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风月(校对)第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571


第45章
针锋相对
  时值腊月,此刻又已经日上中天,坊市中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四处都是叫卖声喧闹声。在这种车水马龙的地方,纵使外头街道上畅通无阻的马车,在这种地方也没法提高行驶速度。此时此刻,一辆黑漆马车在三五从者的簇拥下在人流之中缓缓而行,驭者不时抬起马鞭吆喝让道,可却始终收效甚微。而车厢之中,皮裘之外罩了一袭蓝色袍子的一个中年人却丝毫没有挑起帘子去看外头的情形,闭目养神盘膝坐在那儿,右手腕赫然是一串金黄色蜜蜡佛珠。
  这等品相的蜜蜡佛珠,却是价值不菲!
  “郎主,已经到了。”
  随着外头的唤声,中年人方才睁开了眼睛。若非风雪天,他也不喜欢坐马车招摇过市,而今天之所以如此,着实是下头管事禀报上来的话让他大为恼怒。此时此刻,踩着车蹬子下来的他看见一旁停了一辆牛车,忍不住盯着使劲又看了两眼,这才面无表情地进了身前的酒肆。然而,才一踏进其间,目光不过在那几个清一色整齐衣衫的从者身上一扫而过,他就听得楼上传来了一个嚷嚷声。
  “这就已经十道了!杜十九,居然还有?”
  “都说了是秘藏食谱,这自然还没完!”
  这两个显见极其年轻的声音一入耳,中年人便知道这应该就是正主儿。作为登封徐氏的主人,产业遍布县城之内乃至于河南府多地,正当盛年的徐继也算是一个说一不二的人物,在官面上亦曾经交接了一些人。他很清楚,面对那些久经沧海的老狐狸该用什么手段和态度,面对那些生性倨傲的世家子弟,又该用什么样的态度。然而,管事回来禀报所提到的京兆杜陵杜十九郎,却让他不得不犯了踌躇。
  能够和那位素来言行无忌的崔十一郎极其交好,总不脱也是性格相仿的世家子弟;然而,无论是自告奋勇带头捕蝗也好,还是其后给公孙大娘撑腰,将监察御史刘沼给噎得忍气吞声而去,抑或是拜入了赫赫有名的嵩山隐士卢鸿名下——所有这些都足以证明,那个杜十九并非一味飞扬跋扈的人,固然有些少年意气,可为人却也有独到之处。如此之人,何必为了区区一个微不足道的吴九,和自己打擂台?
  于是,他定了定神,便对着一个上了前来问话的崔氏家仆说道:“请敬告楼上杜郎君,登封徐氏之主徐继求见。”
  楼上的吴九正在小心翼翼给杜士仪抻纸,此刻听到下头那个声音,他忍不住打了个寒战,手也为之一抖。一旁的崔俭玄对此大为愠怒,可发现杜士仪及时收笔,并未污了这已经满是淋漓墨迹的纸卷,他方才松了一口气,少不得恶狠狠地瞪了吴九一眼道:“你小心些!”
  说话间,下头报信的人就已经来了。崔俭玄对这么一个不速之客很不以为然,却还是坐回了自己的位子,继而很没坐相地垂了双腿,一手托着下巴。待到杜士仪开口吩咐,那人被带了上来,他瞧见人也不过是两只眼睛一张嘴,顿时斜睨了战战兢兢抻纸的吴九一眼,随即撇了撇嘴。
  不就是个承接官府公廨本钱的,算什么了不得的人物,用得着吓成这样子!
  徐继一上楼就看见了临窗而坐的这两个少年郎君。年长的唇红齿白宛若女郎,尤其那一双凤眼让人一见难忘,然而,如此一个美少年,却偏偏很没有仪态地双腿胡坐,见着他就用一种审视的目光上上下下打量着,通身上下流露出一股说不出的傲慢。一旁那个年少的却头也不抬在纸上专心致志地写着什么,而那个平日连求见自己都不够资格的县廨差役吴九,正毕恭毕敬地在旁边为之抻纸,却是连头都不敢抬。
  面对这种仿佛被忽视的局面,徐继更是心中不快,轻咳了一声便开口说道:“杜郎君,某便是登封徐氏之主徐继。”
  “敬请徐公稍候片刻,立时就完了。”
  听到杜士仪头也不抬地说出了这么一句语气固然客气,但实则却显见颇为轻视的话,徐继忍不住眯了眯眼睛。然而,还不等他开口发话,却只见崔俭玄懒洋洋地开口说道:“你一口一个登封徐氏,不知道登封徐氏在天下郡望之中排行第几?”
