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精校)第1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0/326

  当一个个人揣着银子心满意足地归列之后,徐勋能够清清楚楚地看见,最初他们脸上的阴霾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股子掩不住的兴奋和杀气。尽管这是白花花的现银激发出来的,但他也并没觉得有多大挫败,只看了神英一眼,退后一步将地方让给了这位老将。而神英也知道士气可用,三言两语训过,又是一两句多年不说的粗话,自然更把气氛撩拨了起来。
  当这千多人一个个上马疾驰了出去,今日来送的苗逵和张俊却并未挪窝,而是站在那里看了好一会儿,这才双双转身,一不留神竟是左右打了个照面。苗逵不露痕迹地打量了一眼张俊受伤的脚,这才袖着手施施然说道:“要不是张总兵足伤尚未痊愈,这次想来也少不了你一个。只不过咱们也不是光闲着,这么大动静,鞑子的奸细不会察觉不到,所以咱们得做些预备。此外,还得帮神将军和徐大人准备些援兵。”
  “援兵?”张俊心里本能地一紧,“苗公公这是什么意思?”
  “张总兵虽说败北,但好歹也是一力和虏寇交战过的,总不会想着大军就这么泡在宣府和万全干等着虚耗钱粮。弘治十一年之后,马市一开就关,再加上朝廷屡屡严厉查禁往北边的贸易,再加上那位小王子正筹谋着将左右翼六万户全部置于察哈尔汗庭之下,如果知道徐勋这么个天子宠臣竟然亲身冒险前往沙城,你说他们会怎么着?”
  张俊在最初的呆愣过后,一下子恍然大悟,脸色也一下子变得煞白一片。瞪了苗逵好一会儿,他方才沙哑着嗓子道:“怪道苗公公会撇下宣府那样安稳的地方一路跟着过来,原来竟有这样的打算!徐大人乃是天子信臣,你竟然敢拿着他当诱饵,你就不怕……”
  “怕皇上怪罪?”苗逵哂然一笑,直接替张俊把话说完了,旋即才眯缝了眼睛,“保国公那个人咱家最清楚,谨小慎微不是大将的材料,不会轻易出兵。既然如此,把虏寇大军诱了出来,加上徐勋也在其中,难道他还敢继续不动?这是徐勋那小子想的主意,他小小年纪便有这样天大的气魄,咱家佩服他,所以这一回当然会帮他把这计给圆了!”
  站在那里的张俊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这竟然不是苗逵的私心,而是徐勋的主意!
  惊骇归惊骇,但张俊带了一辈子的兵,很快就明白木已成舟,咬咬牙就索性豁了出去:“事到如今,苗公公吩咐吧。只要是我能做的,必然万死不辞!”
  “张总兵就不怕咱家公报私仇?”苗逵见张俊铁青了脸不说话,不由得哈哈大笑,“好,你有这样的觉悟,那咱家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你道是张永刘清上哪儿去了?张永刘清是去了大同!如今这剩下的人全数留在张家口堡,归你管带,咱家带亲兵一百,这就去万全右卫城!真要是把鞑子大军给诱出来了,其他援军接不上,那得万全右卫城的陈雄先顶上去!”
第四卷
锋芒毕露时
第310章
闲园探幽寻好词
  朝中因为小皇帝的一再乱出招而乱成一锅粥,但也不是所有官员都在跟着连轴转,至少在家养病的原吏部文选司郎中张彩日子就过得舒坦得很。他遭人弹劾之后,马文升一再上书解释作保,又亲自挽留,可他还是对吏部告了长病假,那些登门相劝的友人见他过得闲适自如,那到了嘴边的劝说自然全都说不出来了。
  这一天,又是一个友人登门之后,张彩却有些坐不住了。朝中上书推举有军略的官员,他的名字赫然在其上。他虽是曾经上书奏过甘凉军事,可那已经是多年前的事了,这些年在吏部文选司一步一个脚印地熬资历,整天便是研究那些外官京官的资历考评等等,对于军事方略早已大不如从前,这又是谁翻了旧账出来?
