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精校)第1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1/326

  等到了斋宫,只在门外守候的他听得里头朱厚照大呼小叫,弘治皇帝不时的训斥,愈发低下了头,恨不能装成自己什么都没听见。直到呆呆站了小半个时辰,门前斑竹帘一动,一身香烛气味的朱厚照出来,他才赶紧迎了上去。却不想这位主儿撇下自己根本不理,气冲冲回到了承乾宫,才倏然一个转身,他险些就没和人撞一个满怀。
  “这是父皇的手令,你去拿着军器局和火药局,从今往后,你就是府军前卫守神铳内官。”朱厚照的脸上没了刚刚的气急败坏,反而满是得意扬扬的坏笑,又再三叮嘱道,“你可给我低调点,这是中旨,不经内阁也不经六部,是绕过他们调拨的。再有,要训练火器,还在安定门外就太招摇了,父皇刚说了西山那边有个废煤场,把人拉去那儿训练刚好。”
  张永原以为朱厚照这一趟去斋宫明显是碰了钉子,可是,拿着手令,听着任命,再面对连地点都已经做好的安排,他只觉得整个人都有些反应不过来,老半晌才试探着问道:“刚刚殿下说要混在小的随从里头,可这西山毕竟比安定门外更远……”
  “唉,甭提了,父皇说,把人撵得远些,也免得我一门心思惦记着要出宫!”
  朱厚照这才露出了意兴阑珊的表情,却是撑着脑袋在那愤愤不平地说:“明明是我的人我的兵,为什么就不许我去看我去管,管那些大臣们说什么!父皇只说天气炎热,我可以隔一天去一趟文华殿,不必天天去了,可拘着我在宫里还不是一样难受。父皇真是的,不知道我读书读得有多苦,我每天早上起来都是头昏脑涨的!”
  小祖宗你还苦?这大热天,高公公和那几个在内书堂读过书的成天为了摹写您的窗课本子而煞费苦心,还得露出些潦草的意思不让那些东宫讲官看出来,那才叫真苦!而且,想当初皇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出阁读书,那才叫是真苦,小祖宗你是没体会到那种境地!
  只张永也就敢在心里嘀咕,嘴上万万不敢说出来,反而赔笑道:“殿下说的是,但要说苦,皇上更苦。这些天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才四月初就这么热,难为皇上日日上朝,这太阳一出来简直火烧火燎的,简直能晒脱人一层皮的。”
  “就是,我瞧着父皇那嘴边燎出来的泡现在还没好,我劝着他停歇几天不上朝,父皇还不答应,真是气死我了!那些官儿也是,一个个墨守成规,这上朝有什么好上的,我不是带着你们去偷看过一次,那几个鸿胪寺的官员在旁边瞪着眼睛简直和抓贼似的,说的全都是文绉绉的话,一点用场没有,浪费时间折腾人玩!”
  张永还只是打着关心皇帝的幌子,朱厚照却已经是骂起了这朝会制度,吓得张永再也不敢多说什么,见外头果子送来了,少不得去净了手伺候这位主儿用果子,又在旁边说些外头朝野的八卦趣事,只朱厚照的评点常常是挖肉见骨,他到后来都几乎不敢往下说了。
  他讲吏部马文升和焦芳相继病倒,朱厚照就漫不经心地说朝中见天有人告病致仕,结果却没人走;他讲最近京城诗社文会多了,朱厚照就撇嘴说诗社文会都要用钱,那些文人平日吃穿用度寒酸,在这上头却大方,可见名声要紧;他讲坊间最近正流行说书包公传,朱厚照就懒洋洋地说朝中忠臣清官一大把,民间百姓还爱听青天,足可见今人比古人还是要气死人的……总而言之,到最后眼见朱厚照昏昏欲睡,他猛然间想起了徐勋去年用过的点子。
  “殿下,若是真想休息几日,也不是没办法的。去年您不是病过一场吗?调养的那些天可是一次都没去过文华殿。如今那刘文泰又是做熟了这事情的,再让他琢磨个药膳方子就是了,如此您也能多歇几天。虽然不能出宫,可总比听讲的好。”
  “咦,我竟然忘了还有这一条!”
  刚刚眼睛几乎合在一块的朱厚照一下子就坐直了身子,盘算好半天,他就重重点点头道:“好,也罢,先逃了那些没意思的课再说!派个人去太医院找那刘文泰,就说本太子就要病了,让他想个好方子过来诊治,记住不要什么鸽子羹了,我都吃腻了!”
