外那个黑塔似的大汉竟然只用了三两招就把郭英乂给制服了。
  即便郭英乂最初轻敌,可放眼河陇,能制服此獠的人屈指可数,杜士仪这近卫果然不凡!
  所以,等看到张兴听杜士仪这一声不可无礼,松开手任由郭英乂就这么跌倒在地的时候,范承佳心中一阵解气,却还走上前去把郭英乂拉了起来,口中低声劝道:“纵使一言不合,颖则怎可在杜中书面前如此造次?杜中书本天子近臣,兼知制诰,此次前来鄯州更是主动请缨,陛下赏识非常……”
  郭英乂根本就没听清楚范承佳说的这些话,他只知道,自己竟是一时轻敌就这么败在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区区护卫手中。借着范承佳的搀扶站直了身子,他一时眼露杀意,竟是一把将范承佳拨在一边,怒喝一声就对着那黑大个疾扑了去。
  这一招饿虎扑食,他从小习练了多年,自忖就是再精壮的汉子也禁不起这一招,可谁曾想对方仿佛料到他还会卷土重来,微微下腰后遽然出腿,随着一道凌厉的风声,范承佳就感觉到扑面劲风袭来,竟是不由自主地连退三步。
  而再次交手的两个人,这一次竟是平分秋色。郭英乂尽管带着护腕护指,可刚刚那一击之下,他只觉得对方的腿犹如精铁所铸,这会儿从手指手腕手肘到肩窝都隐隐作痛,心里哪还会不知道对方必然是戴着护腿。而张兴也好不到哪去,退回杜士仪身侧的他眯着眼睛审视着对面这个和自己年纪相仿的小将,心中隐隐生出了难以名状的警惕。
  赤毕因前往凉州,所以把随侍杜士仪的任务交托给了他,没想到这郭英乂竟不是徒有其表的将门子弟,他自幼习武,又在山林中战熊搏狼,可最初那一次是占了对方猝不及防的优势,这一次竟然就平分秋色了!
  郭英乂终于回过神来,刚刚那一击之下受到震动的肺腑,这下子已经全都平息了下来,可一贯的傲气和自负让他不能就放着这么一个让自己吃了亏的家伙不管。他甚至压根没有去看面色铁青的范承佳一眼,盯着杜士仪身边的张兴,一字一句地问道,“如此俊杰,竟然屈身为护卫,就不知道在军中豁出去一搏,大好前程就可就此收入囊中吗?我郭英乂从来不和无名之辈交手,你报上名来!”
  范承佳刚刚好心被当成驴肝肺,已经气得脸都青了,这时候听得郭英乂竟然还当着杜士仪的面挖角,他几乎又给气乐了。
  这郭英乂难道是因为太过得天独厚,入仕之后又一帆风顺,所以脑袋被驴踢了?能够在这种时候随侍在杜士仪身侧的,必定是心腹中的心腹,指不定是杜家的世仆,哪里是能够轻易挖角的!
  张兴起头听说郭英乂是郭知运的季子,还有些好奇,可之前在外头听见里头的对话,交过手后,又见其竟是如此德行,他不禁面色古怪。好一会儿,他才淡淡地答道:“我乃深州鹿城张兴,曾事杜中书为河东节度掌书记,如今忝为杜中书记室。本就是无名之辈,不劳郭将军惦记。”
  曾为河东节度掌书记!
  自己辟署了陇右节度掌书记的范承佳自然知道,掌书记是何等要职。也就是说,当初杜士仪为代州长史兼河东节度副使的时候,幕府之中的机要文书,和各方权贵的往来书信,再加上各种军政要务,全都是眼前这个看似只有匹夫之勇的黑大个一人经手的!而此人竟然丢下掌书记之职带来的出身和前途,随同杜士仪进京任官,甚至至今仍然担任并非正经官职的记室,此等忠诚和情分更是难得。至少,他自己离任鄯州的时候,可别指望他提拔的掌书记会如此不离不弃!
  “河东节度掌书记?记室?你竟然不是……”郭英乂已经觉得脑子有点不够用了。他使劲晃了晃脑子,正想再说什么,突然只听得杜士仪一声轻咳。
  “郭将军,你闹够了没有?”见自己这句话果然让郭英乂的脸上变成了猪肝色,杜士仪倏然目光转厉,词锋更是一时凌厉无匹,“郭大帅当年确实威震河陇,人人敬仰是英雄好汉,可这不是你在河陇就能不敬上官,恣意胡为的理由!你以为奇骏是无名之辈?他曾经在岚谷县平乱,弹压叛军,安抚百姓,无人不服。他也曾经在代州佐我治军安民,做客州学,诸学子敬仰。他更曾经在面圣之际为圣人赏识,欲简拔为十六卫官,却婉言谢绝。相形之下,你虽为郭老将军之子,年方二十许便释褐授鄯州柔远府左果毅,范大帅用为兵马使,更以武艺超绝闻名河陇,可你扪心自问,除却门荫之外,尔有何功?尔有何劳?”