  想不通的事情郁积在心中难受,他便索性出了门散心。京城大居不易,他一个小小的五品郎中,自然不可能如大佬那般前呼后拥的做派,便只带了一个小厮随行。在西四牌楼附近一路逛过去,他专挑那些卖字画文房四宝的和卖书的进去,不一会儿那小厮手中就拿了好几把折扇和一两个画轴。就当他自觉心头渐渐舒畅,慢悠悠地从一家店里出来,却不料一辆马车正好从身前驶过,只差一丁点就撞着了他。心有余悸的他正站在那里大皱眉头,一旁小厮就突然出声叫道:“老爷,地上落了一块帕子。”
  “帕子?”张彩微微一愣,低头一看是块粉色的罗帕,沉吟片刻就弯腰捡拾了起来。入手一看,便只见那帕子左下角绣了一朵淡雅的牡丹,而背面则仿佛是用描眉的黛石写的两句诗词,一瞧之下立时看住了。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他忍不住读了数遍,脸上那表情一时精彩十分。虽说入仕为官之后,大多数人纵使有诗词也都是应制的馆阁体,对别人也常常不屑一顾地说诗词小道不值一提,可真正看到名句,却总少不得有些技痒。然而,他反反复复吟诵了几次,却怎么也想不出该如何接续,竟是一个人攥着块帕子在那呆呆出神,浑然没察觉到背后的小厮已经呼唤了他好几回。
  良久,只觉得面前有人,张彩这才一下子惊醒过来。定睛一看,却见是个面目老实的小幺儿,他正奇怪,却不防对方对他深深一揖:“这位老爷,我家主人刚刚马车过去遗落了一方帕子,差小的回来找寻。小的不合发现是您捡了,不知道是否可以赐还?”
  听这小幺儿说话清雅,又称这帕子是自家主人所遗落,张彩顿时生出了探究的心思,攥着帕子却不交还,而是饶有兴致地问道:“你既说是你家主人遗落的帕子,可有什么记认?”
  那小幺儿急忙说道:“我家主人说,帕子左下角绣着牡丹,背面还写了一首诗。”
  “什么诗?”
  “这……”那小幺儿愣了一愣,这才摇摇头说,“我家主人不曾说,小的也不知道。”
  “你说不出来,那我怎还给你?”
  虽已五十出头,但张彩保养极好,看上去不过四十许人,再加上为人极其注重边幅,自然更显气度威仪。那小幺儿仿佛慑于张彩这容光,讷讷辩解了两句之后,一时赌气说道:“那老爷就随我去见我家主人好了,他必然记得那诗词,那时候您总该还了!”
  粉红罗帕再加上那两句让人满口余香的妙词,张彩自是欣然应诺。见自家小厮拿着一大堆东西,他便径直打发了人回去,自己则是跟着这十四五岁的小幺儿前行。及至这小幺儿径直去了熙熙攘攘的羊肉胡同一家车马行雇了一辆车来,他不禁微微有些诧异,扬了扬眉便问道:“难道你家主人住在城外?”
  “不错。”
  见那小幺儿依旧有些气鼓鼓的,张彩不禁有些狐疑,可他如今赋闲在家,这探秘寻奇的心思不知不觉占了上风。于是,思来想去,他还是耐心坐了下来。等马车出了宣武门,没走多远就在一处大宅邸外停了下来。下了车的他站在门口一看,四下又一望,顿时若有所思地蹙了蹙眉。那次王守仁讲学,他也来凑过热闹,这地方自然不会认不出来。只事隔不到一个月,此地瞧上去就已经大变模样,内中隐约传来士子对诗的人声不算,外头也不如之前全都是各色摊贩,对门一家看似饭庄的楼阁中,隐约可见好些身穿华服的富商大贾。
  面对这气派,跟在那小幺儿后头进了那座大宅子的他少不得存了几分留意。让他意外的是,外头一道墙之后,里头便是大片还未刚刚平整过移栽了几丛花草,堆上了假山的花园,草亭石桌石凳样样齐全,十几个士子正在那慷慨激扬地纵论古今诗词,他远远一张望就认出了一个大大有名的人来。不是现如今在这京城大肆鼓吹复古的李梦阳还有谁?
  “听听昌谷的这首《榆台行》……榆台高以临匈奴,匈奴之罪罪当夷。战不利,师被围。师被围,士无粮,渴无浆。拔剑仰天诀,壮士饿死亡。弃尸不保,蹂藉道傍。嗟尔从军之人,行不来归奈之何?心伤悲!”
