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风月(校对)第2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1/571

  因而,等到一个人回到都督府和衣而眠,一整个晚上只对付了两个时辰的觉之后,他在迷迷糊糊醒过来之后,竟是睡眼惺忪地披着衣服趿拉着鞋子来到了窗前,只是那么推开窗户一小会儿,他便敏锐地感觉到那股扑面而来的寒意。确实降温了,尽管还不算太冷,但越发佐证了司马承祯的推断。
  在天寒地冻的天气里,打一场云州保卫战么?
  等到回身整理了一下身上衣裳,又套上了那绯色的官袍,杜士仪便沉声吩咐道:“来人!”
  随着一个人影推门进来行礼,杜士仪不禁愣了一愣:“霁云?怎是你?”
  和他给陈宝儿起了学名,却依旧习惯性地昵称其为宝儿不同,自从正式给南八起了学名南霁云,杜士仪便一直都用霁云二字呼之。此刻,南霁云低头捧上了茶盘,随即低声说道:“赤毕大叔出城公干,其他人也各有各的职责,只有我闲着没事干,既为近卫,自当随侍杜长史。”
  尽管这话乍一听仿佛没什么问题,可细细辨别,杜士仪却听出了一股不甘心之意。他也不说话,只是若有所思地打量着这个少年,直到南霁云面上涨得通红,他方才淡淡地问道:“怎么,是觉得我不放你去随军出战,所以心中不服?”
  “霁云不敢!”南霁云一下子抬起了头,咬了咬牙说道,“是霁云武艺不精,军略不通,再者又从未经历战阵……”
  “不,战阵你已经经历过了。那一天晚上的夜战,你生擒贼首,功劳不小,之所以未曾酬功,因为斩杀马贼之首,算不上什么大功勋。但是!”杜士仪打断了他的话,回转身到主位上坐下,这才问道,“你就没想过,如今的云州城还有多少人?”
  “这……”南霁云先是一愣,随即一下子脸色就变了,“长史的意思是说……”
  “云州如今几乎就是空城,而且,当初的诱敌之计是不可能再用了,毕竟,如今云州城居人已经有四千,腾不出从前那么大的地方来一场关门打狗!最重要的是,云州城内所剩下的军马,比之前那一夜更少!此前以多打少,尚且死伤不少,更不要说眼下除却突厥三部,更有可能还有兵马来犯。如果到了那时候,四面城墙,王将军罗将军侯将军全都不在,你以为云州城内,除却贵主与我,还有何人能在矢石之中可独当一面?”
  南霁云只觉得胸中一股血气直冲脑际,竟是疾步上前,脱口而出道:“我!”
  “很好,有志气!”杜士仪见其立时露出了振奋的表情,不禁莞尔,“好了,从今日开始全城戒严,随我登城墙!”
  司马承祯尽管并不是能掐会算,但他猜测的除却突厥三部的另一拨敌人,在这一日云州大白天照旧四门紧闭后,终于在晌午时分现身。尽管毗伽可汗曾经在和大唐使臣的交谈中,轻蔑地视奚人契丹为奴狗,但三族之中交战之外,投奔吞并也很不少,所以此刻看着那一支逾两三千人服色乱糟糟的军马,杜士仪一时半会难以分辨出究竟是哪一族的人。
  当其中打头一名骑手一箭射上墙头,尽管只是试探性地一箭,但那横贯二百步的一箭,杜士仪身边的南霁云立时为之色变。准头暂且不说,但他如今尚未有如此臂力!他虽有名师,却所学时间太短,而且家中贫穷,身量还是这几个月在云州方才蹿高长壮……可是,即便有这样的自知之明,看着那一箭而来的威力,他仍然生出了难以抑制的跃跃欲试。这便是战场,这便是守家卫国的战场!
  而这种变化,杜士仪自是看在眼里。眼下的南霁云毕竟还不是张巡身边最得力的心腹大将,还不是那个因贺兰进明拒绝出兵援助,怒起离城回身怒射佛塔,半支箭深没塔身,箭法几乎可堪称为无敌的睢阳名将,可终究那股豪气已然扎根于心中!
