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风月(校对)第3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4/571

  杜士仪原原本本将当时那桩案子娓娓道来,尤其是突出了当时还是童子的陈季珍仗义执言,见李隆基果然大为惊异,他又将陈宝儿前些年跟着自己为记室,在成都、在江南、在云州之战,林林总总的表现都渲染得淋漓尽致,末了方才说道:“他的底子已经很厚实了,但因为出身低微,因而不欲早仕,更愿意趁着年轻好好做几桩实事,臣就依从了他留在云州主持培英堂。”
  “果然是少年出英雄。”这一次换成武惠妃赞叹连连,她看了一眼场上预备下场的姜度窦锷以及光王李洽寿王李清,含笑说道,“不过开元十二年至今,也已经八年了,杜中书收了一个弟子之后,怎不曾再多收录几个弟子在门下?”
  “臣当年在成都时初见陈季珍,也是见他年纪幼小,在山野之地却能够勤奋苦读,如此良才美质埋没实在是可惜了,这才动了惜才之心,将他带在身边言传身教。至于此后数任,一直都太过繁忙,哪里还有工夫收录弟子?不过,之前宇文夫人倒是曾经提过,让我教导他家大郎,我和宇文兄当年相交一场,故而推辞不过,只能答应了,其实心里着实是诚惶诚恐得很。”
  李隆基听到杜士仪竟然还答应了收宇文融长子为弟子,不禁有些微微吃惊。可想到杜士仪对宇文融一贯恪守朋友之道,如今照拂其长子也并不奇怪,他便叹了一口气:“宇文融流死岭南,朕其实也惋惜得很。他固然有罪过,但罪不至死,更何况他财计之能甚至更胜裴耀卿,朕本来还打算大用他的。你既然答应了他的夫人,便多尽心力吧。倘使其长子真是人才,记得向朕举荐。”
  “是,臣代宇文审多谢陛下!”
  杜士仪竟然不下场,姜度窦锷对视一眼,嘀嘀咕咕说了一句便宜他了,而寿王李清和光王李洽却各自都有些不得劲。至于旁观这场比赛的诸王,没有费太大劲就得知了御前的那一番谈话,对于天子竟然如此体恤信赖杜士仪,自然是羡慕嫉妒恨。
  身为皇太子的李鸿甚至在和鄂王李涓单独相处时,低声说道:“我等名为皇子亲王,真是远不及杜君礼一介外臣!”
  李鸿和鄂王李涓光王李洽的关系最为密切亲近,听到这样怨望的话,李涓甚至压根没有去劝解,而是嘿然笑道:“何尝不是?阿爷对于有才能的外臣多半会不吝重用,可对我们这些儿子却如同防贼似的。你身为太子,现在却连东宫都不让呆了,至于我们,成婚后就住在劳什子的十王宅,连出个门都难!甚至就连咱们的名字,也是今天改一回明天改一回,听说之前又有人说过有什么不好,反正只凭阿爷随心所欲改就是!别看十八弟现在风光,想当初咱们谁没有那样的时候?”
  是啊,想当初他们的母亲深得圣眷的时候,他们这几个从小就聪明伶俐朗秀俊俏的儿子,何尝不是父亲的心头肉?
  李鸿苦涩地叹了一口气,等想到太子妃的殷殷嘱咐,他才打起精神来。就在这时候,场中突然传来了一阵阵欢呼,他慌忙抬起头来,却发现最后一个出来的张兴已经上场了。只见那红衣大汉手提鞠杖上马,一勒缰绳后,身下骏马竟是载着举杖而立的滴溜溜转了一圈,直到他向天子在内的众人齐齐致礼之后,方才最终放下了前蹄。
  而这时候,李涓更是冷笑道:“如这样的勇士,我们兄弟谁不想简拔提携在身边,可我们谁敢?”
