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精校)第2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0/326

  此辈细人,惟知蛊惑君上以便己私,而不思赫赫天命,皇皇帝业,在陛下一身。万一游宴损神,起居失节,虽齑粉若辈,何补于事。高皇帝艰难百战,取有四海。列圣继承,以至陛下。先帝临崩顾命之语,陛下所闻也。奈何姑息群小,置之左右,以累圣德?窃观前古阉宦误国,为祸尤烈,汉十常侍、唐甘露之变,其明验也。今永成等罪恶既著,若纵不治,将来益无忌惮,必患在社稷。伏望陛下奋乾刚,割私爱,上告两宫,下谕百僚,明正典刑,以回天地之变,泄神人之愤,潜削惑乱军心之阶,永保灵长之业。”
  这洋洋洒洒四百余字的奏折听得众人无不动容,一时人人称善,当即众人便商定了翌日一早伏阙诤谏。更有甚者提议这一晚上就留在韩府,到时候一块前往宫中,以免走漏风声。虽则是韩文连道自己信得过大家,可在众人坚持之下还是答应了下来。
  说是留宿,可心怀激荡的众人哪里睡得着,这一晚上竟是在正堂纷纷数落着朱厚照登基以来的种种非常之举,人人扼腕叹息。眼看天快亮的时候,也不知道是谁突然一拍巴掌,旋即开口说道:“各位,各位!只道八虎,却没把那平北伯徐勋算进去,这是不是不妥?”
  一听这话,正堂中突然一片安静,虽是有人出声附和,可声音比起一开始的异口同声却差得远了,甚至还有人低声说道:“既然是弹劾八虎,就先集中精神把他们先打下来,贸贸然牵扯了他,到时候功亏一篑须不划算!”
  “就是,此人在民间风评还不错,况且那战功须不是假冒的!”
  “可他从前引着皇上沉迷军伍,又带着皇上出宫,难道就不是奸佞?”
  听到两边意见争执不下,韩文便突然拍了拍扶手,见众人安静了下来,他这才说道:“八虎是八虎,徐勋是徐勋,不可随便混为一谈。况且徐勋昔日在帝侧时,皇上并不曾废政若此,纵使其果真有奸,也不可和八虎相提并论。况且奏折一成,就不用多此一举了。异日若他再有奸行,我等再力争不迟!”
  李梦阳原本正惊异于自己之前一蹴而就的奏折中竟然把徐勋给漏过了,这会儿听韩文这么说方才释然。毕竟,要在那言辞慷慨激烈的奏章中硬生生加进去一段,纵使他这个起草者也觉得为难。因而,当天亮之际,众人一一整装从韩府出发时,走在中间的他眼前仿佛出现了群臣伏阙诤谏,而奸阉惶然不可终日的一幕。
  果然,当这几十号人浩浩荡荡在文华门外一跪,立时引起了轩然大波。经内阁文书官往外头一传,从宫外各衙门争先恐后加入这一行列的官员不计其数,到最后竟是整整一百多人,那烈日下黑压压一片的光景蔚为壮观。这时候,原本看热闹的小火者们立时不敢就这么站着了,有的飞快跑去了司礼监报信,有的则是匆匆赶往西苑,更有的则是慌忙躲回了自己屋里。
  西苑大校场,兴致勃勃地亲自和几个西域武士学习相扑角力之术的朱厚照满头大汗地回到了场边,接过一把紫砂壶咕嘟咕嘟痛喝了一气水,他放下茶壶随手一抹嘴,就注意到正有人对不远处的张永嘀嘀咕咕。见张永突然面色煞白,他顿时大为奇怪,索性就这么走上前去。
  “怎么回事?”
  张永原打算瞒着此事,挤出一丝笑容正想搪塞过去,却不料外头突然传来了一阵大呼小叫。他循声望去,就只见前几次被人挡驾的李荣等人正奋力推开那些个阻拦的小火者往这边而来,顿时心里咯噔一下。果然,李荣还离得远远的就大声嚷嚷道:“皇上,百余大臣伏阙文华门诤谏上书,若是您再不理会,事情就要不可收拾了!”
