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钧(校对)第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70

  练钧如歉意地朝樊嘉点点头,立刻转身离开了书房。外间自然是没有求见的人,有的只有一封军情急报,他迅疾地拆开一看便陷入了怔忡,如今商国初定,那些军马自然不能轻易撤出,既然如此,他又拿什么去应对夏国那个乱局,还是说,真的要靠南蛮首领孟骄阳?闵西全的信函上说得十二分无望,是局势真的崩坏至此,还是虚妄之词?
  “那就打吧!”练钧如突然低声吐出几个字,神色也随之坚决了起来,缓缓将信函收入了怀中,“姜杰,樊嘉从今日起留在府中,你好好看着他,别让他和两位如夫人有过多接触的机会。还有,倘若事机有变,你就立刻联络老金,将他送到阳平君府,记住了么?”
第十章
老将
  汤舜允一死,商国的局势自然就少了几分变数,原本宁死不离开谭崆城的承商君汤舜方也改变了主意,得意洋洋地骑乘着殷鹤抵达了殷都,理所当然地承继了商侯之位。姑且不问文武百官是否服膺,单单看这位懦弱的商侯坐在宝座上的模样,不少人就彻底丧失了对未来的信心。要不是严修和许凡彬百般用计笼络,只怕诸多朝臣会散去一大半。饶是如此,两人也几乎闹了个人仰马翻,这才勉强安定了局势。
  严修坐镇殷都的同时,许凡彬便领兵直击董奇和其他叛乱将领。由于叛军已经群龙无首士气低迷,因此他一路所向披靡,大小胜仗不计其数。除了己方军力雄厚,士气高昂之外,最震慑人的就是他那战后毫不留情的手段。只要是顽抗到底的,他都采取了彻底屠戮的方式,而只要投降的就可免于追究从敌之罪。如此一来,敌军往往未战就丧失了先机,给了他大震威名的好机会。
  中州华偃王六年十一月三十日,最后一股叛军董奇在据守坚城连合一个月之后,终因城中百姓的暴动而败亡。至此,商国一百一十二座大城全面收复,只有些许偏远之处仍有零星战火,但再也不足为患。以区区数月平定商国,虽然颇有侥幸的因素,但严修和许凡彬彼此的配合却深为人所称道。暗地里,中州三英的称号渐渐流传了开来,尽管不为朝堂承认,但只要提起练、许、严三人,民间必以三英称之。
  在严修和许凡彬平定商国的同时,南蛮的十五万大军也突然挥兵北上,直击夏国腹地,这让一直以来专心于内斗的孟尝君斗御殊不知所措,而他派往华都的女儿女婿也没了音信。他从种种迹象中推断出,夏国恐怕就是天子下一个动手的对象,这个体悟顿时让他不寒而栗。尽管知道事情的原委,他也命人大肆散播姜偃得位不正的流言,但南蛮大军犹在,这却不是区区流言能够斥退的,他只能一方面下令整军,另一方面派人去扣押闵西全。
  然而,闵西全的消息渠道来自中州,因此决断远比斗御殊更快。他虽然也心痛于国土遭劫,但出于对斗御殊的切齿痛恨,他不得不暂时吞下这一苦果。在苏秦的苦心安排下,他用李代桃僵之计出了洛都,而后经由商国进入华都。在和妻子霍玉书分别了五年之后,他终于再次开始了自己的流亡生涯,只不过这一次却是主动的,而且,他还是名正言顺的夏侯,国中又有苏秦呼应,比之当年的落魄,这一次他要面对的局势着实要好得多。
  眼看局势一点点脱离了掌控,王姬离幽在急怒之下亲至炎国往见长新君,将国事暂时交给了尹南主理。三足青鸟所到之处,只见百姓流离失所,田地荒芜,悲号声响彻天际,就连她一向铁石心肠,这个时候也觉得心悸。
  由于对炎国国土和北狄骑兵势在必得,因此长新君樊威慊不得不亲自挂帅,谁料战况仍然不如想象中那么顺利,即便是暗地联络了旭阳门主阳千隽仍是如此。这一次又见王姬离幽突然前来,他的心中顿时涌上了一股极为不妙的念头。
  离幽随手把披风扔给一个侍女,单独走进了长新君樊威慊的帅帐。“中州君臣还真够会钻营的,想不到我上一次去华都,撂下了那样的狠话,他们还敢胡来!”她慵懒地倒在樊威慊怀中,语气却显得森冷无比,“除了北狄之外,他们竟还勾结了南蛮!初次之外,商国那么大的内斗,西戎居然没有趁机占便宜,怎么想都觉得奇怪!你要是不能尽快解决潞景伤,要想逐鹿中原就不容易了!”