第700章
马球场上见英豪
  杜士仪又不是千里眼顺风耳,当然不知道李家那些皇子们正在背后腹诽于他,然而,耳听那一声表示开场的鼓响,紧跟着场上便风云突变厮杀在一起,他不禁深深吸了一口气,一时竟有些牙疼。
  幸好幸好,他没上场去丢脸!要知道,他这些年忙着当官,吟诗作赋这种雅事因为来往的名士众多,不得不尽力而为,练武强身因为关系到长命百岁的问题,也不敢马虎,但需要太多人相陪的马球就真的没那么多功夫了。反倒是张兴在代州时,常常被与其交好的段广真请到军中,动辄是需要几十人的马球大赛,今日的阵仗,他带了这家伙来,真是英明神武的决定!
  尽管场上斗争激烈,但杜士仪看着看着,便觉察到了那看似如火如荼的争夺之下,吐蕃人的那支马球队,似乎并没有尽全力。尤其是每每要和光王李洽以及寿王李清发生激烈碰撞的时候,他们都会第一时间收摄力道约束马匹,显然,和皇子们同场竞技,纵使是来自异域的队伍,也不是没有顾虑的。须知他从前可观瞻过段广真在代州军中主持的几场马球赛,端的是一个人仰马翻,流血受伤乃是家常便饭。一场比赛下来,往往是人人挂彩,无一幸免。
  而姜度和窦锷的压力就要大得多,可崔俭玄担任外任官,他们两个在如今一年一度的大唐马球赛中还有干股,纵使不会去和李清争抢主导权,可闲来没事到场看看还是常有的事,故而这支吐蕃队伍无人不认识他们。鞠杖飞舞之间,两人很快就灰头土脸,可他们早就习惯了这种争斗,反而驾轻就熟游刃有余,纵使一支鞠杖就在距离姜度面门不过盈寸之地擦过,姜度也没有任何变色,脸上反倒是更加兴奋了起来。
  至于本是无名之辈,又在天子面前受了接见的张兴,自然更是吐蕃人真正的众矢之的。纵马冲撞,鞠杖挥击,每时每刻,他都要提防这样的突然袭击,再加上一时无法融入配合之中,因此开场之后他自是乏善可陈。然而,他终究是真正上过大阵仗的人,几次三番之后便捕捉到了机会。一次争抢之际,他窥见光王李洽那儿正有空挡,立时毫不迟疑地挥杆击出,而落后一步的吐蕃球手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一杖竟是往他面门直击而来。
  尽管看清楚这一击的人并不多,但李隆基身为马球场上纵横不败近三十年的顶尖高手,再加上一直在关注张兴的表现,自然看在眼里。他一下子抓紧了扶手,身子微微前倾,脸上露出了森然怒意。而杜士仪更是大多数精力都放在张兴身上,一时也不禁倒吸一口凉气,险险没有惊呼出声。
  就在这样的危急关头,张兴多年弓马武艺的磨练终于呈现出了效果。本是从俯下身击球到挺身的他竟是整个人就势翻落马背,随即一脚踩蹬,整个人在马腹下敏捷地一挪,竟是转而从另一边再度跃上马背。而对于那个打人而不是打球的吐蕃球手,他也没有半点手软,坐稳之后双脚一夹马腹,便犹如离弦之箭似的直撞了过去。
  开场到现在,他几乎被人压着打,纵使再好的脾气也早就消磨光了。更何况他从来就不是什么善茬,眼见得对方避让不及,把心一横后竟是打算拼一个你死我活,他嘿然一笑,凭借手中的缰绳和双腿,整个人几乎全部伏在马背上,竟是生生往旁边堪堪避开了一尺,特意挑选了一副环铁护腿的他故意用自己的小腿往对方的小腿蹭去。
  “啊!”
  这一声惨叫几乎是和光王李洽挥杆进球的一刹那同时。尽管皇子诸王之中有不少为了李洽进的这全场第一筹而欢呼雀跃,可那一声惨叫显然吸引了更多人的注意力。眼见得刚刚还聚在一块抢球的众人四散分开,一个吐蕃球手竟是稳不住身子跌落马背,一时四下里议论纷纷。然而,马球赛上因为受伤而退场的事几乎是家常便饭,一旁在场边观战的几个吐蕃人慌忙上前把受伤的球手扶起架了下来。当有人看见其小腿处那殷红一片的血迹时,无不面面相觑。
  那黑大汉好凶残,真的是读书人么?
