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精校)第1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2/326

  把徐勋捧得高高的,让这小子看似捞到最大的好处,甚至连锦衣卫都可以让了给他。至于其他人就拖上一两个月三五个月,到时候稍微给些赏赐,如此一来,徐勋之前迁葬尸骨那等笼络人心的招数就再也没法奏效了。到时候他们再为那些将士重新评功,自可让人心向背有个转变。可谁能想到,今日这小子先是完全不上当,坚决把掌锦衣卫的这桩大好处给推了,紧跟着又在谁也没准备的情况下公然请功!
  他到底是小看了人,到底是对方这小小年纪让他生出了麻痹之心!如今看来,只怕那份请功的奏折都是早有预备的东西!
  “皇上,徐勋请功的折子已经送到了内阁。不过因其中语焉不详,臣等并未拟票,预备等到保国公行文过来再作计较。毕竟,此次大军乃是保国公挂印,纵使请功,原本也该是保国公,徐勋此举不免不合规矩。”
  徐勋不用回头也知道是谢迁,这会儿就势也不起来,只是抬起头说道:“皇上,所谓语焉不详,完全是无稽之谈,须知臣曾经在奏折中附带了详细的四张夹片,历次战事始末清清楚楚都写了!而且,那封请功的奏折是在大同总兵府写的,那时庄总兵神参将和杨都堂张公公全都在侧,亲眼看到臣封口之后派出了信使。至于谢阁老指斥臣不合规矩,臣确实承认。只是死难将士的遗属仍然等着抚恤,伤残将士正等着朝廷的恩赏,至于其他豁出命去厮杀而又侥幸回来的,更是在看着朝廷!若是让有功将士流血又流泪,臣就是官居一品也无颜以对他们。臣刚刚所得官职爵位愿意一体奉还皇上,只求给上下将士一个公道!”
  这一番声情并茂的话说得上上下下悚然动容——有面色难看的,却也有暗中点头的——然而,最激动的不是别人,却是看到徐勋抬头对他微微眨眼睛的刘瑾!之前徐勋就对他承诺过,会不露痕迹地帮他对付那些老家伙,而现如今果然挑出了这么一桩他求之不得的事!于是,他见朱厚照面色不善,就悄悄弯下腰来,附在朱厚照耳边低声说道:“皇上,徐大人的话决计可信,他既说有夹片,谢阁老却坚称没有,那么根子十有八九在司礼监……”
  “你说得对!”
  朱厚照一下子站起身来,也不管自己这嚷嚷有多突兀,他便恼火地说道:“徐勋所言极是,将士们在前方浴血奋战,没来由在京城坐享太平的人却想着克扣他们的功劳!先把徐勋那奏折和夹片找出来朕看,朕既然没瞧见,总脱不了是内阁和司礼监有人藏下了!”
  谢迁被朱厚照这武断的结论气得直发抖,可是看见皇帝就这么扬长而去,而群臣当中多有侧目,甚至还有人好心地去搀扶了徐勋起来,他不禁二话不说扭头就走。而刘健虽不像他这么冲动,却仍是对李东阳轻叹了一声。
  “好心计,好手段,老夫几个倒罢了,可这一次司礼监诸公怕是有人要有难了。”
第四卷
锋芒毕露时
第337章
夹片到手,流言叵测
  宫城东南隅的文渊阁,虽在宫城,却是外朝的核心;而皇城黄瓦东门西边的司礼监,虽在皇城,却是货真价实内朝的核心。尤其是第一道坐东朝西的大门南边的内书堂,更是相当于宦官们的翰林院,一进其中便是身价百倍。
  这会儿,司礼监秉笔太监李荣就站在那窗口,见里头一个个坐得端端正正,年纪不过七八岁的小火者们在那朗声背着《礼记》,他不禁欣然点了点头。
  “这各式各样的奏折都快堆积如山了,李公公你还有闲情逸致在这里看这些小家伙?”