  范承佳两年多来积在肚子里的一口恶气,全都在杜士仪这义正词严的斥责声中给出了,一时只觉得快意十分。而郭英乂即便气得浑身发抖,可要比嘴皮子他比不过杜士仪,想比拳脚,杜士仪身边还有个虎视眈眈的张兴在,待想要重施故技拂袖而去,他又担心外头杜士仪还有埋伏再让自己出丑,一时只能站在那里生受这一把把的话刀子,心里已经是恨急了。
  他长这么大,什么时候吃过这样的亏?
  然而,杜士仪大多数时候温润有礼,待人谦和,可那也得看是对什么人的。既然查访到了此次两军群殴之后的离奇死伤隐隐和郭英乂有关,他自是得理不饶人。趁着左金吾将军李佺此刻应该在某人配合下,在外头摆事实讲道理解决事端的机会,他充分发挥了读书人能言善辩的优势,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总之是反反复复把郭英乂的老子郭知运给拿了出来,当做正面例子教训郭英乂,成功堵住了对方的嘴,这一说便是滔滔不绝小半个时辰,竟然连话都不带重样的。
  范承佳已经听呆了,张兴亦是大为叹服,至于郭英乂……可怜的家伙最初还攥着拳头气急败坏,但在魔音贯脑之下,他到最后已经有些浑浑噩噩,直到发现四周陡然清净了,这才一个激灵惊醒了过来。
  杜士仪终于算是说完了?
  不等郭英乂开口,外头就传来了一个声音:“杜中书,范大帅,李将军在鄯州都督府门前审了长安禁卒以及鄯州军互殴死伤之案,如今已经派人去提凶嫌,门前群集的人已经跟着去了!”
  此话一出,郭英乂终于再也顾不得其他了,一个箭步往外冲去。这时候,杜士仪方才侧头看着有些措手不及的范承佳,微笑说道:“范大帅和我一块出去看看如何?”
  “好,好。”范承明口中答应,心中却无论如何也不能置信,外头的那些人既然被人煽动,这一次竟然会散去得如此之快。
  然而,等到他和杜士仪并肩来到了鄯州都督府大门口,面对的就是一片空空荡荡的大街。别说从昨天开始就占据了门前哭闹不休的那三个死者家眷了,就连看热闹的人,以及鄯州军的其他军卒,竟是也全数不见影踪。大门口站在左金吾将军李佺身边的,只有一个依稀有几分熟悉的身影。
  “河西讨击副使,左领军卫郎将王忠嗣,见过杜中书,范大帅。”
  尽管范承佳才是这鄯州之地的主人,但因为杜士仪乃是领旨而来,王忠嗣先见杜士仪,后见自己,范承佳也挑不出毛病来。更何况,王忠嗣乃是天子养子,昔日萧嵩和李祎都对其信赖备至,如今的河西节度使牛仙客也对其敬礼三分,范承佳少不得满脸堆笑寒暄了两句。
  等他问起对方的来意时,王忠嗣这才笑看杜士仪,极其恭敬客气地弯腰说道:“昔日忠嗣在云州,蒙杜中书委以重任,因而练兵有成,治军亦有得,治河西之后,方才能够有如今的功绩。如今听闻杜中书到了鄯州,牛大帅得知之后,立遣我前来问候,刚刚正逢李将军在这鄯州都督府大门口主审鄯州军和长安禁卒斗殴之案,我既然到了,少不得帮忙弹压。”
  王忠嗣当年曾经助守云州,这种事尽管不是秘密,但不是特别关注王忠嗣,抑或是留意细节的人,当然不会注意到。至于牛仙客,他曾经和裴宽同为萧嵩座下判官,为人忠厚少言,却精明能干,因此不但深得萧嵩之意,和裴宽也颇为相得。故而杜士仪派张兴送信求助,牛仙客就二话不说直接把王忠嗣派了出来。人是一大早就和张兴到了鄯州,却在这会儿才真正露面。
  王忠嗣也曾经当过河西节度使麾下的兵马使,但他在云州小试牛刀后,到了河西后便一度立下败敌数千的大功,而且面对的是吐蕃赞普麾下的精锐,兼且父亲王海宾亦是河陇宿将,纵使郭英乂挟父亲郭知运之威,在王忠嗣面前仍然半点劲都使不出来。因此,见王忠嗣对杜士仪执礼甚恭,他就别提多憋气了。可是,王忠嗣接下来的一句话,更让他一时乱了方寸。
  “对了,此次行凶的凶徒,我已经命麾下精锐协同李将军所部前去抓捕,必定献于杜中书足下!”