  而武惠妃眼见得杜士仪今日带来的这张兴竟然是助光王李洽拿下了第一筹,脸色不禁变幻了起来。然而,大约是把第一个对手直接送下了场,张兴接下来便放开了手,或助攻,或吸引人注意然后传球,全场就只见他策马飞奔,在各种激烈争抢中寸步不让,不消一会儿就已经身上尽是尘土。等到率先拿下五筹的时候,下场的他衣服脸上完全都看不出任何本色,眉毛处甚至还有一道露出血痕的深深擦伤。
  “这五筹能够拿下,都是尔等奋战之功!”李隆基却为之大悦,把今日下场的人全都召到了面前后,便吩咐宫人每人送了一盏酒,随即自己取了一盏在手,脸上尽是意气风发的笑容,“美酒酬勇士,接下来朕还要好好看看你们的本领!”
  纵使是姜度和窦锷,今天有两个皇子在场,往日很喜欢别苗头的他们两个全都缩了头,由得李洽和李清挥杆在前头相争,当然,送出好球也是很有必要的。当然,那个张兴仿佛对于火中取栗似的争抢很感兴趣,往往能够在最激烈的争夺中把球给截下来,至于传给谁则全看位置好坏了。他们俩就也都收到过相应的传球,只不过两人既然无心相争,自是都传给李洽和李清兄弟了。于是乎,这会儿还被李隆基恨铁不成钢似的责备了两句。
  “马球场上无君臣,若是有必胜的把握,只管上前挥杆击球,别给我耍花招!”
  此刻不是在朝会上,面对的又是自己当成子侄辈的贵介子弟,李隆基也就没有端着身份口口声声朕来朕去的。耳提面命教训了窦锷和姜度的磨洋工之后,他又以过来人的身份提点了李洽和李清两句。等到把这四人都屏退了,他方才端详着张兴,突然开口问道:“张卿觉得,今日孰胜孰败?”
  这一问就连武惠妃都为之侧目。而张兴尽管意外,仔仔细细想了一想,他还是老老实实地摇头道:“未到完结,臣不敢轻言胜负。但这些吐蕃球手球技精妙,反而马术稍逊一筹,看样子大约因为所乘不是熟悉的马匹的缘故。”
  “哦,刚刚朕看你回避那对着面门挥击而来的鞠杖时,犹如杂耍似的从马背一边翻下来,又从另一边翻上去,难不成你所乘就是熟悉的马匹?”
  李隆基这一问,一旁的杜士仪便代为回答道:“陛下这话,臣厚颜代替奇骏答了。今日进宫,臣是以马术不精为由,带进了两匹自己的坐骑来。”
  此话一出,众人全都意外得很。宫中诸厩之中有的是骏马,来参加马球赛的贵介子弟,有的是一场比赛之后获赐把坐骑带回去的,鲜少有人直接把自家的坐骑给弄进来。武惠妃便忍不住莞尔笑道:“杜中书还真是别出心裁。”
  “怪不得能够如臂使指。”李隆基恍然大悟,可对于如此小小作弊,他倒是没什么不高兴的,而这时候,杜士仪少不得又补充了一句。
  “故而奇骏所乘,乃是他从代州开始就一直骑熟了的坐骑。往日他曾经应代州军兵马使段广真的邀约,与其一同参加两队足有百人的马球赛,故而乱战功夫自是一流。”
  百人马球赛!
  这种事李隆基也听说过。大唐不少边军之中,时常回有马球赛作为日常训练骑兵的项目,其中甚至有因为这样的马球赛而损兵折将,于是为御史弹劾的。杜士仪在代州竟然首肯自己拔擢的兵马使推行这样的训练,足可见颇有担当。他当下一击扶手,欣然吩咐道:“既是天时地利人和都在你这一边,张卿接下来尽管放手去打,朕等着看你的佳绩!”
