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荣华(校对)第1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9/187

  秋韵还要再说什么,见章晗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想到往日无论面对怎样的困境,章晗总能有办法让困难迎刃而解,她不知不觉就安下心来。这一合眼睛,她便渐渐生出了几分困意,须臾就沉沉睡去。这几个月来,哪怕是在乡下养伤,她也一直是心中惴惴,这竟是第一个踏踏实实的安稳觉。
  而章晗出了屋子,见王凌亦是从里头出来,微微一笑后就主动上了前来携了她的手,两人便宛如姊妹一样手挽手出了正房。从大太阳底下到了章晗如今暂住的平瀚阁,两人谁都没出声,直到过了好一会儿,王凌方才突然开口说道:“大嫂,借你的肩膀给我靠一靠可好?”
  章晗闻言顿时笑了起来:“人前谁不说你是英姿飒爽的巾帼英豪,居然还到我面前撒娇。不过,借别的我可没有,借我的肩膀给你靠多久都行。”
  王凌见章晗伸手把自己揽进了怀里,便如同之前两人在京城彼此相依那样把脑袋搁在了章晗的肩膀上。不用看她也知道,那些丫头仆妇必然都知情识趣地退了出去。足足又是好一会儿,她方才轻声说道:“我从小跟着爹习武演军,常常都忘了自己是女儿,直到逐渐到了婚嫁之龄,关心的人多了,我这才明白,不管我有多大的本事,不管看不看得上那些男人,都总得嫁人。嫁了人之后,那些武艺也好军略也罢,都再也没什么用武之地,真正要紧的是定远侯府这金字招牌,重要的是我那些陪嫁,还有爹爹对我这个独女的疼爱。”
  见章晗没有吭声,只是轻轻用手在她的肩背上拍打了两下,她知道章晗是必然明白了自己心头的苦楚和不甘。她轻轻咬了咬嘴唇,随即深深吸了一口气说道:“所以,爹爹没有把自幼随我练武的几个丫头遣了给我陪嫁,说她们是军中牺牲勇士的孤儿,没有一辈子做奴仆的道理,也没有挑那些他最得力的家将,而是让我自己在他可以给我挑的人里头选了陪嫁丫头仆妇家丁等等,我起头还有些不高兴。可是,当这一次火烧赵王府逃出来直到如今劫后余生,知道武妈妈她们几个死了,陪嫁过来的家丁家将足足死伤了十几个,又看到秋韵她们伤成这个样子,我才真正知道,为将者并不是我当初想象的那么容易。”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自己亲近的信赖的人有死伤!如今想想,爹这辈子打过多少仗,看过多少自己曾经器重的赞赏的喜欢的人死了残了,要何等大毅力,何等坚强的心志,这才能够在战场上指挥若定,纵横睥睨?”说到这里,王凌再次顿了一顿,却是轻声说道,“我从前还有些瞧不起善睿,总觉得他说是少年猛将,也不过如此,可现在想想,我不过就是会些武艺,会一点纸上谈兵,何尝真正见过两军对垒死伤无数?战场上,胜则生,败则死,根本没有中间的选择,这几天再回想前头,我不但后怕,而且……而且……”
  章晗听出王凌的声音越来越低沉,最后竟是有些语无伦次,她不禁将其抱得更紧了些。直到怀里的人发出一声悠长的叹息,她方才稍稍松开了些,见王凌直起腰时,眼睛竟是有些微微发红,她便柔声说道:“四弟妹可是想念四弟了?”
  见王凌面色一僵,迟疑片刻方才轻轻点了点头,双颊却呈现出了娇艳的红色,章晗不禁笑着说道:“你正和四弟新婚燕尔便遭了这一次的事,担心他是人之常情。世子爷也说,当初他自动请缨联络各方,是为了想尽快见我;而四弟硬是把这事揽在自己身上,何尝不是因为他也想念你,想尽快和你重聚?至于两军对垒,无论是我临盆的时候你主持大局,将来犯的贼子拒于门外,还是这一回咱们分兵火烧赵王府逃出生天,抑或是在千钧一发之际找到了你爹,全都是你的力,少了你便什么都做不成。你要是妄自菲薄,让我的脸往哪搁?”