  都怪他刚刚被杜士仪拿话绊住,否则怎至于如此!
第734章
一线生机
  “王忠嗣,这是我的陇右鄯州,不是你的河西凉州!”
  郭英乂没有想到杜士仪不过是使计把自己绊在了范承佳那儿,却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把王忠嗣从河西弄了过来给李佺压阵,而且还在大庭广众之下审理了两军群殴事件。最要命的是,他连李佺是怎么审理的,是如何让喊冤的人以及围观的人散去都不知道。此时此刻,急怒之下的他如此大喝了一声,却见王忠嗣就这么转过身来,用讥诮的目光瞥了他一眼。
  “无论是陇右鄯州,还是河西凉州,都是王土,都是陛下的天下,你我不过是任职此地,何来你的我的?”王忠嗣虽然是武将,但养在宫里书也没少读,这会儿直接一言把郭英乂噎得没了下文。
  冷眼旁观的范承佳这时候终于明白,倘若这次的事情真是郭英乂主使,那么,此人算是完了。杜士仪既然有本事从凉州牛仙客麾下把王忠嗣给调了来,那么,就绝不会轻轻巧巧放过这一桩案子。于是,他在一瞬间就做出了判断。
  “颖则,王将军乃是河西名将,萧相国也好,信安王也好,如今的河西牛大帅也好,全都信赖备至,你怎可如此出言不逊?再者,正如王将军所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你怎敢说这陇右鄯州是你的?”范承佳从来没有过如此义正词严指斥郭英乂的机会,今天狐假虎威终于得以一泄心头之怒,他自是声音越来越高,最后竟是声色俱厉。
  李佺这些天几乎焦头烂额,今日一朝翻盘,用各种无可辩驳的人证物证在围观军民面前审理了此案,又有王忠嗣所部亲卫与他自己的部属一块去捉拿凶嫌,他只觉得十拿九稳,心里一块大石头顿时落地。眼见得王忠嗣和范承佳一前一后对郭英乂发难,想到就是此人小小一个柔远府左果毅,竟然敢算计他这个左金吾将军,他自是心头恨极,当即淡淡地说道:“想来是郭家在河陇威名太盛,军民称道,以至于郭将军忘乎所以了。”
  郭英乂虽自负狂妄,可还没到无知无畏的地步。感觉到旁人竟是把一顶最恐怖的大帽子扣在了自己的头上,他登时面色发白,分明已经进入了初夏的季节里,他甚至感到后背心生出了一阵阵凉意。
  他只是一直都想在鄯州再进一步,故而让人探查长安禁卒的行踪,可谁曾想那些禁卒竟是和鄯州军将士互殴了起来。在此之前,他就听说北门禁军多桀骜,所以还特意预备了他们的行头,想趁着有纷争时激起众怒,然后自己振臂一呼两头弹压,声名必然可以直达天听。谁让之前萧嵩在河西那连场大战的时候,他全都没赶上,而今大唐又要和吐蕃在赤岭立碑划定边界,如此一来鄯州至少可保两三年太平,他到哪里去立战功,如何飞黄腾达?
  “我只是一时失言,没有那个意思。”尽管历来不愿向人低头,但此时此刻,郭英乂竟是对着王忠嗣深深一躬道,“是我刚刚太过冲动,冒犯了王将军,还请王将军见谅!”
  王忠嗣见郭英乂致歉,当即轻描淡写地说道:“郭将军日后出言谨慎些就行了,忠嗣虽任职河西,可先父也好,我自己也罢,乃至于河西牛大帅,陇右范大帅,都只是为陛下守边,为大唐镇戎夷!”
  总之这会儿多说多错,郭英乂咬咬牙,当即就不再说话,心里却恨不得飞回去,让那些参与了之前之事的人全部都迅速离开湟水城。然而,怕什么就偏偏来什么,只是区区一会儿功夫,就只听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紧跟着,一骑人风驰电掣地趋近,最后勒马稳稳停下。
  “报,冒称禁卒行凶之人犯已经全数拿下,共计四人!”那滚鞍下马的使者说着突然看了郭英乂一眼,随即朗声说道,“后队已将此四人押来!”
  完了!
