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精校)第1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4/326

  “舍妹蒙伯爷照拂多时,学生感激不尽!家父原本也该当来迎一迎伯爷,但大冷天一路从南京赶来,他老人家身上有些不好,一时不便挪动,还请伯爷见谅!”
第五卷
磨刀逐君侧
第407章
心病
  沈家大舅哥是什么人,虽只见过他一面的徐勋却很清楚。
  沈光只娶一妻,并未纳妾,膝下有一儿一女,沈恪年未弱冠便在金陵这样人才荟萃的地方连过县试府试院试,名次全都在前十之列,虽在乡试上头差了迎门一脚,但也不过是一科折戟而归,放在人才济济的南直隶也不算什么。然而,兴许是读书读多了,兴许是精明都归了父亲,灵巧都让妹妹占去了,他一直都有几分书呆子的迂气。可这种迂气和沈光的圆滑世故相比,徐勋却对其更有好感。
  知道赵家逼婚妹妹,觊觎沈家财产,沈恪和沈光争执,一力坚持婚约不可废,要去衙门告状,结果给沈光关进了祠堂反省;赵家下定之后,他起意串联自己在应天府学的那些廪生同学闹事,可还没联络两个人,又被沈光锁在了屋子里;沈悦在文德桥上投河明志之后,他发疯似的亲自带着下人沿着整条秦淮河一路搜索,整整三天不眠不休……所有这些,他也是后来从陈禄那儿知道的。
  如今时隔一年多再见,虽然刚刚沈恪情急之下说话未免很没条理,可此刻行礼道谢,继而又道出了父亲不曾出来的缘由,徐勋不免觉得沈恪少了几分从前的迂气,多了几分沉稳,想来也是家中遭遇巨变之后的成长。此时此刻,见小丫头斜睨眼睛看他,他自然不会任大舅哥一直这样折腰,立时双手将人扶了起来。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沈姑娘曾经受了那么大委屈,我不过是略尽心意,谈不上什么照拂。”当着别人的面,徐勋只能把亲密的称呼收起来,随即又关切地对沈悦说道,“既然你爹病了,咱们就不要在这儿说话,快些进去看看来得正经。”
  沈恪见妹妹亦是紧咬嘴唇满脸焦急,当下也就不再说其他,重重点了点头。然而走在路上,见徐勋闲适地招呼着那位身穿红袍的老太监,对方却非但没有倨傲之色,反而满脸堆笑地说好话逢迎,而沈悦身边那个身穿紫衫红裙的中年宫女殷勤地搀扶着她,嘴里说着什么若沈老爷有什么不好尽管说,宫里有的是妙手太医名贵药材之类的话,他心里不知不觉就冒出了一个念头。
  父亲这次的病,除却一路从陆路赶过来的受寒和辛劳,恐怕更多的是心病吧!