  “扑哧……”王凌被章晗最后一句话逗得忍俊不禁,随即才重新挽起了刚刚那会儿弄得有些蓬松的头发,随即才嫣然笑道,“被大嫂这么一说,我那一丁点不争气的自怨自艾心思,竟是都没了。倒是大嫂你,好容易和大哥重聚,你在定远侯府,他在宫中诰敕房,这相隔一道宫墙,却和隔着一座山似的,难道就打算这么下去?”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章晗自然而然地答了这么一句,见王凌若有所思地沉吟了起来,她方才苦笑道,“这好听话你听听便罢,你想念四弟,我又哪里会不挂念他?但如今是非常时刻,他好歹还在京城,想见就能看上一眼,比你好多了,总不成我连这一时都忍不得。”
  “那还在北平的晨旭呢?听说已经有人提请去北平接回母亲和他了。”
  一提到陈曦,章晗不禁心里一痛。儿子呱呱落地方才数月,她甚至还来不及和他更多亲近,就不得已把人送去了北平,如今陈善昭虽已归来,但陈曦却还留在那里。即便知道赵王妃绝对不会亏待自己的嫡亲长孙,但她仍然难免有这样那样的担心。而她最害怕的就是,孩子小时候虽不记事,但这几个月的分别,会不会让他忘记了她这当母亲的?
  妯娌两人对视一眼,想起彼此面对的烦心事,突然同时叹了一口气,随即相视莞尔。就在这时候,外头突然传来了芳草的声音:“世子妃,郡王妃,老侯爷回来了。”
  说是老侯爷,但当面相儒雅的定远侯王诚进门之际,却怎么都看不出他有一丁点老样来。他笑吟吟地和疾步上前拉着自己的胳膊问长问短的王凌说了两句,随即就打趣道:“你呀,都是出嫁的人了,也不看看赵王世子妃在这儿。”
  “大嫂又不是外人。”
  听到王凌一副理所当然的语气,王诚顿时笑着摇了摇头,旋即就对章晗拱了拱手道:“这几日我也一直不在家,劳烦世子妃照顾小女了。”
  说到这里,他也不理会嗔怪自己的王凌,又轻松地说道,“这几日京城上下当初附逆的金吾卫已经悉数隔离了起来,接下来便是恭请圣裁,我该做的事情也已经都做完了,倒是可以在家里再多呆点时间。不过,顾振为了自己活命,倒是曾经吐露了一个消息,说是已故韩国公的七公子早早投效了废太子。先头曾经在上书的奏折中混入过诋毁皇上的奏折,又曾经闹出登闻鼓前溅血的那一桩,都是那位舒七公子和这一批党羽的手笔。”
  此话一出,王凌倒也罢了,章晗却悚然而惊。尽管她并没有帮那个人的义务,但好歹是人救了秋韵,她如果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伸手轻轻拉上一把却无可厚非。然而,倘若顾振的这些话传到皇帝耳中,早已对舒氏那一党深恶痛绝的皇帝必然会再次雷霆大怒。
  而定远侯王诚在停顿片刻之后,却是叹了一口气:“韩国公当年乃是最初投靠皇上的人,没有他便没有如今的大齐天下。虽则他是咎由自取,但之前的风波已经够大了,再株连下去也不知道要牵累多少人。顾振是攀咬人想把自己挣脱出来,小人行径可见一斑。当年陕国公何等英雄豪杰,可却养了这样的儿子,实在是让人扼腕。有子如此,不如没有!”