  大声读完这一首之后,李梦阳便义愤填膺地说道:“现如今增援的大军已经开过去数日,可至今仍不见有什么出师的动静,每日里也不知道要耗费多少钱粮,这叫什么?这就叫畏怯不前,这就叫尸位素餐!户部韩尚书已经在人前痛心疾首好几回了,为的就是这些蠹虫!从前我还觉得那徐勋仗着皇上窃据高位,如今他还知道上万全右卫城侦缉虏寇下落,怎么看来都比保国公朱晖之辈要有志气得多……”
  李梦阳说着说着,冷不丁瞥见那边厢经过的人,微微一愣后就认出那是吏部文选司郎中张彩。张彩之前被劾求去,在中下层官员之中风评极好,因而他立时对众人打了个招呼后大步走了过去,对揖行礼后就笑吟吟地问道:“西麓先生今日好闲情逸致,居然来一游闲园?”
  “闲园?”张彩起初在宅邸之外见不曾垂挂门匾,此刻听到这名头,不禁目露异彩,“这名字一听便是闲云野鹤,倒是好地方!”
  “当然好地方,而且最可贵的是主人一边造这大园子,一边不禁人进出,门口设守卫却只为阻闲汉,自己深居内中一处独门小院,其余偌大的地方都白白给人游览赏玩,再加上附近有的是酒楼饭庄,正是起诗社会文等等的最好地方,也省得在家里局促,今天我就邀了徐昌谷何白坡几个在这里以之前的大战为名起社。对了,西麓公此来是……”
  张彩见那边厢其他几个人也都过来行礼相见,知道这些人口口声声的榆台匈奴,说的却是之前激战的虞台岭和小王子诸部,当即拱了拱手笑道:“各位是诗社雅兴,我却是探秘寻奇的雅兴。今天不合听到了两句妙词,所以来探寻探寻作诗的人。”
  “哦,什么好诗?”
  张彩和这些人起码相差一辈,自然不会把袖子里那一方罗帕拿出来,只含笑吟了那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见这七八个人一下子都眼睛大亮,他心中了然这两句并不是这些自诩才子的人所做,一时心中大定,索性对那小幺儿打了个眼色,悄悄撂下这几个人退走了。待一路到了最里边,他就只见好几拨巡行家将,一时面露异色。
  “你家莫非是军中人士?”
  “我家主人的祖上是军中宿将。”那小幺儿答了一句,见张彩面露讶色的同时,隐约还有几分探幽寻奇的喜色,便闭嘴不再多言了。一直把人带到最深处的一座竹林,他指着竹林中掩映的那一座小院说道:“这位老爷请等一等,且让我去禀报一声我家主人。”
  眼见那小幺儿到了门前隔门大声禀报,须臾内中就有一位妈妈出来,张彩一面暗赞这内无五尺应门之僮的治家严谨,越发断定这家主人是一介女流,好奇的心思就更重了。因而上了前去,虽是那妈妈径直说出了那两句诗,他却仍不肯轻易还帕子,执意请教这诗的作者。这来来回回扯皮好一会儿,直到内中终于传来了一个悦耳的女子声音接续了全诗,他才脱口而出赞了两句,就这么转身去了。
  他这一走,李庆娘目送阿宝把张彩送出去了,这才舒了一口气,立刻反身进了院子。见刚刚吟诗的如意还在那张望着,她伸手在人面前一晃,见其这才收魂,她少不得拉了人回屋子,却是看也不看慧通,只含笑对居中坐着的徐良和沈悦施礼道:“看这张彩的性子,这几日一准会继续来探幽寻奇。”
  “这就叫投其所好。”慧通见李庆娘不理会自己,不禁有些牙痒痒的,说了一句之后遭了一个大白眼,他也不以为忤,只笑眯眯地说,“他如今在士林之中名气很不小,这般进进出出,必然也有人会跟来,而且再碰上李梦阳他们几个爱诗成癖的,这就算名气打出去了……”
  这话还没说完,沈悦就忍不住嗔道:“这诗是徐勋之前一路打马送回来的,就这么散布到外头去了,他回来之后指不定要怎么兴师问罪……舅舅,家里还有徐勋做的诗么?”
  徐良见慧通和李庆娘也都盯着自己,他忍不住摸了摸鼻子,心里忍不住把徐勋骂了一通。这臭小子果然是要逼的,平时人人都以为他没读过书,结果这写给女人的诗倒一写一个准!
  想到这里,他不禁无可奈何地说道:“这小子在家里从来没做过诗,要逼就只能去逼徐经捉刀代笔了。料想他这大名鼎鼎的才子,总比这小子胡诌的诗强些……”
  一家子人正在绞尽脑汁商量着如何继续使计诱张彩上钩,众说纷纭一时也没个结果,外头突然就传来了阿宝的声音:“老爷,金六哥来了,说是少爷让人送回来的家书!”