  尽管家里没个管事的人,但沈悦留着如意在家里,内院又还有朱缨在,因而沈家父子一登门,两个平时彼此颇有些防范的丫头一合计,想着临时布置来不及,索性就把他们迎到了沈悦的院子里。而得知沈光感染风寒已经不止一天,两人又一个带人伺候,一个吩咐人去请大夫,这一忙就是好半天。此时此刻见一大堆人进来,两人行过礼后正要禀报,徐勋就摇了摇手,果然下一刻,沈悦就提着裙子疾步冲进了西屋。眼见沈恪跟了进去,钱太监和那宫人亦是低眉顺眼地进了屋子,徐勋打了个手势让如意也跟去瞧瞧,自己却对朱缨招了招手。
  两人出了正房,室外寒风呼啸正紧,徐勋便示意朱缨随自己进了西屋说话。屋子里原本有一个正在收拾的丫头,见徐勋显见是有话要问朱缨,立时知机地行礼后避了出去。这时候,徐勋方才在居中那张圈椅上一坐,沉声问道:“沈家人来了之后的事情,一一说给我听。”
  对于这位年少主人,朱缨早就连半点违逆心思都不敢有,垂手低头思忖了片刻,她就轻声说道:“沈老爷和沈公子是您在正堂,沈姑娘在这院子接旨之后相继进宫约摸过了大半个时辰,这才到门上来的。因为老爷和少爷都不在,沈姑娘也不在,所以便请了如意妹妹去门上,两边才相认沈老爷便样子不太好,还是沈公子说沈老爷路上就病了,奴婢立时去让人请大夫,刚刚太医院已经来过人,说沈老爷是路上风寒入体又急着赶路,这才病了。”
  听到是旨意颁下之后没多久,沈家父子就上了门来,徐勋垂着眼睑,脸上看不出多少喜怒,心中却知道断然不会是这么巧的。算算日子,应当东厂西厂相继让人去南京查访的时候,沈家人就得到了消息。而那时候已经入冬,运河封冻不好坐船,仓促赶路就连过年也是在外头,对于如今这乡情最重的世道来说是极其罕见的。况且,沈光已经年近五旬,在这种一场伤风感冒就可能没了性命的念头紧赶慢赶,心里大约也是五味杂陈。到了京城近亲情怯,沈光这个当爹的反而犹犹豫豫不敢登门来认,这是可能性最大的。
  徐勋在那盘问朱缨,久别重逢的沈悦看见父亲形销骨立的样子,亦是大吃一惊。她生性刚强,想当初得知父亲因为畏于赵家权势怕遭灭门之祸而违心答应了那桩婚事,她就没了多少恨意,只是发了狠似的谋划,而文德桥上那纵身一跃后重逢徐勋,想到要永别家人的时候,她仍不免大哭了一场。此时此刻,跪在床前踏板上的她听沈恪低声说完这一路上京的经过,又听到父亲蠕动嘴唇说了一声对不起,她只觉得鼻子发酸,忍不住紧紧握住了他的手。
  “爹,别说了,我知道,我知道您是不得已……都是我不好,我不该什么讯息都没留就自顾自地瞎折腾一气,让您一直担着心思……”
  尽管南京和京城相隔数千里,但沈家既然有傅容照拂,诸多消息也一桩桩一件件全都传到了耳中。先是徐良顺利袭爵,紧跟着则是徐勋封官掌兵,继而带兵出征旗开得胜,自己又封了伯爵,赫然御前最得信赖的臣子……林林总总的消息让沈光难以置信,须知他从未想过自己那时候瞧不上眼的少年,只消一步腾挪到京城便能这样光彩四射。即便从前徐勋曾经暗示过沈悦并未香消玉殒,可他心里已经没了多少奢望。
  可谁能想到,徐勋当初上沈家认下这门亲事竟然是认真的,甚至惊动了那许多大人物派了人下金陵访查,而傅容最后亲自安排,让陈禄挑了几个人护送了他父子俩进京。
  “悦儿……”反手紧紧握着女儿的手,沈光良久也不知道该说什么,目光掠过后头站在一块,仿佛不怎么起眼的那两个太监和宫人,他方才苦涩地说道,“你娘原本也坚持要来的,可天寒地冻,你祖母又病了,你哥哥费了不知道多少工夫才劝了她们在家……”
  “祖母病了?”双膝跪在床前踏板上的沈悦一下子睁大了眼睛,急切地问道,“那祖母眼下怎么样……不行,我要回南京,我要去瞧瞧祖母!”
