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风月(校对)第1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1/571


第291章
投君所好,忍无可忍
  二百顷……那就是四万亩!
  李隆基之所以会在源乾曜等人引荐,又仔仔细细琢磨过了宇文融的奏疏之后,立时开始大刀阔斧地将检括逃户之事推行天下,如今更开始括田,就是因为这天下升平之后,国库赋税却并没有显著提高,而与此同时,天下户口数亦是让人心下存疑。而他对于诸王宗室本就是打心眼里忌惮,否则也不会摒弃从初唐至今,常有诸王宗室出为刺史都督的制度,把人悉数召回京城。此时此刻,他用犀利的眼神紧紧盯着宇文融,久久才长长舒了一口气。
  “宇文卿果然没有令朕失望。”李隆基一手捏紧了身旁的扶手,突然开口问道,“既然括田初见乱象,宇文卿觉得应该如何?”
  见天子果真对自己所言深信不疑,进而询问对策,宇文融只觉得欣喜若狂,慌忙深深躬身后就直起腰来,斩钉截铁地说道:“其一,括田之事,臣请先从职田开始!请收天下官员职田,然后按此前田亩之数,每年每亩给职田钱仓粟二斗,如此职官不患每年钱粮减少,而臣亦可清点职田数目,建为公田!”
  “此法甚好,准!”李隆基几乎想都不想便重重点了点头,面上露出了深深的欣悦,“财计大事,宇文卿不愧是专家。”
  这样一条兴许会牵动深广的提议竟然得到了首肯,宇文融只觉得精神大振:“其二,恕臣斗胆,陛下,括田之举,不但那些悄悄隐瞒田土的百姓会反感抵触,这些年来兼并田土无数的王侯公卿亦会暗怀戒心。而蓝田县主胡作非为,如今万年县廨业已宣判,而宗正寺业已行文邠王,对其施以训诫,若以其私占田土为引再行申斥,亦或是其他惩戒,足以杀一儆百。”
  即便宇文融就是自己赏识并举荐给天子的,此刻源乾曜听到这前后两个主意,亦不禁为之悚然,暗叹了一声好大的胆子!然而,当李隆基露出了饶有兴致的表情,又朝自己看了过来的时候,他沉吟片刻便开口说道:“陛下,第一条臣无异议。但第二条……怕只怕会有反弹。”
  “源相国此言差矣!”宇文融正在兴头上,即便面对荐主源乾曜,依然敢于侃侃而谈,“括田之举,难处不在京兆府一地,而在于天下各道。若是天下百姓都看到了陛下的决心,必然会心怀凛凛然,不敢再有阳奉阴违!相形之下,即便检括王侯公卿的私田,却只在其次了。臣不敢隐瞒陛下,为的只是立威,而并非旨在针对他们。”
  “宇文卿做事,什么时候开始遵循兵法了?”哪怕自己当初打击岐王和薛王的僚属和亲朋,也不会做得太过头,然而这一次蓝田县主实在是犯了他心头最大的忌讳,再加上邠王儿女众多,对蓝田县主也没多少情分,故而李隆基并没有多大顾忌,略一思忖便颔首说道,“此事你自行斟酌,朕只当没听见你今日的禀报。只需像你不数月便检括出八十万逃户一般,也给朕括出几十万亩良田来,那朕何惜区区一个蓝田县主?”
  “陛下圣明!”