  戴义从大门进来,远远看见这边一个白发苍苍的人站着,不禁走过来瞧个究竟,结果却发现是李荣。见李荣做手势示意他噤声,旋即仍是饶有兴致地看着里头吟诵礼记,他不觉轻叹了一声,好半晌才背手从廊下退了出来。
  “哪里是闲情逸致,人老了,所以看看他们想想咱家还年少的时候,免不了就有些羡慕他们……咱家不比老戴你还年富力强,日子过一天少一天了。”说到这里,他方才袖了双手摇了摇头道,“说起来,咱家比萧公公还年长一大圈,没想到他竟然先撑不住了。”
  戴义情知李荣和萧敬明争暗斗几十年,这会儿与其说是同情对手,不如说是即将登顶的一丁点感慨。心中嗤笑的他面上却含笑奉承了几句宝刀不老之类的大俗话,见李荣果然是神采飞扬照单全收,他本还想劝李荣几句,道是提防皇帝身边的那些小辈,可最终还是打住了。
  两人就这样一前一后回到了司礼监公厅,李荣一进去,见陈宽等人纷纷站起身行礼,便含笑一一打了招呼,正要到最里间自己那直房时,他却只听外头传来了几声惊呼,继而就是大声呵斥。心头着恼的他当即转身往外走,可打起帘子才往外头一看,他的瞳孔就猛地收缩了一下。
  那十几个年轻力壮的小火者簇拥的不是别人,正是钟鼓司掌印太监刘瑾!
  “李公公。”
  见刘瑾笑吟吟行了个礼,李荣见院子里一个跟了自己多年的内侍,这会儿半边脸上肿的老高,一个鲜红的巴掌印残留其上异常刺眼,顿时恼羞成怒地质问道:“刘瑾,你可看清楚,这是司礼监,不是你来撒野的地方!”
  “李公公言重了,司礼监乃是咱们中官的圣地,俺是什么人,敢到这里来撒野?”刘瑾慢条斯理地答了一句,旋即便又行了个不甚恭敬的礼,“事情都是因为今天文华殿奏事,徐勋的一份请功奏折司礼监竟是未曾呈报皇上就转去了内阁,而且期间还遗落了其中的夹片,所以皇上大怒,让俺带着人来彻查彻查。其实俺是知道的,李公公做事向来滴水不漏,哪里会有这样的疏忽,但圣命在身,俺也不得不做做样子,还请李公公别放在心上。”
  说到这里,甚至不等李荣翻脸,刘瑾就大手一挥喝道:“来人,仔仔细细地查,找不到那夹片,别怪俺把你们全都发落到皇庄里头种田去!”
  “刘公公,这司礼监的公厅素来只有司礼监的人能进,纵使是你奉了圣命,如此亦是大违了规矩!到时候前朝得知此事,怕是阁老和尚书们亦是要颇多非议。”尽管戴义和李荣说不上多么深厚的交情,可这时候势必不能袖手旁观,不得不站了出来。见刘瑾果然是微微犹豫了一下,他就趁热打铁地说道,“这样,咱家陪着刘公公你一块检视检视,如何?”
  刘瑾刚刚一时得意,一改往日在这些大珰面前小意的嘴脸,此刻见四周围好些随堂也都涌了出来,看自己的目光很有些扎眼,他不禁在心里冷哼了一声。知道戴义这话不过是想禁绝自己做手脚,可他哪里会给人留这种把柄?之前文华殿出来,徐勋对他面授机宜时底气十足,显见是有把握的,他就皮笑肉不笑地说:“戴公公这话才是道理。也罢,俺就听您的,咱们一块进去查……来人,把四周围都给看好了,不许人进出屋子,也不许人出司礼监!”
  眼看戴义陪着刘瑾一块进去了,陈宽见李荣气得脸色煞白,忙支使了一个小火者去沏了茶来,旋即就半拖半拽地把人拉到树荫下站了,这才低声说道:“何必和这些晚辈们置气。你又不是不知道,这尖嘴刘最是厉害,可皇上对他那信赖情分都重。有老戴陪着,他玩不出什么夹带的花样,老戴的门槛精着呢!”
  “他既然敢来,总有底气……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那份请功奏折的事,李荣心里是有疙瘩的。要说皇帝最着紧军事,这样的奏折外廷通政司收上来送呈司礼监,他就应该即刻进呈御览——若是萧敬在肯定是如此办理——可那时候萧敬告病在家,司礼监一团乱,他又动了私心,再加上内阁三位阁老多有嘱托,他便在手里扣着没有在御前提,只是含糊其辞说是征虏将军总兵官府为有功将士请功,果然皇帝就不耐烦了。而他会这样做,最要紧的原因是徐勋那份请功的奏折写得不尽不实,而且很有把最大的功劳往自己身上揽的架势。既如此,他这番做法被人揭穿的可能性就极小了……
  他正想得心里纠结,突然只听里头传来了刘瑾的哈哈大笑声,待到回过神时,他就看见那边公厅门帘一动,再一看就发现是刘瑾笑吟吟地捏着几张小纸片出来,落后他一步的戴义面色很不好看。尽管心头咯噔一下,但他还是快步从树荫底下走了出来快步上前。
  “也不知道是哪个小猴儿做事丢三落四,竟是把这样的要紧东西丢下了!”
