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精校)第1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3/326

  后殿之中,徐勋听着几个大臣在那就其所带兵员数字来回扯皮,从刘健最初的一千五百到韩文的一千人再到最后的五百人,忍不住眉头一挑。然而偏生就在这时候,他又听到外头传来了一个清亮的声音。
  “皇上,臣谢迁以为,兵贵精而不贵多,徐勋此前舍弃府军前卫的老军不用,而宁愿遴选幼军,便是因为从此考虑。现如今宣府各色兵马云集,若他统带的人一多,未免指挥不灵,而若只五百人,以他此前练兵来看,必定能令行禁止。况且人员不够,保国公难道还会推三阻四不调拨给他人?若真是如此,保国公这一通上书就是滑天下之大稽了!总而言之,哪怕只区区五百人,徐勋也必然能有所建功。”
  听到这里,徐勋不禁恨得牙痒痒的。谢公尤侃侃,这谢迁的歪理他算是领教了!
  刚刚病愈复出的礼部侍郎王华此时见大臣们唇枪舌剑,不免有些心不在焉。偏生就在这时候,旁边一个相熟的同僚用胳膊肘撞了他一下。他冷不丁一抬头,就发现全场一片寂静,不少人正在悄悄打量自己。情知刚刚皇帝必然是问到了他那儿子王守仁,他不禁暗悔走神,这时候,前头就飘来了谢迁那压得极低的声音。
  “皇上说要派伯安去监军,你可务必辞了!”
  王华闻言心中一跳,慌忙说道:“皇上,犬子虽略通军伍,但沉迷于排兵布阵,对于真正的实务却不甚了了。况且府军前卫监军之职,臣听闻已经委派了旧日东宫的张公公,临阵换人乃是大忌。皇上若是有意磨练犬子,臣请皇上命其督运粮草,须知宣府屯驻大军,粮草乃是重中之重,让他去协理此事,也好让他知道两军交战并不是想象中那般轻易!”
  “王公老成谋国,既是为皇上分忧,亦是磨练了其子,恳请皇上成全!”谢迁和王华同乡,刚刚一言让王华把王守仁轻轻摘开,这会儿自然要站出来继续打圆场,见朱厚照犹豫片刻没有再坚持,他就趁热打铁地说道,“况且,王守仁也并未完全卸下府军前卫的事务,可令其继续监理练兵之事,免得徐勋不在京城,这幼军操练给耽搁了。”
  “也好!”
  朱厚照尽管觉得这些文官们弯弯绕绕甚多,可他也不想自己当年对弘治皇帝苦苦求来的扈从幼军就此被荒废了,当即点点头答应了下来。等到他起身退下,一到后殿,他就看着徐勋笑道:“徐勋,刚刚外头的话你都听见了?都是你之前布置的那好一番棋,要不是那些奸细一一落网,外头那些老大人们哪里会众口一词地称赞你堪当大任?”
  见朱厚照那神采飞扬的样子,徐勋只能在心底苦笑了一声——小皇帝一定不知道,这天底下有一招最是屡试不爽的绝学,叫做捧杀!
第三卷
少年君与臣
第293章
得道多助?
  捧杀归捧杀,朱晖指名要人,群臣交口相荐,朱厚照这个小皇帝也认准了,徐勋自然不会把这事情再往外推。然而,对于文华殿上群臣吵到最后,只答应让他调五百人随行,他却是心里大为愠怒。
  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天底下哪里有这等美事!
  他从来就不是逆来顺受的性子,又知道朱厚照最喜欢有什么说什么,因而立时当场爆发大大抱怨了一通,激起小皇帝同仇敌忾的心思之后,他便成功讨来了一项福利。五百人是随行军士,其余从军中将校到朝中文官,乃至于宫中宦官,有功名没有功名的士子,随他挑选,人数不拘。只要他要的人,朱厚照照单全给。就算眼下不调,回头到了宣府亦可来书征调。
  这人数不拘照单全给八个字,当他回到府军前卫这大明朝唯一一个建在西苑里头的卫所衙门里头一说,立时激起了一片哗然。马桥和下头那些个一开始就调来的百户纷纷自请同行不说,就连王世坤这几个都嚷嚷着要跟去宣府,就连最后姗姗来迟的钱宁也说是要同去。在这乱糟糟的一片嚷嚷当中,徐勋少不得没好气地沉下脸来。
  “吵什么,你们全都跟着去了,这京城的府军前卫谁来管?”