  听定远侯王诚如此说,章晗心念一转,想到顾淑妃的请求,还有此前秋韵透露的事,她便若有所思地说道:“如今父王领兵在外,世子爷奉旨处理朝政,一切还是以安稳为先。侯爷这些日子弹压军中,消弭各种不稳,已经是竭尽全力,倘若在这种时候重提旧案,只怕朝中更加流言四起。倘若可以,顾振所言之事,侯爷对世子爷单独禀报就好,还请先不要在呈给皇上的奏报中提及。”
  定远侯王诚提起此事,也是因为想到了数年前那场牵连甚广的大案。当年韩国公舒全死,全族株连,杀的杀,流放的流放,掐着手指头算一算,那位七公子应该是在韩国公定罪之后尚不满十五,这才得以逃过一命,而在此之后,勋贵大臣倒台足有十数人,最后一个无辜受累的便是六安侯一家。他若不是隐退多年不问世事,再加上和曾经烜赫一时的韩国公并未有太深的交往,只怕也难以独善其身。
  因而,既然章晗这么说,他自然点了点头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本意也是如此,既然有世子妃这么一句话,此事我理会得。”
  “说起来之前淑妃娘娘曾经召见过我,提到了威宁侯的爵位。”章晗将并没有提威宁侯顾长兴和胡夫人之间那点夫妻龃龉,而是直截了当地说道,“已故陕国公这世袭爵位来之不易,若是因为顾振这个孽子而断了承袭,想必陕国公九泉之下也不得安宁。但爵位承袭乃是朝堂大事,侯爷觉得顾家这念想可有希望么?”
  “论理陕国公大功在前,武宁侯一系在此次事件中也有大功,只要武宁侯随同赵王征秦藩建功,这事便有七八分把握。但是,究竟能否获准,关键不在皇上,而在赵王。”定远侯王诚说到这里,见章晗并未露出半分异色,知道章晗也清楚这一关节,因而便直截了当地说道,“而且,武宁侯九子尽皆成才,但嫡子只有三个,武宁侯夫人是否舍得,倒是真难说。不过,淑妃娘娘既然提了,那回头的奏报上头,我给已故陕国公多讲几句好话吧。毕竟,他那夫人刚刚去世,哪怕真的是病弱,但更多也是被那孽庶气出来的。”
  当陈善昭见过定远侯王诚,从其造膝密陈之中得知了舒七公子的事,立时选择了暂时压下。因而,在皇帝面前,他和王诚的奏报一样,只提了顾振自小的顽劣不遵教训,此次得势之后不敬祖母婶母等长辈,以及附逆妄为等等,于陕国公昔日功绩亦是少不得浓墨重彩地点了几笔。果然,皇帝想起太子亦是自己一度册封为储君想托付江山的人,面上就有几分黯然。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有子如此固然是长辈失教,但更多的却是他自己不知上进。威宁侯爵位原本就是老九借了朕的名义重新发还给他的,让吏部验封司再次追回爵位,令威宁侯爵位停袭,且等日后你父王打完仗再做定夺。至于顾振……”
  想起自己已经废了太子,却尚未去祭告天地太庙,皇帝便深深吸了一口气:“朕曾经令顾振回乡读书,给了他悔过自新的机会,但既然他不知道悔改,那再留着他也不过是让他死去的父亲蒙羞。下旨赐死……让顾家将其除名!”
  说到这里,皇帝想起册封为韩王妃的顾长兴长女顾抒,微微皱眉之后,这才摇头叹道:“若家有贤妻,不但是贤内助,而且教养子女上头更是犹显出色。顾长风这个弟弟比顾长兴有福气!”
  “皇爷爷说的是。”陈善昭欠了欠身,却是突然笑道,“不过在孙儿看来,武宁侯再有福气,也及不上我和四弟有福气。”
  “你呀你呀!”皇帝原本因此想到了自己当年的事,此刻却被陈善昭的话逗得笑了起来,又好气又好笑地看着得意洋洋的陈善昭,他方才轻哼一声道,“可是朕把你留在宫中,让你夫妻不得日日团圆,你这心里头嘀咕个不停是不是?”