  该禀报请示的事情已经成功了结,宇文融也没打算在御前多作停留,又说道了几件无足轻重的小事,待要告退时,他突然瞅了一眼源乾曜,心中生出了一个起头并没有想好的念头。略一思忖,他不禁觉得此事颇有可为之处,因而顺势说道:“另外,臣尚有另一件事敬启陛下。万年尉杜士仪自从入仕以来,历经万年县试和京兆府试,全都让人无可挑剔,而其署理户曹短短数日,却又如期向臣呈交了括户的籍册。如今蓝田县主一案,他又公正明允,深得上下百姓称许。
  更重要的是,他署理户曹期间毫不居功,将此前主管户曹却病倒的郭荃举荐给了臣,所以臣如今京兆府括田之事方才能这般顺遂。他从前不过三头登科,如今却又展露峥嵘,如此才俊,即便万年县为天下第一县,却也不足以尽其才。臣虽微末之身,却斗胆举荐于阙下。”
  源乾曜不想宇文融最后竟来了这一招,意外之余不禁露出了笑容。李隆基最爱以太宗李世民为榜样,最喜欢听人赞誉天下英才尽入彀中,因而大臣举荐人才而他考察之后觉得果真得人,那便会得到相当的嘉赏。如他举荐宇文融,而宇文融又得重用,李隆基便几度对他褒奖有加。没想到宇文融自己不过刚刚上了一个台阶,就已经知道引荐别人了,果然没辜负他一番苦心!
  李隆基当初在杜士仪制科独占高第时,就曾经打算授其近臣之职,如今听得宇文融这番话,他不禁哈哈大笑,笑过之后更是赞许地连连点头道:“宇文卿果然不负朕望,不但虚怀若谷,更能够举荐贤才,此事……”
  尽管源乾曜很赞许宇文融的举荐,但看到天子微微一顿,仿佛有所踌躇,他便轻轻咳嗽了一声,这才正色说道:“陛下,杜十九郎出仕至今,尚不足一年,年终考评尚不得,更何况,京兆府试解送的这些举子,尚需参加明年省试,选材是否得人,还得看来年。故而若要超迁,不若等年后再行,如此可使人心悦诚服。然则宇文监察如此举才,可见一片公心。”
  “那就暂时搁置一阵子。”
  李隆基从善如流地点了点头,等到源乾曜和宇文融相继告退出了紫宸殿,他捋着下颌那一丛黑须,突然想起了太宗皇帝和魏征的那一段千古佳话。
  若无太宗皇帝,自无魏征直谏;而无魏征直谏,又何来太宗皇帝虚怀纳谏的名声?宋璟之直,未必逊于魏征,他如今将其搁置,却总有一天还需将其启用。至于年纪轻轻的杜士仪……其和宋璟有几分相似的忠直,倘若为谏臣,确实比万年尉更合适!
  但使他能超越太宗皇帝,成为大唐圣主,哪里会容不了逆耳忠言?
  涉及蓝田县主家中的那三桩官司暂时告一段落,杜士仪又私底下请托了郭荃帮忙,请其利用括田判官之便,将蓝田县主私自占田之事通报给宇文融。做完这些,他知道自己能用的手段已经差不多了,接下来只有静观其变。只是,那些堆积案头的状纸却让他很是为难。
  他很清楚自己绝没有如今坊间传唱的那般公正明允不畏强权,那只是他的保护色而已。他只能竭尽全力保护自己的亲朋,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保持公正无私,没有能力去保护所有人。如今背负了那样的期待,他只能硬着头皮秉公处置了几桩所涉之人不太棘手,而且可援引蓝田县主判例作为参照的案子,眼见本该主管法曹的万年尉王璞竟然还在装病,他不禁憋了一肚子火。
  崔家已故赵国公崔谔之禫祭在即,杜十三娘已经带着人赶去了东都参加这一除服祭礼,因而偌大的私宅中不禁有几分冷清。此时此刻,在书斋中来来回回踱着步子的他依稀觉察到有些不对劲,转身见岳五娘已经进来了,他不禁叹了口气道:“岳娘子,以后进来了麻烦出个声,我这胆子都快比你吓大了!”
  “哦,名震天下的杜郎君竟然这般胆小么?”岳五娘嫣然一笑,旋即便问道,“叫我来有什么事?张说已经抵京了,如今政事堂可有两位张相国,也不知道别人要如何区分,我还思量着什么时候去那儿打探打探小和尚的下落。”
  杜士仪听惯了她这动不动就翻墙入户的大胆,可此刻他拜托的事情也脱不开此节,因而只能当成没听见,咳嗽了一声便开口说道:“我有一件事要拜托岳娘子。我如今署理的万年县廨法曹,原本该是万年尉王璞掌管的。可他这一病就是一个多月,到现在还像缩头乌龟,我实在是不耐烦了!据我所知,他如今日日卧床读书,病情早已痊愈,所以,我想请岳娘子帮我一个忙,让他在光天化日之下出来,也好让人看看他已经没病了!”