  目睹那铺天盖地的箭雨往城墙倾泻了下来,避入箭楼的杜士仪见投石机已经开始运作,便对左右厉声喝道:“各位身后便是云州,便是你们的妻儿老小!守则生,退则死!只要守住半日,王将军便会回师,届时便可让敌人首尾难顾!”
  此刻随他左右的,原本就是固安公主精挑细选出来最忠心耿耿的狼卫,以及他的随从护卫中跟从最久者。那齐刷刷的轰然应诺在铺天盖地凌厉的箭镞破空声中,立时传入了在城墙上惶然难安的士卒们耳中。
  尽管云州城复置至今不过大半年,但有圣意在,杜士仪却早早划定了整整两个里坊作为工坊,招募到的所有工匠都群居其中。他给予了这些工匠最好的待遇,但却暂时限制了这些人的自由。因此,床弩他还来不及立时三刻大规模生产,但投石车他却早早预备好了整整二十架,石弹也预备了一定的数量。今晨开始的组装并没有耗费太多时光,但在抛射的箭雨之中发射投石,已经足以让从未真正经历过战阵的士卒们产生了深深的恐慌。
  城内大部军马都已经出城了,他们只得区区数百人,真的能够守住云州吗?
  就在这时候,一个个箭楼中传来了接力一般的吼声。
  “杜长史令!各位身后便是云州,便是你们的妻儿老小,进则生,退则死!只要守住半日,援兵就来了!”
  在这一个接一个,在战场上依旧难以掩下的吼声中,想到杜士仪在此前颁下的犒赏令,随着一个个老兵冒着箭雨来回巡查号令,城头的士卒们终于渐渐镇定了下来。
  没错,城外还有之前王忠嗣拉出去操练的千余兵马,只消回师,便能让这支突然来攻云州的军马首尾难顾!
  云州城中,从昨天的赤毕在玉真公主等人抵达都督府时下令全城戒严搜捕巨盗开始,再到坊间里正召集青壮预备,百姓们便已经察觉到了几分不同寻常的意味。尽管云州和其他州县一样都有宵禁,可杜士仪治下固然有杀伐果断的一面,但大多数时候都异常亲民,端午节的时候,都督府甚至还曾经在门前如同佛门施舍一般派送小粽子,让不少人都欢喜了一把。此次陡然之间出现的紧张气氛,顿时如同沉重的阴云压在人们心头。
  于是,那城外的箭镞破空声和喊杀声,在印证了人们隐忧的同时,也让不少狂躁的人再也受不了了。和都督府所在的坊相邻的里坊中,一个粗壮的大汉在连续急促的敲门声中,开门看到满面惶然的里正时,便禁不住反身对屋里一位老者破口大骂道:“什么分地,什么官给屋宅,我就知道天底下不会有这么好的事!安安心心在朔州当咱们的佃农有什么不好,就算苦些,也不会丢了性命!什么故土难离,朔州才是我们的家乡,回来云州就是找死!”
  听到这话,里正身后奉命召集青壮以备城防的陈宝儿顿时心里很不好受。尤其是见那大汉竟是气性发作上来,一把上去把那老汉揪了出来,又是好一阵诅咒喝骂,甚至还要对老者动手的时候,他终于忍不住了,一个箭步上前抓住了那大汉的右手,厉声喝道:“住手!”
  “怎么,云州都要守不住了,现如今你还有功夫管我的家事?”陈宝儿几乎可算得上是王忠嗣之外,云州都督府中曝光率最高的人了,可此刻人人尊称一声陈记室或是陈小郎君的他,却反而惹来了那大汉更轻蔑的目光,更刻毒的讽刺,“乳臭小儿,有功夫管闲事,还不如回都督府猫着发抖!”