  朱厚照闻言一愣。这些天他一心一意练习相扑,一来是张太后说是选后已经到了最后一关,二来是在周七娘那碰了钉子心灰意懒,再加上刘瑾一直都对他说没什么要紧国事,他思量内阁好歹还信得过,司礼监批红也过得去,便朝暂且搁下一阵子也不要紧,于是便一门心思扑在了这儿。可此时此刻,听到李荣那伏阙两个字,他一下子就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怎么回事?”
  刘瑾情知朱厚照和周七娘没什么进展,这些天一直在那几个西域喇嘛身边讨教密教的合欢法,听到李荣那嚷嚷就慌忙赶了过来。此时此刻,见朱厚照厉声发问,他不禁在心里把那些个烦人的大臣和李荣等人骂了个狗血淋头,旋即赶紧避重就轻地说道:“皇上,必然就是几个微不足道的小官想要学什么名臣诤谏……”
  “微不足道的小官?刘瑾,你竟然敢说户部尚书韩大人只是微不足道的小官?”
  王岳素来是炮仗脾气,这时候一下子提高了声音,传到这儿简直是如同怒吼一般,“如今朝廷上下伏阙上书的官员整整一二百人,倘若皇上再没有反应,闻讯而来的人只会更多!皇上,事到如今,请您移驾回宫吧!”
  随着王岳第一个扑通跪下,李荣和陈宽都跪了下来,他身后的戴义斜睨了他们一眼,默不作声地跪在了最后。眼见这光景,朱厚照深深吸了一口气,也顾不得刘瑾等人是怎样一副脸色灰败的表情,恼火地撇下他们就朝李荣等人走去。待到近前,他一把抓了李荣的手腕把人拖了起来,没好气地说道:“别在这浪费工夫,带朕去看看,顺便告诉朕究竟怎么回事!”
  眼看那几个司礼监大珰纷纷爬起来,簇拥着皇帝涕泪交加地分说着什么,自己等人竟是挤不上前,刘瑾一时咬牙切齿,可却知道这等时候不好上前去给自己辩解。等那边厢人走远了些,他才三步并两步冲到了满脸惊惶的高凤面前。
  “高公公,这究竟怎么回事?”
  “我哪里知道,我天天被他们差遣到这里来,况且司礼监我就是挂个名头,下头没几个信得过的人,能有多少消息?”高凤知道伏阙上书的严重性,一把就拖了刘瑾往前走,“快,远远跟着皇上,肯定会有给咱们报信的人!”
  虱子多了不痒,出身东宫的这些阉宦们自朱厚照登基之后没少历经弹劾,等闲的阵势他们都不放在心上,可李荣几人这番闹腾实在不小,因而无论张永还是谷大用,抑或马永成丘聚等人,一个个全都跟在了高凤刘瑾后头。果然才进了乾明门,给他们报信的就已经到了。听说果真一二百官员伏阙上书是请小皇帝将他们明正典刑,一众人都是呆若木鸡。
  一个人上书不要紧,十个人上书也不要紧,可二三十个声势就已经不小,更何况上百号人。你眼看我眼之间,马永成不禁声音嘶哑地说道:“皇上应该不会忘了咱们的情分吧?”
  “就算皇上不想,可万一要是他们步步紧逼呢?”张永只觉得事情无比棘手,一时间右手握拳狠狠击打着左手,突然看着谷大用道,“这么大的事情,西厂就没得到一丝一毫风声?”
  谷大用见众人都齐齐看着他,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突然回转身拔腿就跑,已经发福的身子在烈日下迈着飞快的步子,显得有几分滑稽,可谁都笑不出来。他这么一走,张永立时咬咬牙说道:“你们去文华殿留意一下动静,我去御马监见见苗公公!”
  ……
  PS:奇文共欣赏,把李梦阳替韩文写的奏折引了给大家瞧瞧……
第五卷
磨刀逐君侧
第438章
纷纷乱乱众生相
  这两人一走,刘瑾知道马永成等其他人也就是玩乐点子多,别的忙什么都帮不上,三言两语打发了他们去各处探听消息,自己就和高凤匆匆往文华殿前头赶。然而,既然知道文华门前百官伏阙,他们若真的在那前头露面,照着大明朝素来激进的士风,被人活撕了的可能都有,两人自是找了个不引人注目的角落张望。
  当看见李荣等人代表司礼监出面接下奏折,王岳又打头表示就是拼了一死也会把这奏折送交御前的时候,在火辣辣太阳底下少说也跪了一个时辰的官员们方才一个个相互搀扶着站起身来,纵使年轻力壮的人也已经摇摇欲坠,更不用说如韩文这样已经有一把年纪的。然而,看着这些前襟后背全都是湿漉漉的,仿佛异常狼狈的文官,又瞧着戴义突然晃了晃身子仿佛人一软,随即就有人嚷嚷着说戴公公中暑了,刘瑾和高凤却一丁点笑话的心思都生不出来。
  居然真的是这么大的声势,这一关要是过不去,他们就真的完了!