  “这件事么……”岳五娘秀眸微亮,狡黠地问道,“杜郎君有什么好办法?”
  “河东王家亦是名门世族,王璞从小养尊处优,没有吃过任何苦头,坐卧都讲究整洁雅致,熏香都是上好的,平素也都是风花雪月,喜好禅宗佛理。”杜士仪说着这些从文山他们那里打探到的消息,顿了一顿方才若无其事地说道,“我很想知道,在韦明府前去探病的时候,来上这一招,他是会立时晕过去没病变成有病,还是会立刻跳起来,有病变成没病。不管那一种,韦明府的忍耐应该也都到极限了!”
  “哪一招?”
  等杜士仪轻轻说出了那几个字,岳五娘的脸色登时变得异常古怪,好一会儿方才轻哼道,“你倒是会出馊主意。若非我和师傅什么苦都吃过,这种坑人的事你再求我我也不敢答应!罢了,不就是演一场鸡飞狗跳的好戏吗,等你定好时间,就对我说一声,保管让他露出真面目来!”
第292章
硕鼠硕鼠,床头打架
  对于出身名门家境富裕的王璞来说,万年县廨的官舍着实有些简陋逼仄。他当初上任的时候,倒也曾打算像如今的杜士仪那般去寻一处合适的宅院,奈何那时候宣阳坊内并无宜居的宅院,再加上打算给上司留下个好印象,便委委屈屈在官舍住下了。
  然而住归住,他却花费不少将自己的官舍内外整饬一新,就连家具陈设也全都换了一遍。如今说是养病的他置身正房之中,书卷在手,美婢捶腿,熏笼飘香,一旁尚有精通琴艺的侍妾在那儿抚琴为曲,说是神仙一般的日子也不为过。
  “哼,我堂堂河东王氏子弟,竟然不得不屈就捕贼尉,这就已经够委屈了,凭什么我就掌不得功曹!”王璞突然丢下书气哼哼地抱怨了一句,随即敏锐地发现琴音突然一乱,他便恼怒地喝道,“继续弹你的琴!”
  喝过了侍妾,他遂喃喃自语道:“只要熬过了这段时日,到时候我便去求人施压……杜十九那家伙不是自以为公正明允么?既然如此,这个捕贼尉我拱手让给他去当,至于那掌管功曹最是体面不过的职司,自然也该换我了!若非韦拯那老家伙一个劲偏帮于他……”
  话音刚落,他就听到外头传来了一个气急败坏的声音:“郎君,郎君,韦明府和杜少府来看你了!”
  一听到是韦拯和杜士仪联袂而来,王璞面色大变,见矮榻边跪坐的美婢还在那小心翼翼给自己捶腿,他恼火地把人一脚踢开了,继而立刻对那中止了弹琴的侍妾低喝道:“还不赶紧停了!学了这么久还乱七八糟的,我眼下病了,记得给我装出些忧切的样子来!”
  等到屋子里的几个人手忙脚乱一片,纷纷装出了他还在病着的样子,王璞方才动作熟练地立时躺了下来,心底却在庆幸为了装病而在面上敷的那些粉没有去掉。这些天韦拯来看过他三回了,他自然知道,这位出自京兆韦氏,如今官居正五品上的万年令为何突然这般纡尊降贵,可他哪里那么傻,还会去接这样的烫手山芋?更不用说杜士仪竟然跟了一块来,他就算要复出,也得等这一阵子的风头过了再说!
  不消一会儿,韦拯就和杜士仪一前一后走进了屋子。见婢女垂手侍立,一个仿佛侍妾模样的女子正跪坐在矮榻前低头垂泪,韦拯想起下头人禀报的情形,不禁眉头紧皱,缓步走到榻前端详片刻便开口说道:“玉才,你这病仍然尚未痊愈么?”