  “悦儿。”沈恪见沈悦满面慌乱,忙上前低声说道,“祖母没事。要回南京也不急在这一时,爹和我这一路赶进京就已经吃够了苦头,怎么能让你再这么折腾一回?等到春暖花开咱们再上路,一路坐船总比马车颠簸强……”
  “太后都赐了婚,哪有这时候回南京的!”沈光勉力打断了儿子的话,喘了一口气,他这才一字一句地说道,“你能过得好,你祖母就能放心了。日后嫁为徐家妇,你就安安心心地侍奉公公,照料夫君,沈家的事情你无须多管。你哥哥如今已经能够独当一面,我也还在盛年,不用你担心……”
  听了这么多,钱太监心里已经确信此事无疑了,他斜睨了一眼那宫人,见其亦是微微颔首,他便悄无声息地与其双双往后挪动步子,最后正要闪身出去的时候,却不料有人赶在他们前头打起帘子进来,正是徐勋。眼看那边床前沈家三人没注意这儿,钱太监就笑着打了个躬,见徐勋让开道路,他立马和那宫人匆匆出了门。
  床上的沈光没留意门前动静,顿了一顿又拉着女儿的手艰涩地说道:“悦儿,都是我当年一时糊涂,给你今后添了许多麻烦。你嫁给徐勋之后,一定不要自恃从前的情分对他指手画脚,女子要紧的是柔顺,再说沈家这门头今后万难给你撑腰……”
  这话还没说完,后头的沈恪就终于忍不住打断道:“爹,沈家门第固然远不及伯府,但凡事都有个理在,什么咱们难以为悦儿撑腰?再说了,徐勋要是这样的人,他就该学着小说话本里头那些情义双全的主角,娶一个名门千金回来当家,然后把前头定下的未婚妻女子迎回家里算是尽了情义,这就算得上是美谈了,哪里会去请太后赐婚!”
  “说得好!”
  一直没出声的徐勋终于赞了一句,见沈恪立时扭过头来,面色有些不自然,而沈悦使劲擦了擦眼睛,这才回头嗔道:“来了怎么不早出声,偏要鬼鬼祟祟的!”
  “咳……咳咳……”沈光想要说话,可话还没出口就被呛得咳嗽了起来,好几声后方才勉强止住了,却是沉声说道,“怎可这样和伯爷说话!”
  见小丫头被父亲一说便不情不愿地低下了头,而沈恪则是在父亲眼神下慌忙去搀扶沈光坐起身,徐勋缓步上前,淡淡地说道:“沈老爷不用苛责令嫒,不管从前还是现在,她一直都是这么和我说话的,我听着很自在。我要是嫌弃沈家门第,亦或是还记挂着当初沈家一度想要悔婚,就不会想方设法让太后认了这门亲事,从前那些小事你不用再惦记了。”
第五卷
磨刀逐君侧
第408章
破冰
  沈光被徐勋那种语气噎得一愣,可对着那种眼神,他便明白对方并非虚言,而是真的不放在心上。如释重负的同时,他却又生出了几分说不出的苦涩。而沈悦听徐勋说和自己这么说话自在,脸上不知不觉挂出了一丝笑容,待听得徐勋又说从前的事情一笔勾销,她便回头瞥了他一眼,露出了那两个小酒窝的同时,眼神亦是如释重负。
  而徐勋却没有去看沈光是怎样一个表情,见沈恪站在那里仿佛有些尴尬,他就温和地笑道:“大哥此来京城,可是在南京国子监请过假?”
  听徐勋竟是叫自己大哥,沈恪愣了片刻方才摇摇头道:“章大司成治学严谨,我虽是为了妹妹而赶到京城来,但终究来来回回得几个月,请假时间太长,不合监规,若是大司成准了,底下其他学子若是有样学样,反而让大司成为难,所以我已经从南监中辞了出来。”
  瞥见父亲蠕动了一下嘴唇,仿佛打算替他求情,他连忙又抢在前头说道:“更何况,我当初入监就已经是破格,章大司成准了也是魏国公份上,怜小妹刚烈方才通融。如今悦儿有了着落,我便能够一心一意放在举业上,今后在家刻苦攻读就是了。”
  “好!”尽管最初觉得沈恪辞出南监未免有些意气用事,但徐勋素来就欣赏能够为别人着想的人,此刻不免又重重点了点头,因笑道,“大哥如今才二十出头,乡试还有的是机会,而且今后金陵再无人敢觊觎沈家,你只管放心大胆地去考,我等着你金榜题名的那天!”
