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精校)第1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8/326

  这短短五个字,却让应大娘心里一跳。半夜三更上门找少爷的,总不脱那些和少爷亲近密切的人物,而且必然有要紧的大事。而什么大事居然要少爷大半夜的出去,这就更让人心惊胆战了。于是,她低头连声答应着,却直到那一前一后两个人影全都不见了,方才手忙脚乱地开始关门,那把铜质大门闩一上,大挂锁锁得严严实实,她立时长长吁了一口气。
  不管怎的,明日得告诫和自己密切的那些人,别在这事情上嚼舌头!
  半夜三更,茶房虽然早就给老少两代主人房里送了热水以备半夜用,可借着就早早关了。至于厨房也熄了灶火,点心之类一概都是冷的。再加上李逸风这当口来本就不想惊动太多,在小花厅里坐着时,也不在乎连一口热水一口点心都没有,只是耐心地等着,不时还走神想到此前在北镇抚司的那番讯问。也不知道等了多久,他终于听到了推门的吱呀声。
  “徐大人可算是来了!”
  “大半夜的,一时半会哪里醒得来,你该庆幸这不是隆冬腊月,否则你至少得在冷得能结冰的屋子里等上一个时辰。”打趣了一句,徐勋就在李逸风对面坐了下来,知道门外有阿宝守着不用担心,他就直截了当地问道,“什么事让你这么晚跑来找我?”
  “当然是不得了的大事!”李逸风习惯性地用手指敲了敲扶手,这才一字一句地说道,“之前咱们喝酒的时候,你不是让我派人跟一跟那个张彩吗?今天我得知人去了马文升那儿拜访,就索性亲自跟了一趟,谁知道他从马府出来,竟是让我撞着了一出匪夷所思的好戏!你知不知道,就是之前你直接安了个鞑子奸细的名头,曾经恐吓过徐经的那个人,后来你又对我说此人很可能是西厂失踪了一个小旗叫江山飞的。就是他居然打算劫张彩的道!”
  “劫道?怎么可能是劫道?”
  “就是不可能,所以才匪夷所思。这家伙硬气得很,吃了二十板子,硬是说自己看着张彩有钱,打算劫他,吃我揭穿他曾经当过西厂的小旗,刑部的捕头,他立时就死活再不出一声了。”
  听到这话,徐勋的脸上不禁异常古怪了起来:“我说老李,你不会告诉我锦衣卫对付这样死硬的家伙,就只会用板子这一条道?”
  “那不是叶大人不许我们用那些乱七八糟的手段吗!”李逸风浑然没注意到徐勋对自己的称呼突然改了,一时没好气地撇了撇嘴,“这北镇抚司被叶大人管得比刑部还正气,除了板子鞭子,就连最通常的拶指夹棍都不许用了,再加上看那家伙能熬刑,心气又是死硬,我又不好把人弄死了,只能悠着点慢慢熬他。不过我也不和你说什么夸口的话,用不了几天,他就一定会招出什么来。”
  “唔……也好,只这事情定要保密,绝对不能泄露了风声。”
  “嘿,我知道,叶大人从前还对那些老大人这样敬重,要我看全都是些道貌岸然之辈!”
  徐勋知道李逸风是因为之前刘健等人打着驱狼吞虎之计,打算让他徐勋和叶广之间争夺锦衣卫无暇他顾,这才心里衔恨,因而便信口说道:“事情没查清楚之前,也不必太过武断。这事儿我知道了,对了,你这么急着上门,应该不是为了这么一个江山飞吧?”
  “徐大人到底是明白人!这事情那江山飞要是犯的是别人也就算了,可偏偏他要下手的是那个张彩。这张彩我听说过,才能不错,可性子却死硬,就因为人弹劾他颠倒选法,他就宁可丢下文选司郎中不做回家养病,你说现如今碰到这种事,他会是什么反应?怕就怕他明天就直接一份奏折送上去,那接下来便是泼天的风波,全都不在控制之内。所以我死活把人给请到了北镇抚司,至于要劝说他,想来想去也只有你出马了。”
  至于那个请字里头,有没有掺杂什么其他手段,徐勋见李逸风倏忽间又恢复了那副嬉皮笑脸的样子,忍不住一阵头疼。然而,今夜他刚刚从屋子里出来时,就已经做好了给人拉去的准备,此时摇了摇头后,也只能叹了口气说:“都这份上了,我还能说不去么?”