  听了离幽的话,樊威慊情不自禁地眉头紧锁,可是,他又上哪里去找什么迅捷的办法?北狄骑兵似乎已经不再在意炎国的好坏,但凡进击必定给己方带来巨大损失,这种对拼消耗战的法子是他最讨厌的。“幽儿,你不是说自己出身寒冰崖么,能不能让她们倒戈一击?水清慧可是姜偃的侧妃,只要她能够杀了姜偃,中州局势必定大乱,到时候……”
  “没可能的!”离幽冷笑一声,慨然长叹道,“我并非正支弟子,虽然握有五彩晶珑,但要号令水清慧却绝无可能!况且,我们和中州两虎相争,无论胜者是谁,寒冰崖都能够一举成为天下第一,两头卖好才是她们的主意,所以我能够号令的,就只有自己当初带出来的人而已!你莫要忘记了,无忧谷那些假惺惺的家伙全都投靠了天子,姜偃身后一定有人寸步不离地随侍着,要下手决不容易!与其去碰那位天子,我还不如杀了伍形易或练钧如来得痛快!”
  “伍形易的势头不是早已被打落了么?”樊威慊颇有些不解,“当初他对付一个蒙辅尚且会失手,足可见他已经无人可用了,这个缺了牙齿的老虎不足为惧!早知养虎为患,当初就不应该让练钧如活着离开周国!”
  “别说废话了,你拿一个章程出来,究竟要怎么办?”离幽懒得再分辩,纤纤玉指间闪动着一道道寒光,“我的人手有限,只有放在暗处才可能发挥最大效用,所以,刺杀这种手段就不可能舍弃的。”
  “人家不是说中州三英么,如果说练钧如是大脑,那许凡彬和严修就是他的两条臂膀。幽儿,你应该知道我的决断了吧?”樊威慊狠狠地在地图上代表殷都的地方重重一划,微微点了点头,“只要这两人一除,天子何足挂齿?”
  “我尽力吧!”离幽霍地站了起来,苦笑着摇了摇头,“想不到我如今竟只能使用这样上不得台面的手段,真是太好笑了!不过,我也得提醒你一句,一旦失败,就算对方不知道是谁下手,寒冰崖的其他人也会收到讯息,那个时候就再无转圜余地了。你必须要在一个月之内解决炎国之事,否则……”她突然收住了话语,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大帐。
  姜离登基的第七个新年,华都之内沉浸在一片喜庆的气氛中。一方面是因为王军威名大震,另一方面却是因为天子侧妃水清慧的有孕。隆明殿中,众多朝臣济济一堂,齐贺天子的同时也不免额手称庆,谁都没有想到,区区十个年头,天下局势就会发生这样令人意想不到的剧变。不过,代表诸世家的重臣之中,唯有石敬是真心诚意地为此高兴,其余人则或多或少地有几分不自在。
  因为前些日子的肃清,司马群和姬毓泰都不免生出了嫌隙,但这个时候却不能不合群。他们俩一面应付着其他同僚的敬酒,一边拿眼睛瞟着御座上的天子。只见姜偃正言笑盈盈地和练钧如谈话,丝毫看不出有什么不妥的表现,此时此刻,他们不由在心底暗叹了一声。
  双双找了一个借口,司马群和姬毓泰一前一后地出了大殿,不管如何,出身世家的他们见朝中相熟的同僚越来越寥落,都有一种兔死狐悲的感觉。毕竟,不是谁都能像石敬这样安之若素的。姬毓泰深深呼吸了一口清冷的空气,这才转过头来低声道:“司马兄是不是在后悔?”