  “十一郎!”杜士仪此刻终于一蹴而就,一抬头就看到徐继在崔俭玄那张刻薄的嘴下变成了猪肝红的脸。知道崔俭玄拉仇恨的本事素来令人叹为观止,他立时开口把人叫住了,这才坐直了身子道,“适才徐家门下管事只为了证实我这新进家奴的身份,居然吵吵嚷嚷定要见我辩一个分明,我一时气恼,方才轰了他走。只为了一丁点小事,没想到真的惊动了徐公,说起来倒是我的不是了。”
  见杜士仪面色温文语句和煦,诚恳表示歉意的样子仿佛真是那么一回事,徐继只能暂时撇开崔俭玄刚刚那句能把人气吐血的话,口气有些生硬地说道:“不敢当杜郎君这不是之称,要怪只能怪某驭下不严。只是,吴九本是县廨应奉,不知道何时从了郎君?”
  “唔,就在今早才于县廨办好了一应文书。怎么,徐公不信?”
  “不是不信,只是杜郎君可知道,这吴九投身恐非真心,须知他数月前曾与我这儿借了五万钱的公廨本钱,数月下来,连本带利,已经欠了十万钱!”
  徐继本以为捅破这层窗户纸,杜士仪必然会为之震动,可让他料想不到的是,杜士仪竟然笑了起来:“原来徐公说的是这回事。我用人还不至于这般糊涂,收了他的投身文书之前,他就已经告知了此事。看来徐公此来,是要他偿清你手中那张借券?这事儿却容易……”
  他这话还没说完,徐继就只觉得心中咯噔一下。杜士仪因为吴九那滑胥家伙的求告,一时心软糊涂收其为奴替人挡灾,这是他设想中最好解决的处境,让人明白受骗上当,想必其一定会放手。毕竟,杜士仪自告奋勇捕蝗,应该是为了扬名;为公孙大娘出头,应该是难过美人关;怎也不至于为了一个微不足道的吴九,招惹一身麻烦!可事情就是这般棘手,这个杜十九竟真的打算这么做!
  因而,见杜士仪顿了一顿,仿佛要和崔俭玄商量什么,徐继不禁定了定神,随即强笑说道:“这一百贯钱于杜郎君来说自然不算什么。只是,某承接公廨本钱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今次之事若是传扬出去,恐怕某实在是不好做……”
  杜士仪也不过做个样子,实则只要徐继把借券转到自己名下,然后销干净就行了,并无意凭一己之力插手这官私皆有涉足的高利贷行业。然而,他愿意还钱,对方却反而语焉不详地表示不乐意,他不禁生出了一丝明悟。
  恐怕这登封徐氏此前放钱的时候就不怀好意,不但看中了吴九那一百亩永业田,而且还能用那一丁点本钱将那五百口猪一网打尽,好大的胃口!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徐公居然认为传扬出去,会让你不好做?”
  见杜士仪陡然加重了语气,徐继知道今次若不能掣出杀手锏来,恐怕会就此僵持,咬了咬牙后便开口说道:“不错,若是欠债的人全都学这吴九,投身大户以求庇护,而那些豪门大户又没有杜郎君肯担下债务的担当,那某岂不是再难做这一行?须知承接公廨本钱本就利润极薄,登封上下也没有几户人家愿意承接,徐家退出,别家自然也会有样学样……”
  这话已经不像先头那样还有些藏着掖着的含蓄,而是赤裸裸的威胁口气了。闻听此言,从来没和这等地头蛇打过交道的崔俭玄一时大怒,就在他拍案而起要喝骂的时候,便只觉得杜士仪竟是反身按住了他的肩头。
  “以登封县廨而计,一年只不过一百五十万公廨本钱而已。倘若真的徐家不愿意接,登封县内其他各家也都不愿意接,河南府未必就没了胆大的人。而且,倘若承接的时候月息十分,转手出去却是月息二十分三十分,这还叫利润极薄,天底下恐怕再没有利润更丰厚的勾当!”