  “皇爷爷您知道,还问孙儿?”见皇帝为之气结,陈善昭方才涎着脸道,“孙儿也不敢请求其他,只求皇爷爷隔个五天,给孙儿一天假可好?五天不行,那就十天……十五天,十五天总行了吧?皇爷爷您就大发慈悲让孙儿好歹偷个闲,您看我这小身板消瘦的……”
  皇帝简直给陈善昭那讨价还价给气乐了,指着他的鼻子想要骂两句,可看到陈善昭确实瘦削了不少,他想起这是赵王的嫡长子,亦是自己最喜爱的孙儿,因而沉吟再三后,他便开口说道:“也罢,东宫既废,正殿春和殿索性命人好好整饬修葺一下,到时候你父王可以住。乾清宫西南边的柔仪殿自从先皇后去世之后,命妇不朝,虽则年年略作整修,但老空关着也不是事情。那里既然和东宫一样是前朝,给你暂居却也合适,你便让你那世子妃搬进来,你晚上也可以过去住。”
  陈善昭在皇帝面前半真半假地抱怨夫妻分离,原本只是想活络活络气氛,顺带给自己争取争取应当的权益。他并不是那等事必躬亲任劳任怨的人,这些天耐着性子在诰敕房处置繁杂的政务,已经是有些烦了,不论是五天十天甚至半个月能松乏一下,这都是最好的结果。即便不能,让祖父知道自己对这些并不热衷,异日父亲知道了也是一种态度。然而,他分外没想到这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他的脸色顿时僵在了那儿。
  好一会儿,他方才干咳一声道:“皇爷爷,如今正是敏感时期,这事情不太合适吧……”
  “正是因为敏感时期,你父王将兵在外,朕不能立时册封他为储,这方才是态度。”见陈善昭苦着一张脸,仿佛别人趋之若鹜的好事对他来说就仿佛是一个烫手山芋,皇帝便没好气地说道,“朕意已决,你废话少说,别得了便宜还卖乖。至于王凌,她虽是王家女,可已经出嫁的女儿老暂居定远侯府也不是事情,让她也住到柔仪殿来,也让你媳妇有个伴。”
  皇帝这话让陈善昭最后一个理由也再说不出口,于是不得不无可奈何地接受了下来。待到他要告退之前,少不得再次问了顾振等人的处置,皇帝沉吟良久便开口说道:“顾振的事情宜早不宜迟,还有附逆的那些锦衣卫旧部,也都尽早打散分到各地卫所去,免得留在京城再出事。至于赤忠等人,遣戍琼州府。”
  “是,孙儿知道了。”
  惜薪司那不大的院子里,继之前关过赵王府的下人之后,现如今却是塞下了顾振以及赤忠等昔日威宁侯顾长兴的旧部。定远侯王诚知道顾振借着死去父亲的名义让这些人俯首帖耳,又用太子的东宫名分支使他们奔走做事,如今事情败露,指不定他们怎么痛恨顾振,因而就把他们分开安置。即便如此,赤忠也就罢了,其他几人因为背上了一个附逆的罪名,仍然气怒交加,想起来时常常破口大骂。
  顾振却没有功夫去理会他们的怨气了。尽管在王诚面前曾经恶语相加,但如今他更想的却是活下去,那样兴许还有东山再起的本钱。然而,他自认为已经是把能供出来的东西都供了出去,可却如同石沉大海一般杳无音信。
  这一天,他照样在等着一日三餐的百无聊赖中过日子,可那嘎吱一声开门后,进来的却不是送饭的太监,竟是赵王世子陈善昭。那一刻,他先是一愣,随即便露出了深深的喜色。然而,还不等他开口,陈善昭打了个手势,继而后头两个身强力壮的禁卫便大步上前来,三下五除二就把他绑了个结结实实,继而被按着跪在了地上,嘴里又被塞上了一团破布。
  “皇上口谕,已故陕国公子顾振,先以不贤不肖停袭威宁侯爵位,令回乡读书,然不思悔改,附逆凶恶。本该明正典刑以儆效尤,念已故陕国公昔日功勋,绞,即刻行刑。”
  顾振听着这口谕,只觉得五雷轰顶,半晌都没回过神来。然而,当被那两个五大三粗的禁卫架了起来的时候,他终于醒悟到自己竟是要死了,立时使劲挣扎了起来。奈何他武艺原本就是三脚猫,又被绑得严严实实,纵使再奋力也没法动弹没法出声。正当他又惊又怒的时候,突然一抬眼,却只见陈善昭这位赵王世子不知道什么时候走到了自己面前,却是看着他冷笑了一声。
  “顾振,下辈子若投胎,记得做个好人,不该惦记的人别惦记!”