  “至少中州之内国泰民安,我还有什么可以后悔的?”话虽如此,司马群的脸上却殊无喜色,“说到底,是我们看得不够透彻。安铭还曾经说过,希望练钧如能够有姜氏血统,结果弄到最后还是……总而言之,我们如今不能再出差错了。姬兄,你和许凡彬有半师之分,也教导了他不少文韬武略,而且又卸下了官职,所以不用再担心什么了。前车之鉴后人之师,不管陛下怎么想,我们不能再走错一步!”
  姬毓泰无言地点点头,两人默默伫立良久,这才返身朝大殿中走去。然而,才走出不多远,一个人影便匆匆自他们身边跑过,须臾之后,练钧如就急急忙忙地奔了出来,发现司马群和姬毓泰两人尽在殿外,他也不由一愣,但随即朝阶下的一个黑衣人招了招手。一阵耳语过后,他的脸色变得异常难看,左思右想了一阵便走到了两人跟前。
  “姬大人,情非得已,这一次看来要借重你了!”练钧如见两人同时露出了疑惑和警惕的神情,不由更加郑重,“刚刚自殷都传来消息,许凡彬和严修同时遇刺,幸得黑水宫弟子舍命保护才得以保全。严修受了轻伤,许凡彬却至今没有苏醒,随军医士虽然说不会有性命之忧,但我担心汤舜允余孽会蠢蠢欲动。姬大人,许凡彬的韬略大多是你所授,所以这一次我也想拜托你前往殷都镇压大局!”
  “殿下真的能够信任我么?”姬毓泰突然反问道,语气中带着深深的不确定,“就不怕我一旦掌握兵权,像张谦和安铭那样不识好歹?”
  练钧如见司马群神情古怪,哪里不知道两人想的是什么。“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如果可以,我也不想怀疑任何人!姬大人,去或是不去,你给我一个回答就好!”
  “去!”姬毓泰干净利落地吐出一个字,三人心照不宣地对视一眼,同时大笑了起来。
第十一章
死战
  在得到王姬离幽的回复之后,樊威慊终于决心开始最后的死战。一道道军令往四面八方传达了下去,同时,运城等三城的驻军全力阻截自亥野出发的北狄骑兵。一时之间,原本安定富饶的周国再次要接受战火的考验。同样,由于炎侯的失踪,炎国的局势也每况愈下,旭阳门主阳千隽几乎急白了所有头发,也没能找出最好的存身之道来。各方都有各方的筹码考量,谁都没有致胜的把握,正是因为如此,僵局才一直都没有打破。但是,长新君樊威慊的最后一击,却在谁也没有料到的情况下揭开了帷幕。
  就在春节那一日,樊威慊誓师之后开始急速进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溃了附近的数支北狄游骑。潞景伤得报之后雷霆大怒,亲率大军拒敌,两位当世名将率领的雄兵,狠狠地碰撞在了一起。尽管步骑实力悬殊,但由于樊威慊事先早有准备,不仅有相应战法,而且担任前锋的俱是百里挑一的勇士,因此半日较量下来,两边竟是不胜不败之局。
  然而,变成消耗战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在各自主将的调度下,两边人马开始徐徐变阵后退,正当谁都认为一场大战将会消弭无形时,一支不明身份的军队突然出现在了两军的侧翼。目睹这突如其来的一幕,不管是长新君樊威慊还是天狼王潞景伤都提高了警惕,毕竟,此时此刻就算一支万人的军队也足以打破实力平衡。是敌是友,所有人心中都转着这样的念头。
  终于,迎风招展的旗号飘扬了起来,来者并非樊威慊猜想的炎军残余,也不是潞景伤盼望的北狄援军。那赫然鲜明的王军旗号让双方全都吃了一惊,而空中那数十只异禽足以说明情况,来者正是最近声名大噪的中州王军。然而,那匹一骑当先的战马上却只有一个浑身笼罩在黑袍中的人。
  樊威慊心念数转,最终还是没有放弃自己的希望,他深深地明白,离幽为自己创造的机会有多么宝贵,倘若不能善加把握,那么,无论将来再怎么努力经营,也无法弥补损耗的声势。他趁着潞景伤那边精力分散的当口,眼中寒芒一闪,猛地一挥手臂。心领神会的麾下众将立刻齐声喝道:“杀!杀!杀!”