  对于墙倒众人推的焦芳,刘文泰原本是不想掺和的,奈何此前那二百两黄金收得他尝到了甜头,此番那牵线搭桥的人送来的又是一百两黄金,他思来想去觉得没什么风险,也就半推半就收了,配合着演了一出好戏。然而,这一天从焦府回到宫中御药局,他满脑子都是那狄罗的话,谁曾想东宫立时有人找了过来,一开口就是一番让他呆若木鸡的话。
  “刘院判,太子殿下说这几天身子不爽快,让你及早想个药膳方子预备着。”
  来人是撂下话就走了,刘文泰却是又惊又喜。仿佛就是先前太子他帮忙“药到病除”的事起了个头,紧跟着今日就是和焦芳一块演戏,才刚想到如此亦不失到太子面前卖个好,结果一回来就瞌睡遇着枕头人送上门了!虽说千秋节后他尚未得旨意复为院使,可此番若是奉承太子得法,这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皇帝碍于廷臣反对不能恢复他的官职,可若是他再次为太子治好了病,那些大臣又能奈他何?
  太子病了!
  这么一个消息再次让宫中鸡飞狗跳。斋宫中的皇帝也罢,坤宁宫的张皇后也罢,乃至于仁寿宫的皇太后王氏也罢,一应人等全都是再次着了忙,直到刘文泰亲自诊脉,又信誓旦旦地说只要对症下药旬日可愈,王太后和帝后方才放下心来,只吩咐刘文泰仔细服侍着休养,不得怠慢。而文华殿讲学,自然是就此完全停了。
  然而,就在一连数日这宫里宫外全都正在为着重要人物的病而鸡飞狗跳的时候,北镇抚司叶广却得到了一个奇妙而诡异的消息,即便以他多年经验,仍是思来想去不知道该奏与否,最后便召来了李逸风商议,却吃这手下送了一个绝妙主意。
  “大人,名义上咱们这锦衣卫乃是东厂所督,何不让那位王公公去拿主意?”
  王炮仗?
  叶广何等精明,立时就醒悟到李逸风此议的用意,当即笑纳了,这天下午便具朝服来到了外东厂请见,没多久就等到了那位东厂督公。两人名义上是相互统管,可王岳不是指手画脚的人,叶广也只守着锦衣卫不捞过界,两人多数时候井水不犯河水,相见也极少。这会儿叶广拜见之后,落座之后请屏退了从人,就张口说出了一句王岳根本没想到的话来。
  “王公公,实在是因为一件事委实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这才惊扰了您。我刚刚得报,说是这太医院院判刘文泰,醉酒之际不合对人说,自己这些天运气好,竟是遇着了两起装病的病人,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药到病除,看日后谁还敢说他医术不精。”
第三卷
少年君与臣
第244章
父与子,柔与刚
  王岳既然人送王炮仗之名,为人的冲动自然可想而知。从叶广那里得知了这么一件事,他哪里耐得住性子,当即就从外东厂气咻咻地回了宫来,直奔黄瓦东门内的司礼监衙门。一进里头,他险些和出来的陈宽迎面撞了个满怀。
  “老王,你怎么又这么风风火火的?”
  “我要见萧公公,人在不在?”
  陈宽听说王岳要找萧敬,愣了一愣后方才笑道:“真是不巧得很,萧公公才告假回了私宅,说是明日才能进宫当值。你要真有什么急事,派个人去送信也成,要不然亲自跑一趟也成。不过若是没什么急事,还是别往什刹海的那宅子跑,那地方向来是萧公公躲清静的地方,最不喜欢别人往那凑。况且那种田园逸气,不是咱们喜欢的调子。”
  “唉,怎么都凑在一块了!”王岳没好气地拧紧了眉头,盯着陈宽看了一回,见来来往往的小太监都往这儿张望,他便拉着人到了自己的直房,把叶广所说的事情一股脑儿全都说了,末了便急躁地问道,“这事儿你说怎么办?”
  “我说老王,你怎么好好的管起这事情来了?”陈宽只觉得一个脑袋两个大,不得不苦口婆心地劝解道,“这事儿叶广分明是刁滑得很不肯沾手,所以才禀告了你,可你现在往上报,皇上信不信都是你的职责,可你要是不报,他日追究下来,他叶广就算尽到责任了,竟是进退都便宜。依我看,就算太子殿下真的装病,那也不是什么大事……”
  “可你应该听见了,不止是太子,那刘文泰醉酒之后对人说,他可是遇到了两个装病的人!他是御医,宫中太后皇上皇后都是好好的,那除去太子之外,还有谁够格让他去诊病的?我回宫之前特意让东厂的番役们去打听了一下,结果可好,这刘文泰还给吏部侍郎焦芳诊过脉!你又不是不知道,这司礼监弹劾焦芳和保他的人都闹成什么样子了!”