  刚刚和戴义进去翻检,刘瑾因为和徐勋事先通过声气,很知道那三四张夹片是怎样的材质样式,这么一翻箱倒柜,没费太大工夫就把东西找了出来。而这会儿胜券在握,他不免觉察到此前自己对李荣的态度太不恭敬了,索性抢先开口为其开脱了几句,这才笑嘻嘻地说道:“李公公年纪也大了,下头人做事不小心也是有的。俺急着向皇上复命,不敢耽搁,告辞!”
  见刘瑾一揖之后立时带着一干人等匆匆离开,须臾之间刚刚还拥挤不堪的大院子里就变得空空荡荡,李荣面色数变,最后便看着下头面面相觑的太监们冷笑道:“还有什么好看的,热闹都没了,难不成都太闲了不成,都散了!”
  一大群人如鸟兽散,他却站在大太阳底下一动不动,直到过了良久方才回过神。发觉陈宽就在身边,满脸的忧心忡忡,他便哂然笑道:“别担心,咱家这么一大把年纪了,什么大风大浪没经历过,这点事情还挺得住。”
  “可皇上终究不是先帝……”
  这话说得犹如蚊子叫似的,可李荣却听得清清楚楚。他何尝不知道正德皇帝不是弘治皇帝,他和萧敬陈宽等人都是成化年间提拔进司礼监的,想当初权掌西厂的汪直再怎么横,对他们尚且要礼让三分,而弘治皇帝登基之后,却召回了一度去皇陵司香的萧敬,对他们也是一一任用,东宫旧人如戴义等反而要往后站。然而,如今小皇帝的态度,却是显然大相径庭。
  “应该是萧敬。”
  陈宽起初对这没头没脑的话有些狐疑,可转瞬间就醒悟了过来——除却在司礼监多年掌握上下的萧敬,谁能神不知鬼不觉地把这事情收拾成如此首尾?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眉头已经皱成了一团:“萧敬难道老糊涂了!”
  “他不糊涂,要全身而退,哪里能不做些什么。”李荣想起自己当初得知萧敬病退时,几乎额手称庆的那种快意,不禁觉得自己白白痴长了这么十几岁的年纪,继而更有些咬牙切齿,“不过,咱家也不会让那些人白白得意了去。老陈,咱们去坤宁宫见太后。”
  陈宽眼睛一亮,点点头正说就走,外间突然一个人急匆匆地进了院子,竟是之前不在的王岳。就只见这王炮仗快步走近就恼火地嚷嚷道:“那些小兔崽子人呢,竟敢到我们司礼监来撒野,简直是胆大包天!”
  “老王,事已至此,你别多说了。”李荣定了定神,这才沉声说道,“我和老陈说,这就去坤宁宫面见太后,你去也不去?”
  “当然去,这事情怎生少得了我!”王岳立时一口答应,可随着两人出了司礼监那朝西的大门,他突然站了一站,一拍脑袋说道,“看我的记性,把要紧事情都给忘了。你们知不知道,我听到宫里头有些传言。”
  见李荣和陈宽不以为然,他就冷笑道:“这传言若不离奇,我也不会拿出来和你们说,那是关于咱们万岁爷和那徐勋的。有人有鼻子有眼地对外头说,徐勋至今未婚,万岁爷至今也没传出幸过哪个宫女,是因为中间有些不清不楚。想想也是,徐勋一年之中就能蹿升到如今的位置,谁知道是不是使了什么上不得台面的伎俩?”
第四卷
锋芒毕露时
第338章
朕是正儿八经的男人!
  承乾宫东暖阁中,朱厚照看着刘瑾特意取回来的那一沓夹片,看得专心致志。除却徐勋已经对他说过的战事情形之外,还有一个个被保举人的功勋。
  神英的老当益壮、杨一清的疑兵之计、钱宁的艺高人胆大……就连宣府总兵张俊这个败军之将,徐勋都不吝浓墨重彩地叙述了一番,至于其麾下吴大海安大牛等人,更是一一都提到了。而其他有功将士的名录这区区几张夹片自然是记录不下,据徐勋在这上头说,那些都已经送到了保国公朱晖的总兵行辕。
  “刘瑾。”朱厚照叫了一声,见刘瑾立时靠近了过来躬下身子,他突然问道,“你说,今天徐勋为什么在大庭广众之下突然辞掌锦衣卫,之前他在朕面前干嘛什么都不说?”