  随着数十万大军的高喝,滚滚声浪在战场中翻腾,就连空中训练有素的异禽也受了惊吓,阵形出现了一丝混乱。与此同时,周军右翼的近万铁骑终于动了,一支黑色洪水悍不畏死地朝北狄大军冲击而去,而中军也变成了半圆球阵。
  尽管尚不清楚王军来意,但潞景伤在见到周军动态时,嘴边便出现了一丝神秘莫测的微笑。他夷然不惧地环视左右,高高举起了手中长枪,利落地往右边一挥。一时间,适才还收兵止戈的两支大军重新厮杀在了一起。北狄骑兵固然是倾巢而出不留预备,周军也同样尽遣主力,当然,狡猾的樊威慊在见到王军之后,不动声色地派出了自己的传令兵,欲图抓住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论数量,这一支突然冒出来的王军不过万余人,与战场中殊死拼杀的数十万军队根本就不在一个数量级上;然而,论素质,谁也看不出他们的深浅,因此只有尽力提防。一色的玄衣玄甲,就连身下战马也都是漆黑一片,唯有那统兵主帅的坐骑是一匹通透洁白,四蹄乌黑的骏马。他们就这样漠然挺立在战场边缘,看似对战况不以为意。
  此役周军动用大军近二十万,而北狄骑兵主力则大约是八万余人,虽然周军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兵卒素质也是上佳,但比起自幼就在马背上学习骑射的北狄精兵来,他们却没有多大优势,反而要靠合力才能斩杀来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群红衣汉子,这些骁勇善战的周军步卒有的一心一意对付战马,有的用套索擒下马背上的北狄骑兵,还有的则是仿效敌手那样抽冷子放箭,总而言之,这数千人的零散兵力,在战阵中发挥了不小的效力。
  樊威慊自己率领的两千亲卫在场中左突右杀,所向披靡,但是,他的脸上却没有半分喜色。从诱敌深入到不得不正面作战,他付出了重大代价,但是结果却不一定能如他所料。正因为这一点,他才小心翼翼地避开了潞景伤的一次次拦截,毕竟,训练骑兵殊为不易,他这两千亲卫更是精锐中的精锐,绝不能轻易扔在这里。他已经换了两把长剑,就连最后一把精工打造的名剑也早已血迹斑斑,不复往日的清澈,然而,久藏心中的血性却渐渐勃发了出来。
  挺剑刺死一个侧面来攻的骑士,樊威慊终于下定了决心,他已经看到了潞景伤身边的情况。这位声名赫赫的北狄天狼王,居然托大地只带了近千骑兵在战阵中冲杀,相比之下,他自己的两千亲卫尽管损耗了一成,却足足比对方多了一倍人。杀机大盛之下,他放眼凝望远处,终于下定了决心,重新从马下的褡裢中取出了三杆制的长枪,小心翼翼地接合在了一起。
  眼见远方烟尘已起,樊威慊立刻高高掣起了长枪,暴喝一声后一马当先地向前冲去,身后众亲卫立刻紧紧跟上,正是一点突破的战法,矛头直指杀性正隆的潞景伤。空中几个中州飞骑将也被这浩大的声势吓了一跳,差了一息才看见远方的滚滚烟尘,顿时发出了凄厉的警报。
  那黑袍主将夷然不惧地挥了挥手,中军帅旗顿时打出了一道道旗号,刚才还坐山观虎斗的军队顿时四散了开来,分成一个个小队往战阵中杀去。只是刹那间,一股凛冽的杀气顿时从他们身上散发了出来,所幸樊威慊在侧翼布置了一队策应的骑兵,立刻朝他们迎击了上去。
  然而,王军的凶悍却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所有的军士都像悍不畏死的疯虎一般朝对方杀去,即便断臂断腿也没有止住势头。担任迎击的周军骇然发觉,除非能够一击致死,否则这些军士就会造成更大的损伤。终于,曾经参加过当年对北狄一战的部分军士终于鼓噪了起来,如此的威势,如此的战力,不正是当年那一支虎豹营的战法么?