  “可大人才带五百号人,对宣府那边又是人生地不熟,哪里能查出什么始末端倪来?”马桥一开口,见众人纷纷附和,他便拍着胸脯说,“再说了,我从前在宣府呆过一阵子,虽时间不长,可好歹还熟悉那里的街巷,大人不带我去带谁去?”
  他这一开口,其他几个百户也七嘴八舌加入了进来。有说自己有什么七大姑八大姨之类的亲戚在宣府的,有说自己曾经充军中信使去过万全的,也有标榜自己武艺军略的……即便是才从十二团营调过来的那十几个百户,见此情景也都热切地自荐了起来。
  晚到一会儿的张永正好赶着这热火朝天的情景,在那看了片刻便忍不住哂然一笑。其中有对徐勋这个上司忠心耿耿的,可也不乏想要功名利禄的!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徐勋最后挑选随员的时候,马桥被他三言两语留在了京城继续操练军士,而却调了钱宁随行。至于前前后后的三十五个百户之中,他也只挑选了前不久才从十二团营调来的神机营二百人,五军营二百人,三千营一百人,总计是一百骑兵二百刀牌手和二百火铳手,外加二十幼军充作亲兵,这却不在那五百之列。这样的调派竟和他此前想要建议的一模一样。而王世坤那四个出自世家的一股脑儿都被他拒绝了,理由则是简单粗暴。
  “就你们这点厮杀上头的本事,在外头有些万一,我对你们长辈都交代不起。要跟着去也行,让你们各家亲长亲口对我提了再说!”
  等一众人怏怏离去,张永便上前笑道:“这一趟往援宣府是怎么回事,上上下下心里都有数,徐老弟你对那四位公子哥那么严苛干什么?就是他们家里亲长,对于他们去走一趟宣府蹭些功劳,也理当是乐见其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你该高兴这许多人都乐意跟你才是。”
  “就是因为人人想的都是蹭功劳,这才是问题。你想想,要事情真是这么简单,那些内阁部院的老大人们何必众口一词地把我捧到天上,硬是把我送去宣府,王守仁家里老爹却还把他愣是留下了?还有,保国公不让我管别的,偏生让我去侦缉什么奸细,你不觉得这事情可疑?如今虏寇频频攻万全,宣府的兵马大多数都往那儿征调,我就怕鞑子贪心不足再往宣府这里大掠一次,那时候蹭功劳却蹭出了人命来,那事情就大了。而且,你以为朝中老大人们真不知道回回大军出征都是冒功的良机?若是他们这一次下定决心……或者说只要不动保国公和苗公公,却下定决心来动一动我们,那后果会如何?”
  张永只觉得本来很轻松的心情一下子变得有些沉了,挑了挑眉徐徐说道:“所以……”
  “所以我得带上真正的精兵强将,把剩下的人留在京城好好操练军马。所以咱们这一次出去一定要做出点实绩来,不能让人小觑看扁了!”
  相比别个太监只想着在宫里争权夺利,张永心里头对在外建功立业的心思却一直重的很。他几乎是想都不想就重重点头迸出了一个好字,然后就问道:“那你说,怎么做出实绩?”