  此话一出,陈宽的脸色也不禁凝重了下来。然而,思来想去,他还是低声劝解道:“越是这样牵涉广的,你越是该小心。老王,不是我说你,你这急脾气也该改一改了,老是像个一点就燃的炮仗,吃亏的每次都是你。不说别的,这回李公公上斋宫躲清静去了,你却吃了大亏,幸好戴义素来还算公允,否则你指不定倒什么霉!”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横竖我对得起自个的良心就成了。”王岳见陈宽满脸的不赞同,终于霍然站起身来,“你不用劝了,既然萧公公不在,李公公也在斋宫,我这就去斋宫请见,是非曲直,总得让皇上有个公断。”
  陈宽眼看着王岳就这么起身径直出了门,想要把人叫住,可他张了张口,最后却无力地叹息了一声,最后索性也拔腿出门去找了戴义。这萧敬不在,李荣在斋宫还不知道是个怎的光景,这当口万一出事能帮忙挡一挡的,也就只有戴义了!
  弘治皇帝这些天在斋宫打坐安神,食素不沾荤腥,自觉得精神健旺了不少,再加上已经对司礼监吩咐国事悉照内阁票拟,因而那些烦心事他几乎都没怎么在意。如果不是唯一的儿子不时前来闹腾闹腾,他甚至有一种终于修成正果的感觉。这会儿当听到王岳求见的时候,他虽有些诧异,但想了想还是吩咐把人传了进来。然而,行礼问安后,王岳说出的第一句话就让他的好心情完全化作了乌有。
  “王岳,要是你此次还敢胡言乱语攀诬,你知道是什么后果!”
  “奴婢当然知道。”王岳又重重磕了个头,旋即双手伏地垂着头说道,“此事乃是锦衣卫打探到的消息,奴婢又特意令番子去打探过刘文泰的行踪,决计有七八分可信。虽不是十分准,但刘文泰掌御医事多年,出了这种事哪可轻忽?而太子殿下更是国之储君,关乎国体,若是被这等小人一而再再而三糊弄,日后成了习惯,后果不堪设想。”
  尽管弘治皇帝对于王岳的话恼怒十分,之前也恼火其掌着东厂却突然跟着李荣瞎折腾一气,可用了王岳这么多年,他哪里能不知道这老家伙的耿直性格。然而,别说刘文泰总裁修本草劳苦功高,其多年御医,每逢他有个头疼脑热都是其人诊脉用药,他无论如何不能相信这么一个人竟然会做出如此匪夷所思的事。思来想去,他终于站起身来。
  “不要惊动太医院。你去外头隐秘地调一个有真手段的大夫来,跟朕去承乾宫。”
  尽管朱厚照最初一病的时候,从皇太后到帝后全都到了场,一个个恨不能以身代,可即便是再忧心忡忡的张皇后,也不可能一直留在旁边,因而几日下来,朱厚照就让人在外头看着,自己在宫中忙得不亦乐乎。须知借着在外调拨火器的名义,张永货真价实把一把火枪弄进了宫里,给朱厚照讲了讲其中原理,立时成功撩拨起了这位太子的兴趣。
  这会儿朱厚照拿着手铳在西暖阁中比划瞄准,又照着张永的话试了试用手铳贴身肉搏时该怎么使用,被挑上来做对手的几个小太监无不配合着没两个回合就被打倒在地,让他好不高兴。然而,就在这时候,外头马永成突然撞开帘子冲了进来。
  “皇上来了!”
  这一声就仿佛是催命符似的,别说朱厚照丢了手铳立时三刻钻到了床上去,就连其他太监也是一个个忙着收拾残局,等到弘治皇帝大步进来的时候,除了床上躺着直哼哼的朱厚照之外,其他人都已经在地上跪了个整整齐齐。可进来的皇帝看也不看他们一眼,到了床头坐下,伸出手到袷纱被里一把捞了朱厚照的手腕出来,他就头也不回地吩咐道:“叶大夫,请诊脉!”