  “无锋!”领兵的王军主将高声喝道,一瞬间,这个呼声传遍全场,此起彼伏的“无锋”声顿时让战况为之一变。尽管来援的周军很快感到,但面对这样疯狂的敌人,他们很快就品尝到了苦涩的战果。
  一场大战从中午时分一直维持到了傍晚,在得知这支神秘王军正是王师无锋后,长新君樊威慊终于打定了退意。他曾经听说过,伍形易麾下有一支形似活死人的勇猛军队,当年也曾经在周军对北狄的战场上出现过。然而,那个时候,周军只是作为盟友,因此并未体会到其中可怕之处,但今日的交战结果却让他为之胆寒。倘若当年合四国之力,自然不必害怕这人数甚少的王军,可如今商国沦陷,炎军败退不振,夏国苦于南蛮之扰,而自己又要专心应付北狄,这样看来,中州的王权重振根本无法避免。
  “退兵吧!”樊威慊苦涩地吐出了罕有的两个字,脸上阴霾密布,“我军锐气已失,兼且中了敌人诡计,不能再继续下去了!”他环视了一眼周围不甘心的众将,一字一句地命令道,“能进能退方为大丈夫,况且,今日之战,我军算不上一个输字!”
  中州华偃王七年元月七日,烈原之战终于落幕,是役,北狄投入骑兵近九万,周军步卒骑兵总计二十二万,中州动用王师无锋一万五千人,结果没有分出胜负。仅以战果计,三方之中都是损失惨重,然而,对照兵力数量,可以说中州才是最大的赢家,因为,王师无锋折损三成兵力近五千人,而周军的伤亡数字则是近七万,北狄骑兵的死伤也颇为惨重。一役而收获巨大声威,可以说,这一次主将对时机的把握相当到位。
  谁也不知道这一次无锋的主将是谁,战役的消息传出之后,天下民众除了津津乐道其中细节之外,几乎人人都在猜测那位神秘的统兵主将,可中州朝堂却始终讳莫如深,就连天子姜偃在接待前来拜谒的北狄使者时,对此也是闭口不言。只有少数几个重臣知道,在中州大将纷纷外派的情况下,只有寥寥数人能够发挥出这样的战力。
  “练郎不要忘了,今次欠我一个人情!”孔懿巧笑嫣然地对丈夫作了一个鬼脸,“只是这一次虽然胜了,损失却着实不小,事先我也没想到伍大哥会答应我的请求。要知道王师无锋是他最看重的嫡系军队,上一次也就是你出去时派了三千人随侍而已。”
  “伍形易,他真是聪明……”练钧如仿佛没有听见孔懿的话,低低地喃喃自语道,突然反手将孔懿搂在了怀中。“不管怎么样,有了这一次的胜利,一切就都好办了!”
第十二章
镇压
  姬毓泰千里迢迢赶到殷都的时候,适逢效忠汤舜允的军中余孽发起动乱。趁着两位中州主将遇刺的机会,这些人便想借机挽回局势,因此几乎纠集了所有可以动用的人马。往日繁华的殷都之内,四处都是血腥屠戮的场面,而宫城的大门也紧紧闭着,城头上尽是密密麻麻的中州兵卒,空中还盘旋着几位飞骑将。毕竟,中州投入商国的军队不过八万余人,历次战斗过后也有部分损耗,而且目前大部分人都驻守各地,留在殷都城内的不过区区六千人而已。
  眼尖的军士很快就看到了姬毓泰一行,不过,如今这紧急时刻,谁都分不清敌友,因此宫城上空的几个飞骑将立刻迎了上去。直待姬毓泰拿出了天子圣旨之后,下头的军士才发出了震天欢呼,一时间,军队中早先郁结的忧虑不安一扫而空。毕竟,无论是严修还是许凡彬都得过姬毓泰这位曾经司马的传授,论起用兵之道来,这位老将自然是炉火纯青了。
  姬毓泰不敢耽搁功夫,也不去探视许凡彬和严修的状况,兀自挺立在城头,冷冷地俯瞰着城下鼓噪不已的叛军。“如今商侯初立,尔等就敢叛乱作反,胆子倒是不小!”尽管年事已高,但运足了中气的他还是尽显曾经的威势,“区区鼠辈,不过是趁着我中州太保和司马大人遇刺受伤才敢举起叛旗,如今我姬毓泰在此,我倒要看看,尔等究竟有什么本事!”