  “单靠我们自然不行,得带上精通宣府地理风土人情的人。刚刚这些自告奋勇的,多数就是去过一次那边而已,谈不上精通,原本我想着王守仁曾经出居庸关在那里游学过一段时间,但他老爹不放人,那就指望不上了。你在宫里人面广,看看宫里可有哪些公公对那一块熟悉的,不拘老少资格,先带上几个再说。”
  和张永计议停当,让其在宫里头挑人,徐勋回到家里之后,就没有人前的信心满满满腹把握了。擦过满是油腻灰尘的脸后在徐良面前一坐,他便直截了当地说道:“这一回我真是失算了,想不到这些个老大人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和保国公串联了起来,赶鸭子上架给我找了这么一个差事。”
  “谁让你才狠狠捅了人家一刀!你是不知道,五军都督府里头那些公侯勋贵,当年多有附庸风雅把唐寅和徐经往家里请的,后头闹出那会试弊案受了些牵连,全都是灰头土脸。你闹了这么一出,他们都觉得解气。”打趣归打趣,但徐良心中自是也担心得很,“你素来是有主意的,这次的事情真的这么难?你不是才在城外查出了那许多流民和奸细?”
  “爹,话不是这么说,这次我是投机取巧。”徐勋言简意赅把慧通将罗清网罗麾下,此番罗清尽遣近千门徒打探虚实的事情说了,继而才叹气道,“再说,城外才多大一点地方,而宣府所辖又是多大一块地方,我少了西厂锦衣卫齐心协力帮忙,短时间内哪里能有多大的成果。再者,大军驻扎耗费钱粮巨大,只要我一日没个结果,保国公就能一日压着不出兵,到时户部韩尚书这样最着紧大手大脚花钱的铁定会一个劲盯着我,我这众矢之的就当定了!”
  “那怎么办?”徐良忍不住按着扶手站起身来,踱了两步就问道,“要不……你装病?”
  “爹,这伎俩皇上还是太子的时候都用得炉火纯青了,我再来这一招不是贻笑大方?”徐勋差点被徐良这主意给呛得咳嗽了起来,见老爹那眉头全都拧在了一块,他这才站起身来,“车到山前必有路,横竖是后日启程,这两天我还可以再想想办法。对了,我不在京城,悦儿那里,就得请爹你照拂一二了。她那急脾气是最忍不住的,我就怕……”
  话还没说完,外头院子里就传来了朱缨的声音:“老爷,少爷,外头有一位公子求见,说是老爷的外甥,之前从高邮搭船和老爷少爷一块到京城来的。现如今生意做得有些起色,所以送些时令果子来看老爷和少爷。”
  这一个外甥道出口,徐良和徐勋父子就已经都明白了过来,一时忍不住面面相觑。一想到说曹操就曹操到,徐勋又是无奈又是担心,只得连忙吩咐把人请到小花厅。等他和徐良一赶到了地头,见小丫头正一身男装打扮在那儿坐着气定神闲地喝茶,他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咳!”
  沈悦早就瞥见徐良和徐勋来了,这喝茶也不过做做样子,此时听出徐勋这咳嗽当中很有些恼火,她便乖觉地撂下茶盏站起身来,笑吟吟地迎上前长揖行礼,先叫了一声舅舅,随即又是一声表哥。见落在后头的阿宝放下帘子守在了外头,她又上前搀扶着徐良左边胳膊让人在主位安坐了,这才说道:“我今天来不为别的,早上刘公公到我那小店里头去过了。”
  刘公公?刘瑾?
  徐勋正想着,徐良已经皱眉先问了:“他来干什么?”
  “他过来说,徐勋要去宣府不在京城,到时候他会常常引皇上到我那里去坐坐。”说到这里,沈悦见徐勋的表情微微一变,她便面露难色地说道,“我知道这样实在是不妥,原本婉言谢绝了他,可他说皇上从前做事对人都没长性,若是徐勋一去不过十天半个月也就罢了,可万一时间一长,那些老大人亦或是别的公公又把别人塞到皇上身边,这总是对徐勋不利的。只要皇上常来看我,总会记得徐勋的好处,若有个万一也能尽早把人调回来。”
  平心而论,刘瑾这设计确实是为了他好,可徐勋思来想去却总有些不放心。毕竟,西厂和锦衣卫可以说是偏向他的,但王岳那老家伙需得不是吃素的,总不可能总是被动挨打不还击,万一发现了沈悦的身份却不好说。沉吟片刻,见沈悦瞧着自己,他就问道:“那悦儿你应该是打算答应?”