第四卷
锋芒毕露时
第311章
志同道合
  这刚到宣府,家书才送回来过一次,怎么突然之间又送了信回来?
  屋子里几个人一下子沉默了下来。这李梦阳都已经知道了徐勋自请前往万全右卫城,而皇帝也已经准了,他们又怎么会不知道,须知这消息原本就是慧通为了造势,请示了谷大用之后,亲自对西厂的下属们布置下去的。现如今这信能送到兴安伯府,必然是先行查验过,可慧通人就在此处,那查验的地方就不问自知了。
  想到这里,徐良便第一个站起身来大步出了门去。他这一走,慧通自然就不吭声了,而沈悦更是深深吸了一口气,揉着帕子满心不安。尽管宣府那边一直都太太平平,仿佛虏寇一击远遁,可那些来去如风的鞑子最是难以预料,谁知道他们会从哪个地方再窜出来?再说,徐勋本就是从来没上过阵的,这要是有什么万一……
  她突然使劲摇了摇头,把这些胡思乱想都赶出了脑海。见慧通亦是在那攒眉苦思,她忍不住出口问道:“大和尚,徐勋是不是已经上路去万全右卫城了?”
  “消息还没到,但算算日子,估摸着差不多。”
  慧通随口应了一句,见门帘一动,竟是徐良回转了来,他立刻蹭的站起身上前,还没发问,就发现信是分着两封的,不禁打趣道:“看来还是老规矩,他还倒真的是又惦记着老子,又惦记着媳妇。”
  徐良刚刚从金六口中只得知是三名军士一块上门送信,问不出别的,也就匆匆拿着信回来。此刻,他也没理会慧通这戏谑,笑着上前把一封信递给了面色微红的沈悦,旋即就坐下身来直接撕开了信封。然而,取出信函只看了没两眼,他就一下子面色大变,竟蹭地再次站起身来。不单单是他,沈悦也发出了一声惊呼。
  “这小子……这个胆大包天的小子!”
  慧通被两人这一惊一乍一吓,再也顾不得什么矜持了,忙快步走到徐良身边探头去看那封信。李庆娘虽是起步慢些,可也是一模一样的动作。两人都是眼力极好的,匆匆一扫就大约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一时间全都陷入了呆滞之中。
  徐勋竟然是跟着神英率了千余人出次边,径直往沙城去了!
  尽管那一瞬间忍不住骂了出来,但徐良还是第一个回过神来,胡乱把信往封套里一塞,旋即就强笑道:“神英这人我多少知道一些,领兵多年也打过不少硬仗,如今廉颇虽老宝刀却不老,有他领兵,应该总有几分把握。那臭小子做事总是谋定而后动,不至于把自己陷在险地的,咱们不用为他担心。”
  沈悦知道这是说给自己安心的话,咬着嘴唇许久才点了点头。等到深深呼吸了好几次,勉强定下神来,她就开口说道:“他在外头冒险征战,咱们在家里总不能一事无成。张彩的事情若是能有进展,他回来之后也能有个惊喜。”
  慧通见气氛僵硬,也跟着打哈哈道:“不错不错,这事情做成了,他回来之后咱们也能有个交代。我已经下死力打探过了,张彩最爱的是有夫的罗敷,这一茬容易得很……”
  “若想要他真心实意,投其所好就不能用这种旁门左道。他不是说深通军略吗,徐勋现如今就在外头征战,能不能在这两点上头拉一拉?若是能有办法把他们拉到一条线上,这到时候便好办了。”
  沈悦本能地厌恶用美人计,否则也不会宁可把徐勋写给自己的那两句诗拿去当诱饵,而不是听慧通的径直安排一个有夫之妇,让张彩落一个把柄在人手中,此刻见自己一番话说得慧通心有所动,她便又说道:
  “从前我爹名下的一家首饰铺里,一个老匠人手艺绝伦,别家探知他只爱杯中之物,由是搜罗了好些极其稀罕的美酒投其所好,趁其一时贪杯做坏了一件要紧的东西,挑唆着想要把人挖走,可老匠人最后反而翻了脸,宁可向我爹请罪赔钱,也不愿意走人。这真正有一技之长而为人又傲气的,宁可你明打着招牌招揽,也最讨厌别人用那些下作手段延揽人,尤其是读书人,让他心里搁下心结就不好了。”
  慧通立时醒悟过来,当即一拍巴掌道:“不错!美人计万一有拆穿的一日,到时候他只会觉得自己不受敬重,反而生了嫌隙。他既是有将略,又一度受人推举,不如设法让他上书议一议徐勋随神英出兵的事,无论他说好说坏,这就算是搭上关系了……等等,若是让他因此受些诘难曲折……”
  他一下子站起身来,笑着对徐良拱了拱手,又冲着沈悦嘿然一笑道:“沈姑娘这可是提醒了我!这样,诗词的事情可以暂时放一放,但还不妨继续引着张彩到这里来,吵架也好争辩也好,只要能在这里,就能继续把这地方打出人气来。最近李梦阳来得多,这里聚集的士子也多,毕竟,皇上才刚登基,谁都想有个名头日后科举容易!”