  尽管杜士仪吩咐过,不要和李洽李清兄弟别苗头,可天子既然开了口,张兴也不好每次都把到了嘴边的机会送给别人。再一次下场之后,他趁着第一筹的乱战之际用拨球的方式将鞠球低低送入了门框,又在最后一筹时打出了一记高高的抛射,一时四周围彩声雷动,就连李隆基亦是高兴得站起身来。
  然而,吐蕃人终究只是最初不惯身下的坐骑,再加上打出了火气,顾不上李洽和李清的身份乃是皇子,渐渐就把分数追了上来。而李清的体力终究不济,到最后只有满场吃尘的份,就连李洽也在最终表示比赛结束的锣响,好容易领先一筹赢下比赛之后,整个人几乎伏在了马背上。姜度和窦锷虽然累得够呛,却还有力气相互斗了两句嘴,继而两人便策马来到了张兴身边。
  “杜十九还真是对你好得没得说,如此让圣人能够记住一个人的机会,就这么让你得了。”姜度好整以暇地端详了张兴一下,随即便笑眯眯地说道,“不过,你这前冲后挡着实勇不可挡,下次我打马球时若是缺人,你可得来帮衬我一把!”
  “姜四说的也是我想说的。”窦锷也点了点头,继而就压低了声音说,“不过,你是怎么算的,竟是能够让光王和寿王平分秋色?”
第701章
辞谢赐官,惠妃之请
  让光王李洽和寿王李清平分秋色,这就是杜士仪当初给张兴的任务。任务倒是不难,难在如何要让自己不成为陪衬,而且还要不那么突兀!
  所以,即便是对于张兴来说,这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故而,在姜度和窦锷面前,他装成听不懂似的装傻。到了御前,李隆基只是观战而不是亲自下场,自然就没办法完全体会到姜度和窦锷的感受,反而只高兴于最终以一筹之差击败了吐蕃人,他就更加舒了一口气。
  对于这个结果,尽管那几个吐蕃球手全都早在预料之中,却都不禁用恼火的目光偷偷去瞪张兴。倘若不是这个横冲直撞,马术和球技都炉火纯青的黑大个,他们就算输了,何至于正选加上替补总共八个人,结果人人带伤,而这边厢大唐的五人非但始终没有替换过,而且唯一受伤多处的,就只有张兴一个人?还不是看准了他们心存顾虑,不敢发挥出百分之一百的本领!
  然而,看到天子颁赐的绢帛,他们的火气立刻就消了。尽管从文成公主到金城公主,大唐向吐蕃输入了工匠以及各种手工制造技术,吐蕃人也渐渐能够纺织出色泽鲜艳的布匹,但因为高原上不能养蚕,绢帛就只能靠那些往来东西的商人了。所以,在每人领受了五匹绢帛的赏赐之后,他们依次告退,再没有去瞪那个害得他们输了比赛的可恶黑大汉。
  而此次下场代表大唐的五人中,李隆基对于两个儿子的赏赐远远逊色于对三个外臣。光王李洽所得的是一对金杯,尽管换算成金子,也有个十几两,不可谓不值钱,可这种东西只能放在家里供着,顶多吃酒的时候拿出来对外人炫耀炫耀,可皇子的家中能来吃酒的也就只有几个少之又少的姻亲,上哪去找人炫耀?至于寿王李清的所得,乍一看去就更加微薄了,竟是一把琵琶!即便如此,兄弟俩还是全都毕恭毕敬地领受了赏赐,随即就退到了其他皇子诸王之中。
  光王李洽倒也罢了,他把玩着那一对金杯来到了皇太子李鸿和鄂王李涓身边,笑着把手中的小玩意往李涓手中一塞,这才瞥了一眼那边厢和一母同胞所出的幼弟站在一起的李清,嘿然笑道:“今日十八弟不知道怎么失望呢。好容易让杜中书答应了下场,结果被阿爷一句话就替换了那张兴。十八弟看似满场飞奔,得分几乎和我平齐,可就凭他累得和狗似的,阿爷哪里会看不出来?说来说去,就算待会儿姜四和窦十所得不菲,今天真正的大赢家,还是杜中书带来的那个张兴!”