  眼见顾振目眦俱裂,陈善昭方才头也不回地走了出去。顾振率人夜袭赵王府,以及事后在赵王府挖地三尺的目的,绝不单单是为了建功邀宠!他可是记仇的人,敢觊觎他的妻子,那就得付出代价!
  
  
  第二百六十八章
为亲则强,逢敌必胜!
  柔仪殿与春和殿在宫城中一西一东,柔仪殿是皇后册立和千秋节等正节接受命妇朝拜的地方,而春和殿则是东宫所居的正殿。然而,自从皇后过世,顾淑妃摄六宫,惠妃敬妃协理,柔仪殿便一直空关着,每年虽照例拨款修葺,但既然没有人气,也就难免一天天荒凉了下来。当皇帝下旨将此地收拾出来,供赵王世子夫妇和宛平郡王妃暂住时,顾淑妃和惠妃敬妃商议后,立时把章晗和王凌召进了宫。
  “前次那一劫之后,你们两个身边的人死的死,伤的伤,如今搬到柔仪殿,未免身边人手不够,毕竟善昭身边也得添几个稳妥的内侍随侍。我们挑出来的人一则未必合你们的脾气,二则是万一走眼,这多年的老脸可就丢尽了。所以,我和惠妃敬妃商议之后,打算就让你们妯娌两个自己去挑,如此你们满意,我们乐得轻松,皆大欢喜。”
  顾淑妃既是如此直言,不但章晗笑了起来,原本对自己也要挪进宫里觉得深为不便的王凌也是松了一口大气。她和三妃仅仅见过几面,也就是按礼拜见,并没有太深的交往,此刻听到惠妃和敬妃又先后嘱咐了几句,全是温和可亲中带着严谨法度,一时也不禁心中钦服。
  怪不得皇帝在皇后过世之后,一应宫务都放心交给了三妃处置。
  尽管三妃明说了任凭挑选,但满宫里的内侍宫人数千,总不可能一一过目。因而,章晗和王凌也不过是由内官监太监列了一张名单,然后在内官监衙门中,让人把一拨拨的人引了进来。深知太子不过是立为东宫两年多便发动了这一次的宫变,甚至连乾清宫都一度完全掌控,在宫中必然仍留有党羽余孽,章晗自然更存了十分小心。看籍贯问乡里,又从小处一一问了众多问题,足足耗费了两三天,这才给陈善昭选了四个性子稳重的内侍,又和王凌一块挑了将来在柔仪殿执役的四个宫人,八个小火者。
  顾振赐死,在顾家族谱上除名,威宁侯爵位暂时停袭,顾淑妃反而松了一口大气,知道这孽庶做的蠢事总算不会对顾家再有什么影响。想到妹妹多年苦心教导的养女,将来极可能是太子妃,甚至母仪天下的皇后,如今和顾家算是亲厚,二哥武宁侯顾长风也在赵王麾下,她只觉得老天爷着实眷顾顾家。因而,当章晗到长宁宫送来拣选好的内侍宫人名单之后,她随眼一扫,便关切地说道:“你们怎么不多挑两个?若是选不到好的,让内官监再选几拨人给你们挑选。”
  “多谢娘娘关切,柔仪殿我也去瞧过,总共是两进,这些人足够了,用不着太多。更何况,我和四弟妹身边还有几个人,若太多未免过分了。”
  顾淑妃见章晗既然已经决定了,也就不再多提此事。留了章晗说了一会儿的话,外头夏雨突然拨帘子进来,行过礼后就笑着说道:“娘娘,赵王世子妃,北平赵王妃捎信来了!”