  徐勋撂下这等豪言,沈悦觉得理所当然,而沈家父子的观感却大不相同。饱经世事的沈光知道徐勋如今看似风光,却是在风口浪尖上,极可能一个不留神被朝中大佬一根手指头捻得粉碎;而沈恪却觉得妹妹果然没有看错人,嫁了这样一个可靠而又专一的夫婿,今后他这个当哥哥的便可以一门心思钻研文章,不用再有任何后顾之忧。
  于是,在如意也随着钱太监等人一块溜出去了之后,这屋子里此时便只剩下了三个人。徐勋和沈悦彼此看着,而沈光却担心地盯着徐勋那张脸,仿佛要找出那种自信源自何处,而沈恪则是看看妹妹再看看准妹夫,脸上挂着欣悦轻松的笑容。
  直到沈悦第一个察觉到这种情形咳嗽了一声,屋子里的气氛方才为之一变。这一回,是徐勋代沈悦询问其祖母沈方氏的病,而沈光在犹豫良久之后,终于无奈地说道:“悦儿她祖母的病是多年的病根,去年年中发作之后,就一直起起伏伏没个好,好在我和大郎离开之日,她的精神有些好转。毕竟是六十出头的人了,就算一直有好大夫好药材吊着,也……”
  沈光没有继续往下说,沈悦的心情却更加沉重。一想到嫁入徐家之后,她便不能再像从前那样随心所欲,更不用提回金陵,她不由得把心一横,随即仰头看着徐勋,满脸恳求地说道:“徐勋,我从小都是在祖母身边长大的,我想回家去探望她,好不好?”
  “悦儿!”
  尽管徐勋说沈悦一直都是这么说话的,但沈光仍是听着心里一跳,忍不住开口唤了一声,待见徐勋看了过来,他才咬了咬牙说道:“太后都赐了婚,你如今哪里都别想去,我和你大哥已经看好了宅子,先风风光光让你出嫁了!”
  他行前沈方氏就说过,让沈悦勿以她为念,先把婚事操办了,否则她若有万一,这一桩婚事又要耽搁一年。他那位母亲还说,沈家本就已经对不起沈悦,若是她再牵累了孙女,就是去了也心中不安。
  然而,徐勋却从一句看好了宅子验证了自己心中的猜测,见沈恪闻言面色一变,讷讷要解释什么,他就摆了摆手。斟酌着如今京城的局势,再有之前徐良提过的回乡为母亲迁葬,他沉吟良久,这才笑着对沈悦说道:“这事还不好说,百善孝为先,我当然答应你。不过,如今京城这儿赐婚的消息已经传得人尽皆知,把咱们的婚事办完了,我就送你回金陵。”
  “啊?”
  此话一出,别说沈悦一时大吃一惊,就连沈家父子亦是瞠目结舌。徐勋却没有解释的意思,轻描淡写地让沈恪好好照料沈光,又说已经下帖子请太医院的院使亲自来诊脉,随即他就不容置疑地拉起了沈悦告辞出去。他们两人一出门,沈光就长长吁了一口气。
  “没想到,他和悦儿竟有这样的情分。”
  沈恪不由得满心不解:“爹,这是好事,你叹什么气?”
  “是好事,可恩爱夫妻反目的也不在少数。悦儿性子冲动直爽,如今那位伯爷喜欢的时候自然样样都可以包容,就怕日后厌倦了,而且终究齐大非偶……”
  “爹,你怎么老是想得这么糟糕?恩爱夫妻反目是有,可也总不及白头偕老的多。满朝文武大臣之中,琴瑟和谐白头偕老的也不少,你想太多了!我觉得徐勋为人爽利有担当,刚刚他也把话都说清楚了,您就不要再瞻前顾后了。”停顿了片刻,沈恪方才直视着沈光的眼睛说,“倘若爹是因为他在朝中太过显赫将来会不会稳当,那就更无须多想了。一荣俱荣一辱俱辱,沈家是怎么在赵钦的觊觎下幸存下来的,想必爹不会连这一点都不明白。”
  准岳父和准大舅哥在那交谈什么,徐勋并没有太大兴趣,一手拉着沈悦出了正房后,见院子里几个丫头齐齐看了过来,继而慌忙转身的转身,低头的低头,他却没松开小丫头死命要挣脱的手,径直进了那间摆着绣架的西厢房,又关上了房门。
  此时此刻,沈悦也没心思去计较徐勋刚刚毫不避讳的举动了,抬起头就焦急地说道:“你怎么当着爹的面说要送我回南京?你在朝中每天都是做不完的事,怎么离得开,而且之前就那么多人算计你,你要是一走,谁知道会不会三人成虎曾参杀人?”