  李清是否小算盘落空别人无法确定,但李洽所言张兴受益,今日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能体会到。
  李鸿刚刚还在和李涓感慨身为龙子凤孙,还不如杜士仪一个外臣,这会儿李洽又勾起这个话题,鄂王李涓就叹了一口气道:“你说得不错。杜中书此前由云州长史而代州长史兼河东节度副使,一手提拔上来的人很不少,其中多有出身寒微的杰出人才,可谓是不遗余力。你之前说他对十八弟自嘲马球打不好?他好歹也是在外军政一把抓的,真要没一点弓马能耐,怎会有今天?不过是寻个由头,举荐人才而已。要知道,阿爷一向就是最中意臣下唯才是举的。”
  皇子们尽管甚至都不及外臣能够日日面君,但对于君父的揣测,毫无疑问并没有任何偏差。姜度和窦锷两人,李隆基素来是当成自家子侄一般,给的赏赐即便比对光王李洽和寿王李清更优厚,但一人一匹西域骏马,以及一些金帛,可马匹对于马厩里头尽是骑不完的坐骑的两位嗣国公而言,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但两人都需要天子的圣眷来维持家门不坠,故而全都露出了心满意足的表情。等到两人退了下来之后,昔日还曾经是死对头的他们对视了一眼,姜度便先开了口。
  “用你手头那马鞭赌一赌如何,陛下会赏赐给那张兴什么东西?”
  “良马金帛之外,恐怕就是官职了。”作为外戚,擅长胡腾舞的窦锷和在太常寺挂了个职的姜度一样,好歹也是个太仆少卿,他耸了耸肩之后,便用掩不住殷羡的目光看着杜士仪,“杜十九真是得天独厚啊,一步一个脚印,不过这十几年,竟然已经挤进了大唐最有实权的那个圈子。遥想当初他在我家里头观胡腾舞而当场赋诗的那时候,谁能想到他有如今的成就?”
  “是啊,谁看得出来呢?”姜度想起自己那时候就是搅局的人,不禁也为之莞尔,但对于窦锷的猜测,他却笑吟吟地摇了摇头道,“那我就和你赌,倘若陛下真的因为今日杜十九带了这张兴来,而他又在马球场上表现绝佳而颁赐官员,此人必定会一口回绝!”
  “回绝?”窦锷有些不可置信,“听说这张兴出身民户,三代以内不曾有人出仕,可以说是无资的白身,这样天大的好机会,他会往外推?”
  然而,在李隆基对于今日张兴在场上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依样画葫芦赏赐了一匹良驹,又许以左金吾卫仓曹参军之职的时候,张兴果然立时长揖谢绝道:“陛下厚爱,臣不胜惶恐。然则臣籍籍无名之辈,今日只因为在御前一场马球得胜,而得左金吾卫仓曹参军一职,旁人必定会觉得此又为斜封倖进之门。臣拜领陛下所赐良驹,然赐官不敢领受。臣随杜中书进京,是为了苦读经史,踏踏实实再磨砺几年,将来报效大唐,并不是为了一时骤贵!”
  这话说得掷地有声,而且大见志气,李隆基不禁为之大悦:“好,好!杜君礼所荐之人,果然亦是风骨独到。朕收回成命,再赐你集贤殿新编的书二十卷,以嘉你向学上进之心!”
  “多谢陛下!”这一次,张兴是真正喜笑颜开了。他恭恭敬敬地拜谢之后,这才退下。可他还来不及舒一口气,就只见姜度和窦锷立时围了上来。
  “陛下可曾赐你官职?”
  两人几乎异口同声问出了同一个问题,张兴一愣之后便坦然说道:“陛下确有此意,但我甚为惶恐,不敢领受。”
  话音刚落,他就只见姜度对窦锷摊开了手:“窦十,我赢了,你手里的那条金丝牛皮混编的马鞭给我!”