  入夜时分,千步廊两侧的衙门多半都已经熄了灯,纵使值夜的官员也不是彻夜不眠,毕竟这年头能在夜里打开城门报进来的事情也着实稀罕,因而这会儿都多半去梦周公去了。唯有大明门西侧的锦衣卫北镇抚司依旧灯火通明,还不时有人进进出出。这习以为常的情形并没有引来多少人的注意,毕竟,那条锦衣卫后街素来是闲人避着走,谁都不想沾惹。
  丑正二刻,一前一后两骑人拐进锦衣卫后街,北镇抚司里头立时有几个人出来,一个个训练有素地牵了马往里走,见自家大人多带了一个人回来,却是连问都没多问一句。而同样戴着风帽的徐勋直到被李逸风带到一间屋子前头,这才回头看了人一眼。
  “就在里头。我可懒得和这种说起道理头头是道的儒生打交道,累得慌!你自个进去吧,我亲自守在外头。”
  推门而入的徐勋一跨过门槛进去,就听到那个手捧书卷的人头也不抬地说:“你们大人可说了究竟几时放我走?就算那人是锦衣卫在追查的要犯,可却和我无干,没有旨意上命就将我这个朝廷命官扣留到现在,你们家大人的胆子实在是不小!”
  “李千户的胆子再大,也不如张大人你的胆子大。遭了这样的劫杀,居然还能看得进书。”
  徐勋笑答了一句,见张彩一下子抬起头来,认出他后便露出了大吃一惊的表情,他便拱了拱手说道:“事出突然,而且又事关重大,所以李千户只能先留张大人你下来。要不是如此,只怕明日一早,这桩案子就应该完全捅出去了吧?”
第四卷
锋芒毕露时
第351章
天下第一忽悠
  那柄雪亮的解腕尖刀离鼻子最近的时候,只有不足盈寸,所以即便是刚刚一直在屋子里闲适地读书,而且强迫自己把读的内容都印在心里,张彩的双手在最初那半个时辰之内,一直都没有停下微微颤抖的频率。直到最后他要来纸笔借助写字凝神静气,一口气写掉了十几张纸,手腕酸痛得几乎太不起来,他才总算恢复了常态。
  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这是圣贤的能耐,但即便圣贤也是历经磨难方才能有这样的本事,从不认为自己能成圣贤的张彩自然怕。
  人生自古谁无死,可死在一柄从黑暗中突出的匕首面前,他无法接受,无法忍受。
  所以,哪怕这会儿出现在面前的竟然是徐勋,问的问题又直中他心防,他仍是定了定神后站起身来拱了拱手,坦然自若地答道:“黑夜之中竟然有不肖之徒要行刺我这个小小的文选司郎中,如此骇人听闻之事,难道徐大人认为不该捅出去,而是应该压下来?”
  “当然不。这样的大事,不查个水落石出,既对不起遇袭的张大人,也对不起为了此人已经忙碌了许久的其他几个衙门。只不过,张大人想来并不认识这个人,那可有兴趣知道,这人是什么身份,锦衣卫缘何会在那种关键关头救了你一命?”
  这正是张彩刚刚在屋子里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他想过锦衣卫是在跟踪自己,想过这是一场戏,也想过那个刺客是自己得罪的人派来,更想过有人想利用自己引起轩然大波——可是每一个理由他都觉得想不通,哪怕脑袋破了也想不出一个真正的所以然来。所以徐勋一问,他立时顺势问道:“徐大人莫非肯赐告?”
  “这不是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此人名叫江山飞,当年成化年间,曾经在西厂做过一个小旗。”见张彩露出了震惊的表情,徐勋又不紧不慢地说道,“后来汪直事败,西厂散去,上头顶尖的那几个人不是死了,就是被发落到了天涯海角,他却因为毕竟是小人物,所以没人理会,就凭着一身本事沦落成了江洋大盗。后来,那时还是左都御史的闵尚书因缘巧合收服了他,又利用其破了几桩大案子,就给他在刑部挂了个名吃一份半俸算是养老,可闵尚书没想到,这人不甘寂寞,西厂重开,他悄悄混了进去,又去重抄旧业了。”
  张彩怎么都想不到,这么一个人物竟然还有这许多拐弯抹角的经历,一时间不得不掰碎了分析这一条条信息。良久,他才抬头看着徐勋道:“我记得徐大人和西厂厂督谷大用交情甚好,今天过来,莫非想说西厂对我不利?”