  王璞在侍妾的帮助下“勉强”坐直了身子,“艰难”地对韦拯和杜士仪欠了欠身道:“明公,多谢你又到此前来探望,还有杜少府……实在是我这身体不争气,前两天看似稍好,现如今却又偏偏浑身乏力,竟是连下床也不能……明明正是年底万年县廨最忙的时候,我却只能将法曹事务交给杜少府,自己却什么忙都帮不上,实在是……问心有愧啊!”
  见王璞脸上流露出了仿佛发自内心的愧疚,即便杜士仪早已知道他这病是怎么回事,也不禁嗟叹倘若如今就有奥斯卡,这家伙去角逐一个最佳龙套奖必然没有任何问题。果然,王璞这显然只是开了个头,接下来又扶着侍妾的手沉痛地说自己卧床期间是如何想去调取案卷,争取带病办事,又是如何支撑不住,这些天又是如何忧心忡忡夜不能寐……鬼话瞎话张口就来,让人叹为观止。
  韦拯宦海沉浮几十年,此等人也不是没遇到过,心底固然鄙夷不屑,可河东王氏在朝也颇有几个有名头的官宦,他即便知道王璞是假病,也派过大夫前来诊治,可那两三个大夫也不知道怎的出来便摇头说王少府病得不轻,他总不可能硬拽着王璞去做事。于是,他只能沉下脸道:“玉才,如今已经是年底功曹考课的时候,倘若你还是无力支撑,今年的考评……”
  还不等韦拯把话说完,王璞突然发出了一阵剧烈的咳嗽,随即便瞪大了眼睛盯着杜士仪,脸上浮出了恳求之色:“杜少府,我知道你一向悲天悯人,最能体恤同僚疾苦,倘不是如此,当初你也不会把官舍让给了郭少府,又替他署理户曹却不居功,甚至还在宇文监察面前举荐了他!如今我亦是因病不支,还请杜贤弟也多多体恤我的苦衷,明年我这一任就满了,倘使真的就此留下个恶评,再选官谈何容易!杜贤弟,望请千万看着同为进士及第的份上,帮我这个前辈一把,我必然铭记在心,日后必然报答!”那称呼一下子从杜少府变成杜贤弟,恰是恳恳切切凄凄惨惨!
  你既然一直都在外以善心信义为幌子,此番我如此恳求,你若还狠心回绝,那之前的造势便全都白费了!
  对于王璞这苦苦求恳,仿佛下一刻就要涕泪交加的样子,杜士仪心中冷笑,面上却端着温和的笑容:“王少府还请安心养病,考课的事情,但使能够,我必然全力周全。然则这些都是要送吏部考功员外郎的,因而明公刚刚也只是提点于你。”
  他不用看也知道,这会儿韦拯必然是脸色要多难看有多难看。王璞固然以为瞅准了他的弱点,可有些事情却着实想当然了。更何况,他可不是被人算计还帮人数钱的滥好人!当此之际,他就仿佛被王璞感染似的,突然也发出了一阵剧烈的咳嗽,好容易止住了之后,他才在韦拯那微妙的眼神,和王璞不自然的注视下微微笑道:“也不知道怎么了,这些天仿佛有些嗓子痒痒……明公不用拿这种眼光看我,我每日临睡练剑,身体康健得很,断然不会如王少府这般突然病倒不能理事。”
  杜士仪这轻描淡写的一番话,王璞听得差点憋得岔气。可就在这时候,他突然只听得一阵奇异的窸窸窣窣声,紧跟着就是什么东西从天而降,竟是径直落在了他的矮榻上。他先是为之一愣,待看清楚那在床上乱窜的灰色东西,就只觉得整个人发凉,连头顶上的每一根头发全都竖了起来,嗓子眼竟是完全堵住了。偏生就在这时候,他面前的杜士仪却一把拽着韦拯急急忙忙地往后躲去。
  “明公小心,我从前行针用灸时曾经在医书上看到,这等鼠类不但贪婪偷食,而且还极有可能散布疾病,对病人尤其不利,快叫人来打死了!”