  见沈悦有些迟疑,但最后还是点了点头,徐勋想了想就笑道:“既如此,城外童家桥那一块已经开始做起来了,你就不要在羊肉胡同那种人员混杂的地方再呆了,索性搬到城外去。马桥现如今领着那许多人驻扎城外,我让他负责派兵员护着你,对外你就说是我爹的外甥。皇上那里有我去说,就说我不在,你全权负责童家桥开发事宜,这样他就算去看你就得出城,行迹总会更加小心一些。而且那里才刚刚经过梳理整治,正是西厂锦衣卫和我那府军前卫的地盘,外人别想打你的主意!”
第三卷
少年君与臣
第294章
用人之际
  焦芳家里一个书童云福拐带了不少金银细软逃走,上上下下正一团乱着,管家李安甚至一度要报顺天府,结果却给焦芳硬生生按了下来。
  吏部文选司郎中张彩因为颠倒选法被御史弹劾,虽是马文升竭力为其辩护,接着又是好一通挽留,但张彩还是引疾求去,现如今是焦芳这个吏部侍郎专司文选之事。据称张彩落马一事,后头那弹劾的给事中和御史,便有焦芳的推波助澜。
  这天一大早,得到了慧通遣人送来的这么两个消息,徐勋一时间大为惊异。西厂初建,人手远未充足,所以即便是京城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慧通会去盯着焦芳,自然也是因为他的缘故。焦府他去过几次,并没有留心过什么书童,而慧通的情报上头特意注明说这云福身份可疑,焦芳一度奇货可居,他就不得不认真对待了。
  而对于另外一个消息,他更有些不名所以。马文升焦芳不合,那是因为两人性子南辕北辙,兼且焦芳早就盯紧了马文升的吏部尚书宝座。可张彩一个文选司郎中,又是和两人同籍,据说入仕之后几乎一直在吏部打转,又怎么碍着焦芳的事了?还是说因为马文升看重张彩,由是焦芳嫉贤妒能?可那老家伙精明到奸猾,不应该这么短视啊!
  思来想去不得要领的徐勋自然不会知道,焦芳生出排挤张彩的心思,便是因为不久之前狄罗的建议——那时候用人之际焦芳对其言听计从,可现如今事发之际,自然要把所有端倪线索都抹得干干净净,张彩不过是遭了池鱼之殃罢了。而徐勋更注意的是慧通在张彩的名字上头有意划了一条红色的竖线,又在旁边注了几行小字。
  “张彩通军略,曾奏甘凉军事,颇为朝中大佬称许。今此人引疾闲住,士论都以为他人品高洁。然其宦囊颇丰,亦曾被人参劾污浊。若公子有法收伏此人,当是不二臂助。”
  “张彩,张彩……”
  徐勋念叨着这个名字,心里盘算着自己用这仅剩的一日时间打动此人的可能性,最后却觉得实在太过悲观。正迟疑之际,外头禀报说徐经来见,他便暂且抛开此事请了人进来,却不想徐经三两句客套话之后,竟自请随他去宣府效劳文牍,他一愣之后便摇了摇头。
  “衡父,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但你的病尚未痊愈,再加上你之才在诗书而不在案牍,于军中事务也不甚精通,此去宣府徒劳无益,反而是折腾自己。你若要帮我,除了此前交待给你的那事情之外,还有一件事你可以参谋参谋。我预备在城外造一座园子,但仓促之间去请江南那些有名的造园大师不容易,再加上惊动也太大,你是地道的江南人,徐氏亦是江阴豪族,你不妨出点力吧。”
  徐经从前见惯了逢人只说三分话的权贵,对于徐勋这直来直去的东主虽不习惯,但这番话却透着真正的关切,让他心里暖洋洋的。因而,对于设计园林之事,他几乎想都不想就一口答应了下来,临走之前又深深一躬到地说道:“愿大人此去宣府一路平安马到功成!”