  “张大人不妨听完。”徐勋摆了摆手示意张彩坐下,自己也在旁边坐了,这才继续说道,“而就是这么一个人,不久之前曾经造访了徐经住过的永福寺,恐吓其说若是不老实滚回江阴去,不但没法讨回功名,而且就连性命也保不住。说了这话,他还甩出了一枚暗器作为恐吓。对这桩曾经在京城引起过骚动的案子,张大人不会没有印象吧?”
  “什么,就是外城那一出鞑子奸细的案子?”
  张彩失声惊呼之后,见徐勋点了点头,他的心里不禁翻起了惊涛骇浪。他当初对于这鞑子奸细惊吓了徐经这么一个丢了功名的书生,就觉得匪夷所思,可终究外城大索颇有所得,他也就没太在意,再加上之后徐勋在塞外那一仗仗打得鼓舞人心,这一茬他就更加丢在脑后了。然而,徐勋此时以这种形式把旧账翻出来,他此前的一系列猜测就全都推翻了。
  “而且,徐经那时候只瞧出人是驼背,兼且一肩高一肩低,影子图形也就是主要针对这一点。可偏偏江山飞在徐经那件案子事发之后,就从西厂失踪了,所以此前西厂有人和我言说了一声,两厢一印证,我方才拜托锦衣卫去追查一二……”
  不等徐勋说完,张彩就立时打断道:“所以锦衣卫的人才会刚巧救了我?”
  “当然不是,即便知道此人的名姓和真实容貌,京城那么大,锦衣卫又不是万能的,哪里能在这么几天之内就查到他的下落?说来也巧,锦衣卫今夜正好跟在你后头,谁知道就碰到了这么一件事。可以说,张大人你是吉人自有天相。”
  锦衣卫真的是在跟自己!
  倘若刚刚徐勋一口咬定说锦衣卫跟的只是那江山飞,张彩必然要反唇相讥质疑这等巧合,可此时徐勋明言锦衣卫是在跟自己,他就一下子陷入了彷徨之中。
  厂卫的无孔不入素来是他这样的文官最畏惧,同时也最痛恨的,即便今天就是别人救了他的命,他也没法子生出什么感激的心情来。于是,在沉默良久之后,他便冷笑道:“想不到我这么个区区微不足道的人,还能让北镇抚司的掌刑千户亲自盯着我,实在是荣幸之至。”
  “张大人妄自菲薄了,若你只是文选司郎中,北镇抚司一来没这个空,二来也没这个权限。叶大人做事素来刚正,没有上意监视大臣,这种事是不会做的。”
  徐勋有意把话说得含糊一些,果然就发现张彩一下子愣住了,那脸上的表情要多微妙有多微妙。想到慧通之前赶到大同的时候,对他提过对张彩采用的伎俩,便是请谷大用在朱厚照面前狠狠大力提了提这个人,还特意把其写的奏折给小皇帝瞧,他暗自庆幸和尚这一次做得简直是妙绝了,因而便趁热打铁地说道:“皇上既然记住了你这么个人,当然想要看看,你是真的一心为国,还是只会语出惊人,名过其实。”
  横竖朱厚照和张彩对质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他根本就不怕这一茬被拆穿!
  “皇上……”
  张彩脸上一阵青一阵白,喃喃自语了两个字之后,竟是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徐勋当然不会认为人家是在拜谢自己,立时避开远远的。果然,张彩砰砰砰磕了三个头之后,眼圈已经是红了。尽管没有泪流满面,但心中那股感动依然清晰地表露出来。
  一个区区五品吏部文选司郎中,能够让小皇帝这般惦记着,他还有什么理由不忠心报效的?
  良久,张彩才挪动膝盖缓缓站起身来,又对着徐勋深深一揖。这一次,徐勋却不闪不避地直接受了,旋即才说道:“本来这事情不当你知道,皇上只是让我吩咐了锦衣卫,但我思来想去,还是想告诉你一声,让你知道皇上对你抱有颇大期望。吏部乃是六部之首,文选司又是吏部四司之首,你手握铨选大权,要紧的除了公正没有私心,而且还得是目光长远。”
  徐勋说着仿佛还在那回忆朱厚照原话似的,停顿了好一会儿,这才又笑道:“除了当初王守仁在西苑练兵的时候,皇上对其兵法颇有好评,还从来没有别个文官能够让皇上这么留心的,张大人可谓是得天独厚。”
  “皇上如此垂青,我实在是受之有愧……”
  见张彩言辞讷讷,显然还沉浸在震惊之中难以回过神来,徐勋这才继续了之前的另一个话题:“所以,今天这案子事关重大,在锦衣卫没有上报皇上面前,还希望张大人继续忍一忍。当然,你若是要上本禀报皇上,不妨把奏本给我代奏。只要张大人信得过我!”