  读书人若是没读过《诗经》里头的硕鼠,那简直是枉为儒生,而在这种年代,即便富家子弟,也少有人没见过老鼠。然而,王璞出身富贵,又生性爱洁,这等丑陋的东西却还真的没见过。此时此刻,他只觉得头皮发麻浑身发凉,尤其是杜士仪那最后半截话说得他心头大骇,竟是猛然间从矮榻上跳了起来,继而连鞋子都来不及穿,越过杜士仪和韦拯就夺门而逃窜出了屋子。
  而紧随其后的就是那个体丰肤白的侍妾,几个婢女也都花容失色地逃之夭夭。面对这番情景,杜士仪方才对目瞪口呆的韦拯笑道:“明公,没想到病人和女子都比你我跑得快些!”
  韦拯瞅着那两只在王璞软榻上钻来钻去,仿佛很喜欢这个地方的老鼠,又扭头瞥了一眼杜士仪,面上突然露出了一丝恍然笑容。只王璞这些日子来让他又恼火又腻味,此刻见其出丑露马脚,他自己心头也不禁畅快得很。等听到外间传来了王璞那歇斯底里一般叫嚷仆从进屋打鼠的声音,他转身当先一步出了屋子之后,便似笑非笑地说道:“区区两只硕鼠,就算真的能够散布疾病,身为朝廷命官也没什么好怕的,难道邪还能胜正?倒是王少府,这说话中气十足,呼前喝后的样子,仿佛这两只硕鼠,倒是把你这一身病吓好了吧?”
  王璞一想到自己那精心陈设的屋子中竟然跑进了两只老鼠,而且还在自己睡觉的矮榻上呆过,他就只觉得浑身发痒,几乎都快要发疯了。可当听到韦拯这句话,他就犹如当头淋了一盆凉水一般,整个人都清醒了过来。偏偏就在此时,杜士仪却还跟着韦拯后头说道:“王少府生性爱洁,只怕这正房一时半会也呆不下去,而如今县廨的官舍并不宽裕,不若请明公腾两间屋子给王少府暂住如何?再去请个大夫来瞧一瞧,如此便可万无一失!”
  “好,就如此办理!”
  见韦拯和杜士仪根本不问自己就做出了决定,王璞顿时气得直发昏。然而,眼看着两个粗壮仆妇冲进正房,里头一时传来了阵阵响声,不消一会儿,这两个愚蠢的妇人就耀武扬威地各自提着一只老鼠出来,心里发凉的他哪里还敢留在这儿?在韦拯那犀利的目光下,他使劲吞了一口唾沫,恼怒地挥手示意那两个仆妇快点把这些脏东西给处理了,这才很不自然地说道:“刚刚吃这一吓,出了一身汗,竟仿佛是身体好多了,兴许是祸兮福之所倚……哈。”
  “那就最好,来人,扶着王少府到我那儿去!”
  等到两个从人上前来架着王璞往自己的官舍那边送,韦拯和杜士仪一前一后跟了上去,远远看见人被安置在了自家廊房,韦拯方才侧头瞥了杜士仪一眼,嘿然笑道:“想不到杜十九郎你竟然会用这样的手段。”
  “明公哪里话,我不明白。”杜士仪无辜地眨了眨眼睛,这才一本正经地说道,“想来是眼看年关将近,硕鼠四出,该好好在县廨内外整治整治了。”
第293章
投桃报李,怜君孤零
  万年尉王璞的病当初来势汹汹,如今好起来却也同样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不等诊断的大夫抵达,他便明显精神了起来,待到大夫当着韦拯的面给他诊脉时,他更是连声说因祸得福,对韦拯和杜士仪道谢不迭,让后两者都不得不惊叹于他的脸皮厚度。而大夫诊脉过后,道是王少府只需多多活动便能身体康健,韦拯也懒得在这再看那猴子戏,撂下一句法曹事务即日交割,当即转身扬长而去。
  把法曹这烫手山芋重新丢给了王璞,杜士仪这才轻松多了。万年县廨的官吏考课是有常例的,主要是吏考,而官考则是把所有判事等等文书全部汇总誊录,写成相应的官文送交吏部,由考功司再查阅后据此考评。这些事务书吏文山和安海都是再熟稔不过的,他只需要揽总,比起之前那些事情的斗智斗勇轻松得多,上午过后便能出门拜亲访友,尽显万年尉这一职的清要。