  尽管这提议徐勋掌锦衣卫是刘瑾第一个对朱厚照说的,可今天在御前听到刘健那么一说,他心里就有些犯嘀咕了。此时此刻,他在心里寻思了片刻,就轻声说道:“皇上,奴婢之前也奇怪来着,但刚刚跑了一趟司礼监,不免有些小想头……听说徐大人和叶广之间在金陵时有些情分,乍一到京师,叶大人也很照应他,所以徐勋不乐意因此去抢了别人的位子。之前奴婢也是一时没细思量,给奴婢出主意的,指不定是被刘阁老他们几个糊弄了。”
  “原来是这意思,难怪他之前不肯谢恩,说什么等文华殿议过了再说。”
  朱厚照恍然大悟,右手突然紧握成拳砸在了扶手上:“幸好他不上当,幸好这夹片你找到了,幸好朕还没来得及听人的谗言!原来他们是想压着那么多人的功劳!”小皇帝说着就霍然站起身来,一字一句地说道,“这司礼监该当要换一批人了,做事实在是卑鄙无耻!”
  能够让朱厚照说出卑鄙无耻这四个字来,刘瑾心里那乐开花就甭提了,这一回却谨慎地没有附和。直到朱厚照总算是稍稍气消了些坐了下来,他方才凑趣地说道:“倒是奴婢另外有一件事得求皇上,或者说代徐大人求皇上。”
  “哦?他的事自己不来求朕,还要你出马?”朱厚照一下子把刚刚那怒气都丢到了爪哇国去,立时好奇地问道,“什么事,赶紧说,朕要是能答应的,绝不打回票。”
  “多谢皇上!”
  刘瑾笑着屈下一条腿要行礼,见朱厚照拿眼睛瞪他,他立时就知趣地站起身,用力拍了两下巴掌。不多时,门外就有一个头戴乌纱小顶帽,身穿绿色团领衫,胸背并无图案的小火者进了屋子来,离着凉榻还有数步远就跪了下来磕头,随即就伏地不吭声了。这时候,刘瑾方才笑眯眯地解说道:“皇上,这小家伙叫瑞生,原是伺候徐勋的僮儿。当初在金陵的时候,就是他被人拆穿是被父亲阉了,一时也给徐勋惹了好大的麻烦,上京的时候方才一并带了来,之前安置在萧公公身边。”
  “哦,是徐勋的身边人?”朱厚照按着扶手前倾了身子,喝了瑞生抬头,见小家伙和自己差不多年纪,生得倒也齐整,于是便问了几句,发现瑞生有一句答一句并无一句出格,只一说到徐勋,神采方才有些不同的神气,他不禁笑了起来,“徐勋那样一肚子主意的人,没想到居然用了你这么个憨厚规矩的僮儿。罢了,你就跟着朕,日后有人欺负你尽管对朕说!”
  瑞生从前只相送萧敬到承乾宫前,朱厚照这小皇帝虽不至于没瞧见过,可这么近距离打照面回话却还是第一次,刚刚心里甭提多紧张了。此时见天子这么好说话,他心里的大石头总算是落了地,谢过恩之后竟是鬼使神差地说道:“少爷说,只要小的听皇上的话,听刘公公的话,一定没人敢欺负小的。”
  刘瑾听到自己竟是和皇帝并列了,不禁偷觑了朱厚照一眼,见小皇帝丝毫不以为忤,反而兴致勃勃又追问徐勋还吩咐了些什么,一来二去竟是把瑞生逼得面红耳赤,他不禁笑道:“皇上还说他憨厚呢,看看这张嘴,真是有其主必有其仆!”
  “太老实岂不是没趣?”