  “傻丫头,我当然知道。”
  徐勋轻啄了一记她的红唇,见她立时不依不饶地双手抵着他的胸膛将他推开,他方才箍着那纤腰笑道:“没事,我心里都有数。而且,我也曾经答应过爹爹要回南京为娘迁葬。既然横竖都要回去,便趁着你回去探望祖母回去。南京那些老朋友们,我也得顺道去看看。”
  听徐勋这么说,沈悦这才差不多信了,但仍是追问了几句,见徐勋始终闲适轻松,她总算放下心来,但仍是一字一句地说:“你若是离不开就不要哄我。你只要找些可靠的人护送我和爹爹大哥回去就行了。”
  “放心,我这人说到做到。”冷不丁捏了捏那挺翘的鼻尖,徐勋方才松开了手,“好了,你爹病成这样,心结也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开的,我要是在那多站,他大约更不自在,所以我就先走了,你这个做女儿的多陪陪他,省得他胡思乱想。倒是你大哥这一年多长进许多,最难得的是为人大气。徐经回江阴去了,唐寅却还在家里住着,你不妨让他拿着墨卷去相交相交。那是苏州四大才子之首,哪怕如今精神都用在了他处,可眼光还在,让人指点指点没坏处。等回头王世坤有空了,让他带着去拜访拜访北监的谢大司成。”
  赞兄长大气,沈悦却听出徐勋指摘父亲小气,心中虽不免有些不好受,可还是嗯了一声答应了。然而,回到正房西屋,见沈光已经躺倒睡了下去,兄长静静坐在一旁守着,她踌躇片刻,终究没有上前去说徐勋那番安排,只是一手拨着门帘站在那儿看着。
  不管如何,那终究是生她养她十六年的父亲……
  而徐勋一路回到书房,在那张大书案后头一坐,随手摊开一张纸来,正要卷起袖子磨墨,他就发现面前多了一个人影。认出是陶泓,他微微一笑就收回了手,等砚台里已经蓄了小半的墨,他见陶泓垂手退出了屋子,就随手提笔蘸墨在纸上写了几个字。
  一个新,一个旧。在新的下方,他写了一个徐,又写了一个刘,想了想又在刘的下头写了一个焦字,继而便在旧的下方写了诸如刘李谢韩刘等好几个姓氏……好容易把一张简易的结构图写完,他又拿着笔在一个个人名之间连连画画,最后一张纸上乱七八糟的线已经是难以分辨明白。
  “京城这边就和冰冻住了似的僵持不下,要想破冰,不如我先纵身跳出去,也许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而且我毕竟是南京出来的,也该回去经营经营……可这事要是我自个主动提出来,按我从前给人留下的印象,少不得会有人生出提防警惕,最好是别人忍不住,如此方才名正言顺,才会让他们觉得终于成功把一个眼中钉赶了出去……”
  喃喃自语着说到这里,徐勋便抬起头,沉吟了好一会儿方才叫来了阿宝:“去灵济胡同请谷公公,就说我请他和刘公公张公公有空来我家里一趟,只道是我家就要办婚事了,有些事得请他们帮衬帮衬!”