  这一日午后,他便轻车简从地来到了郭荃位于宣平坊的新宅。前次送信时来过一回的赤毕张望了一眼围墙,不禁若有所思地说道:“郭少府看样子是备受重用,手头也宽裕,上次我来的时候,这围墙还有些失修和斑驳,现如今却已经修葺一新了。”
  “郭兄本就是能员,如今也该有出头之日。”杜士仪微微颔首,眼见门口侍立的仆人瞧见他拔腿就往里头通报去了,他不禁又笑道,“宇文监察现如今正当受圣人重用,在他麾下却比在任何人麾下都更能显才。”
  尽管京兆府括田推勾判官只是个使职,原本并不像万年县尉这样享受各种优厚的俸禄和俸料庶仆等等,可宇文融因郭荃的精干,在短短时间内就摸清楚了京兆府各县那些不在籍册田土的大致情况,又因蓝田县主一事在御前受了嘉赏,对于这个天上掉下来的能干属官自然信赖有加,竟是为其争取到了和万年尉相同的每月两万五千钱,折合二十五贯的俸钱。
  郭荃最初只是赁下了这宅院,待俸钱和从前一样,他考虑到两个儿子都已经不小,索性花了在万年尉任上攒下来的大半积蓄,将宅院买了下来。得了杜士仪之前订约,他难得提早从御史台南院归家,听到杜士仪到了,正查问两个儿子功课的他立刻迎了出去。
  “杜贤弟!”
  “一个月不见,郭兄风采更胜往昔了!所以说,人逢喜事精神爽,此言诚然不虚。”
  郭荃如今意气风发,每日精疲力竭入睡,大清早却又能精神奕奕,自己都觉得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杜士仪一说这话,他不禁就笑开了:“那还不是因为我遇贵人相助,故而方才能有今日?来来,杜贤弟,如今外头天寒地冻,我们屋子里说话!”
  等和郭荃进了屋子,杜士仪方才让随行的赤毕上前呈上了一个包袱,旋即解释道:“这是前日樊川杜曲老宅中的家人,送来的腊鹿肉,你也知道,舍妹十三娘去了东都,我一人哪里吃得了那许多,分送了朋友之后,这些就算是我送给嫂夫人和二位郎君尝个鲜。另外是些参须,不甚值钱,郭兄可切碎了用来泡饮,如此可以补益精气。要知道,括田之事现如今是第一要务,你可不像当初在万年县廨那般闲了。”
  郭荃顿时老大不好意思,讷讷说道:“杜贤弟总是这般周到,我真是……”
  “相交一场,何必说这些?再说了,此前我请托郭兄的事情,你还不是义无反顾就帮了忙?毕竟事涉宗室县主,旁人哪敢冒这样的风险?”
  “杜贤弟这么说,我可要无地自容了。你那哪里是请托,分明是让我能在宇文监察面前更得信赖。不瞒你说,那一日宇文监察进宫之后禀报此事,回来之后春风满面,对我大为褒奖,几个同僚都羡慕得很。看样子,此事应该是成了。”
  尽管杜士仪心中也觉得此计能有七八分把握,但郭荃如此说仍然让他心情大振,当即含笑抱拳谢道:“所以说,我这是求人求对了!”
  放下了心头一桩大事,杜士仪自然轻松,接下来也就和郭荃天南地北随便闲聊,等提到郭荃的两个儿子时,他却发现郭荃的面上有些微微迟疑。他正思量莫非是郭家二子又有什么不对,他就只见郭荃竟是突然有盘膝趺坐改成了正襟危坐,又对他举手深深一揖。
  “郭兄这是何意?”
  “杜贤弟,我实在是愧然。如今我家长子已经到了婚配之龄,以你我交情,本该由你为大宾,然则宇文监察听闻之后大有兴致,所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1/5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