  他见城门下的叛军声势渐消,不由信心更足,环视左右后便沉声发令道:“你们如今都是身经百战的将校,可愿意听我号令?”换作当初,姬毓泰决计不会问出这种话,可如今他已经多年未上战场,再加上中州权斗的关系,他不得不分外小心一点。
  聚集在宫城城头上的都是这一次许凡彬训练出来的年轻武将,还有一部分则是忠心于汤舜方的商国将领,不管是谁,中州姬毓泰的赫赫声名他们都听说过。在这个群龙无首的时候,他们巴不得有人站出来挑大梁,更何况是手持天子谕旨的姬毓泰。
  “还请姬大人下令,吾等必定遵从!”几个中州将领对视一眼,同时躬身为礼。紧接着,那些商国武将也纷纷点头应承,宫城中过万军队的指挥权,就这么轻轻松松地被姬毓泰掌握在了手中。
  “很好,既然如此,固守宫城大可不必,底下这些不过是乌合之众,又有何惧?”姬毓泰冷笑一声,满脸的轻蔑和不屑,“汤舜允身死时不见这些人誓死追随,商侯即位之后也不见他们起兵反叛,选在这种时候,不过是欺我中州无人而已!”他的声线越来越响亮,震得城楼下的一众叛军面面相觑,“今日就让你们看看,什么叫做雷霆平叛!”
  在姬毓泰的沉着号令下,一直紧闭的宫城大门突然打开了,当先的就是数百名精装骑士,铁蹄之下,原本还在那里造声势的叛军顿时四处乱窜。为了震慑敌人,那些骑士采取了最严厉的手段,一颗颗头颅被飞也似地砍下,如同战利品一般被挂在马头,而紧接着奔出的步卒更是毫不留情地挥起长剑砍刀。一时之间,准备不足的叛军被杀得人仰马翻,想要围堵宫城的打算顿时落空了。
  “看到没有,这些人不过为人煽动,哪里有什么真正的战意?被一群乌合之众堵在宫中进退不得,亏你们还是百战后的精兵强将!”眼见商军将领纷纷出击而去,姬毓泰就直言不讳地训斥着身边几个留守的年轻武将,“陛下对你们寄予厚望,岂料你们却不知把握机会。唔,许大人和严大人确实遇刺,但只要他们没死,你们就不该如此软弱!精兵的要务就是铁和血,唯有铸起铁血威名,你们才能够在他们的心中种下敬服的影子!”
  在他毫不留情的话语中,那几个年轻人顿时被震醒了,一个个都惭愧地低下头去。姬毓泰见自己的做法已经生效,便伸手一指远处的火光,厉声喝道:“宫中用不着你们,只要敞开宫门,再辅以城楼上的几个飞骑将,断然没有人敢冲杀进来。你们留在这里也是浪费,全都给我出去平乱!只要把叛军赶尽杀绝,商侯就不会有危险!”