  “就你狡猾!”窦锷简直觉得不可思议,不情不愿交出了手中的马鞭,这才看着张兴,恨铁不成钢地说道,“陛下赐官,不用历经吏部铨选,这是多少人想都想不到的,你竟然会傻到往外推?唉,这真是……”
  而杜士仪眼看张兴抵挡住了送到面前的诱惑,心里仅存的唯一一点担心也为之烟消云散。他特意把张兴带到御苑来顶替打马球,并不是为了让其一鸣惊人就此出仕——没看崔俭玄就因为捣鼓了一个马球赛,都一直被人称作为马球参军,更何况崔俭玄好歹还是赵国公之子,正经的清河崔氏嫡脉,而张兴却一穷二白什么都没有,这今后为官,名声还要不要?所以,当李隆基在目送张兴下去后,又赞叹了他两句目光精到,他少不得谦逊连连。
  由于这一场比赛实在是精彩纷呈,持续的时间又长,李隆基到底没有那么年轻了,说了几句话便站起身来到后头去更衣。
  而天子这一走,武惠妃便笑吟吟地看着杜士仪,突然出口问道:“杜中书,先母和河中杨氏虽已经是远亲了,但还沾亲带故,听说你之前在成都时收录在门下学习琵琶的女弟子杨玉环,去岁因父丧赶回了蜀中,近些日子就要到洛阳了?”
  李隆基这一走,武惠妃便立时单刀直入抛出了这么一个问题,杜士仪登时心中一紧。他一直都知道,玉奴只是小丫头的昵称,如果可以,他恨不得永远不去想及她那杨玉环的本名。然而,玉奴已经料理完其父杨玄琰的婚事,不日就要到洛阳的消息,他确确实实不知道,此刻意外之余更多的是异常复杂的心情。
  当着武惠妃的面,他立刻惊异地瞪大了眼睛:“惠妃此问,我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我和杨公昔日在成都的时候有些故交,但此后联络就少了许多,而玉奴回乡奔丧之后,鲜有音信,若非惠妃提及,我都恐怕不知道她就要到洛阳了。”
  想当初王守一就曾经盯上过玉奴,他还是借着让玉真公主将其收录门下,最终把那些觊觎的人挡在了门外。可眼下换成武惠妃,情形就更加棘手了,恐怕连玉真公主都未必能够挡住!事到如今,他还不如装成师徒缘分渐渐淡薄来得消停!
  “哦?”武惠妃挑了挑眉,面上露出了能够魅惑君王的妩媚笑容,“原来杜中书竟然不知道这个消息,那我可是提醒你了!她既是你弟子,又是玉真长公主爱徒,来日等她除服,我可要请玉真长公主带她进宫给我瞧瞧。”
  杜士仪已经迅速整理好了心情。事涉玉真公主,他自然没有贸然开口,而等到李隆基回还,武惠妃就仿佛没有提过刚刚那个话题似的,姿态优雅地上前相迎,待天子入座后,她便开口说道:“三郎,寿王如今已经不小了,虽则有饱学大儒为其讲课,然则他时常提到,对那些师长敬畏太甚,有时候太过战战兢兢。杜中书当年三头及第,文采风流,经史兼通,又曾经在昔日的丽正书院中编过书,何不请他常为清儿讲课?”
  即便早就知道武惠妃宠冠后宫,无皇后之名,有皇后之实,可当着天子的面,下头还有众多皇子诸王,如此明目张胆地提出这种事,杜士仪仍然吃惊不小。他仔细留心着天子的表情,见李隆基不过微微一愣便沉思了起来,他登时更觉得此事棘手。果然,下一刻,李隆基便抬头看向了他。
  “杜卿意下如何?”
第702章
废立须慎重
  这种坑爹的事竟然要问我的意见?皇帝陛下,你平日的乾纲独断哪儿去了?
  杜士仪忍不住在心中大骂,但越发意识到,传闻中李隆基独宠武惠妃十几年,甚至后宫那些新进而年轻貌美的妃妾都不能入法眼,恐怕是非但没有夸大,而且事实尤有过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4/5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