  然而,他本以为一下子就能甩开陈宝儿的手,可运足了力气,那只看似瘦弱的手却依旧紧紧箍着自己的手腕。恼羞成怒的他正要还击,却只觉得肩膀传来一股大力,待要反抗之际,腹部又是一阵剧痛,竟是径直被倒摔在了地上,跌了个七荤八素。这时候,他才发现四周围还有好些青壮,人人的脸上都写着惶惧不安。
  “谁说云州守不住?”陈宝儿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声音在一瞬间变得无比尖利,“杜长史亲自上了防御最为薄弱的云州南城,贵主亲临北城督战,其余两面城墙,云州都督府的几位参军都已经赶过去坐镇了!只不过是区区一两千虏寇,攻不进云州!如今召集你们,不是为了让你们去送死,军伍中人既是享受募兵的军饷,家中更享受各种免租庸调的优惠,自然会奋战到最后一人,你们只是负责预备沙袋!倘若虏寇入城,结局会如何?杜夫人一介女流,尚且在城中安抚人心,这时候只会怨天尤人,你还是不是男儿!”
  这连番话说得那躺在地上的汉子哑口无言,而刚刚被他激烈的言辞说得作声不得的老汉,突然使劲顿了顿拐杖,一时老泪纵横,竟是带着哭腔说道:“当人佃户是有命在,可没有兵灾却有水灾旱灾,更有人祸,你扪心自问,你几个弟弟是怎么死的,你家媳妇是怎么死的?初到云州分房分地的时候,你是怎么高兴的,你是怎么说的,现如今却来说这种丧气话!你这个没出息的东西,你要是不愿意充役,我这把老骨头替你去!”
  四周的青壮听着这对父子的话,又想想陈宝儿的话,眼见得那至少六十出头的老者忿然一丢拐杖便要加入自己的行列,也不知道是谁脱口嚷嚷了一声:“万一云州城破,大家谁都讨不了好,这时候还说什么怪话!之前那股马贼如此凶悍,还不是被杜长史用计剿灭了?当兵的能拼,我们也能!”
  随着一个两个三个的附和,原本不情不愿被征召起来的青壮终于迸发出了血气和决心。而犹如陈宝儿跟屁虫似的唐振和唐岫看到陈宝儿目送里正急急忙忙带着这些人离开,唐振不禁小声用很不纯熟的汉语问道:“小郎君,真的能守住吗?”
  陈宝儿看也不看地上那个呆若木鸡的汉子一眼,用尽全力迸出了一个字:“能!”
  见上下一时精神大振,他就立时吩咐道:“城墙上的将士们浴血奋战,还请各家老弱妇孺开灶准备吃食,并预备随时接应伤员!”
  都督府中,固安公主亲临北城墙督战,王容亲自前往城中安抚百姓,而王翰崔颢郭荃亦是各有各的职责,唯一留在都督府的,就只有重伤初愈,杜士仪下了死命令一定要留在府里的王泠然了。尽管王泠然和玉真公主也颇为相熟,可此刻着实不知道怎么和这些无意间要经历一场最大惊险的金枝玉叶们相处,只能借着巡查都督府的借口躲开了。因此,听着那依稀传来的喊杀声,玉真公主不由得紧紧搂住了玉奴。
  “无上真师尊,师傅不会有事吧?”
  听到玉奴这一问,玉真公主不禁苦笑了一声,但最终还是打起精神道:“你师傅福大命大,碰到多少险境也轻轻躲过,不会没事的!师尊,你说是不是?”
  见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连带玉奴都用期冀的目光看着自己,司马承祯不禁摇头叹道:“杜十九郎确实不是早夭之相,你们就放心吧。”
  嘴上这么说,他心里却不由得轻轻念诵着老子的道德经。可是,在真正金戈铁马的战场上,面相也好命理也好,并不是一切的主宰。只希望他没有看错人!