  尽管皇帝说了一个请字,但头一回进皇宫的那位白胡子大夫已经是完全懵了。他几乎是平顺了呼吸又平顺呼吸,这才战战兢兢地跪下诊了朱厚照的左手——尽管太子殿下也试着顽抗挣扎,可被弘治皇帝那眼睛一瞪,他就立时学乖了——于是,当那大夫左右都诊过之后,垂头说道太子殿下康健得很,朱厚照一下子就知道不好了。
  因而,眼见铁青着脸的弘治皇帝摆手吩咐那大夫出去,朱厚照一把挣脱了父皇的钳制,将手缩回了被子里,随即犟着脑袋哼了一声。
  “是,我是在装病!谁让东宫那些先生成天就讲些我不耐烦听的东西。每天开讲就是先诵读个无数遍,然后是老调重弹讲了又讲,一会让我背这个,一会让我写那个,这么大热天的,我都热死了,更何况他们这些年纪一大把的!想当初王守仁也给我讲过论语,听起来比那些人讲得有趣生动多了!他们只会口口声声说圣明天子垂拱治天下,这不明摆着就是让我老老实实呆在宫里,凡事交托给他们去管,哪怕他们骗我说一个个官员都是清正廉明,一个个武将都是奋勇杀敌,我也只能由他们糊弄。什么圣贤之语,都是狗屁道理……”
  弘治皇帝起初见朱厚照这烦躁的表情,还不由得想到自己当年在万贵妃压力下出阁读书时的紧迫,可渐渐脸色就露出了难以压制的怒气。待朱厚照说出了一个骗字,他终于再也忍不住了,竟是下意识地一巴掌打了上去。然而,当发现儿子捂着脸难以置信地看着他时,他不禁觉得心里一揪,但仍是狠狠心站起身来。
  “你是大明太子,太子就该有太子的样子!从明日起照常去文华殿听讲,否则……”弘治皇帝冷冷扫了一眼地上噤若寒蝉的那几个太监,一字一句地说道,“若是太子再有逃课亦或是装病,尔等第一次杖四十,第二次杖八十,以后每犯加杖四十……朕倒要看看,你们的皮有多厚,能禁得起锦衣卫多少板子!”
  眼见弘治皇帝气咻咻地拂袖而去,朱厚照终于再也忍不住了,一扭身子就面朝里头径直躺下了,须臾竟是拉着被子盖住了自己的脑袋。几个太监见被子底下的那身影轻轻起伏着,似乎竟是在啜泣,不禁面面相觑,谁都不敢吭声。
  而从承乾宫出来,跟在旁边的王岳见皇帝余怒未消,想了想就低声问道:“皇上,那刘文泰……”
  “这么大的事情,太医院其他人都是不闻不问,断然不是刘文泰一个人的责任。而且,事情若传扬出去,岂不是笑柄!”弘治皇帝突然站了站,沉吟片刻就沉声说道,“你先去传旨太医院,召刘文泰过来见朕!”
  这些年大臣弹劾那么多,他却素来宠着这些太医院的家伙,他是真把他们护得太好了!
  王岳见皇帝如此处置,心中却也觉得公允,等随着下了台阶时,他却想起另一茬,正要发问的时候,却已经头也不回地吩咐了一声:“焦芳那儿,你命人传个话,就以你的意思,说吏部事务繁忙,尚书马文升既然病了,他若是再病着,上下事务便只有让张侍郎去管了!”
  对于生性仁厚的皇帝来说,这已经是少有的重话了,因而王岳连声答应之后,就悄悄退了下去。只想着刚刚在承乾宫那一巴掌,他仍然在心里叹了一口气。
  太子殿下不懂事啊!这天下没有那些文官治理,难道还得靠他们这些身体残缺的太监,亦或是那些满脑子只知道打仗的武臣?任用贤明,垂衣裳而治天下,这原本就是圣贤的道理!
第三卷
少年君与臣
第245章
巧言令色,帝嗣为重
  焦府二门前,狄罗又代主人送了刘文泰出来。两人尽管从前打过交道,但这两天日日相见,这才算是真正熟络,说话也就不像之前那样客套疏离。这会儿刘文泰隐晦地提了提那方子上的药该如何煎好服用,随即就看了看左右哦,见是旁人都离得远,便似笑非笑挑了挑眉。
  “狄举人,你还真是好手段啊,轻轻巧巧又搭上了焦大人!”
  “哪里哪里,毕竟我是多年不第的人,刘院判虽在御前得用,可总不能在皇上面前荐我一个进士功名不是?”狄罗笑容可掬地冲着刘文泰一拱手,这才轻声说道,“不知道我之前那丹方,刘大人试过了可管用?”
  乍然听见这一茬,刘文泰的脸色不禁倏然一变,立时压低了声音道:“我说狄举人,咱们之前的那件事情,你不会对焦大人提过吧?”