  张彩愕然抬头,见徐勋的眼神又清亮又正气,他不由得脱口而出道:“有什么信不过的,徐大人放着稳稳当当的前程却应命去了宣府,旋即又丢下最稳妥的混军功和神将军一块将兵出塞,如今回来又因军功而敢扛上那么多老大人,光是这风骨二字,便让人佩服!我当然相信徐大人会把我的折子送上去,但现如今事情八字还没一撇,奏上去白白让皇上震怒,不是臣子为上分忧之道!”
  “好,不愧是张大人,难怪士林众人赞你一心为公,不计个人得失!”
  “那是先前,现如今多的是人说我人品污浊不堪重用。”张彩苦笑一声,不知不觉把之前在马文升面前说的那番话又搬了出来,“横竖我是破罐子破摔,也没什么好避忌的,我自己也送了奏折上去,除了说应该尽快给将士定功封赏之外,便是责兵部做事缓慢不尽心,刘大夏这个尚书该当负责!就是为了这么一份奏折,不想还连累了部堂……”说到这里,他突然自觉失言,一时也没再说下去。
  而徐勋虽没有追问,可心底却是要多纳罕有多纳罕。这么说张彩去马文升那儿是为了此事?可连累部堂是什么意思……难道说外人会以为这样一份奏折是马文升的授意?是了,他依稀记得,马文升和刘大夏之间不大和睦!
  当徐勋安顿了张彩,从屋子里出来时,一跨出门槛就看到李逸风抱着手站在檐下,正冲着他竖起了大拇指。知道刚刚那一番话必然瞒不过这个在外头亲自守着的家伙,他上前之后就低声说道:“你既然都听到了,接下来该怎么圆可不用我再教你!”
  “那是自然……可我真得说,徐大人,你这扯起虎皮做大旗简直是绝了!”
  “哪里哪里,还不是被你这突如其来的事情给逼出来的!”
  徐勋嘴上谦逊,心里却不无自嘲地想道:狐假虎威忽悠人的勾当,本来就是一回生,两回熟,三回四回驾轻就熟……更何况他都已经记不清楚自己用这一招多少回了,端的是万金油一般得心应手。
  而李逸风觑着徐勋脸色,突然神秘兮兮地说道:“对了,听说徐大人你和坤宁宫管事牌子贾世春贾公公有些龃龉?可介意我拿他用一用?”
  “用一用?”徐勋须臾便恍然大悟,当即笑着说道,“这还用问?你尽管用!怎么,你是打算用一招打草惊蛇?”
  “知我者,徐大人也!”
第四卷
锋芒毕露时
第352章
内外联盟,打草惊蛇
  司礼监直房中,原本属于萧敬的朝向最好的那一间,现在已经换了主人。然而,是一时半会的换主人,还是永久的换主人,这却谁都说不好。想当年怀恩那样的圣眷,尚且曾经被宪宗成化皇帝贬到了南京,可后来弘治皇帝登基,怀恩又被复起,声势仍是一时无二。而萧敬虽不比怀恩,可这回下去终究是自行求去,没几个人敢断言他就一定不会回来。
  然而,李荣却敢。这会儿他在直房之中,两旁分别是陈宽和王岳。一个是和他多年交好的,一个是急性子暴脾气,但相同的是大多数时候唯他马首是瞻。此前已经把朱厚照身边从刘瑾张永谷大用到高凤丘聚马永成等人一个个分说了一番的李荣,在顿了一顿喝了一口水之后,就冷冷地说道:“所以,不管萧敬之前上书请辞是真心也好,假意也罢,总不免假戏真做,他是休想再回来这司礼监了。不说咱家不会轻易让出这位子来,就是给刘瑾他们得了逞,难道谁还会希望迎一尊太爷回来压在头上?”