  见朱厚照和刘瑾拿他打趣,瑞生不时用眼睛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却是一声不吭,更丝毫没展露自己初见萧敬时的那一手——徐勋之前和萧敬一块反复嘱咐过,没有他们的吩咐,决计不许逞强使出来。于是,当坤宁宫那边派人传话道是请皇帝过去时,朱厚照对他招了招手,他立时亦步亦趋跟在了后头。
  按照惯例,朱厚照既然登基为帝,升格成了太皇太后的王太后就应该搬去清宁宫,而升格成了皇太后的张太后则应该搬去仁寿宫,可王太后倒是搬了,朱厚照这个当皇帝的却是硬以心怀悲痛不忍迁居为由执意不肯住乾清宫,又硬是让张太后继续在坤宁宫中住,张太后自然顺理成章地也没有迁居。毕竟,和那座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已经成了寡妇的仁寿宫相比,张太后自然更喜欢自己一住就是将近二十年的坤宁宫。
  只是,平日就喜好那些大红大紫颜色的她现如今正在丧期,那些显眼的摆设不免全都去掉了,往日弘治皇帝常来常往带来的欢声笑语也几乎听不见了,哪怕还是从前那些女官宫女给她精心保养,可不过短短两三个月,她眉角的细纹就变得明显了很多,这会儿见朱厚照兴冲冲地进来,近来常常发呆的她脸上才露出了一丝笑容。
  “母后!”
  “都是当皇帝的人了,还这么毛毛躁躁的!”把一溜小跑过来的朱厚照拉到身边坐下,张太后就吩咐人去拧了毛巾来,亲手给朱厚照在脸上额头上擦了擦,这才嗔怪着说道,“大热天的过来不妨慢些,这么急急忙忙的,万一摔着了怎么办?”
  “母后,儿臣不是小孩子了!”
  见朱厚照提高了声音,张太后没好气地摇了摇头:“在母后眼里,你就是个孩子!既然来了,先用一盏冰镇银耳羹,然后再说话……不许捣鬼,这是消暑的佳品,太皇太后和母后都是天天用的!”
  “又甜又腻,有什么好的……”
  嘴里虽嘟哝,可当宫女真的送上那银耳羹的时候,朱厚照还是硬着头皮一饮而尽。虽是甜得让他嗓子痒痒的,可终究是用冰镇过,味道并不坏。趁着他一边喝一边砸吧嘴的工夫,张太后一个眼色,自有女官进来把刘瑾和瑞生等随从都带了下去。这时候,张太后才仔仔细细端详着朱厚照,几次想开口却欲言又止,老半晌才问出一句话来。
  “厚照,听说你这几天又在承乾宫召见过徐勋?”
  “是啊是啊!”朱厚照含含糊糊地应了一声,随即才放下碗说道,“朕不是怕别人啰嗦吗,否则朕就上兴安伯府去了。”
  得,这居然还是皇帝想低调!
  张太后的嘴角不由得抽搐了一下,随即才再次放缓和了语气问道:“可这承乾宫毕竟是内宫……别说承乾宫了,就是乾清宫,等闲也不召见外臣,你没看你父皇见大臣,都是在文华殿?他年纪轻轻志气可嘉才干也不错,你信赖是好的,可若是太亲近了,难免有闲话……”
  这闲话二字才刚出口,朱厚照就一下子跳了起来,瞪着张太后问道:“什么闲话?”
  眼见朱厚照这般反应巨大,刚刚还想委婉些的张太后深深吸了一口气,不得不下猛药,索性脸色一板道:“什么闲话?你是皇帝,就得有个一国之君的样子,你父皇那些威严气度你也该好好学学,而且对于朝廷和宫里的老人,总应该少许尊重一些,给他们留一些体面。要提拔新人,也得一步步慢慢来。须知,你尚未大婚,却常常召见一个年纪和你相仿的外臣,宫里都已经有人传出些很不好听的话了,更不要说宫外,准保说些不清不楚的……”
  朱厚照脸色越听越青,气急败坏之下,他突然抄起桌子上那个刚刚喝完银耳羹的瓷碗,一把摔落在地,紧跟着就气咻咻地叫道:“这帮子混蛋!要是让朕知道是谁敢在背后嚼舌头,朕活活剐了他!”
  张太后被那咣当一声给吓了一大跳,紧跟着便生出了深深的恼怒来。她素来就是小性子重的人,从前丈夫惯着宠着,上头的太婆婆和婆婆也奈何不了她,因而,面对朱厚照这过于激动的反应,她回过神来的第一个动作就是去拍桌子。
  “胡闹,你这是想干什么!”
  “母后,朕告诉你,朕是正儿八经的男人,不是那些玩那些恶心勾当的娘娘腔!”
  眼见朱厚照大步往外冲去,张太后只觉得喉头堵得慌,好半晌才开口问道:“你回来,你这是要去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2/32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