  徐良和沈悦收到徐勋的信时,刘瑾也同样收到了徐勋的信。那一封信里头除却一张给他的纸片,还有一封比给徐良和沈悦厚得多的信中信。小纸片他让旁边一个心腹小火者给他念了,上头言简意赅说了出兵沙城,里头的信中信却是鼓鼓囊囊,摸着厚厚一沓。按照刘瑾从前的习惯,那当然是拆字没商量,可刚刚看完了那张全是大白话的小纸片,他就有些犹豫了。
  这次是货真价实的军情——而且徐勋胆子太大了,这样贸贸然出兵,无论胜败都会引起莫大的议论,他要拆开这里头给皇帝的密折,有些事情到时候就讲不清了。可他要是不转呈,徐勋近来和谷大用走得近,谷大用掌着西厂亦是可以随时面圣,那就反倒落在了别人后头。
  想到这里,刘瑾随手把那一封信中信拢在了袖子里,径直往外走去。钟鼓司在皇城东北角,出了北门顺着道往西走,越过内府供用库就是司礼监。每当经过这里,见到那些出入不绝的大小太监亦或是杂役小火者,刘瑾就会每每生出一种殷羡来。这会儿路过那坐东朝西的大门,他依旧驻足片刻,扫了一眼内书堂前头那几棵郁郁葱葱的松树,这才继续往前走去。
  不是内书堂出来的就不能掌司礼监,他就不信这破规矩他打破不了!
  刘瑾一踏入承乾宫,就听到里头一片热闹,叫好声鼓劲声不绝于耳,其中声音最大的赫然是朱厚照。多了个心眼的他对上前引路的小内侍一问,这才得知朱厚照新挑了七八个身材壮健的小火者为答应,此时正在看人相扑。于是,他眼珠子一转,一招手把后头跟着的随从叫上来了一个,低声对其嘱咐了几句。等人一溜烟往外跑了,他才跟着那小内侍入内。
  到了后头院子空地上,他就远远望见朱厚照一张藤椅坐在屋檐下,旁边的内侍有的打扇,有的张伞盖,而朱厚照自己则是一面拿着削好的蜜瓜往嘴里送,一面在那大声叫着使劲。当其中一个小火者使出吃奶的力气将对手掀翻在地的时候,这位小皇帝更一下子跳了起来。
  “好,赏!”
  听到两个字,那小火者立时眉飞色舞,一下子趴下来连磕了好几个头。这时候,瞅着空子的刘瑾方才步伐轻快地上了前去,笑吟吟地在朱厚照座前站定。他正待行礼,朱厚照就没好气地摆了摆手说:“免了免了,这又不是外头,那么多礼数干什么!”
  “皇上还是和从前一样,最爱这种军中搏戏。”
  “那当然,比起那什么歌舞来,还是相扑和骑射来劲!不是朕夸口,就他们这点本事,朕一个能打翻三个,要比骑射他们更加在一块也不是对手!”朱厚照一下子眉飞色舞,旋即就唉声叹气地说道,“只可惜徐勋一走,朕这骑射就找不着对手了。”
  “徐大人要是听见这话,知道皇上如此念着他,定然不知道怎么高兴!”刘瑾见轻轻巧巧就把话题兜到了徐勋身上,便顺杆儿笑容满面地接上说道,“好教皇上得知,徐大人又有信送来了,所以奴婢这才紧赶着捎了过来。”
  “又有信?快拿来朕看看!”
  朱厚照立时伸出手去,见刘瑾从袖子中摸出了东西,他不由分说劈手夺了过来,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当场撕开,一把掏出了那厚厚一沓信笺。然而,只看了第一张,他的眼睛大亮,竟是看也不看这已经开始的下一场相扑,径直转身急匆匆进了承乾宫正殿。刘瑾见一应人等都有些无所适从,撂下一句尔等继续,这就追了进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0/32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