  徐继未料想自己已经把话说得那样明白了,杜士仪竟然非但毫不退让,反而撂下了更强硬的话,顿时有些进退两难。想想徐家在登封素来为诸大户马首是瞻,此时再不容轻易退让,他想到家中那位贵客,几乎来不及细细思量便语带双关地说道:“既是杜郎君执意若此,某也无话可说。话说回来,昨夜东都慈惠坊姚大郎正好下榻本宅,今早才刚刚启程,若是知道杜郎君和崔郎君也在城中,还可以叙一叙话,倒真的是可惜了。”
  不提姚闳还好,一提姚闳,崔俭玄顿时冷笑了起来:“昨日我和杜十九在少林寺倒正巧遇着了姚大郎,他没说两句话就以服孝为名走得飞快。他重孝在身,却不早些回东都,敢情居然和咱们一样进了登封县城,而且还夜宿你那徐宅?啧啧,回头我倒要问问他,可是来寻花问柳了!”
  “十一兄别胡乱揣测,恐怕是徐公和东都慈惠坊姚家有些交情,故而姚大郎方才留宿徐宅。”
  见杜士仪似笑非笑,又体谅地替自己说了一句话,徐继顿时暗道不好。他本意是拿相国公子来压一压杜士仪和崔俭玄的气焰,可却被人抓到了这语病!一想到万一牵连到姚闳的后果,尽管丢了那到了嘴的肥肉让他很不甘心,但他还是当机立断做出了选择。
  两害相权,取其轻!
第46章
全肉宴
  手中捧着那张仿佛重若千钧的借券,吴九只觉得整个人仿佛虚脱了似的。从前只看到其他人举钱之后还不出来,一时不得不赔上田产儿女等等惨状,他还暗笑那些人不知算计清楚再行事,可这一回他信心满满地借了那五万钱,月息还不算高,还不是险些万劫不复?可即便如此,好歹不用动家中那一百亩永业田,否则生性彪悍最护着两个弟弟的母亲情急之下,恐怕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郎君……”
  杜士仪见吴九那脸上说不出是悲是喜,便摆了摆手说道:“不用多说了。总而言之,从今往后你就是杜家的人,好好记着这一点就是。另外,这家酒肆是你找的,可合我之前吩咐你的那几个条件?”
  “回禀郎君,都一一合了那几个条件。这家酒肆卖的酒平淡无奇,饮食也比不过邻近各家,店主几乎都经营不下去了,所以……”
  吴九这话还没有说完,崔俭玄顿时瞪大了眼睛,脱口而出道:“怪不得刚刚那些酒食都无甚出奇之处!杜十九,你就特意带我来这种地方!”
  “就因为平淡无奇,改头换面焕然一新的时候,那才称得上是让人大吃一惊。”杜士仪微微一笑,旋即便对吴九说道,“你下去把店主叫上来。”
  不多时,那圆脸店主就诚惶诚恐地跟着吴九上了楼。发现食案上的东西都没怎么动过,他不禁更加惶然,直到听见杜士仪问他这店中所用庖厨和酒保时,他才使劲吞了一口唾沫,讷讷说道:“郎君,我这店小,雇不起人,所以两个酒保实则是家中儿子和侄儿,后厨做饭食的,便是家里老妻。她那酿酒造饭的本事其实还行,可翻来覆去就只能做那么几道坊市上其他酒肆店家都会的菜,所以只能怠慢尊客了。”
  此前这店主带着酒保奔前走后,此刻又如此说话,杜士仪便明白其人老实。他微微一沉吟,随即便开口说道:“那你这酒肆打算出让?”
  “啊……”那店主先是一愣,随即便露出了不知所措的表情。好一会儿,他才极其沮丧地说道:“不瞒郎君说,我那一家子都是靠着这个小酒肆为生,说是要卖,其实真的不舍得,而且若是没了这酒肆,一家人都不知道要靠什么过日子。如今成丁授田已经几乎是一句空话,我这一家子又是多灾多难的,祖上传下来那点田地,现如今剩下的只有不到二十亩,可税赋却还是按照授田的额度交。这出让酒肆我只打算要价八万钱,可还是无人问津。其实就算真的钱到手,也熬不过几年!”
  杜家已算得上是家道中落,可不论如何都是名门世族,关于授田,杜士仪的记忆中没有丝毫印象。当他拿眼睛去看崔俭玄时,这位崔十一郎也很直接地一摊手表示自己不清楚。这时候,还是在县廨中厮混了许多年的吴九弯下腰低声解说。
  “郎君,我朝授田是起自武德七年,那时候成丁之男,每人授田百亩,其中二十亩永业田,八十亩口分田,永业田可世代承继,但口分田按例是人殁后入官。可这年岁久了,人越来越多,荒地越来越少,再加上很少有人真的交回口分田,自然而然就更不够分了。到贞观十八年,说是百亩,但实则分到手的能有三十亩就顶天了。可租庸调都是按照百亩的应授田额度,所以……”
  尽管吴九没有继续往下说,但杜士仪已经明白了其中深浅。见那店主满脸苦涩,他少不得踌躇了起来,片刻之后就含笑说道:“原来是有这样的苦处。对了,还不曾问过店主尊姓大名?”