  “那就承你吉言了!”徐勋微微颔首,见徐经快到门边上时,他突然开口问道,“对了,衡父可认得吏部文选司郎中张彩?”
  徐经没料想徐勋突然问这个,一愣之下转过身来,想了许久便赧颜地摇了摇头道:“大人恕罪,这位张郎中我并不认得,也从未打过照面。”
  见徐勋点了点头没再追问,他却迟疑片刻方才说道:“但我听说过,这位张郎中有寡人之疾,见不得美艳女子,年轻的时候在花街柳巷常有纵情声色。这事情是当年我和六如一起上京会试时听说的,这京师的青楼楚馆常以有名的举子留下墨宝亦或是在那喝过花酒为盛事,张彩当年应试白衣翩翩,美名不小。”
  尽管如今还不到晚明官员谈正经事要去妓院画舫那般风流不羁,但尚未正式出仕的时候只要不在妓院留宿,这风流罪过多半不会有人在意。徐勋不曾想还能问出这样一遭八卦来,诧异之余却不免哑然失笑,等徐经再次告退而去,他不免摩挲着下巴沉思了起来。
  既然有这样的弱点,那么,倒是可以想想办法……他现如今手头的人实在太少了,作为武将要培植一些军官军士还简单,可要笼络文官为己所用却是难如登天。就好比王守仁算是他的友人,可王老爹王华却横在当中,而且决计不会轻易听他的。徐祯卿等人要成气候还早得很,反倒是张彩好歹已经当上了文选司郎中,这等层次的文官,可遇而不可求,区区寡人有疾算得了什么。
  不管怎么说,一天时间怎么都不够,这次他是怎么也指望不上此人,这事儿只能让和尚出马!至于此去宣府,他还是先得去见见那两位,哪怕他们没上过阵,可京城勋臣贵戚,在宣府大同等地都是有利益链的……
  想到这里,他就吩咐人去请了京不乐,见完之后送走人,他就打起帘子出去喝了一声来人,见一个仆妇快步上来行礼,他就开口说道:“去吩咐马厩备马车,再去柳安许焜那里,让他们去库房里翻一翻,看看有没有上好的天麻,再有就是辽东的鹿茸,一样装一个匣子。还有,让金六和阿宝收拾收拾,随我出去拜客。”
  瑞生跟了萧敬,陶泓不在,另两个小厮现如今徐勋仍旧信不太过,因而徐良也好徐勋也罢,出门常常都是金六阿宝随行。这会儿金六在二门迎着徐勋上了马车,不免又满面殷勤地说拜客也该多带几个家丁,以免被人小觑了去,到门口见一队装束整齐精神抖擞的军士上来跟着,他立时就闭上了嘴,暗自却是咂舌不已。
  从前他这少爷素来低调,几乎从不役使麾下军士,现如今要去宣府之前却突然高调了起来,显然,少爷非但不曾失宠,反而是圣眷正隆!
  徐勋先拜访的乃是英国公张懋。尽管之前在文华殿上,张懋并不曾给他说几句好话,但那种情势不明的情况下,作壁上观就已经算是厚道了。因而笑呵呵地送上了专治头痛眩晕的天麻,见这位国公笑呵呵收了,他便道出了此行的来意,却是来打听宣府那些地理关隘人物。张懋原以为徐勋打算借熟知宣府地理人情的人手,可听明白之后就若有所思地眯了眯眼睛。
  真要打听宣府万全的军事情况,和锦衣卫都指挥同知叶广交情不错的徐勋大可用不着来问他,如今却偏偏问了,甄别的意思只怕是少不了。
  想到这里,他就出言试探道:“小徐,你和老夫交个底,这一趟过去是不是还有什么隐秘的使命?”