第五卷
磨刀逐君侧
第409章
上元
  这一日元宵佳节,尽管孝庙弘治皇帝仙去尚不满一年,但本着当初遗诏留下的恤民之意,朱厚照早早下旨元宵灯会照旧从正月十一到正月二十。百姓是欢喜于这一年一度的热闹,而作为朝中的权贵大佬,在意的却是这难得的十日假期。
  谨身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李东阳素来以提携后进而著称,再加上文名卓著,旗下茶陵派人才济济,在朝中声望自是一时无二,丝毫不逊于身为首辅的刘健。每到他休沐之日,小时雍坊的李阁老胡同就立时变得无比热闹,来来往往的年轻官员和士子几乎能把门槛踏破。
  李东阳主持过数次乡试,弘治年间又主持过两届会试,门生故旧如今多数都能独当一面,开诗会的小花园中便只听你方吟罢我登场,哪怕寒风呼啸,却挡不住众人的热情,一个个人铆足了劲头,就想在师相面前搏个头彩。李东阳安坐主位一一评判,等到最后定下结果,众人看着那个不出意料的名字,便有人半真半假地抱怨了起来。
  “又是李空同,老师这诗会十次之中必然有九次都是他夺魁,实在是偏心!”
  听到有人抱怨,李梦阳却一脸的满不在乎,站起身笑吟吟地四面团团一揖,这才自信满满地说道:“侥幸侥幸,能再得头名,都是老师慧眼如炬!”
  饶是李东阳素来稳重,也忍不住被李梦阳这明着捧他,暗着自我标榜的做派给逗得一乐,当即笑道:“他们是没有你的急才怪才,别人作一首诗的工夫你至少能三四首,只要能有一首合了我的眼缘,拔得头筹自然比别人容易!”
  “老师说得没错,当然还得加一条,还能有谁比我这个学生更明白老师的喜好?”李梦阳大剌剌地傲然答了一句,见旁人尽皆嘿然,李东阳也是哑然失笑,他便认认真真拱了拱手说,“今年六月初九,乃是老师的六十大寿,学生就算苦心孤诣,那真正佳作也要放到那一日来呈上,否则要是一下子江郎才尽,日后可不是苦也?”
  听李梦阳竟然说什么江郎才尽,李东阳刚入口的那一口茶顿时全都喷了出来,其他人也一时起哄,有的道你李空同江郎才尽乃是我等幸事,有的道到时候憋足了劲也要写一首佳词以求超越,更有的则是三三两两窃窃私语。然而,谁都知道李梦阳不但是李东阳的门生,而且又是其乡试的座师,李东阳好友杨一清举荐的人才,情分非比寻常。这会儿戏谑打趣之外,倒是没人敢表露出什么嫉妒心思来。
  等到一场诗会顺顺当当结束,送走了所有客人,李府的下人们少不得忙忙碌碌打扫收拾,而李东阳这才来到了书房。这间平常并不接待外客的屋子里,此时此刻却正有一个人坐着闲适自如地看书,仿佛完全没把自己当成外人。相比满头黑发中夹杂着少许银丝的李东阳,那人显然苍老许多,一多半头发已经霜白一片,脸上的皱纹也更深沉。
  “那些年轻人实在是闹腾得比预料长了些,孟阳你又说等诗会完了再让我来说话,让你久等了。”
  “桃李满天下原本就是最招人羡慕的事,倘若也能有人这么来折腾一下我,我高兴都来不及呢!”焦芳放下手中的书起身和李东阳见过礼,等到分宾主坐下之后,他才弹了弹袍角道,“再说,有进上的六安茶,有时鲜的果子,有厨房特意送来的点心,再加上西涯你新著的诗集,这时间好打发得很,何必扫了你那些学生的兴。万一让人知道你撂下他们是来见我,李梦阳那个炮仗只怕第一个就会炸起来!”
  “哪里就至于如此……”
  李东阳嘴上这么说,心里却知道焦芳说的是大实话。同是天顺八年的进士,他和焦芳年纪相差十几岁,他一帆风顺,焦芳却几经波折方才最终升任刑部正堂。即便朝中至今仍有人说焦芳不学无术,他却知道只不过是焦芳从来瞧不上那些华美空洞的东西,为人务实世故,对同僚下属多有刻薄,自然就不招人喜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4/32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