  刘瑾使劲吞了一口唾沫,一把抓着高凤的手压低了嗓子说道:“高公公,你快回去找皇上。虽说这一次你也该捎带上了,可你毕竟是司礼监秉笔太监,从掌管东宫典玺局到现在,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李荣他们怎么也得给你几分薄面。你在皇上身边千万听准了他们怎么说,俺这就去找谷大用和张永,他们两个比其他人有主意,一个管西厂一个管御马监,关键时刻能顶的上用!”
  “好,好!”
  见高凤拔腿就要走,刘瑾突然想起一遭,连忙伸手又拽住了他:“要是他们连你也顾不得,一定要撕破脸,你让人传话给皇上身边的瑞生,那小家伙应该能帮得上忙!”
  说完这话,刘瑾再也顾不得其他,撩起前头袍子一阵风似的跑了。五十出头的他虽说比宫里大多数大珰都要年轻,可毕竟放在外头也算是老年人了,大太阳底下不坐凳杌疾步飞奔,等到了乾明门的时候,他已经是上气不接下气。站在荫凉地方稍稍喘了一口气,他就招手叫了一个小火者过来,得知谷大用和张永都没回来过,他接过人殷勤递来的一碗水仰头一饮而尽,却摆手拒绝了那个管门的宦官要派人跟着他的好意,继而快步出了乾明门。
  出了灵星门一路往西,快到西酒房的时候,刘瑾却险些和斜里窜出来的人撞了个满怀。正要喝骂,他却看清了那满头大汗的人是谁,一时连忙叫道:“老张,你怎个回来了?”
  张永见是刘瑾,立时气急败坏地把人往旁边一拖,四下里一望,见这烈日底下的大中午没什么人,他方才沙哑着嗓子说道:“坏事了,御马监苗公公竟是不在,连御马监亲军驻守西苑的那小五百号人也都带出去了,说是前两天什么京营那边练兵,那边请了旨意让苗公公去协理,只恨我一直都在西苑没留心这一条,刚刚才知道!”
  “什么!”刘瑾一下子只觉得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忍不住反手抓住了张永的手腕,“那老谷呢,老谷是不是去了西厂?”
  “应该是……要不,咱们去西安门看看动静?”
  两人你眼看我眼,最后一声不吭再不多言,慌忙径直往西安门方向赶。到了那里,两人却发现谷大用正在券洞旁边那一丁点荫凉的地方来来回回踱步子,顿时同时生出了一种不妙的预感,当即三步并两步地赶上了前。
  “老谷,你这是……”
  “我让人去把钟辉叫到这儿来问话,可这都已经快半个时辰了,从灵济胡同到这儿才几步路,竟是连个影子都没有!”谷大用见刘瑾和张永俱是面色一变,一时只觉得嗓子堵得慌,好半晌才问了一句,“莫非你们那儿……”
  刘瑾咬牙切齿地说:“文华殿伏阙上书的少说也有一二百人,不是李荣他们夸大。”
  而张永则是脸色发黑:“御马监掌印的苗公公前几天受命带着御马监亲军留守的五百号人出宫去了京营,说是什么练兵……”
  “他娘的,敢情别人是早已挖好了套子给咱们钻!”
  谷大用性子冲动,直接骂了一声娘,突然二话不说扭头就朝东走。刘瑾和张永吃了一惊,忙追了上去,张永更是没好气地问道:“喂,这等时候,就指望着你的西厂了,你走了若是那边人来了怎么办?他们又不曾通籍宫中,岂不是在那里干等着急?”