  刚刚那店主见登封赫赫有名的徐家管事被人拦下,就连亲自赶来的徐家之主徐继只能在下面等人吩咐了方才能够上楼,再加上外头停着那辆价值不菲的牛车,因而,此刻见杜士仪竟然对自己这么客气,他不禁有些受宠若惊:“不敢当郎君垂询,我姓唐,家中爷娘没起过大名,因在家中行五,外人都叫我唐五。”
  崔俭玄饶有兴味地问道:“既有唐五,那岂不是你前头还有四个兄长?”
  “我那四个阿兄如今都过世了。”店主唐五的脸上露出了一丝黯然,随即强笑道,“所以我那侄儿方才和我一块过活。”
  问到了别人的伤心处,崔俭玄不禁有些不自在,干咳一声便不说话了。这时候,杜士仪方才徐徐说道:“既是你生怕这酒肆卖了之后,没了存身立命的地方,我倒有一个主意。你若愿意听我的,我有回春妙法,可让你这酒肆生意蒸蒸日上。”
  唐五哪想到杜士仪一个世家子弟,竟然会管这种闲事。一想到这骑虎难下的局面,他咬了咬牙,随即便毫不犹豫地点点头道:“但请郎君示下,我无所不从。”
  “你这酒肆如今生意不佳,想卖了换钱,又怕卖出去丢了活路,既如此,我可以帮你一把。我这仆从吴九,本在县廨挂名,如今辞了出来,便由他在你这儿经营一年。我恰好想起了一卷食谱,倒是可以用一用。”
  唐五一时眼睛大亮,他生怕杜士仪只是虚言诓骗,等反反复复确定这是真的,他竟是连回答都来不及,一阵风似的蹬蹬蹬下了楼去。而一旁的吴九也没想到杜士仪竟然会如此安置自己,可瞥了一眼食案上尚未收起的字纸,他一时也心热了起来。于是,等到杜士仪问了他可识字,他立时连连点头,道是跟着县廨一个刀笔吏认过,却是不会写几个字。
  “你下去,先看看那唐五一家商量得如何。”
  等到杜士仪遣了唐五下去,崔俭玄立时忍不住了:“杜十九,你还真是兴致好,费这么大功夫,就为了这点小营生?”
  “于你来说是小营生,可我家里那一场火,家底都给烧没了。虽则祖上还留着不少田地,可要让十三娘日后过得舒心惬意,也不能只靠那些看天吃饭的地。既如此,不如活学活用,把我少时看过的那些食谱用上。须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既如此,书中亦有好美食!”
  崔俭玄还是第一次听人拿着圣贤书这样打比方,一愣过后便哈哈大笑了起来。笑罢之后他使劲拍了拍食案,继而便斩钉截铁地说道,“就冲着你那最后几句话,这事儿我一定要掺一脚!天底下其他事情我都没什么兴致,但口舌之欲却是我之最爱!”
  杜士仪知道崔俭玄本就是好事的,此刻立时点了点头道:“起头给了那徐继的一百贯,便算作是你的本钱,到时候你等着收钱就是。不过,要做事,先饱腹,我带着那食谱下去,便看看那唐五的老妻是真的没有食谱方才翻不出花样,还是手艺拙劣吧。”
  “那可好,这些饭食淡而无味,真心下不了口!我可等着你那秘藏食谱能做出些什么好菜!”
  日上中天时,当独自在楼上等得整个人都极其不耐烦的崔俭玄闻到一股香味从楼下传来的时候,他顿时使劲吸了吸鼻子,最后竟是立刻跳下了地。须臾,他就看到店主唐五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陶碗上了楼来,临到面前时,他只觉得其中几块大肉由浓油赤酱包裹着,旁边点缀着星星点点的绿色,香味再加上卖相,倒是让人颇有食欲。等到这陶碗放在了食案上,他随手拿起旁边筷子尝了一口,继而便眼睛一亮。和他常吃的那些肉食不一样,这一道菜却不知道是用了什么肉,极其入味,酥烂鲜香,竟是颇为好味。
  “好!”他一口气又吃了两块,这才放下筷子问道,“这是什么肉?”