  “萧梅东真的是老糊涂了,居然会跟着徐勋那小子折腾出如此一场戏来,幸好李公公你吉人自有天相。”
  萧敬既然去位,往日因其居于掌印之位而避其名讳的规矩自然就不用再遵守,再加上王岳对之前司礼监闹得天翻地覆的乱象仍然耿耿于怀,不好和李荣一样直呼萧敬之名,直呼其号却在所难免。哼了一声之后,他便又咬牙切齿地说道,“只不过,这次掌印之位侥幸未曾落到他人之手,可那些家伙肯定还在虎视眈眈。李公公,虎无伤人意,人有害虎心,到这时候,你要下来,那可是比萧梅东这自己求退的还不如!”
  “老王你说得不错,这位子上来容易下去难。所以,此后就有请老陈和你多多助咱家一二了。”
  尽管已经七十有七的年纪,就是放在外臣当中也只有马文升这样的五朝元老能够匹敌,可李荣根本不服老,更不愿意认老。说完这话之后,见王岳二话不说站起来立时答应了,陈宽也紧跟着起身笑说一定尽力,尽管这会儿还少了一个戴义,还有另几个不那么出挑的司礼监太监,但也足以让李荣心头大定。向两人拱了拱手道了谢,等到再次带头坐了下来,他便从案上拿出了一本折子,似笑非笑地递给了陈宽。
  见陈宽和王岳一块挨着头翻阅了起来,他就轻咳了一声:“这是内阁送过来的,军功的事拖拖拉拉这么久,他们终究是扛不住。谁都以为苗逵只会打打杀杀,可没想到就是这么个最是粗鲁的家伙,居然会在文华殿上把那一层最不该捅破的窗户纸捅破了。这倚老卖老四个字,刘健他们怎么肯往自己身上揽?”
  就是他李荣,也只敢从情分上让朱厚照放软态度,哪里真敢倚老卖老?
  “看走眼苗逵的又不止李公公你一个……老天爷,这一仗就打出来两个伯爵?”
  听到王岳这一声惊呼,李荣脸色顿时有些难看:“神英也就罢了。他毕竟是多年的老将,战功赫赫,只不过起起落落多了,这一回能够建下奇功封个泾阳伯,也算是皇上酬他的新功旧功。而且,内阁和部院那些老大人们,都不想让他真的去掌十二团营,所以这封伯只是为了给皇上一个交代。至于徐勋,那是皇上的宠臣,皇上想怎么封就怎么封,只要不给实权,就是封国公,那些老大人也预备捏着鼻子认了,之前会一再拖延,不过是为了这一万挂零将士的军功。这才是大头,一笔笔犒赏发下去,多少钱才打得住?”
  “可看这奏折,首辅和李阁老谢阁老这次似乎都是准备认了?”
  “不认不行,苗逵那话太过诛心,总得平了平皇上的气性。”李荣暗想自己都曾经用过那以旧情打动的一招,刘健等人没有那样的情分,自然不得不息事宁人。见王岳满脸的不满,他就说道:“给你们看这个,就是要和你们说一声。现如今刘瑾他们和徐勋沆瀣一气,对我等虎视眈眈,为今之计,咱们就得和内阁诸位老大人们同心协力,不但是求自保,而且也是为了咱们大明朝不至于让一帮奸佞摆布!”
  “李公公……”王岳深知从前刘健等人力挺萧敬,对于李荣素来有些不大看得上,现如今李荣坐上位子却说出这样的话来,不啻于一种风度,因此顿了一顿便重重点了点头道,“李公公所言极是,我等虽是内官,可也不是不知道大义的!”
  “唉,他们是太一味逢迎皇上了。听说西苑那边乌七八糟什么人都有,日久天长确实让人忧心。”陈宽虽知道李荣这话并不是高风亮节,而是不得已而为之——即便如此,李荣说的也是内阁,而没有加上部院,自然并不打算就此把和礼部尚书马文升的旧日恩怨一笔勾销——所以,感慨了这一句之后,他就轻轻巧巧岔开话题道,“这样一万多人犒赏升迁下来,户部尚书韩文会那么好说话?”
  “李阁老算得清清楚楚,此番战事结束得快,之前运上宣府的不少军粮还尚未来得及用掉,就以此作为一部分赏赐,再加上还有从南边运来充作本次军饷的太仓银,基本上是够了。”嘴里这么说,可李荣绝不会承认这是徐勋速战速决的好处,用手指轻轻敲了敲扶手,又说道,“只不过,保国公这次颗粒无收,而且他儿子还卷进了一桩案子去,他回来之后必定不肯善罢甘休。他毕竟先后在京营和十二团营,把他拉过来,这军权便定了一多半。刘瑾他们几个就算再善于钻营,没有军权,他们就翻不出天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8/32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