  “当然不会!刘院判以为我是疯了还是傻了,这样的隐秘怎能入第三人之耳?”信誓旦旦地打了包票,见刘文泰如释重负,狄罗立时话锋一转道,“只不过,刘院判可不要忘了当初对我的承诺。皇上素来不喜幸进,可太子殿下那儿的好话,你可得多多帮我去说说!”
  “那是一句话的事。”
  刘文泰原本拿着那两条丹方进上,心里还颇为得意自个一句空口说白话的承诺,就换得了一个非小的功劳,以及沉甸甸的黄金,可此时发现狄罗居然攀上了焦芳,他就知道那承诺是一定要设法兑现的。只如今太子两次装病都是他的手笔,到时候药到病除又是不小的功劳,因而他便索性大大方方满口承揽了下来。
  “那好,我就等着刘院判的好消息了!”
  眼看马车已经驶了过来在,狄罗说完此话,正要抬手请刘文泰上车,外头一个小厮突然一溜烟冲了进来,到了近前就急急忙忙地说:“狄先生,司礼监派了一位公公来探老爷的病!得知刘院判在咱们府上,他还捎话说皇上派人往太医院急召刘院判,请人赶紧回去!”
  这宫里一下子来了两位公公,无论是送客的半个主人狄罗也好,上门“仗义”诊脉的客人刘文泰也罢,全都吃了一惊。刘文泰再也顾不上说什么道别的话了,拱了拱手就匆匆上了马车,那车夫几乎是用最快的速度调转车头往外而去,而狄罗看着那辆车绝尘而去,嘴角突然往上一勾,继而就对那小厮说道:“你请大公子去迎一迎那位公公,我去见老大人!”
  且不说东厂督公王岳派的人在焦芳面前是如何传的话,这刘文泰听得皇帝召见,这一路上对那车夫再三催促,马车是风驰电掣险些飞起来了,最后径直到了最近的西安门。他不过是区区一个太医院院判,自然不可能在皇城内骑马坐凳杌,等到从西安门进了玄武门,已经是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再赶到乾清宫时,年纪不小的他那两条腿都有些打颤了。因而,他竟丝毫没有发觉,平时对他向来客客气气的几个乾清宫答应,竟都有些疏远冷淡。
  “刘文泰,你做的好事!”
  陡一行礼就是这样劈头盖脸的训斥,饶是刘文泰伺候了成化皇帝和弘治皇帝,深悉两代天子的性情,也吓了一大跳。外人道是这前后两代皇帝一个荒怠一个勤勉,一个动辄得咎一个仁厚宽容,可在他看来,只要摸清了性情,这父子俩都是好伺候的主儿。尤其是弘治皇帝,哪怕他一度下锦衣卫狱数月,出来之后一撸到底成了御医,可事后投对了路子,还是很快又得了圣眷。可就是他获罪的那会儿,他也没见弘治皇帝这么震怒。
  于是他只一愣,就立时免冠叩首道:“皇上息怒,微臣知罪!”
  弘治皇帝原本还想继续质问的,刘文泰这一句知罪,他后半截话立时吞了回去,旋即冷笑道:“你知罪?说来朕听听!”
  悄悄抬眼偷觑了一眼皇帝,见其面色虽然深沉,可双颊微微露出火色,眼角微黑,刘文泰虽然好些天没有为弘治皇帝诊过脉,但心里却是雪亮,眼珠子一转便叩头说道:“回禀皇上,臣不敢说,还请皇上屏退左右。”
  “你们都退下!”一句话斥退了左右随侍的那些内侍,弘治皇帝看着刘文泰,心头那股火气终于憋不住了,“朕对你一向优容有加,你自己想想,总裁修本草这些年,朕前前后后赏了你多少回!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可你干了什么,居然挑唆太子装病,你好大的胆子!”
  刘文泰刚刚故弄玄虚,就是为了引出弘治皇帝的话头来,此时听到后头这话,本以为不过是太医院出了点小纰漏的他顿时魂飞魄散。瞅见天子眼底间的震怒,他几乎是竭尽全力地思量如何过这一关,到最后竟是真给他硬生生灵机一动想出了应对之道来。
  “皇上息怒,微臣是不该成全太子装病,微臣罪该万死,只不过……”
  只不过三个字后,见皇帝并未打断自己,刘文泰心头微松,旋即又重重磕了个头道:“前时太子殿下突然病倒,微臣诊脉过后,发现太子殿下脉象之中有一股燥热火气,虽是用药膳调理渐渐使之痊愈,可如今又是盛夏,微臣唯恐热毒再次复发,所以太子遣人说燥热难当,微臣诊脉过后,想来想去就开了休养去热的方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1/32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