  “干等?我看人是来不了了。”谷大用阴着脸冷哼了一声,瞥见左右两人一下子都愣住了,他才停下了脚步,“你们以为我干嘛不自己出宫去灵济胡同找人,而是要在西安门那等着?我又不是缺心眼,这时候摆什么臭架子,我是怕出宫容易回宫难!在这宫里,别人总不敢轻易动咱们,可万一外头要是出了点什么事,我这条命说不定就轻轻巧巧送了!御马监人家都想到了,没道理西厂没人惦记着,那里肯定也出事了,否则钟辉这出了名滑溜的不会没有信送进来!”
  领会到局势竟是突然险恶到这个地步,三人纵使都是平日里天不怕地不怕的人,一时间也不禁愁眉不展。一路走到西花房的时候,张永就忍不住叹了一口气:“这要是徐勋在京城就好了!他一向主意多,人又机灵。咱们在宫里他在宫外,这一内一外互为犄角,怎么会突然让人这样算计了去……他娘的,难道当初让他出京也是那些老大人们计算好的?”
  这个分析让谷大用打了个寒噤,而刘瑾的脸则是倏忽间变得锅底似的,可终究一个字都没说。当三个人一路回到了承乾宫时,却发现高凤也好,马永成丘聚等人也罢,一个个都在烈日底下无头苍蝇一般地转圈子。这下子,刘瑾立时快步冲了上前。
  “高公公,怎么回事?”
  见高凤失魂落魄似的,刘瑾顿时急了,又一把抓住了马永成。马永成终究年轻些,定了定神就颓然说道:“之前李公公他们来见过皇上送了韩文那老家伙的奏折,接着皇上就一个人把自个关在暖阁里头,谁也不见,连刚刚送午膳的都给挡驾了。高公公好容易才从瑞生嘴里打听到了一些风声,说是皇上似乎哭过……”
  皇帝哭过?朱厚照从小就是极刚的性子,除却弘治皇帝病重故世那会儿,就是前朝太皇太后周氏驾崩的时候,那也不过是虚应故事用胡椒面弄出来的眼泪。当听到这句话时,纵使刘瑾和张永谷大用已经抱着最坏的打算,一颗心也不禁沉入了无底深渊。
  此时此刻,把自己关在暖阁里头的朱厚照正仰天躺在凉榻上,眼睛盯着天花板出神。韩文那一通奏折虽则是写得慷慨激昂,可他吃惊的是百官伏阙声势,不是文字,哭的是父皇弘治皇帝,不是眼下的困境。而真正让他呆滞茫然的,却是王岳在他面前说出的那句话。
  “陛下,群臣恨八虎入骨,欲除之而后快,若陛下不纳谏,恐激起大变!”
  朱厚照不喜欢四书五经,可史书之类却没少读,尤其是之前和王守仁在西苑练兵那会儿,本朝列圣的故事都已经听多了,其中最让他留心的就是曾祖父英宗。英宗皇帝和王振土木堡大败之后,群臣得知此事的第一反应,便是在朝堂上当众打死了王振的一干党羽。
  须知那时可是在紫禁城,在大殿上!
  相形之下,英宗皇帝那会儿可登基有些年头了,不像他满打满算才一年多……只恨他居然就因为一丁点小事浑浑噩噩,否则若他如从前那般警醒,怎么会被人逼上门来!于是不得已之下,他只能把李荣陈宽王岳全都派去了内阁和阁臣商议此事。
  他突然使劲擦了擦眼角,随即高声喝道:“来人!”
  见瑞生应声而入,朱厚照问明,得知刘瑾等人也回来了,一干人等全都在大太阳底下等着,他不禁心烦意乱地摇了摇头,没好气地说道:“去叫刘瑾张永谷大用高凤来,其他人让他们回去歇着,大太阳底下是想中暑么?”
  不消一会儿,瑞生就带着四个太监进了屋子,自己却是悄无声息地退了下去。朱厚照见四个人哭丧着脸跪了下来,连声说什么罪该万死,他不禁没好气地一砸扶手道:“请罪的话全都给朕吞回去,这会儿朕没工夫听这个!外头情形如何,你们给朕说清楚!”