  姬毓泰的大胆让这些将领全都瞠目结舌,然而,他们最终还是信服地离去了。一支支王军精锐从宫城中向外开出,殷都之中的喊杀声顿时更大了,四处都能听见刀剑相击声,四处都是临死前的哀嚎,四处都是冲天的火光和掩映不住的杀气。
  “来人,拿鼓来,我就在这里擂鼓助阵!”姬毓泰沉声吩咐道。
  左右亲卫见主人心意已决,不敢违逆,匆匆找来一个牛皮战鼓,小心翼翼地安置在了城楼上。姬毓泰掂了掂鼓锤的分量,突然哈哈大笑了起来:“想不到阔别战场多年,我还能有这样谈笑论战的机会,畅快啊畅快,此行不虚矣!”他一边说一边重重击在战鼓上,那一声声巨大的声响就如同催命丧钟,摄魂夺魄,战意无穷。
  胆小的商侯汤舜方尽管即位,但一得知军队叛乱就躲在了宫中,此刻听到战鼓声更是胆战心惊,连着派了好几个内侍出去打探动静。待听说宫城禁卫和中州军队都出去平叛了之后,他顿时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吓得几乎屎尿失禁,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些人竟会撇下他这个堂堂正正的商侯不理。
  “是……是那个混蛋胡乱下令的?”一时气急之下,汤舜方终于爆发出了勃然怒气,“寡人……寡人的性命才是最重要的,谁让他们擅自出宫的?宫里没有一兵一卒,这……这不是存心要让寡人没命吗?究竟……究竟是谁干的好事,寡人……寡人一定要杀了他!”
  一旁的内侍见主子暴怒,连忙低声回报道:“启禀主上,如今指挥大局的乃是中州姬毓泰姬大人……”
  “姬毓泰?”汤舜方愕然抬头,“那个老家伙……”话虽如此,他的表情却渐渐镇定了下来,他在中州为质的那几年间,对于朝局也有几分了解,姬毓泰的名字他当然听说过。“算了,他也算中州宿将……此刻擂鼓的就是他么?”
  “正是姬大人!”
  汤舜方的身躯顿时瘫软了下来,“那就无事了,那老东西不会任由自己陷于险地的!美人……快给寡人去宣几个美人过来,这几天都憋死了!”
  姬毓泰并不知道汤舜方的丑态,不过即便知道,他大概也只会嗤之以鼻而已。谁都没有把这个撞大运的新任商侯放在眼中,若非汤舜方乃是汤秉赋的次子,谁也不会拥立这样一个懦弱好色的人。而中州君臣则正好看中了这一点,才会将汤舜方扶上商侯之位。
  响彻天际的战鼓声中,四面出击的王军和禁卫渐渐占据了优势,叛军慌不择路中,有不少人都冲入了民居负隅顽抗,而中州将领却尽力约束部下秋毫无犯,此消彼长间,原本还存着明哲保身意思的殷都民众顿时幡然省悟,一个个拿着菜刀等物守在门后,但有闯入者就是狠狠一顿毒打。
  次日清晨,街头上四处都是倒毙的叛军尸体,垂头丧气的降军也着实不少,而最后一支不肯投降的叛军则直逼宫门,俨然一副逼宫的架势。深知宫城空虚的诸将立刻回援,但唯有在离叛军数十丈外远远围逼着,谁也不敢承受那致命的后果。
  城门上的最后数十名亲卫全都骇然失色,按照姬毓泰的吩咐,四处城门全都敞开着,一夜之间也确实没有不长眼睛的人敢闯进来,可这一次却不同了。这些叛军分明都是走投无路的穷凶极恶之辈,倘若被他们闯入宫城,那么要剿杀起来就必定死伤惨重。此时此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在了姬毓泰身上。
  姬毓泰仍然泰然自若地击着战鼓,在最后发力一下击破了鼓面之后,他终于回转了身子,居高临下地俯瞰着城楼下的近千名叛军。“怎么,想进攻宫城以求一死么?”他挺立城头,神情中带着说不出的骄傲,“就算你们勉强冲入了大门,也决计躲不过后面那两千弓弩手的万箭齐发!你们都是有家有室的人,我不管你们是听了何人蛊惑,但只要能放下兵器,我就可放你们一条生路!”
  底下的叛军顿时发出了一阵喧哗,若非因为没有活路,他们又怎会冒险进攻宫城。就在这时,人群中响起了一个粗重的喊声:“不要听他胡说,我们犯的都是死罪,怎么可能活命?大家不要怕,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双!”话音刚落,空中便响起了一个尖锐的破空声,那个刚才还在大放厥词的军士扑通一声倒毙于地,胸口上露出大半截箭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