  “崔郎君……真的还好吃?”
  见崔俭玄奇怪地点了点头,唐五顿时心中大定,赔了个笑脸便说道:“杜郎君说,这是酱汁肉,一会儿还有其他的。”
  接下来又是五六个菜,清一色全荤肉菜,崔俭玄最初还饶有兴致,可吃着吃着便不免觉得油腻了。待到发现总共十六道无一例外都是各种各样的肉,等到眼看杜士仪上了楼,把抹手的手巾撂给了旁边的吴九,他方才皱眉问道:“怎都是肉?这肉太多了岂不是倒胃口?”
  “你嫌肉多,那些三月不知肉滋味的寻常百姓,却是求之不得。我这一卷食谱,便叫做全肉宴。”杜士仪信口胡诌了一个名头,这才施施然落座,却是对店主唐五道,“你那老妻倒是聪明得很,一点就通一学就会。既然契书已经定下,今后这一年,这小店便由我赁下,交给吴九经营,每月我另与你一贯钱,一年之后便两清,到时候你那老妻应该也上手了。只不过,你可知道接下来该如何开门迎客?”
  唐五立刻答道:“这我知道,自然是立时挂出全肉宴的水牌……”
  “要这么做,你就错了!”杜士仪嘴角露出了一丝笑容,随即似笑非笑地说道,“时值腊月,正是坊市中一年最热闹生意最好的时候,那些小商小贩自然都忙着在这一年中最好的时节做些生意,多半都是带着硬得如石头的饼子和干粮。可是,这天寒地冻的天气,干粮可以下咽,凉水却着实会冻死人,所以哪怕他们捱着中午饿一顿,回去之前总会喝些热汤暖暖身子。所以,你最初要挂出去的只有一块水牌,那就是……卖鲜热肉汤,一文钱一碗!”
  “一文钱一碗!那岂不是……岂不是要赔本……”
  “一文钱一碗,碗中得让人看得到有一两片肉,附赠白饭一碗。”
  “咦?”
  见崔俭玄亦是诧异难当,杜士仪方才笑着说道:“别的店家都是要到屠户那儿去买猪肉,而你这肉却不用额外花钱。吴九数月前养了一批小豚,如今已经长成肥美,今天那些肉便是一大早送进城的,所用不过十斤肉而已。相比农家三两头养着的,这些猪吃的是飞蝗,肉质更加细嫩肥美,做菜最相宜。”
  如今的士人很少吃猪肉,只吃羊,原因很简单,豕肉被许多士人当成是脏肉——这也不奇怪,农家圈养的猪,但使有人看过猪圈情景,决计会倒胃口一辈子绝不再吃,而且入口腥味远比羊肉的腥膻味更重。而吴九收的仔猪多,又全都是用各乡捕蝗所得干蝗去养,无论是质还是量都决计不同。最重要的是,横竖这些继续屯着也是浪费!
  杜士仪说着看了吴九一眼,继而方才不疾不徐地说道:“如是五天之后,再挂上另一块水牌,三文钱肉食任点一样,米饭肉汤各一碗,立等可取。须知如今肉价大跌,在三十文一斤上下,别的酒肆饭馆顾忌成本,就算有心也没法效仿。而来坊市的各色人等不少,如是自然有人尝试。于是你每隔三两日挂出一块新水牌,把一样样的菜名渐渐挂出去,临到最后,再换成全肉宴!只记得,每样肉菜一律三文。那些只有肉丝的,大可量足些,似刚刚第一道那大肉的,一块足矣。”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顿,又加重了语气说道:“而挂出全肉宴的招牌之后,你便可再挂出另一道水牌,写明全肉宴共有肉食十六道,每人六文,凑足十人,便开一席,众人以大食案共餐。至于散客,你只令你那个腿脚麻利的侄儿接待,甚至可以径直把热腾腾的饭菜送到坊市那些摊贩那儿去。而店堂有限,坐不了太多人,你大可把调味好的肉卖出去,让人回家自己做。如此腊月和接下来的闰月正月过去了,待账目出来了,再作计较!冬日新鲜菜蔬难得,肉食正贱,却因天寒需要多吃荤腥暖身,所以这几个月正是做这档生意的时候。这些肉都是现成的,你这店里只要多囤一些米面佐料之类的备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5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