  “英国公您真是高看我了,我这是典型被那些老大人们赶鸭子上架,焦头烂额都来不及,哪里有什么隐秘使命。”徐勋二话不说一口回绝,见英国公张懋的脸上表情更加玩味,他知道对方这军中老滑头反倒是认准了,这才干咳一声说道,“也没什么,只是皇上对此番宣府败仗很不满,觉得是失机而不是死事……”
  这一说,张懋的脸色立时变了。这回死难的将领好几个,不乏品秩不低的。如果是死事,那就要厚加抚恤,军职多半会给儿孙世袭;可要是失机……那就是按照打了败仗论处。想想当年靖难之后封了公爵的丘福打了个败仗是什么下场吧,那可是阖家夺爵安置琼州!而死了的人算是失机,活着的人还能有好下场?
  要真是如此,他下头还有当年因土木堡事变父亲张辅死难后收拢来的家将放出去任职的,在宣府官居千户一级的便有四五个,指挥使指挥同知一级的也有两个!于是,张懋一时就顾不上其他了,先赶紧替他们求了个情,又替他们说了一箩筐好话,一个个人说道过来夸奖了一番功劳,浑然没察觉徐勋那微笑中隐藏的那丝阴谋得逞。
  拜过英国公张懋,再去拜访定国公徐光祚的时候,徐勋就爽快多了。他才刚刚举荐了徐光祚去京营管事,闲置多年的定国公府终于是盼来曙光,徐光祚自然对他更是热络。甚至不用徐勋费多大的劲,这位定国公就给他说道起了自家在宣府经营马匹和毛皮的两家铺子,道是互市的时候常和蒙人交易,又告知了两家酒楼一家青楼等几处产业,道是缺银子缺人手尽管去说,末了便推心置腹地说道:“徐老弟,咱们老勋贵当中好些年没出个人物了,纵使有,也就是保国公那样银样镴枪头。别说我,五军都督府上上下下几个都希望你能一炮打响。”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顿,又一字一句地说道:“我知道你怕带着延彻他们几个,有什么闪失咱们和你过不去。但别人我不管,延彻你务必要带上。他毕竟是定国公府嫡出的少主,下头人见着他不敢怠慢,到了那儿说不定就能帮着你的忙!对我来说,要是能多个出息的儿子,总比多一个无所事事的纨绔强!”
第三卷
少年君与臣
第295章
满腔热血酬知己
  皇帝年幼,因而即日起改每日常朝为五日一朝,六部都察院七日一轮于文华殿面圣奏事,内阁三阁老轮番上直文华殿协同视事。
  这样一个惊天动地的消息几乎盖过了之前宣府军大败的军情,一时间在京城上下激起了无数波澜。想到永仁宣之时皇帝常常召见阁臣和部院大员咨议大事,想到了英宗皇帝在天顺年间复辟之后亦是常常宣见李贤商讨政务,有的有识之士泪流满面,深深感到朱厚照虽然小事上糊涂,大事上却毫不马虎。但诸如内阁首辅刘健等等更多老成持重的年迈老臣,想到的却是此事将在朝堂格局上引起翻天覆地的变化。
  成化皇帝虽说专宠万贵妃开西厂,大肆封官许愿撒下传奉官数千员,又用了万安刘吉等等趋炎附势之辈,但朝堂大事也渐渐由此归内阁和部院大员做主,皇帝轻易不会干涉。如今朱厚照每天召见一部从尚书到主事在内的众多官员,政令通畅自不必说,可下级官员有更多的希望觐见天颜,谁能担保那些希冀晋身之阶的低品京官会说出什么话来?而且,若是天子事事都保持强硬,而那些人又附和逢迎,他们做事就更难了!
  然而,朱厚照却不会去考虑那些大佬们捏着鼻子通过了朝会变革之后,会是怎样的两难境地。他登基之后的第一件事终于做成了,这心里自然是高兴得无以复加。因而,这天晚上他独自喝了两盅,微醺之际便觉得没趣,丢下酒杯摇摇晃晃走了两步,他突然看着一旁的一个内侍问道:“朕记得,徐勋是明天一早就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3/32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