  金仙公主终究年长些,见玉真公主满面忧切,玉奴则是呆呆的,她便有意活络气氛道:“元元可还记得,当初阿兄和姑母携手夺宫的时候?那一次,我们等在阿爷的王府中,心里都怕极了。那时候,喊杀似乎更大,府中上下的气氛更沉闷。那时候,我曾经对你说,倘若失败,别说阿爷姑母和阿兄,我们俩也再没有未来了。”
  “阿姊!”玉真公主不由得眼睛一红,见金仙公主含笑对自己点了点头,她方才深吸一口气打起了精神,“没错,那样的大风大浪我们也见过,如今算得了什么!霍清,你去告诉王泠然,倘若城中还需要人弹压安抚,我就和阿姊一块去!既然来了,总不能就当个吃闲饭的!”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然而,夷狄之兵远自夏商周,就陷没过中原的城池,更不要说如今攻城云梯早已用得纯熟的现在。既然早已料准了云州最大的不足就是缺乏训练有素的兵卒,这一支骤然来临的军马在两轮箭羽过后立时攻城。果然,城头上除却投石车和滚油,就只有稀稀拉拉软弱无力的射箭回击,这更是坚定了城下领兵主将郁罗干的信念。
  天黑之前,云州必下!到那时候,哪怕那些突厥人打赢还是打输,他们都是最终的胜利者!
  因此,他一挥长刀,几乎是扯开喉咙用突厥语大吼道:“攻入云州城后,大掠所得,各归本人所有!”
  历来草原各部征战,下头的兵卒纵使劫掠到了好东西,也都会最终落到了上头王公贵族的腰包。因此,此话一出,早已听闻云州富庶流油的士卒们登时被刺激得嗷嗷直叫,一个接一个的人前赴后继地沿着云梯往云州城直扑了上去。尤其是最为低矮的南面城墙上,更是密密麻麻整整架着一二十架云梯,尽管不时有云梯被推落,不时有人从高高的云梯上跌落,但下头更多的人依旧红了眼睛似的一心往上爬。
  随着第一个人跃上城墙,下头的军马顿时发出了大声欢呼。可就是这一刹那间,那人还来不及为自己成为第一个登上云州城墙的人而高兴,就只见胸前寒光一闪,紧跟着,城下的人便清清楚楚看见,一截枪尖从他后背显露了出来。随着那枪尖倏然缩了回去,那个刚刚还被众多人认为是幸运儿的家伙,便径直从高高的城墙上摔落了下来,犹如一块重重的石头狠狠砸在了地上。
  几乎与此同时,其余几架云梯上,也有人跟着跃上了城头,可随着一根灵活得犹如灵蛇的枪杆子前后一架,立足未稳的他们竟是被硬生生逼落云梯,而逼退他们的少年挟着这先后两击之威,大声喝道:“全都打起精神来,死战不退!”
第577章
守城之战
  死战不退!
  南霁云在大声嚷嚷了这四个字时,只是凭着一腔血气之勇,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杀戮。
  前一次袭杀马贼时,他在黑灯瞎火之中第一次开张就是遇到那身为马贼首领的髭须大汉,结果本能地留了人活口,其后战局大定,他也就没了施展的机会。如今在这形同血肉杀场的城头上,尽管他用行动激励了士气,却禁不住敌军源源不断地死命爬上城墙,一时城头已是鏖战处处。手舞长枪的他已经完全忘记了什么招式,什么章法,竟是真正领悟了杜士仪传给他那一卷《阴符枪谱》上的一字真义。
  扎!