  郭英乂只觉得一颗心沉入了谷底。倘若那四个人就此将他供认出来,那么,别说什么锦绣前程,天子盛怒之下,就连他自己的性命都未必能够保得住!
  杜士仪和李佺互相对视了一眼,又和范承佳商议,因鄯州都督府门前地方有限,索性选择了鄯州在处决死刑犯人时的坊市西北,名曰三阴槐之地,再审此次两军互殴之案,并命人敲锣打鼓知会全城军民。杜士仪理所当然地不想出这个风头,李佺一口气已经差不多出了,两人既然都退让,范承佳上任两年多第一次得到这样的机会,当仁不让接了过来。而郭英乂被王忠嗣看住,他又哪里敢就此煽动军心挑起变乱,只能心乱如麻地跟着一块去了三阴槐。
  眼看着一样样物证呈上来,一个个人证带上来,他方才第一次意识到自己自认为灵机一动万无一失的计划,竟是有这么多的漏洞。因此,当最后四个人被带了上来,甚至还在他们的家中搜出了禁军服色,甚至于连裁缝铺的裁缝都被找了出来的时候,他已经几乎连站都站不住了。
  父亲戎马一生,才让他有了远比别人高的门荫,才让他能够甫一释褐便得了兵马使之职,这次他出了这样的差错,怎么办?究竟怎么办?
  郭英乂那变幻不定的神情,杜士仪一丝一毫都没有遗漏,全都看在眼里。将门虎子因为出身以及武艺的缘故,无可避免有些傲气,这一点,王忠嗣当初也并非没有。只不过,初阵之际的表现,这是真正的名将和纸上谈兵者的区别;而聪明和勇气放在什么地方,这则是真正具大智慧者和只会耍小聪明人的区别!对于出身低阶将门,凭一己之力节度陇右的郭知运,他自然敬佩服气,可郭英乂这等只会靠父荫,又视人命为草芥之辈,他哪里瞧得上眼!
  此时此刻,范承佳面对那四个被摁跪在自己跟前的健硕军士,一眼就认出其中一人是郭英乂身边的得意之人。他几乎是竭尽全力方才按捺住了胸中狂喜,厉声问道:“尔等四人,缘何自制禁卒服色冒称禁卫,杀伤鄯州军袍泽?”
  早在王忠嗣以及李佺麾下军将赶到的时候,这四个人就被人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了。听到范承佳的质问,四人都不由自主地扭头去看旁边,等发现之前害得他们猝不及防束手就擒的陈昇和马杰并不在此地,他们顿时恨得咬牙切齿。
  若非郭英乂身边还混进了这等吃里扒外的人,他们怎么会轻易束手就擒?
  因此,当范承佳提高声音再次重复了这个问题之后,四人之中年纪最大的那个便冷笑道:“死则死尔,何需多问?”
  闻讯前来旁听的人中,鄯州军士卒占了大多数。此刻,听到这四人竟是不辩解,被那一样样人证物证弄得将信将疑的军卒中间,顿时好一阵哗然。站在前头的一个军士恰好认识刚刚这出言光棍的汉子,当即恼怒地嚷嚷道:“秦越,真的是你干的?你竟敢朝自己的袍泽下去手?”
  “就是,有什么隐情就说出来,朝自己人下手,这究竟是为什么?”
  “对,总得有个理由!”
  尽管这四个人都是自己精挑细选,喂饱了钱的,可这会儿郭英乂没有丝毫把握他们能够在群情激愤的质问下依旧守口如瓶。眼见得已经有人在嚷嚷不说就动刑,他又见范承佳嘴角含笑,分明正等着这话,他不禁使劲吞了一口唾沫。正当他把心一横,想要站出来说些什么的时候,就只听得人群后头传来了一阵骚动,紧跟着刚刚还一团乱糟糟的人群分出了一条通路,让了一个头扎素白孝带风尘仆仆的人匆匆进来。
  无论范承佳也好,杜士仪李佺王忠嗣也罢,面对这一幕全都有些意外。而那来者步履踉跄地上了前来,看也不看那四个如今已是千夫所指的犯人,径直走到了郭英乂跟前,双膝一软跪了下去,颤声说道:“三郎君,大郎君战死了!”
  此话一出,全场一片安静。杜士仪愣了片刻,方才醒悟到此人说的是郭英乂之兄郭英杰,而四周围的人想来也先后明白了过来,惊呼声此起彼伏。而郭英乂在一瞬间的脑袋空白后,竟是生出了一种不该有的狂喜。
  长兄竟然在这个时候突然战死了?这可终于为他争得了喘息一口气的机会!
  “阿兄……阿兄怎么去的?”