  此话一出,章晗顿时露出了不加掩饰的关切之色。见顾淑妃笑着抬了抬手示意把信先呈给自己,她连忙欠了欠身,待到撕开封口取了信笺在手,她深深吸了一口气后仔仔细细看了过来,面上不知不觉就露出了深深的惘然。
  赵王妃在信上说,如今赵王领兵在外,北平重镇需人坐镇,再加上留守的兵员少了,倘若再为了护送她这一行耗费人力,则北面防戍更加吃紧。因而,她会暂时和怀柔郡王陈善恩留在北平,而长孙陈曦也会暂时留下,等战事告一段落,抑或是酷暑过了之后再让陈曦启程。
  而当顾淑妃在章晗之后接过信后看了,当即含笑安慰道:“赵王妃的顾虑也不是没有道理,虽则是赵王留了人在北平,但终究及不上赵王妃几十年夫妻情分,再加上一直留在北边,这里里外外都能照应到。再说王妃也说了,就算战事一时半会结束不了,等暑气过了,也会送了晨旭来京城。”
  “晨旭是我亲自送出京城的,自然知道这只是一时。”章晗不自然地笑了笑,想起小孩子长得最快,儿子如今不知道长多大了,大哥随军,父亲不知道是否仍然驻守开平,母亲和小弟也不知道怎样了,她心里难免有些怅然,正沉吟之际,却只听顾淑妃突然开口问了一句。
  “话说回来,铭儿原待此次随赵王殿下出征,却被二嫂硬生生拦下了。武宁侯府今天还送了信来,说是娘和二嫂如今身体大有好转,昨天已经把瑜儿接回了京城。之前那一阵子京城消息断绝,她在外虽说安全,可总难免心中担忧,我让人去接她进宫,你若是没别的事,不妨在我这儿再坐一会儿,她应该就快到了。”
  之前那几个月的惊心动魄之后,虽说时局渐定,但各种各样的大小事情就没有断过,因而章晗一时半会竟没顾得上张琪。此时此刻顾淑妃既然开了口,她当即满口答应了下来。当顾淑妃仿佛不经意地提到朝中有几个勋贵武臣家中正在挑选适龄的姑娘家时,她不禁心中一动,见顾淑妃那神情颇有不屑,自然就更明白了。
  “不说如今正是兵荒马乱的时候,就是真的天下太平,皇上重新立了东宫,他们也不过是痴心妄想。你嫁入赵王府这一年多,不但给皇上添了第一个重孙,也是赵王的嫡长孙,就凭你和宛平郡王妃一文一武在大乱之际反正有功,皇上也容不下这等攀龙附凤的心思。”顾淑妃说到这里,却又低声说道,“只有一件事我得提醒你,皇上既然对赵王说过传位的话,日后这些事情却得看赵王的心意。”
  章晗哪里不知道顾淑妃担心的是什么,当即点点头道道:“我明白了,多谢娘娘提醒。”
  “娘娘,世子妃,张大小姐来了!”