  不管是谁,不管多么凶悍,不管全身浴血的南霁云已然多么疲累,竭尽全力御使那长杆大枪的缘由只有一个,那便是把敌人一枪扎死!他忘记了自己的枪尖曾经扎透过多少人体,也忘记了自己在答应杜士仪死守南墙时,曾经承诺过什么话,他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不能退后半步。然而,当他奋起余力,最终又是一枪扎透了面前敌人的右胁,将人猛然顶在城头最终掀落了下去的时候,他终于发现自己已然陷入重围。
  他已经分不清面上是血还是汗,只是大口大口喘着粗气。然而,目光所及之处,城头处处苦战,几乎没有人能够腾出手来援。而在他根本察觉不到时光流逝的苦战中,他的腿脚已然疲软,他的手腕已然无力,然而,那股从胸口一直往上涌的血气却始终没有低落过。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用左手一把扯下一截袍角,的倏然右手一翻,被血染红的枪尖再次穿透了一个趁势杀来的敌人,在城头上再次留下了一具倒伏的尸体。
  见他依旧如此悍勇,还剩五六个人的包围圈中,登时人人为之色变。
  然而,一枪震慑群敌的南霁云却并没有用刚刚撕下的袍角来包扎伤口,而是一点一点牢牢地将他缠在了持枪的右手上,最后更是飞快地将布带缠在了枪杆上,竟将人和枪裹成了一个整体。想起自己那位甚至没有留下大名的枪法师傅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他几乎是咬牙切齿地低吼道:“枪在人在……杀!”
  尽管周围的人大多不懂得汉语,但南霁云的这一姿态他们却看得明白。死在这凶悍少年枪下的人少说也有十余,谁都想拿命去搏富贵,可谁也不想把命送在这里。因此,见南霁云不进反退,随着那个杀字,分明人多势众的他们竟不由自主地退了一步。
  便是这微妙的一步,南霁云却只觉得气机牵引,整个人平添五分战意,竟是一抖手腕,整个人如同电射一般朝对方冲了上去。那一刻,已然受伤不浅的他完全撇开了什么伤痛,什么战局,整个人的精气神都投入了这有去无回的凌厉一枪中,眼神中流露出了难以名状的狂热。
  身后刀锋及背的时候,他的枪头已经穿透了重重倒影,准确无误地一击贯穿一人,紧跟着枪尾弹地,枪尖灵活地回身攻左,在对手愕然之色乍然浮现上脸的一刻,枪尖已然再次以一个不可思议的角度透胸而出。几乎是一刹那间,他一个缩身避过了身后一刀,又借着枪尾抵地的强大弹力骤然凌空后翻,在一举突破了前方阻截,后方追杀的同时,挥枪一横一截,险之又险地挡住了身侧攻势,继而一挺手腕又是猛然一扎。
  随着第三具人体颓然倒地,加上此前被杀的一人,刚刚将南霁云围住的七人已经只剩下了三人。他们已经忘了刚刚主将的许诺,彼此对视一眼后,竟是亡魂大冒地连连疾退,仿佛面前那浑身是血的少年不再是敌人,而是煞星似的。直到看见拄枪而立的南霁云摇摇欲坠之际,他们方才复又生出了侥幸之心。
  可是,随着其中一个按捺不住贪功之心的人持刀揉身而上,继而只听一声沙哑的叱喝后,就被那同样满是鲜血的长枪死死钉在了地上,另两人终于再也忍不住心头惶惧,竟是大嚷一声直接往自家云梯扑去,赫然打算逃遁,可此举却硬生生逼退了云梯上急着攻城的人。
  这一乱,两架云梯登时再也架不住了,竟是在下头人焦急恐惧的叫嚷声中,从高高的城墙上径直后坠,在重重的声响声中,于地上砸出了老高的烟尘。而刚刚在两架云梯上的八九个人尽管有的还能抽搐,但大多数人已然不活了。
  尽管城头激战的这一幕,城下看不分明,但两架云梯的损失却是所有人都看在眼里的,尤其是发觉城墙上为之精神大振欢呼不止的时候,今次奉命领兵的郁罗干禁不住眯缝起了眼睛。就在他伸手摸向了腰间大弓的时候,就只听有人大叫了一声。
  “起风了!”
  为了掩护攻城,郁罗干最初下令用了几轮抛射压制城头兵卒,但此后便渐渐发现效果不佳。此刻听到这一声起风了,抬头一看,发现稀稀落落的箭支被大风吹得毫无准头,甚至有的还斜斜落向了本阵,显然还有误伤的危险,他的脸色渐渐阴沉了下来。此时此刻,他突然看向身边的近卫问道:“北东西三面如何?”