  四人不想朱厚照竟没先把他们骂一个狗血淋头,而是径直问外头的事,面面相觑一阵子后同时精神大振。张永先说了御马监掌印太监苗逵带兵离宫,谷大用又道是联系不上西厂,这时候,刘瑾立时哭丧着脸说:“皇上,看这情形,是有人想置俺几个于死地,求皇上做主……”
  “好了,有完没完!”朱厚照一口喝止了刘瑾,垂下眼睑好一阵子,他才缓缓说道,“这么说,宫里就只剩下钱宁那一支府军前卫五百多号人了,至于别的,朕的手令就算送出去,也不过让你们背一个矫诏的罪名……别在这嚎丧了,赶紧下去派人看看司礼监他们在内阁怎样了,那几个可是去内阁商议怎么处置你们去了!你们的脑袋能否保住,就看这个了!”
  当四个人脸如死灰退下去之后,朱厚照才捏紧了拳头狠狠捶了几下身上的凉榻,一时恨透了自己这些天的不作为。就在他眼睑低垂满心思绪的时候,他突然听到有人叫皇上的声音,一抬头就看见是瑞生。还不等他说话,瑞生就开了口。
  “皇上,有一件事小的不知道该说不该说……”
  “什么事?哎,反正这坏消息朕也听得麻木了,有什么说什么,别藏着掖着!”
  “小的服侍皇上之前,曾经跟过萧公公好一阵子。就在晌午的时候,外头送进来消息,说是少爷,不,是平北伯已经到京城了。”
  “啊!”
  朱厚照一下子从凉榻上蹦了起来,刚刚脸上的苦恼表情一扫而空。他顾不得什么皇帝的风度,一把按着瑞生在一旁的锦墩上坐下,随即目不转睛地问道:“你这话当真?”
  “应该当真……是小的实在记挂少爷,所以一直借着皇上的名头让萧公公请人在外头打听,小的该死!”瑞生突然离座跪了下来,砰砰砰连磕了三个头,满面惶然地说,“小的知道如今进了宫,旧日的关联就应该都断了,可就是忍不住……”
  “没事没事,念旧情才好,要是你跟了朕就把旧主忘了,那还了得!”朱厚照宽宏大量地挥了挥手,随即就心情大好地说道,“再说,又不是你给你家少爷谋私,只不过是借着朕的由头去打听一下消息嘛……若不是有你打听的这消息,朕也不会知道徐勋已经回了京……不知道他在干吗,这小子鬼主意一向比朕多,他回来就好了……”
  瑞生见小皇帝果然是深信不疑,这才松了一口气,心中却仍然忐忑。接到萧敬设法送进来的讯息,道是徐勋已经回到了京城,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可怎么把这消息对皇帝说出来却愁煞了他。如今见朱厚照果然不在乎徐勋在节骨眼上抵达京城的消息,他在心里连念了几声阿弥陀佛,旋即就亦步亦趋地跟着朱厚照后头在屋子里转着圈子,直到朱厚照突然停下转身,他险些直接撞了上去。
  “瑞生,朕想要出宫一趟,你有没有法子?”
  “啊?可是……皇上,待会司礼监几位公公可是要回来向您禀报的!”
  “朕不管这些,朕一定要出宫去!在这里看人脸色定死活,那多没出息!”
  听到小皇帝突然语不惊人死不休地说出这么一句话来,瑞生顿时傻眼了。然而,想想朱厚照平日待他很好,现如今的情形他听到了也看到了,因而,犹豫了老半天,他才把心一横低声说道:“回禀皇上,小的有个法子,只不过这法子很冒险,而且,皇上得先恕小的死罪……”
  尽管已经回来了,但徐勋连着两日都一直在萧敬家里住着。一来城外比不得城内,他不怕有那么多人会认出他来,二来萧敬多年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当下来,宫里消息往来方便灵通。因此,百官伏阙上书请诛八虎的事,那天晚上众人齐集韩文府上,他就已经得到了消息。而到了这日白天,声势浩大的伏阙上书倏忽间传遍全城,而他这里更是迎来了一个号称已经中暑的司礼监秉笔太监。
  戴义是因为萧敬暗中传话方才赶来的,此时此刻见着徐勋,他险些没把眼珠子瞪出来,竟是失声说道:“你怎会回来了?”
  “我怎么不能回来?大约戴公公是听人说,我才刚拿下南京上新河关的监税太监,这会儿已经离开南京往杭州北新关去了,一两个月之内回不来,是不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0/32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