  章晗和顾淑妃随便闲聊了不一会儿,外头便传来了这么一声通报。不多时,张琪便在几个宫人的簇拥下进了门来。只见如今已经出孝她上身一件杏红色的斜襟右衽衫子,衣襟滚着折枝花的襕边,下头则是一条秋香色的裙子,看上去显得颇为娇艳。只是,和这鲜亮的颜色比起来,她的人却有几分消瘦,一进屋子,她那目光在顾淑妃身上扫了一扫,旋即就落在了章晗身上,一时露出了十分喜色。
  “见过娘娘,世子妃。”
  章晗见张琪对顾淑妃行过礼后,旋即便要对自己裣衽施礼,她连忙一把将其扶了起来。抱着那臂膀端详了许久,眼见张琪竟是眼圈慢慢红了,她连忙向顾淑妃告罪一声,按着人在身畔坐下,这才嗔道:“咱们好久没见了,你再这么一见我就泪汪汪的,可别怪我扭头就走。”
  尽管这几个月在顾家一处隐秘的田庄中,一应起居都有人精心照料,可说是极为优渥,但京城的消息一度隔绝,张琪几乎度日如年。好容易等到事情平息了顾家派人来接,她千方百计地打听之后,方才得知了当初那段时日大概发生的事,即便如此也是后怕不已。此时此刻,她紧紧握着章晗的手,一时哽咽难言。
  见姊妹两人如此光景,顾淑妃便知情识趣地站起身笑道:“我到外头处置两件事,你们姊妹好容易见一面,就好好说说话吧。”
  随着顾淑妃起身出门,屋子里仅有的两个宫人也都跟了出去,张琪顿时难以自抑地伸出手去,忘情地抱住了章晗的脖子,随即轻声开口说道:“姐姐,我回京之后听到那些事情的时候,不知道有多后怕!我在田庄里头每日衣食无忧,亦不用担心安危,可你们却是在京城冒着性命之危,只可惜我没用,什么忙都帮不上。”
  “傻丫头,你以为武宁侯夫人为什么把你送出城去?还不是怕人拿着你要挟,所以才抢先走这一步,让我和顾四公子没有后顾之忧?”章晗微微一笑,继而便松开了手,见张琪面庞消瘦,此刻眸子也微微有些红肿,她便语重心长地说道,“你道是我们为何敢这样去拼?那是因为后头没有退路,为了自己心头永远割舍不下的亲人,怎也得去赌一赌。所以才能为亲则强,逢敌必胜。别说什么帮不上忙之类的傻话,只要你平安无事,我就再高兴不过了。而且,都是要嫁人的大姑娘了,日后可记得更稳重些。”
  张琪轻轻吸了吸鼻子,见章晗眼睛含笑地看着自己,她方才使劲点了点头。然而,她还是忍不住追问起了此前的那些事,禁不住章晗每每轻描淡写,她便忍不住嗔道:“你再不说实话,回头我去问嘉兴公主!”
  “都是过去的事了,还有什么好说的,重要的是今后,不是现在。”章晗说着便若有所思地问道,“对了,你爹可有信捎来给你?”
  “每个月总有一封家书,与其说是问我,还不如说是讨好老祖宗,字里行间都是说自己在北平如何得重用。”张琪哂然一笑,但随即就露出了几分忧色,“我只是担心,从前他和太子……不,和废太子过从甚密,若是万一再被人蛊惑昏了头……”
  “这一点你大可尽管放心,他是最识时务的人,如今这种时节绝不会做墙头草。”想到张昌邕那趋炎附势的个性,那时候却能在那桩案子闹出来的时候去回护张琪,陈善昭的恐吓固然管用,可其人趋吉避凶的本能却是一等一的。因而,她沉吟片刻,当即开口说道,“你既然回来了,记得多多关切太夫人和武宁侯夫人。她们这一次为了大局,连自己的身体都糟蹋了。再有就是,顾家长公子尚了主,顾家三小姐出了孝便要出嫁,你日后要掌家的,身边的人还不够。你不要和我见外,回头等忙过这阵子,我会好好挑两个妥当的人给你。”
  顾家现如今已经上了赵王这条船,她越是回护张琪,他们只会越是高兴!
  
  
  第二百六十九章
捷报悦圣心,亲情避大义
  皇帝下旨,三妃协力,宫中二十四衙门又哪里会不尽心。不过短短七八天,柔仪殿就已经完全收拾了出来,钦天监又择选了一个好日子,陈善昭和章晗王凌便一块搬了进去。然而,相比前一对小夫妻不安之外更多的是团圆的喜悦,王凌就难免患得患失多了一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9/18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