  “北东西三墙太高,云梯不够长,难以登城!”
  “哼,云州城内只有区区数百人,竟然难以成功!”
  郁罗干心头大怒,冷哼一声后再看渐渐昏暗下来的天色,却不禁有些踌躇。他没有想到云州城竟然会突然关闭四面城门,但自忖所带的兵马异常充足,更不相信云州之前派出去的区区上千兵马能够真的将突厥三部联军吃掉,他最终做出了决断:“先行退兵,扎营,明早一鼓作气,拿下云州城!给我看住云州四面,不许放出一人一马!”
  随着一度攻上城头的兵马渐渐退下,攻城云梯一架架撤了下来,劫后余生的云州南面城墙登时呈现出了一片惨乱场面。尽管这里足足有两百余人,其中更有五十狼卫,但在那一次次惨烈的攻城和守城的拉锯战中,地上散乱着众多尸体,而活着的人也几乎全都是遍体鳞伤,此时此刻只能疲惫地瘫软在地上。当一个个青壮鼓足勇气登上城头,看到这惨烈的一幕时,胆小的人惊呼出声,甚至还有人被这尸山血海的一幕吓得坐倒在地,呕吐连连的更是不在少数。
  刚刚几乎耗尽了精气神的南霁云见有人上来摇晃着自己,几乎本能地想要攻击,但手腕已然又沉又累。等睁大眼睛看清楚身边那仿佛是友军打扮的人,他方才蠕动嘴唇问了一声:“敌人……退兵了?”
  “暂时退了,暂时退了,多亏了南将军!”
  听到这话,南霁云咧嘴露出了一个难看的笑容,随后才努力地纠正道:“我……不是将军,我只是……杜长史的近卫!”
  “但刚刚杜长史匆匆赶去西城的时候,大伙都听到杜长史将此地城防交给了你!”那说话的士卒同样是脸上一道长长的刀疤,一瘸一拐异常凄惨,但此刻却笑得格外灿烂,“南将军真是好样的,死在你枪下的至少有十几个!”
  南霁云见又有人上来手忙脚乱地给自己敷药裹伤,他不禁想起了叔叔南胜。南胜如今是固安公主的近卫,也不知道固安公主那边如何了。
  想来,那位贵主也绝不会呆在公主府中,一定会和杜长史那样站在前头。南墙战事那样激烈,幸好他硬是讨下军令状独揽了这里的防务,没有让杜士仪虚耗在此。他还曾经为不能跟着王忠嗣他们出征而遗憾,可幸好他没跟着去,否则今日这一战若是错过了,若是云州失陷了,那他就是今后再百战百胜,也挽回不了!
  而当杜士仪重新登上南面城墙时,闻到风中那股浓重的血腥,看到四处死尸处处的时候,他也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此前西城那边接报竟是使用了投石机,甚至一度损毁了城中民宅,在南霁云的主动请缨镇守下,他不得不赶往坐镇,谁知道南城就在那接下来的两个时辰中,经历了一场最可怕的血雨腥风洗礼。当他来到了南霁云的跟前时,却只见这年方十七的少年抱着枪杆子,周身裹伤的白绫布上处处都是殷红,歪着脑袋好似是睡着了。
  那一刻,他不禁默然伫立了好一会儿,最终解下了身上那一袭黑红色的大氅,上前去轻轻盖在了少年的身上。等到回过身时,他脸上又恢复了起初的冷毅表情,沉声吩咐道:“等到天黑之后,于城墙上加筑沙袋!另外,立时三刻发放御冬棉衣!”
  云州都督府寝堂之中,当满是焦急不安的玉真公主听到外间禀报,道是城外敌寇已然暂且罢兵的时候,她一时长长舒了一口气,竟是一个字都说不出来。而金仙公主则稍稍镇定些,见玉奴竟是歪在玉真公主膝头睡着了,她便微微笑道:“总算是过了第一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1/5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