  “幽州薛大帅派大郎君将兵一万,与奚人合击契丹,谁知道可突于大军忽至,其中甚至还有突厥兵马,奚人见状蛇鼠两端,裨将乌知义、罗守忠将兵从小路撤退,只剩下大郎君独立支撑,一直拼到了最后一刻……”来者说到这里,竟是伏跪于地泣不成声,“可突于让人拿着大郎君的首级招降,可因为大郎君誓死不降,麾下所部六千多军马全数战死!”
  全数战死,六千余兵马以及幽州道副总管郭英杰全数战死!
  每一个人都觉得耳朵嗡嗡直响。尤其是亲历了去年幽州一战的杜士仪,更是生出了一种莫名的寒意。
  他太小看契丹那些虎狼之辈了!不知道被李林甫运作之后调去幽州的白狼,在此次战事中如何!
第735章
替罪羊,心不平
  即便杜士仪本打算一定要让郭英乂这个自负而又自私的家伙恶有恶报,可是,面对这样一个惨烈的消息,他仍然难以避免地生出了几许动摇。
  郭英杰战死之后还被人砍下首级招降麾下余部,可余部竟然因同仇敌忾之心而誓死不降,足可见郭英杰平素治军恩威并济,这才能够让将士归心。如此一员难得的将领,竟然就这么战殁,甚至连麾下军马也全军覆没,实在是太让人扼腕了!
  “阿兄!”郭英乂惨呼一声,双膝一软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声嘶力竭地惨嚎道,“父亲在世的时候就盛赞你兵法独到,武艺超群,没想到你竟然就这么抛下我走了!阿兄,阿兄!”
  郭知运担任陇右节度使,镇守鄯州整整七年,几个儿子中,唯有长子郭英杰和季子郭英乂继承了他的衣钵,武艺高强,又善于经营人脉。而郭英杰更因为是长子,承袭了父亲太原郡公的爵位,再加上骁勇善战,在郭知运卒后先在河陇为将,而后转调河东、幽州,十余年便官至幽州道副总管,左卫将军,在河陇军民中亦是有颇高声望。如今听得他如此惨烈的死法,再加上郭英乂那仿佛声声泣血的恸哭,一时竟有不少军民加入了洒泪的行列。
  面对这一幕,纵使王忠嗣因为杜士仪的信,知道郭英乂是何等人物,纵使李佺对此人深恶痛绝,纵使范承佳恨不得借此除掉这样一块绊脚石,可眼见郭家在鄯州如此得人望,郭英杰死在异地,尚且能够让军民这般痛哭失声,他们全都在暗叹幽州战局的同时,暗自起了警醒之心。
  而郭英乂在痛哭了一阵子之后,终于擦干眼泪直起腰来,继而扶膝起身,竟是目视那四个面色各异的犯人,沉声说道:“阿兄为国捐躯,我这个当弟弟的虽一事无成,却亦是郭氏子弟,不能堕了郭氏声名!尔等竟敢冒称禁卒,伤害鄯州军中袍泽,实在是罪无可恕!现如今范大帅亲审,是再给你们最后一次机会。把你们所作所为原原本本供述出来,如此尚可不牵连家中妻小,否则此等大罪,尔等家中妻小亦不得幸免!”
  这家中妻小四个字,他刻意加重了声音,听在那四人耳中自然犹如重锤一般。他们自从跟了郭英乂之后,在鄯州军中素来横着走,家中富足,妻儿无忧,现如今直接把郭英乂供出来倒是容易,可郭英杰刚刚力战不屈而死,无论是念在这样惨烈的捐躯,还是念在郭知运从前的功劳,朝廷追赠抚恤必然是不会轻的,甚至还会惠及郭英乂。而他们把郭英乂供出来容易,可自己未必免死不说,郭英乂指不定会怎么报复他们的家人,如此当然不划算!
  因而,刚刚那个本就咬定了不过一死的军士立时义无反顾地叫道:“是我等和死伤的那几个人有私仇,故而方才趁着他们和禁卒互殴,趁机换上了禁军的服色公报私仇,没有什么别的缘由!左右不过一死罢了,我们以死谢罪就是!”
  话音刚落,他陡然之间屈膝半蹲,在鞋底上一抹,手中多了一把明晃晃的薄刃匕首。那匕首甚至连把手都没有,在满场惊呼声中,他迅疾无伦地将那甚至连把手都没有的匕首插入了喉咙,一时喷涌出了大量的鲜血。范承佳何尝在现场见过这等血腥的一幕,整个人都惊得木了,而李佺和王忠嗣,则是几乎不分先后地厉声喝道:“拦住其他三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9/5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